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是由内向外的成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些都说明了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人说:“积累是构建语文之塔的金砖。”的确,没有日积月累,就不会有学生深厚的语文功底。作为学生,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作为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有效地扩大积累,才能为语文教学更有效。
一、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有效积累
语文课本是我们学习的基础,是拓展延伸的根本。因此以“书本”为本,指导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有效积累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和学习方法,这将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材的积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有效积累字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词汇积累的编排自成体系,第四学段(7-9年级)的教科书在每篇选文后的中到出了要求掌握和积累的词汇——“读一读•写一写”,编排意图不仅仅是正音(读一读)、书写(写一写),而更重要的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可让学生不断地丰富语言。
2.有效积累名言警句。现在的语文、政治、社会课本中,也有许多名言警句、歇后语、箴言、警句、座右铭,诗句、对联、现代语,歌词、戏文、广告语等,提醒学生随时积累,每月开展评比交流活动,评出“积累之星”,名单公布在墙上。
3.有效积累经典美文。学生的语文学习报、《课堂作业》以及平时小测的试卷上,都有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在理解的同时告诉学生积累其中好的段落,早读课上大声朗读,变别人的东西为自己的。鼓励学生在日记中仿写,如学习《浪之歌》后,可以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我……”句式来说一段话,对作文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4.有效积累文体常识。语文教师都头疼这样一种现象,问学生说明方法,他答修辞手法;问他们人物描写手法,他答说明方法。三大文体常识常常混为一谈。为此,我专门分文体让学生积累。如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类型、说明文语言等,再细化常用说明方法、常见说明顺序等,再加以适当的训练,学生犯类似错误的几率就明显降低了。
二、抓好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有效积累
在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加强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特别强调语文积累要“开拓新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发展健全人格。”这就要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拓知识面,培养他们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而抓好课外阅读就是行之有效地方法。
广泛的大量阅读和浏览图书和报刊,这是丰富文化知识,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的确,只有广泛涉猎、遨游于书山学海之中,才能使储备充裕丰盈,使自己的见识广博而深刻。在博览群书过程中,我们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古今中外名著上,浏览名人传记、诗文选集及报刊上,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陶冶我们的情操,增进我们的审美能力,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我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我是从三方面引导学生的:(1)选择与教材配套阅读文选,便于学生迁移自学。(2)订阅高质量的报刊杂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建议学生最好一人一报,如《语文报》、《语文学习报》和《读者》等等,让学生自行订阅,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3)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借阅。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俗语云:“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用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
3.创造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
三、注重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有效积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列举的这些媒介和载体无一不来自生活实际。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识,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形成情感高尚的生活理想,积累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语文学习才有基础。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要想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得想方设法扩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开展丰富多彩语文实践活动,利用家庭和社区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电脑电视、家庭藏书、社会交际、家庭交流中学习语文,实践语文。
语文积累似乎是语文教学的新课题,同时又确实是一个老问题。语文积累是个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抄写写,也不是死背词语解释、语段、篇章。总之,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有效积累,才能使学生既有些底气,又有些灵气, 让语文学习更有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些都说明了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人说:“积累是构建语文之塔的金砖。”的确,没有日积月累,就不会有学生深厚的语文功底。作为学生,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作为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有效地扩大积累,才能为语文教学更有效。
一、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有效积累
语文课本是我们学习的基础,是拓展延伸的根本。因此以“书本”为本,指导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有效积累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和学习方法,这将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材的积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有效积累字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词汇积累的编排自成体系,第四学段(7-9年级)的教科书在每篇选文后的中到出了要求掌握和积累的词汇——“读一读•写一写”,编排意图不仅仅是正音(读一读)、书写(写一写),而更重要的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可让学生不断地丰富语言。
2.有效积累名言警句。现在的语文、政治、社会课本中,也有许多名言警句、歇后语、箴言、警句、座右铭,诗句、对联、现代语,歌词、戏文、广告语等,提醒学生随时积累,每月开展评比交流活动,评出“积累之星”,名单公布在墙上。
3.有效积累经典美文。学生的语文学习报、《课堂作业》以及平时小测的试卷上,都有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在理解的同时告诉学生积累其中好的段落,早读课上大声朗读,变别人的东西为自己的。鼓励学生在日记中仿写,如学习《浪之歌》后,可以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我……”句式来说一段话,对作文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4.有效积累文体常识。语文教师都头疼这样一种现象,问学生说明方法,他答修辞手法;问他们人物描写手法,他答说明方法。三大文体常识常常混为一谈。为此,我专门分文体让学生积累。如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类型、说明文语言等,再细化常用说明方法、常见说明顺序等,再加以适当的训练,学生犯类似错误的几率就明显降低了。
二、抓好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有效积累
在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加强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特别强调语文积累要“开拓新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发展健全人格。”这就要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拓知识面,培养他们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而抓好课外阅读就是行之有效地方法。
广泛的大量阅读和浏览图书和报刊,这是丰富文化知识,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的确,只有广泛涉猎、遨游于书山学海之中,才能使储备充裕丰盈,使自己的见识广博而深刻。在博览群书过程中,我们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古今中外名著上,浏览名人传记、诗文选集及报刊上,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陶冶我们的情操,增进我们的审美能力,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我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我是从三方面引导学生的:(1)选择与教材配套阅读文选,便于学生迁移自学。(2)订阅高质量的报刊杂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建议学生最好一人一报,如《语文报》、《语文学习报》和《读者》等等,让学生自行订阅,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3)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借阅。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俗语云:“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用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
3.创造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
三、注重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有效积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列举的这些媒介和载体无一不来自生活实际。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识,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形成情感高尚的生活理想,积累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语文学习才有基础。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要想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得想方设法扩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开展丰富多彩语文实践活动,利用家庭和社区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电脑电视、家庭藏书、社会交际、家庭交流中学习语文,实践语文。
语文积累似乎是语文教学的新课题,同时又确实是一个老问题。语文积累是个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抄写写,也不是死背词语解释、语段、篇章。总之,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有效积累,才能使学生既有些底气,又有些灵气, 让语文学习更有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