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61-01
自70年代中期起,相继发现引起人类疾病的新弧菌感染日趋增多,逐渐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收集我院儿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经粪便细菌培养证实因新弧菌感染引起腹泻30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0例中<1岁3例,~3岁16例,~7岁7例,~12岁4例。男19例,女11例。发病时间1~3月份2例,~6月份5例,~8月份12例,~10月份10例,~12月份1例。30例患儿全部来自农村,除水果瓜类外无生食习俗,均以米面熟食为主食。
1.2临床表现:30例中发热18例,腹痛23例,腹胀12例,恶心、呕吐21例。大便次数<10次/日11例,>10次/日19例,黄绿色糊状便8例,粘液便22例,脓血便7例,里急后重5例,有脱水征12例,营养不良2例,心音低钝l例,肝脏肿大1例。
1.3实验室检查:30例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15例,中性粒细胞升高19例,粪便检查镜下白细胞(+)12例,白细胞(++)~(++++)18例,红细胞(+)~(++)19例,1例可见吞噬细胞。粪便细菌培养结果30例中霍利斯弧菌12株,其中l例同时有福氏志贺氏菌生长,河弧菌、拟态弧菌、弗尼斯弧菌各6株。2l例作血电解质检查,低钾5例,低钠4例,低氯4例,酸中毒1例。11例作心电图检查,6例有u波,Q-T间期延长。S-T段下降,其中l例Tu融合。12例作胸腹联透,7例大量、4例中量肠胀气。均未见液平面。
1.4药敏试验敏感率:30例中丁胺卡那霉素98.2%(27/7),头孢噻肟钠91.2%(24/2),庆大霉素91.2%(24/2),氟哌酸80.4%(16/4),呋喃唑酮53.7%(8/7),多枯菌素B33.7%(6/12),氨苄青霉素12.1%(2/16)。
1.5治疗与转归:全部病例均按腹泻补液原则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及对症治疗,粪便细菌培养结果未到之前,30例单用抗感染药物,包括丁胺卡那霉素21例、庆大霉素5例、氨苄青霉素2例、病毒唑2例,结果到后作相应调整,其中丁胺卡那霉素治疗有效19例,头孢噻肟钠治疗有效8例,庆大霉素治疗有效2例,氟哌酸治疗有效1例。除1例营养不良患儿腹泻未停止外,其余病情均得到控制,病程最长14天,最短3天,平均6天。
2讨论
河弧菌最早系1975年8月由Furmiss等从1名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多见于河流水域中,故1980年命名为河弧菌。拟态弧菌于1981年Dovis发现命名。弗尼斯弧菌是1977年由Furmiss首先描述,1983年Brenner通过实验证实而命名。霍利斯弧菌1982年经DNA杂交被确认命名[1]。
新弧菌的致病作用和机理尚在研究中,其致病类型主要有分泌和侵袭两种类型,河弧菌有产生不耐热肠毒素(LT)的可能[2],LT测定河弧菌阳性[1]。拟态弧菌含耐热肠毒素(ST)或LT,产毒菌株均与腹泻有关[2]。霍利斯弧菌可进入血循环而引起菌血症[3]。河弧菌、拟态弧菌、弗尼斯弧菌小白鼠毒力试验阳性[4]。以上均提示新弧菌确有较强的致病力。
弧菌生存于海水和淡水之中,在前者生存时间长,在后者生存时问相应较短,所以在沿海地区如菲律宾、加拿大等地发病率明显高于陆地,随州位于鄂西北丘陵地带,当地居民以熟米面食为主食,本文全部病例均来自农村,追问病史均未进食水产品,但自来水尚未普及。以饮用塘、堰、河水为主,推测发病原因可能与水源污染、饮用不洁之水有关,其它原因有待探讨。
统计病程在半月以上2例,其中1例存在营养不良,故不可忽视有造成迁延/慢性腹泻的可能性,营养不良1例发生混合感染,说明与病程长、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与聂氏报道相似[5]。
从本文可看出,小儿新弧菌性肠炎发病有较明显季节性,一般以夏秋季节发病多见,这与有关文献报道相符合[6],以幼儿多见,这与此期间幼儿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机体免疫力低下,肠道抵抗力弱有关。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部分病例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大便每日10余次左右,多为粘液便及脓血便等,粪常规中白细胞(+)~(+++),粪便细菌培养有弧菌科细菌生长即可确诊。敏感药物多为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故我们主张在粪便细菌培养结果未到之前、治疗效果不理想时选用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等,待药敏结果到后再作相应调整。
总之,新发现的致病性弧菌是种类繁多、产毒力强、临床表现复杂、致病机理多样的一类菌群。它们生存容易,分布广泛,遍布全球各地,故应引起临床医生、检验人员及流行病防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61-01
