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典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自1814年奉行中立政策以来,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下,由典型的农业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瑞典的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瑞典的学制原属于欧洲大陆的双制,后经过多次的改革,才改变成为单一化的学制。1948年批准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1950年开始试行。至1972年,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已在瑞典普遍实行。
和台湾、新加坡相比较,瑞典四年级与八年级学生的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并没有那么亮眼,但根据经济智库马丁繁荣研究所2011年对全球82国创意指数评比,瑞典学生的创意指数名列前茅,北欧的芬兰和丹麦也在前五名中。
瑞典的右翼政府在1992年的教改中实施自选学校,被认为可补充公立学校的不足,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元的教育环境。现今瑞典共有约750间自选学校,占目前总校数的16%,学生人数占总数的12%。这些自选学校规模不大,每间学生人数大约150人左右,但提供了多元选择,例如伊斯兰回教徒小学、中文小学、运动小学,也有家长为保存当地没落小学而接手经营的学校,或是为实施特殊教育理念设立的学校等。
瑞典的学生到12岁为止,都不会收到成绩单,老师也不会替学生们排名。学生们彼此不会互相比较、竞争。所以,瑞典的学生们从刚刚踏进学校开始,就知道学习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得到第一名,而是超越自己。此外,和大多数北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式教育理念一样,没有特别好的资优生,也没有特别差的学生,人人都重要。
在课堂上,老师经常将精力和时间放在比较落后的学生身上,而非用来培养顶尖学生,但这在瑞典也曾引起一些辩论。他们担心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无聊、无法更精进,影响国家未来的竞争力。2006年右翼政府执政后,便修正了左翼政府的教育制度,為优秀学生提供更多不同进修课程的机会。
对于瑞典这样一个广泛接受外来移民的国家而言,尊重多元文化的精神也落实在新住民孩子的母语课程中。根据瑞典法规,若孩子来自父或母一方非瑞典语为母语的家庭,政府有义务提供每周90分钟的母语课程教学。由于每间学校的师资不同,可能要到别的学校才能凑到人数上课,那么政府也有义务提供接送服务。
此外,每位孩子自七岁开始接受每周约两小时的英文课程。12岁开始,可选读第二外语。不同学校有不同第二外语的选择,最热门的是德语和法语。
瑞典从小就灌输给他们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并将性别知识融入各个科目之中。例如,在数学课中,孩子们要学会计算女性育婴假的天数。在课堂上老师也会去讨论挑战传统性别角色的议题,例如男生照顾宝宝、女生外出工作。
在瑞典,户外活动相当重要,就算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冬中,小朋友下课时也被鼓励要在游戏场中玩耍。老师通常不允许学生在下课时间留在教室里,而是要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学校也会安排每学期两个整天的户外课程——“新鲜空气日”,除了希望学生能远离城市,呼吸大自然新鲜的空气之外,老师也会带领学生们到森林里学习各种知识,包括采野菇、认识动物、看地图,以及户外游戏等。父母也必须帮小朋友准备野餐的便当。此外,瑞典小学相当重视实用与手做教育,占总课程50%的比重,这些课程包括:公民学、体育、音乐、美术、缝纫、木工和金工。
从小开始多元价值和性别平等的教育,造就了瑞典人民对不同观点的高容忍度;强调手做教育以及从大自然中取材,提升了日常生活中对科技的运用度;尊重个别发展,而非相互比较、竞争的教育哲学,让多数人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天赋。重视价值的培养多过于知识、技能的灌输,这也许就是瑞典教育能教出高创造力学生的秘密吧!
和台湾、新加坡相比较,瑞典四年级与八年级学生的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并没有那么亮眼,但根据经济智库马丁繁荣研究所2011年对全球82国创意指数评比,瑞典学生的创意指数名列前茅,北欧的芬兰和丹麦也在前五名中。
瑞典的右翼政府在1992年的教改中实施自选学校,被认为可补充公立学校的不足,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元的教育环境。现今瑞典共有约750间自选学校,占目前总校数的16%,学生人数占总数的12%。这些自选学校规模不大,每间学生人数大约150人左右,但提供了多元选择,例如伊斯兰回教徒小学、中文小学、运动小学,也有家长为保存当地没落小学而接手经营的学校,或是为实施特殊教育理念设立的学校等。
没有成绩单的童年
瑞典的学生到12岁为止,都不会收到成绩单,老师也不会替学生们排名。学生们彼此不会互相比较、竞争。所以,瑞典的学生们从刚刚踏进学校开始,就知道学习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得到第一名,而是超越自己。此外,和大多数北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式教育理念一样,没有特别好的资优生,也没有特别差的学生,人人都重要。
在课堂上,老师经常将精力和时间放在比较落后的学生身上,而非用来培养顶尖学生,但这在瑞典也曾引起一些辩论。他们担心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无聊、无法更精进,影响国家未来的竞争力。2006年右翼政府执政后,便修正了左翼政府的教育制度,為优秀学生提供更多不同进修课程的机会。
性别平等教育融入各科
对于瑞典这样一个广泛接受外来移民的国家而言,尊重多元文化的精神也落实在新住民孩子的母语课程中。根据瑞典法规,若孩子来自父或母一方非瑞典语为母语的家庭,政府有义务提供每周90分钟的母语课程教学。由于每间学校的师资不同,可能要到别的学校才能凑到人数上课,那么政府也有义务提供接送服务。
此外,每位孩子自七岁开始接受每周约两小时的英文课程。12岁开始,可选读第二外语。不同学校有不同第二外语的选择,最热门的是德语和法语。
瑞典从小就灌输给他们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并将性别知识融入各个科目之中。例如,在数学课中,孩子们要学会计算女性育婴假的天数。在课堂上老师也会去讨论挑战传统性别角色的议题,例如男生照顾宝宝、女生外出工作。
下课不准待在教室里
在瑞典,户外活动相当重要,就算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冬中,小朋友下课时也被鼓励要在游戏场中玩耍。老师通常不允许学生在下课时间留在教室里,而是要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学校也会安排每学期两个整天的户外课程——“新鲜空气日”,除了希望学生能远离城市,呼吸大自然新鲜的空气之外,老师也会带领学生们到森林里学习各种知识,包括采野菇、认识动物、看地图,以及户外游戏等。父母也必须帮小朋友准备野餐的便当。此外,瑞典小学相当重视实用与手做教育,占总课程50%的比重,这些课程包括:公民学、体育、音乐、美术、缝纫、木工和金工。
从小开始多元价值和性别平等的教育,造就了瑞典人民对不同观点的高容忍度;强调手做教育以及从大自然中取材,提升了日常生活中对科技的运用度;尊重个别发展,而非相互比较、竞争的教育哲学,让多数人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天赋。重视价值的培养多过于知识、技能的灌输,这也许就是瑞典教育能教出高创造力学生的秘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