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的疑、展、评策略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3582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以“疑”为诱因,以“展”为载体,以“评”为诊断手段来进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疑、展、评三个要素都是师生间的双向活动。
  【关键词】设疑 展示 评价 诊断 激励 互为因果 交替作用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这样说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告诉人们:没有人是先知先觉的,要想学习必会生疑,带着疑惑而从师,在老师的示范和点拨下,学生通过一系列自我或互动的演练和展示,从而习得知识和形成能力。
  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习得,正是在疑、展、评三个要素的相互循环作用下形成的。
  一节优质的英语课不仅在乎学生学到了多少语言知识,更在乎学生参与了多少,获得了多少语言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正是以“疑”为诱因,以“展”为载体,以“评”为诊断手段来进行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疑、展、评三个要素都是双向的,即每一个要素都是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的互动作用,而不是单方面的个体活动。
  一、“疑”是英语语言学习活动的需要
  疑,是语言学习活动的诱因,是所有英语语言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出发点,它包括教师根据课堂的语言教学目标,即本节课要求达到的语言知识、语言交际能力、语言的文化背景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进行课前设“疑”。
  教师从“疑”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根据老师的设“疑”,结合自身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能力,进行自我分析,在本节课中,自己要解决老师的设“疑”,要达成学习目标,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和能力,还有哪些是未具备的条件,学生了解了学习目标后,从新旧知识的联系或冲突中引发学习需求,产生语言交际运用的冲动,通过设疑解难,提出自己的质疑,带着问题进课堂。老师的设“疑”和学生的质疑,是英语语言教学活动的起点。
  比如,对时间表达的教学,教师设“疑”How to talk about time in English? (如何用英语谈论时间?),学生根据老师的设“疑”及自己预习的情况,迅速进行思考和分析:要学会用英语说时间,必须要会说英文1-60的数字、时间名词和一些特定的表达方法、谈论时间的重点句型。我已经会了哪些?还有哪些不会?于是不同的学生也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诸如:“点”怎么说?“分”怎么说?“秒”怎么说,怎么表达“差”和“过”?如何询问时间等等。依据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得到明确,“展”的活动也就顺势而至了。
  再比如,在教M9 Heroes 一课(外研版初二下)教师的设疑可以是:
  1. Who is Norman Bethune?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im?
  2. Who is your hero? Why?
  3. How to describe a hero?
  通过以上设疑,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找并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为课堂上的质疑和展示做好铺垫。
  二、“展”是英语语言学习活动的载体
  “展”是语言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和能力达标的外在显示,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它主要是学生依据教师的展示和示范并结合自己独立学习,与同学、教师一起讨论、交流,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它可以是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展示交流的形式来完成。
  它分为教师的“展”和学生的“展”两方面。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存在的疑问进行词汇、句型、对话或语法进行展示。教师的“展”起示范性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学生的“展”是在教师的“展”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进行再创造,在获取新知识之后形成了新的能力并进行展示。这种语言能力的再创造是新旧知识的相互碰撞和相互作用,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增添的新的元素,在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下形成新的语言交际能力。这种语言能力的再创造过程可以是学生的个体活动也可以是是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这种语言能力的再创造和展示过程正是学生习得语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的过程。
  还比如,用英语谈论时间,因为数字学生已经掌握,教师的“展”,可以是展示时间的名词和句型以及简单的对话。学生在获得了基本的时间词汇和句型后进行由易到难再创造性操练和展示。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用词造句的训练和展示;第二,用句子进行对话的训练和展示;第三,用新学得的简单对话结合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编写具有情景的实战性的对话并进行展示。
  再比如,M9 Heroes 一课(外研版初二下),教师的展示只起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学生展示为主体。当学生思考和准备了教师的三个设疑之后,他们对白求恩的了解肯定是参差不齐,对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肯定有千差万别的定义,对如何描述一位英雄的方法和语言能力肯定存在不少困难。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百家争鸣。
  此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或需要,可以巧妙地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式学习,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和主动参与欲望。既有个体的发现,又有集体的探索,更有不同观点的争鸣。形式可以是: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代表展示,多人(师评、生评)评价、指正,力求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关注展示的广度和深度,为进一步的教师展示做好准备。特别是如何描述一位英雄,教师的展示起示范作用。
  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并不只受教于教师,他们自己也能独立学习,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供平台让其展示,最终实现教是为一了不教的目的。
  三、“评”是对英语语言学习活动的诊断和激励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等;所以要给学生以期望和鼓励,及时给以学生肯定性评价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评”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诊断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达标情况;另一方面,对还未能达标或达标不足的缺陷部分进行及时的补救,以便更全面地达成教学目标,以实现语言知识目标和语言能力目标的双丰收。
  学生对新的语言知识和新的语言能力的展示达到了哪一层次和水平,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价。英语能力的展示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和内容,听、说、读、写、演都可以是英语课堂展示的形式和内容。正因为如此,听、说、读、写、演也都可以是英语学习评价的内容。
  “评”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师评生,生评生,还可以是生评师。在师生互评的过程中,发现美的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并及时补救,引导学生将语言知识上升为语言交际能力。以求完美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
  四、疑、展、评三者互为因果激活课堂
  疑、展、评三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一个教学系统过程。“疑”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起因,教师的设“疑”是学生质疑的前提、基础和导向,学生的质疑进一步为教师的教学明确方向。“展”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解决“疑”的途径和手段。教师的“展”为学生“展”的示范和引领,学生的“展”是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展”服从并服务于学生的“展”,学生良好的展示正是语言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评”是对“展”的质量进行的诊断和评估,是促使“展”达到完美境界的手段和途径。
