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前提,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更新意识
教师要真正投入到课改中,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尤为重要的,我们应该抛弃一些陈旧的教学理念,比如“以考促学,以教促学”的思想,“重教不重学”的主观性。“重知不重思”,的浅层性……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树立“以学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定位于学习的主体,教师定位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想学生之所想,把学生当作一个个鲜活的有独立思维能力、有自己内心体验的个体,而不是围绕老师转的陀螺。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保障,优化学习环境,培养愉快的情绪
长久以来,学校、老师对课堂学习要求太多了。我们的课堂标准是:“严肃、活泼、团结、紧张”,课堂上,要坐有坐像,站有站样。对老师的提问,回答要合理、合时,如果回答的是题外话,便是故意捣乱;如果回答不合时宜,就被视为目无师长。课堂上敢和老师争论的一定被视为“异类”。试想学生在条条框框中成长,一切循规蹈矩,又谈何创新。在学习《论语》中《侍坐》一则时,写到曾皙出场有这样一段“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学生们对孔子设置的课堂气氛特别感兴趣,于是纷纷发言,各抒己见。从这段可以看出来,孔子和其他学生们谈论问题时,曾皙一直都在鼓瑟,而孔子并未生气。在这样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一定会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这样学生更容易发散思维”。我们何不抛掉教的样子,面带微笑以一种不可抗拒的亲和力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讨论交流。构建一种和谐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导入的方法、如:音乐激情、故事引入、创设情境、巧妙设问等。尤其要注意赏识教育,以表扬为主。就拿最令人头疼的作文课来说吧,过去我经常是给学生一个题目,简单的讲一下应注意的问题,然后人由学生去写。老师轻松,可训练效果不大。作文教学不能只限于课上,课外生活的积累预感悟以及各种活动,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于是,我往往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定题目,课前搜集素材,课上先讨论交流,把要写的说出来,再形成文章。在批改时一是注意批改方式的多样化,自评、互评、共评、老师评,批语也应该是带有鼓励性的,比如平等式、鼓励式、问题式、多变式、余韵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课堂教学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法宝。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
在每一门课来说,需要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自觉运用工具书的习惯、自己搜集资料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其中,课前预习非常重要强化课前预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经验,它可以使你及时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准备好听新课必须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与笔记水平。学会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是每个学生必备的习惯,是自学的第一步。有了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有心理优势,而且自己查工具书积累的知识不易忘记,它符合现代教学理论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长期坚持自觉预习的学生,语文成绩进步大,而且在阅读、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当然一定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刚开始教师可以给学生预习提纲有关资料,学生有的放矢。等学生有一定预习能力后再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确定预习内容。最后达到学生自主预习,并能提出质疑。
1、培养勤于观察思考,勤于练笔的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勤于观察、思考这一点对于任何学科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语文上能首先解决学生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题。有人会问,到底观察什么?周围发生的一切,周围的人事物景,国家大事、当日新闻,流行歌曲,影视作品,理化实验……都需要我们用心看认真思考。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观察到别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的奥妙,也是发展智力的途径之一。知识可以在观察中活跃起来,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源泉。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有新意的景、物、人、事都用随笔记下来,思考整理,写成周记或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就多了,分析综合能力也跟上了。课余练笔,源于生活这股活水,学生随心而至,多写真情实感,入情入理,还防止了套式作文、抄袭作文的出现,“多练笔生花”,优秀的作文就是练出来的。
2、培养学生准确流利的口语表达和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语文教学的新课标也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但是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能令人满意,我想各位会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答非所问;有的学生表述事情啰嗦没有条理;有的学生听话不专心;有的学生朗读文章时,破句,平淡,没有感情等等。回答问题如此,与老师对话犹如审问犯人,更别说与人交流了。造成这种语言表达能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当前初中的语文教学实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应该注意口语交际训练必须体现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交流。而不是看要求的独白式说话。
总之要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不断的变换角色,使其乐说、会说,让他们在交流探讨中边问边学、在阅读感悟中学在生活运用中学。只要有心处处是锻炼的机会。
五、培养学生诵读文章的习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清楚的说明了读与理解文章的关系。朗读是分析的基础,古私塾先生教书,就靠学生反复读后硬背下来,但其中不乏大文豪,足见古人重“读”是有道理的。读有默读、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背诵。课堂教学中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语文教育专家巢宗祺就特别重视诵读,他说:“培养书面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诵读,这也是中华民族学语文的优秀传统。”现行的教材,美文比比皆是,朗朗上口。所以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就成了第一步。课堂上读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课后,读读背背精彩的语段,潜移默化,集腋成裘,这些东西就成为学生自己的了。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这些,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把教书育人当作一项永远的事业,就会倾尽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教师要真正投入到课改中,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尤为重要的,我们应该抛弃一些陈旧的教学理念,比如“以考促学,以教促学”的思想,“重教不重学”的主观性。“重知不重思”,的浅层性……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树立“以学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定位于学习的主体,教师定位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想学生之所想,把学生当作一个个鲜活的有独立思维能力、有自己内心体验的个体,而不是围绕老师转的陀螺。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保障,优化学习环境,培养愉快的情绪
