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的年龄、学习、生活特点,使民办高校存在着潜在的大学生意见领袖,大学生意见领袖是无可替代的教育力量。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与身边的大学生群体相比具有知识面宽、专业突出、协调能力强、乐观向上、关注民办教育、见解独到等特质。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引导着校园舆论,影响着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新时期民办高校要以校内大学生意见领袖为关节点,夯实基础,抓好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特征;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30 — 02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舞台上,民办高校正以华丽的舞姿告诉人们自己的与众不同。在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也有这样一群小众,他们在民办高校如鱼得水,挥洒自如,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瞩目的人群,他们的言论、行为引发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这一群小众从传播学角度可以称作意见领袖。大学生是中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是我国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教育作为一种传播活动,不妨借鉴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教育的传播特点,提升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民办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意见领袖,实践证明,大学生意见领袖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相较于其它途径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应尝试以大学生意见领袖为关节点,探索成功经验,增强再教育实效。本文仅就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特征和作用进行分析,期望抛砖引玉,引发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的新思考。
一、民办高校存在大学生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传播学两级传播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发轫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大众传播要经过中间环节达给相对被动的一般大众。处于中间环节的通常是人际传播网络中接触媒体频度较高、信息来源快、愿意为他人提供信息的活跃分子,这些在人际传播中的活跃分子被定义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中介或过滤作用,因此,大众传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应该重视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也应重视意见领袖的存在,要善于发现、引导、培养和用好意见领袖,使之为我所用。
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占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的22.88%左右〔1〕,与公办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成绩普遍不高,思想素质参差不齐,思想活动差异性大,跳跃而不稳定,思想超前,不喜欢拘泥传统,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个性张扬,愿意展示自己,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对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较热心,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抵御外界干扰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意见左右,容易盲从。进入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用患得患失的眼光审视自己所在的校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所在高校的不满意。群体的特征使民办高校大学生对意见领袖有一定的需求和依赖。
民办高校大学生家庭出身背景各不相同,教育基础参差不齐,个体认知、努力程度都有差异,在他们之中有一些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能言善辩、人缘好、交际广、能力较强,他们活跃在不同的人际圈子中,活跃在更具群体交流倾向的场所内。他们在群体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他们身边聚拢了一批拥趸者。他们不是教育的主导者,但他们的观点、见解却能对其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学生就是传播学意义上的大学生意见领袖。网络使人们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在众声喧哗中,一些大学生意见领袖从现实迁徙到网络社区中,成为网络社区中的舆论引导者。从现实到网络,从网络到现实,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展示着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特征
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思想活跃、接受能力较强、见多识广、有较强的思考辨析能力,他们能够把自己接触到的信息源进行理性分析、合理取舍、适当加工,在他们活动的群体中设置话题、发表评论、引导舆论。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知识面较宽,专业相对突出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容易模仿、追随自己喜欢的偶像,偶像的行为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对行为价值的判断和行为方向。民办高校大学生视野开阔、情感丰富、精力充沛,校园活动较多,但他们是非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较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弱,喜欢模仿心目中所谓的成功人士,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追随榜样的行为,榜样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大学是知识的殿堂,知识、专业在大学生心中的占据着重要位置。民办高校大学生中那些知识储备丰厚、专业较突出的同学会在课上课下适宜的时间展示自己的才华,他们是老师的宠儿,会因此得到更多的机会。知识的广度和专业的厚度让这些学生最有可能成为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
(二)热心集体活动,协调能力强