自70年代中期起,相继发现引起人类疾病的新弧菌感染日趋增多,逐渐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收集我院儿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经粪便细菌培养证实因新弧菌感染引起腹泻30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0例中<1岁3例,~3岁16例,~7岁7例,~12岁4例。男19例,女11例。发病时间1~3月份2例,~6月份5例,~8月份12例,~10月份10例,~12月份1例。30例患儿全部来自农村,除水果瓜类外无生食习俗,均以米面熟食为主食。
1.2临床表现:30例中发热18例,腹痛23例,腹胀12例,恶心、呕吐21例。大便次数<10次/日11例,>10次/日19例,黄绿色糊状便8例,粘液便22例,脓血便7例,里急后重5例,有脱水征12例,营养不良2例,心音低钝l例,肝脏肿大1例。
1.3实验室检查:30例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15例,中性粒细胞升高19例,粪便检查镜下白细胞(+)12例,白细胞(++)~(++++)18例,红细胞(+)~(++)19例,1例可见吞噬细胞。粪便细菌培养结果30例中霍利斯弧菌12株,其中l例同时有福氏志贺氏菌生长,河弧菌、拟态弧菌、弗尼斯弧菌各6株。2l例作血电解质检查,低钾5例,低钠4例,低氯4例,酸中毒1例。11例作心电图检查,6例有u波,Q-T间期延长。S-T段下降,其中l例Tu融合。12例作胸腹联透,7例大量、4例中量肠胀气。均未见液平面。
1.4药敏试验敏感率:30例中丁胺卡那霉素98.2%(27/7),头孢噻肟钠91.2%(24/2),庆大霉素91.2%(24/2),氟哌酸80.4%(16/4),呋喃唑酮53.7%(8/7),多枯菌素B33.7%(6/12),氨苄青霉素12.1%(2/16)。
1.5治疗与转归:全部病例均按腹泻补液原则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及对症治疗,粪便细菌培养结果未到之前,30例单用抗感染药物,包括丁胺卡那霉素21例、庆大霉素5例、氨苄青霉素2例、病毒唑2例,结果到后作相应调整,其中丁胺卡那霉素治疗有效19例,头孢噻肟钠治疗有效8例,庆大霉素治疗有效2例,氟哌酸治疗有效1例。除1例营养不良患儿腹泻未停止外,其余病情均得到控制,病程最长14天,最短3天,平均6天。
2讨论
河弧菌最早系1975年8月由Furmiss等从1名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多见于河流水域中,故1980年命名为河弧菌。拟态弧菌于1981年Dovis发现命名。弗尼斯弧菌是1977年由Furmiss首先描述,1983年Brenner通过实验证实而命名。霍利斯弧菌1982年经DNA杂交被确认命名[1]。
新弧菌的致病作用和机理尚在研究中,其致病类型主要有分泌和侵袭两种类型,河弧菌有产生不耐热肠毒素(LT)的可能[2],LT测定河弧菌阳性[1]。拟态弧菌含耐热肠毒素(ST)或LT,产毒菌株均与腹泻有关[2]。霍利斯弧菌可进入血循环而引起菌血症[3]。河弧菌、拟态弧菌、弗尼斯弧菌小白鼠毒力试验阳性[4]。以上均提示新弧菌确有较强的致病力。
弧菌生存于海水和淡水之中,在前者生存时间长,在后者生存时问相应较短,所以在沿海地区如菲律宾、加拿大等地发病率明显高于陆地,随州位于鄂西北丘陵地带,当地居民以熟米面食为主食,本文全部病例均来自农村,追问病史均未进食水产品,但自来水尚未普及。以饮用塘、堰、河水为主,推测发病原因可能与水源污染、饮用不洁之水有关,其它原因有待探讨。
统计病程在半月以上2例,其中1例存在营养不良,故不可忽视有造成迁延/慢性腹泻的可能性,营养不良1例发生混合感染,说明与病程长、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与聂氏报道相似[5]。
从本文可看出,小儿新弧菌性肠炎发病有较明显季节性,一般以夏秋季节发病多见,这与有关文献报道相符合[6],以幼儿多见,这与此期间幼儿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机体免疫力低下,肠道抵抗力弱有关。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部分病例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大便每日10余次左右,多为粘液便及脓血便等,粪常规中白细胞(+)~(+++),粪便细菌培养有弧菌科细菌生长即可确诊。敏感药物多为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故我们主张在粪便细菌培养结果未到之前、治疗效果不理想时选用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等,待药敏结果到后再作相应调整。
总之,新发现的致病性弧菌是种类繁多、产毒力强、临床表现复杂、致病机理多样的一类菌群。它们生存容易,分布广泛,遍布全球各地,故应引起临床医生、检验人员及流行病防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