长久以来,学校、老师对课堂学习要求太多了。我们的课堂标准是:“严肃、活泼、团结、紧张”,课堂上,要坐有坐像,站有站样。对老师的提问,回答要合理、合时,如果回答的是题外话,便是故意捣乱;如果回答不合时宜,就被视为目无师长。课堂上敢和老师争论的一定被视为“异类”。试想学生在条条框框中成长,一切循规蹈矩,又谈何创新。在学习《论语》中《侍坐》一则时,写到曾皙出场有这样一段“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学生们对孔子设置的课堂气氛特别感兴趣,于是纷纷发言,各抒己见。从这段可以看出来,孔子和其他学生们谈论问题时,曾皙一直都在鼓瑟,而孔子并未生气。在这样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一定会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这样学生更容易发散思维”。我们何不抛掉教的样子,面带微笑以一种不可抗拒的亲和力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讨论交流。构建一种和谐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导入的方法、如:音乐激情、故事引入、创设情境、巧妙设问等。尤其要注意赏识教育,以表扬为主。就拿最令人头疼的作文课来说吧,过去我经常是给学生一个题目,简单的讲一下应注意的问题,然后人由学生去写。老师轻松,可训练效果不大。作文教学不能只限于课上,课外生活的积累预感悟以及各种活动,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于是,我往往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定题目,课前搜集素材,课上先讨论交流,把要写的说出来,再形成文章。在批改时一是注意批改方式的多样化,自评、互评、共评、老师评,批语也应该是带有鼓励性的,比如平等式、鼓励式、问题式、多变式、余韵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课堂教学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法宝。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
在每一门课来说,需要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自觉运用工具书的习惯、自己搜集资料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其中,课前预习非常重要强化课前预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经验,它可以使你及时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准备好听新课必须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与笔记水平。学会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是每个学生必备的习惯,是自学的第一步。有了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有心理优势,而且自己查工具书积累的知识不易忘记,它符合现代教学理论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长期坚持自觉预习的学生,语文成绩进步大,而且在阅读、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当然一定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刚开始教师可以给学生预习提纲有关资料,学生有的放矢。等学生有一定预习能力后再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确定预习内容。最后达到学生自主预习,并能提出质疑。
1、培养勤于观察思考,勤于练笔的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勤于观察、思考这一点对于任何学科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语文上能首先解决学生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题。有人会问,到底观察什么?周围发生的一切,周围的人事物景,国家大事、当日新闻,流行歌曲,影视作品,理化实验……都需要我们用心看认真思考。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观察到别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的奥妙,也是发展智力的途径之一。知识可以在观察中活跃起来,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源泉。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有新意的景、物、人、事都用随笔记下来,思考整理,写成周记或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就多了,分析综合能力也跟上了。课余练笔,源于生活这股活水,学生随心而至,多写真情实感,入情入理,还防止了套式作文、抄袭作文的出现,“多练笔生花”,优秀的作文就是练出来的。
2、培养学生准确流利的口语表达和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语文教学的新课标也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但是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能令人满意,我想各位会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答非所问;有的学生表述事情啰嗦没有条理;有的学生听话不专心;有的学生朗读文章时,破句,平淡,没有感情等等。回答问题如此,与老师对话犹如审问犯人,更别说与人交流了。造成这种语言表达能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当前初中的语文教学实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应该注意口语交际训练必须体现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交流。而不是看要求的独白式说话。
总之要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不断的变换角色,使其乐说、会说,让他们在交流探讨中边问边学、在阅读感悟中学在生活运用中学。只要有心处处是锻炼的机会。
五、培养学生诵读文章的习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清楚的说明了读与理解文章的关系。朗读是分析的基础,古私塾先生教书,就靠学生反复读后硬背下来,但其中不乏大文豪,足见古人重“读”是有道理的。读有默读、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背诵。课堂教学中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语文教育专家巢宗祺就特别重视诵读,他说:“培养书面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诵读,这也是中华民族学语文的优秀传统。”现行的教材,美文比比皆是,朗朗上口。所以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就成了第一步。课堂上读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课后,读读背背精彩的语段,潜移默化,集腋成裘,这些东西就成为学生自己的了。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这些,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把教书育人当作一项永远的事业,就会倾尽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