在大学阶段,学习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出现了很大变化。党团组织、学生会等组织活动增多了,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志愿活动等都前所未有的丰富。民办高校因生源的特殊性,校园学习氛围不浓,学习压力较小,教学中更注重实践的环节,因而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校园、社会实践活动较多,大量的实践活动需要组织者和协调者,那些自信、自律、自立、自强而又热心集体活动的同学就会脱颖而出,他们会主动策划、组织、领导集体活动,乐于并且也善于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他们通过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不断用行动证明自己活动的发起者,是群体中领头羊,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成为同学眼中的佼佼者。
(三)乐观向上,关注民办教育发展 大学生处在人生特定的成长阶段,面对着学习、就业、恋爱等各种实际问题,每个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态是不同的。高考后,同学升入公办院校的荣耀和自己考入民办高校失意的巨大落差,让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经受了极大的心理煎熬,这种心灵的历练使他们能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调整心态,优化性格,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他们很多人是院系各级学生会的干部,有较多的信息来源,他们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措施,留意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能对学校教学、管理及未来发展提建议,谋规划,条分理析,侃侃而谈。相似的人生经历、共同的求学道路、现实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心理需求,使这样的年轻人在他们的人际圈子中广受欢迎,成为圈子的意见领袖是情理中的事。
(四)性格沉稳,见解独到
我国大学生大多数处于18-24岁之间,处于这一特殊年龄阶段大学生大多数喜欢随心所欲,跟着感觉走。但有些人却由于家庭教育、个性因素、独特的人生阅历等因素,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较为突出,他们设定人生目的,凡事喜欢规划,遇事沉着冷静,能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民办高校大学生中也存在这样的人群。来到民办高校后,他们会很快脱颖而出,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信赖的对象。这些大学生就成为周围同学的意见领袖。他们关注各类信息,对最新消息较敏锐,会在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反应、思考、分析、处理、加工,并迅速地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出去。他们的言论和观点通常有独到的见地,客观上迎合了大学生“质疑权威”、“反对跟风”的特质,契合了大学生的口味需要,从而赢得大量的敬佩者。他们的言语、行为不断被其佩服者复制、传播,像水波一样不断向外扩展,成为民办高校校园的一道不可替代的风景线。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影响力分析
大学生意见领袖在民办高校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引导,所起作用可能截然不同,甚至可以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民办高校的教育内容符合大学生及大学生意见领袖的意见和主张,大学生意见领袖会主动进行加工和传播,起到协调的作用,成为教育传播的推动力;反之,大学生意见领袖有可能会对信息作出歪曲解释,如果意见领袖不认可相关内容或意见和主张,也有可能故意设置障碍,发布不良信息,起到阻碍的作用,成为信息正面传播的破坏力。〔2〕民办高校对此应有正确认识,并加以合理的引导和利用,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一)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关注现实话题
意见领袖观点认为,小群体集体建构共同分享和适用的社会现实并产生意义;小群体中共享的价值观念,也将人们团结起来并对其产生影响、提供解释。可见,在人际传播中,有个别人相对一其他人更具有传播影响力,因为同处一个群体,他们的观点往往容易被群体内的其他人所接受,容易引起群体共鸣。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活在同一个校园中,构成了一个人际交往圈子,生活在他们之中的大学生意见领袖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往往会触发其他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引起集体围观,形成校园舆论关注热点。
(二)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以及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会选择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种单一的信息来源就使其很容易受到意见领袖的议程设置,意见领袖关注的热点话题会引发其他大学生关注。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具有意见领袖的共性,就是接触大众传媒的频率较高,获取信息量较大。信息时代造成了海量信息,使人们阅读碎片化,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要对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取舍,并依自己的兴趣有所侧重,尤其是他们对一些生活热点问题的看法,必然对拥趸在其周围的大学生的关注点产生影响。
(三)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态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高考成绩普遍不高,为解决求学的现实问题选择了民办高校,他们在心底对自己的学校有一种感激之情;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正处于成长期,与老牌公办院校相比处于下风,加之社会偏见等因素,使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评价较低,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多有歧视。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份有着一定程度的自卑情结。他们渴望倾听他人的意见,希望与其他人有共鸣。生活在同一空间的大学生意见领袖对自我身份的解读自然会引发他们的关注、讨论、思考,大学生意见领袖对自我身份的定位往往得到群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全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基本情况〔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2〕薛程,吴蔚.高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力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12,(03):73.
