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渝东南地区蕴藏的这些丰富民族文化资源,为该地区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然而现因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等,渝东南民族文化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文化;渝东南;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05-01
渝东南总面积约1.69万平方公里,全市92.72%的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是重庆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民族众多,文化积淀丰厚,有动人歌舞、流世民谣、民族服饰、多彩工艺、民俗戏曲、多彩民风;特别是黔江的南溪号子、后坝山歌、中塘向氏武术,石柱的土家啰儿调、土家斗锣,秀山的薅草锣鼓、秀山花灯、秀山民歌、阳戏、余家傩戏、龙凤花烛,酉阳的酉阳民歌、摆手舞、面具阳戏,彭水的鞍子苗歌、朗溪竹板造纸等1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黔江南溪号子、石柱土家啰儿调、秀山花灯、酉阳民歌等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族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传统风貌变迁较大。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近年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受国外文化、汉族文化的冲击,原有的民族文化逐渐被替代和流失;体现最为明显即为服饰方面,其次是文化风情、艺术,像节庆、游艺、民族戏曲、雕刻、建筑等部分已经被破坏和流失。流失的不仅是这些显性的文化,更多是“隐性文化”,如各民族的审美观念、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
(二)民族文化产业性不强,旅游带动性不明显。以民族文化促进旅游发展,就要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要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性的东西才能吸引旅游大众的目光。目前,文化产业群基本没有形成,电影电视、书籍报刊、戏曲歌舞、美术艺术等文化产业群的主体,没有众多消费主体的支持,短期内很难以形成规模;像录像摄影、工艺品、娱乐城、民族村的经营,在渝东南还远远没有形成“群”的规模;创意文化仅文化旅游有点起色,文化传播、服务、交流、设计等“文化商品”的区域优势并没有显示出来。
(三)各区、县独立发展,缺乏统一协调机制。渝东南六区县同属于武陵山区,各自都有各自的支柱产业,在发展旅游上,可以说是各自为政;以吃旅游饭闻名的武隆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而走在前列,石柱注重打造黄水森林公园,彭水依托阿依河发展旅游产业链,黔江重推古镇建设和乡村旅游,酉阳打造世界的桃源,秀山围绕“武陵之心,边城示范”的目标建设。各区县都在争先推出各自的精品,却没有一条主线将六区县的旅游发展串起来,作为重庆东南一角,六区县是一个整体,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机制来协调发展,形成渝东南一条明晰的旅游形象,争强在周边区域的竞争优势。
(四)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够。目前,六区县的旅游业大多都是依靠天生的自然优势在发展,像武隆的天生三桥、彭水的阿依河、黔江的小南海、酉阳的桃花源等都是自然的结果,真正有民族特色和文化气息的景点打造却是很少。文化资源要转化为旅游资源,才能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体验,也更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力度,为文化旅游永续发展奠定基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要以“保护为主,继承开发”为理念。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民族文化保护和普及性教育,提高保护的自觉性。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机制,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使居民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发动机关干部、群众要喜欢穿、要经常穿我们的民族服装,让外来客人能首先直观地感受到民族风情,激发百姓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促使他们自觉地去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恢复一批土家建筑,建设城区民族文化园、旅游纪念品、民族特色小吃等特色街区。运用电视、网络、摄影、光盘等多媒体方式进行民族文化宣传,利用民族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多开展民俗活动,使民族文化渗透到广大游客游览过程中。
(二)建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兴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结合我市渝东南民族地区建设“民俗生态旅游带”的发展目标,渝东南要依托本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兴建文化精品工程,打造一批地域性和民族性较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的文化精品。加快建设如电影电视、书籍报刊、戏曲歌舞、美术艺术等,大力繁荣舞蹈、美术、曲艺、书法等文化门类,重点打造民间山歌、民间吹打、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习俗等特色文化项目,打造几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民族特色文化品牌。
(三)联动发展建主线,统一规划塑形象。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渝办发〔2012〕124号),以发展总布局建立主线,既“一大目的地、水陆两轴线、联动三板块、进出四结点、五大主题区”。打造重庆旅游“第三极”、大武陵山区旅游经济高地、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区的明晰形象。采取“区域联动”的发展战略,将渝东南作为一个整体,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统一规划管理,避免趋同雷同景区打造,在景区建设、旅游线路推介、市场拓展、主题形象宣传等进行协同合作。同时,加强与周边主要旅游区的跨区域联动,加强与湘鄂黔的区域协作配合与统筹规划建设,争取国家文化部发文批建“武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文化协作,保护文化生态,弘扬“武陵文化”,合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武陵文化”旅游品牌,实现资源互惠、产品互联、客源互流、优势互补,建大武陵原真生态与文化的奇葩。