  疑、展、评三个要素并不代表某个模式或三个步骤,他们是互为因果的一个整体,可以在整节课中体现三大因素,也可以在某一个环节上体现三大因素的存在。可以在课堂整本构思上进行疑、展、评的设计,也可以在某一环节进行疑、展、评活动。
  疑、展、评三要素在英语课堂中的交替作用旨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习状态,最终达到学生乐学、会学的教育效果。 疑、展、评理念下,英语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心灵上的一种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充满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的统一,互相影响和互相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疑、展、评双向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以真实意义上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疑、展、评”英语教学活动的基础。它要求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疑”来自师生教与学的需要,来自学生预习的发现。“展”发自于学生展示的冲动和欲望,是“愿意”,而不是“强迫”。“评”发自师生的内心,进行公平、公正,客观、合理的评价。并在“评”的基础上完善,在“评”的过程中进步。努力保护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兴趣,产生教与学的共振,达到提高课堂语言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等等,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提问”意识,就不再是为了那些旧有的目的了,而是服务于“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教育从形式上来说就是通过教师的设疑与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既定任务,达成思维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 提问 思维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已经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从新课改的总体方向
期刊
中学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新课导入也相对容易,新课导入的方法也较为多样,以下的有关新课导入的方法,都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是教师新课导入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教新课之前把即将要学的新内容通过几个简洁而又关键的问句引领出来,使学生对该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清楚的感知,并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在课堂上呈现的知识内容,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一般来说,当学生遇到问题、困境,
期刊
【摘要】营造习得、浸润的环境,构建快乐的英语课堂,树立快乐的英语学习认知价值是初中英语教学首要且迫切的任务。教师应采取尽可能的方法、多样有效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得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激发潜能,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 快乐课堂 氛围 情境 表演 实践 评价  作为语言的英语学习,需要日积月累的教学,在循序渐进中培养英语
期刊
【摘要】以学生为本是新课改的基本核心理念,同时转变其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单纯的传授知识,新课程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案导学”则是以学案作为载体,以教师的引导作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体,是一种以师生的共同合作来完成的教学模式。结合学校各自的实际情况,使教师积极参加到学案导学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之下的高中英语教师经历了从传统教学模式到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他们自身的课堂角色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试图从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影响转变的因素以及转变的方式几个方面来分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角色转换。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英语教师 角色转换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主宰者角色,但这一角色随着教学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面临着转
期刊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课堂活动交际化、多样化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好课堂的活动情景。所谓的“创设情景”就是指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以形象性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景,例如通过演示实物、卡片、简笔画、身体语言、图片,放录像或播放录音 等形式对新材料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把学生带到特定的课堂艺术境界中,以引起相同的情感体验,在较短时间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正如著 名教育心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教”的有效性,更体现“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情境至关重要:课堂导入需要情境,过程教学需要情境,语言知识点解读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需要情境。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如何才能得以有效地实施。笔者主要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激发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型师生关系,可以使英语课堂上的师生心情愉悦地进行互动与交流,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期刊
学生在说或写英语的过程中,大多没有跳出母语的思维方式,他们往往先把句子按汉语习惯组织好,然后再译成英语。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不是只单纯地去抓语法教学,更要抓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以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  一、模仿——英语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  英语思维方式学习的主要手段是模仿,这种模仿是从听觉定向活动开始的。
期刊
【摘要】目前许多初中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缺乏对英语词汇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师应该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对词汇教学进行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一定的构词法、拼读和拼写规律;掌握词语搭配、语境应用等技巧,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技能,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词汇 有效性 策略  在外语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
期刊
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在课堂上,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既是组织者也是指挥者,还是学生的得力帮手。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做一个好的导演,而且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自身一年来的英语教学工作实际,浅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