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的时代需要创新的精神,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善问,安排拓展质疑,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创新思维是决定学生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是学生未来成长和发育中重要的力量,同时也是新时代社会和市场迫切需要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学则思疑。疑点往往是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关键之处抓住这些疑难问题,深入思考,就会领悟文章的内涵。只有对问题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对问题有较透彻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换言之,阅读课文时,如果能于无疑处生疑,于是疑处质疑问难,并进行分析和解决疑难,就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有效的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敢于质疑问难,从而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加深对课文的认识,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事实上,无论是多么聪明的学生,也不可能对所学课文的字、词、句、段、篇以及标点、语法、修辞、文体等无不通晓,毫无疑问。学生在学习中不提出什么问题,并不能说明其以经明白,相反,正说明其读课文未能深入理解,或者还没有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寻找疑点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首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设置疑问。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指点代替多讲。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而不是为提问而提问。”如在讲读《瀑布》的第一课时,提问:(1)浪一个接一个涌向岸滩时会发出什么声音?(2)阵阵风吹过松林时又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探究,展开想象。这样,问题中的两种声音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回荡,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就不难理解了。又如:教学《白杨》一课第二段,可抓住“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提问:(1)什么叫“表白”?怎样理解“表白着自己的心”的意思?(2)从课文中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得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逐步回答了这些问题,就可以突破这一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其次,提出的问题要巧妙而有趣,要具有一定的深度。有趣的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又能活跃课堂探究问题的氛围。尤其是提问在点子上,而不是脱口而出的一般问题,要提问经过认真思考讨论才可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讲读《李时珍》的第三小节时,可让学生先自由阅读课文后再提问:李时珍决心要编写的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应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读懂这一段的内容,必须对旧药物书的三条缺点进行概括,然后针对这三条缺点回答完善的药物书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导读,既能激起积极主动思考,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真正做到一举两得。
  二、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善问
  首先,要激励学生大胆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许是恰当的,或许是不必要的,甚至或许是错误的,教师务必区别对待,不能断然否定。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适当加以点拨,并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归纳,切忌蜻蜓点水,主次不分。
  其次,教师应抓住火候,因势利导,随机点拨,促进学生由不会问到善于问的转化。具体的讲,第一步小学,围绕课题寻找疑点。课题便是文章的眼睛,要是能教会学生善于围绕课题提问题,就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学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文,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1)董存瑞为什么要炸碉堡?(2)“舍身”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舍身呢?通过提出这些疑问,并结合课文内容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能感知了。第二步,从字、词、句等方面寻找疑点。课文中有的词句可以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但有的词句含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这就要通过提出疑问来突破。如学习《鸟的天堂》一课,可启发学生抓住“结尾句”来设置疑问:(1)“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赞美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呢?通过认真思考回顾全文,学生就不难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及言外之意了?第三步,抓住课文的难点寻找疑点。在阅读中,可以根据课文记叙的重点,通过前后对比,从中发现疑问。例如教学《草地夜行》这一课,可引导学生通过这样比较寻疑:(1)前面说小战士“一步一挨”向前走,后来为什么能“迈开大步”向前走了?(2)前面说“黑暗笼罩着大地”,后面为什么说“看见了光明”(3)为什么说草地是一条“稀烂的路”?通过这样的寻疑解难,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及写作特点就会有深刻的理解。
  三、安排拓展质疑,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一篇课文学完了,并不是质疑也就此结束了。安排拓展质疑,是将课堂内的知识技能引向课外的大好时机。因为学生读书之疑,有的并不是本课文所能解决的。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篇目,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答案,或是提示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解决,从而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的领域。如学完《鲸》这篇课文,其中关于鲸的睡觉方式的描述,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但鲸为什么要这样睡觉呢?这个问题就有思考的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查找资料,弄清这样睡觉的深层意义。再如《爱因斯坦与小姑娘》这一课中爱因斯坦最后说:“她教我怎样穿戴,怎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这些天,她还给我小甜饼。我呢,简直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帮她做数学题。”在进一步感受爱因斯坦平易近人的同时,也产生了疑问:别的科学家是不是也这样平易近人?所有的科学家是不是都像爱因斯坦一样只会搞研究不会日常打理?这样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还很多,关键是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引导得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他们成长为实现“中国梦”的创造型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英语中,阅读理解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经验,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掌握阅读题的规律,才能使阅读成绩有所提高。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题的必考题目之一,本题型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但在笔者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找准了突破口,就找准了教学各环节的纽带,正如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研究课文,欣赏课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突破口,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在简简单单的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梅花魂》这篇回忆录,以倒叙的手法给孩子们
期刊
【摘要】研究者采取了行动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经历的幼儿绘画心理的三个阶段的实例为基础,分析了如何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采取相对应的绘画教学策略。得出了教师只有采取符合幼儿绘画心理特点的教学策略,才能充分培养幼儿绘画能力,给予适时、适当的有效指导这一结论。  【关键词】幼儿;绘画心理特点;年龄阶段;教学策略  一、前言  研究者曾在少年宫的一个美术兴趣班中担任美术教师,这个机会使研究者可以接触到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呈现出碎片化、可视化、简单化、多样化等特点,“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成为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引发了大量关注和深入探讨,本文对于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之中更加有效的使用微课辅助教学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课堂;应用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正走入一个新时代---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老师们永恒的追求。本文作者以一个教师的视角,探讨如何以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身份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以期达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读者;教师;学生;文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凭借,因此教师要多角度深刻解读文本,深入理解教材的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的多元性能够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的丰富性则能够拓宽初中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有效提升初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初中;多媒体;数学  以往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主要是为了满足应试考试,上课时只需要有一根粉笔、一本课本、一块黑板就可以了。这种教学模式简单乏味,无法形象生动的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学习过程
期刊
【摘要】激发学生主体作用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途径。当前,小学生课堂学习中,主体作用的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课堂学习往往被动参与,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存在以偏盖全的问题甚至变成形式主义。促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培养健康的师生情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增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性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主体作用;激发  进入21 世纪后,随着国际竞争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的新要求,“确立学生主体
期刊
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以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为宗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阶段性质和任务而设计的国家要求,也就是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个性发展要求。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国家质量标准就是要求小学生具有初步的运算技能、逻辑 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
【摘要】后进生转化问题一直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关心的课题。因为它不但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只有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才能真正将面向“优等生”的应试教育转变成“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本文分析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并阐述了转化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后进生;形成原因;转化策略  笔者在十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所执教的班级都有这样的学生:智力正常,身心健康,但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本文与广大同行分享了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理论;实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学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