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各个高职院校加大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在培育方案中加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在学校建立起创业孵化园,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人才的培育,使得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之中可以进行有效地实践,然而,就目前看来教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存问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旨在为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校企合作;培养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被提出,各大院校逐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也加大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重视重视程度。高职院校要想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要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之中,通过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经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才培育的过程当中,要想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拥有一个准确的培养目标,并且在该基础之上制定出科学的培养计划。目前,大部分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一个有创业思想的创业者,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育有创业精神有创业能力的人才,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创业思维,从而为学生踏入社会做好铺垫。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够深入
就我国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时投入较少,并且教学的重点依旧是在专业课程上[1]。再加上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不能有效开展。此外,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过于片面化,缺少长期、科学地规划,同时给予学生学习的资源少之又少,阻碍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制定联合培养的方案
有效地结合当期经济发展的状况,依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的发展前景,高职院校可以与对口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并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之中,与企业共同制定联合培养的方案。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核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人才培育大会,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培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双创能力。
(二)优化校企合作方式,加快订单式培育
高职院校在与企业进行合作时,要选择影响力较强的企业,并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订单培养。进行订单培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充实、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实现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目的。在开设课程方面,要将创新创业基本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相互之间的结合,确保学生在熟悉创业机会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创业实践活动,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创业风险,调动其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对创业机遇的准确把握、创业风险的预警能力。
(三)对接生产企业,转变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转变,通过案例学习、小组合作、模拟仿真等方法提高教学的丰富性与实践性,从而实现与企业的对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3]。此外,教师还需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敢于创业,勇于创新,培育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四)完善教师队伍
开展校企合作,可以有效缓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资源匮乏的现象,同时可以将企业中优质的企业家和技术人员引入到教学之中,通过对项目的讲解以及实战的演练,充实和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4]。此外,在课余的时间,教师还可以亲自前往合作的企业进行参观与学习,并在必要的情况之下进行锻炼,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眼界,提高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今后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做好铺垫。
结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对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与改革,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优化与完善培育体系,进一步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2):116-117.
[2]穆晓娇.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职教通讯,2016,(14):33-34.
[3]邓清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分析[J].河北农机,2018,(8):43.
[4]裴枫.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21,(3):130-132.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 谭锦钊,工作单位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第二作者姓名 黄舒靖,工作单位 广东暨教财经教育集团;第三作者姓名 梁育锋,工作单位 广东暨教财经教育集团。
1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523960
2 广东暨教财经教育集团 510000
3 广东暨教财经教育集团 510000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校企合作;培养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被提出,各大院校逐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也加大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重视重视程度。高职院校要想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要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之中,通过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经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才培育的过程当中,要想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拥有一个准确的培养目标,并且在该基础之上制定出科学的培养计划。目前,大部分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一个有创业思想的创业者,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育有创业精神有创业能力的人才,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创业思维,从而为学生踏入社会做好铺垫。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够深入
就我国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时投入较少,并且教学的重点依旧是在专业课程上[1]。再加上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不能有效开展。此外,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过于片面化,缺少长期、科学地规划,同时给予学生学习的资源少之又少,阻碍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制定联合培养的方案
有效地结合当期经济发展的状况,依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的发展前景,高职院校可以与对口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并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之中,与企业共同制定联合培养的方案。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核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人才培育大会,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培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双创能力。
(二)优化校企合作方式,加快订单式培育
高职院校在与企业进行合作时,要选择影响力较强的企业,并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订单培养。进行订单培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充实、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实现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目的。在开设课程方面,要将创新创业基本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相互之间的结合,确保学生在熟悉创业机会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创业实践活动,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创业风险,调动其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对创业机遇的准确把握、创业风险的预警能力。
(三)对接生产企业,转变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转变,通过案例学习、小组合作、模拟仿真等方法提高教学的丰富性与实践性,从而实现与企业的对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3]。此外,教师还需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敢于创业,勇于创新,培育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四)完善教师队伍
开展校企合作,可以有效缓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资源匮乏的现象,同时可以将企业中优质的企业家和技术人员引入到教学之中,通过对项目的讲解以及实战的演练,充实和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4]。此外,在课余的时间,教师还可以亲自前往合作的企业进行参观与学习,并在必要的情况之下进行锻炼,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眼界,提高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今后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做好铺垫。
结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对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与改革,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优化与完善培育体系,进一步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2):116-117.
[2]穆晓娇.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职教通讯,2016,(14):33-34.
[3]邓清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分析[J].河北农机,2018,(8):43.
[4]裴枫.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21,(3):130-132.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 谭锦钊,工作单位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第二作者姓名 黄舒靖,工作单位 广东暨教财经教育集团;第三作者姓名 梁育锋,工作单位 广东暨教财经教育集团。
1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523960
2 广东暨教财经教育集团 510000
3 广东暨教财经教育集团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