〔责任编辑:侯庆海〕
[收稿日期]2015 — 01 — 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XDJ
2014—E02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朝霞(1974—),女,黑龙江宾县人,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特征;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30 — 02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舞台上,民办高校正以华丽的舞姿告诉人们自己的与众不同。在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也有这样一群小众,他们在民办高校如鱼得水,挥洒自如,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瞩目的人群,他们的言论、行为引发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这一群小众从传播学角度可以称作意见领袖。大学生是中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是我国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教育作为一种传播活动,不妨借鉴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教育的传播特点,提升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民办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意见领袖,实践证明,大学生意见领袖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相较于其它途径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应尝试以大学生意见领袖为关节点,探索成功经验,增强再教育实效。本文仅就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特征和作用进行分析,期望抛砖引玉,引发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的新思考。
一、民办高校存在大学生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传播学两级传播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发轫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大众传播要经过中间环节达给相对被动的一般大众。处于中间环节的通常是人际传播网络中接触媒体频度较高、信息来源快、愿意为他人提供信息的活跃分子,这些在人际传播中的活跃分子被定义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中介或过滤作用,因此,大众传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应该重视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也应重视意见领袖的存在,要善于发现、引导、培养和用好意见领袖,使之为我所用。
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占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的22.88%左右〔1〕,与公办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成绩普遍不高,思想素质参差不齐,思想活动差异性大,跳跃而不稳定,思想超前,不喜欢拘泥传统,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个性张扬,愿意展示自己,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对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较热心,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抵御外界干扰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意见左右,容易盲从。进入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用患得患失的眼光审视自己所在的校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所在高校的不满意。群体的特征使民办高校大学生对意见领袖有一定的需求和依赖。
民办高校大学生家庭出身背景各不相同,教育基础参差不齐,个体认知、努力程度都有差异,在他们之中有一些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能言善辩、人缘好、交际广、能力较强,他们活跃在不同的人际圈子中,活跃在更具群体交流倾向的场所内。他们在群体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他们身边聚拢了一批拥趸者。他们不是教育的主导者,但他们的观点、见解却能对其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学生就是传播学意义上的大学生意见领袖。网络使人们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在众声喧哗中,一些大学生意见领袖从现实迁徙到网络社区中,成为网络社区中的舆论引导者。从现实到网络,从网络到现实,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展示着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特征
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思想活跃、接受能力较强、见多识广、有较强的思考辨析能力,他们能够把自己接触到的信息源进行理性分析、合理取舍、适当加工,在他们活动的群体中设置话题、发表评论、引导舆论。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知识面较宽,专业相对突出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容易模仿、追随自己喜欢的偶像,偶像的行为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对行为价值的判断和行为方向。民办高校大学生视野开阔、情感丰富、精力充沛,校园活动较多,但他们是非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较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弱,喜欢模仿心目中所谓的成功人士,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追随榜样的行为,榜样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大学是知识的殿堂,知识、专业在大学生心中的占据着重要位置。民办高校大学生中那些知识储备丰厚、专业较突出的同学会在课上课下适宜的时间展示自己的才华,他们是老师的宠儿,会因此得到更多的机会。知识的广度和专业的厚度让这些学生最有可能成为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
(二)热心集体活动,协调能力强
在大学阶段,学习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出现了很大变化。党团组织、学生会等组织活动增多了,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志愿活动等都前所未有的丰富。民办高校因生源的特殊性,校园学习氛围不浓,学习压力较小,教学中更注重实践的环节,因而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校园、社会实践活动较多,大量的实践活动需要组织者和协调者,那些自信、自律、自立、自强而又热心集体活动的同学就会脱颖而出,他们会主动策划、组织、领导集体活动,乐于并且也善于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他们通过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不断用行动证明自己活动的发起者,是群体中领头羊,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成为同学眼中的佼佼者。
(三)乐观向上,关注民办教育发展 大学生处在人生特定的成长阶段,面对着学习、就业、恋爱等各种实际问题,每个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态是不同的。高考后,同学升入公办院校的荣耀和自己考入民办高校失意的巨大落差,让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经受了极大的心理煎熬,这种心灵的历练使他们能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调整心态,优化性格,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他们很多人是院系各级学生会的干部,有较多的信息来源,他们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措施,留意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能对学校教学、管理及未来发展提建议,谋规划,条分理析,侃侃而谈。相似的人生经历、共同的求学道路、现实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心理需求,使这样的年轻人在他们的人际圈子中广受欢迎,成为圈子的意见领袖是情理中的事。
(四)性格沉稳,见解独到
我国大学生大多数处于18-24岁之间,处于这一特殊年龄阶段大学生大多数喜欢随心所欲,跟着感觉走。但有些人却由于家庭教育、个性因素、独特的人生阅历等因素,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较为突出,他们设定人生目的,凡事喜欢规划,遇事沉着冷静,能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民办高校大学生中也存在这样的人群。来到民办高校后,他们会很快脱颖而出,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信赖的对象。这些大学生就成为周围同学的意见领袖。他们关注各类信息,对最新消息较敏锐,会在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反应、思考、分析、处理、加工,并迅速地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出去。他们的言论和观点通常有独到的见地,客观上迎合了大学生“质疑权威”、“反对跟风”的特质,契合了大学生的口味需要,从而赢得大量的敬佩者。他们的言语、行为不断被其佩服者复制、传播,像水波一样不断向外扩展,成为民办高校校园的一道不可替代的风景线。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影响力分析
大学生意见领袖在民办高校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引导,所起作用可能截然不同,甚至可以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民办高校的教育内容符合大学生及大学生意见领袖的意见和主张,大学生意见领袖会主动进行加工和传播,起到协调的作用,成为教育传播的推动力;反之,大学生意见领袖有可能会对信息作出歪曲解释,如果意见领袖不认可相关内容或意见和主张,也有可能故意设置障碍,发布不良信息,起到阻碍的作用,成为信息正面传播的破坏力。〔2〕民办高校对此应有正确认识,并加以合理的引导和利用,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一)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关注现实话题
意见领袖观点认为,小群体集体建构共同分享和适用的社会现实并产生意义;小群体中共享的价值观念,也将人们团结起来并对其产生影响、提供解释。可见,在人际传播中,有个别人相对一其他人更具有传播影响力,因为同处一个群体,他们的观点往往容易被群体内的其他人所接受,容易引起群体共鸣。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活在同一个校园中,构成了一个人际交往圈子,生活在他们之中的大学生意见领袖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往往会触发其他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引起集体围观,形成校园舆论关注热点。
(二)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以及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会选择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种单一的信息来源就使其很容易受到意见领袖的议程设置,意见领袖关注的热点话题会引发其他大学生关注。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具有意见领袖的共性,就是接触大众传媒的频率较高,获取信息量较大。信息时代造成了海量信息,使人们阅读碎片化,民办高校大学生意见领袖要对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取舍,并依自己的兴趣有所侧重,尤其是他们对一些生活热点问题的看法,必然对拥趸在其周围的大学生的关注点产生影响。
(三)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态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高考成绩普遍不高,为解决求学的现实问题选择了民办高校,他们在心底对自己的学校有一种感激之情;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正处于成长期,与老牌公办院校相比处于下风,加之社会偏见等因素,使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评价较低,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多有歧视。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份有着一定程度的自卑情结。他们渴望倾听他人的意见,希望与其他人有共鸣。生活在同一空间的大学生意见领袖对自我身份的解读自然会引发他们的关注、讨论、思考,大学生意见领袖对自我身份的定位往往得到群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全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基本情况〔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2〕薛程,吴蔚.高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力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12,(03):73.
〔责任编辑:侯庆海〕
[收稿日期]2015 — 01 — 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XDJ
2014—E02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朝霞(1974—),女,黑龙江宾县人,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