(四)以民族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弘扬民族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在,要壮大旅游产业,就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贯彻落实好国家文化部《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挥渝东南民族文化优势,大力促进民族风情旅游,创办民族歌舞演艺场所、民族建筑宾馆、民族风味饭店、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在吃、购、住、游、行、娱六个环节提供有民族特色的服务。抓好乡村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度假休闲旅游等专项旅游,打造多元化旅游体系。强化特色风情旅游城镇建设与城镇旅游节点建设以及城镇特色风貌建设,重点打造黔江后坝村、彭水罗家沱苗寨、酉阳河湾山寨、石柱八珑村等一批有特色的村寨,从而推动渝东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渝东南;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05-01
渝东南总面积约1.69万平方公里,全市92.72%的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是重庆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民族众多,文化积淀丰厚,有动人歌舞、流世民谣、民族服饰、多彩工艺、民俗戏曲、多彩民风;特别是黔江的南溪号子、后坝山歌、中塘向氏武术,石柱的土家啰儿调、土家斗锣,秀山的薅草锣鼓、秀山花灯、秀山民歌、阳戏、余家傩戏、龙凤花烛,酉阳的酉阳民歌、摆手舞、面具阳戏,彭水的鞍子苗歌、朗溪竹板造纸等1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黔江南溪号子、石柱土家啰儿调、秀山花灯、酉阳民歌等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族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传统风貌变迁较大。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近年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受国外文化、汉族文化的冲击,原有的民族文化逐渐被替代和流失;体现最为明显即为服饰方面,其次是文化风情、艺术,像节庆、游艺、民族戏曲、雕刻、建筑等部分已经被破坏和流失。流失的不仅是这些显性的文化,更多是“隐性文化”,如各民族的审美观念、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
(二)民族文化产业性不强,旅游带动性不明显。以民族文化促进旅游发展,就要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要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性的东西才能吸引旅游大众的目光。目前,文化产业群基本没有形成,电影电视、书籍报刊、戏曲歌舞、美术艺术等文化产业群的主体,没有众多消费主体的支持,短期内很难以形成规模;像录像摄影、工艺品、娱乐城、民族村的经营,在渝东南还远远没有形成“群”的规模;创意文化仅文化旅游有点起色,文化传播、服务、交流、设计等“文化商品”的区域优势并没有显示出来。
(三)各区、县独立发展,缺乏统一协调机制。渝东南六区县同属于武陵山区,各自都有各自的支柱产业,在发展旅游上,可以说是各自为政;以吃旅游饭闻名的武隆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而走在前列,石柱注重打造黄水森林公园,彭水依托阿依河发展旅游产业链,黔江重推古镇建设和乡村旅游,酉阳打造世界的桃源,秀山围绕“武陵之心,边城示范”的目标建设。各区县都在争先推出各自的精品,却没有一条主线将六区县的旅游发展串起来,作为重庆东南一角,六区县是一个整体,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机制来协调发展,形成渝东南一条明晰的旅游形象,争强在周边区域的竞争优势。
(四)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够。目前,六区县的旅游业大多都是依靠天生的自然优势在发展,像武隆的天生三桥、彭水的阿依河、黔江的小南海、酉阳的桃花源等都是自然的结果,真正有民族特色和文化气息的景点打造却是很少。文化资源要转化为旅游资源,才能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体验,也更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力度,为文化旅游永续发展奠定基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要以“保护为主,继承开发”为理念。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民族文化保护和普及性教育,提高保护的自觉性。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机制,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使居民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发动机关干部、群众要喜欢穿、要经常穿我们的民族服装,让外来客人能首先直观地感受到民族风情,激发百姓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促使他们自觉地去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恢复一批土家建筑,建设城区民族文化园、旅游纪念品、民族特色小吃等特色街区。运用电视、网络、摄影、光盘等多媒体方式进行民族文化宣传,利用民族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多开展民俗活动,使民族文化渗透到广大游客游览过程中。
(二)建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兴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结合我市渝东南民族地区建设“民俗生态旅游带”的发展目标,渝东南要依托本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兴建文化精品工程,打造一批地域性和民族性较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的文化精品。加快建设如电影电视、书籍报刊、戏曲歌舞、美术艺术等,大力繁荣舞蹈、美术、曲艺、书法等文化门类,重点打造民间山歌、民间吹打、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习俗等特色文化项目,打造几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民族特色文化品牌。
(三)联动发展建主线,统一规划塑形象。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渝办发〔2012〕124号),以发展总布局建立主线,既“一大目的地、水陆两轴线、联动三板块、进出四结点、五大主题区”。打造重庆旅游“第三极”、大武陵山区旅游经济高地、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区的明晰形象。采取“区域联动”的发展战略,将渝东南作为一个整体,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统一规划管理,避免趋同雷同景区打造,在景区建设、旅游线路推介、市场拓展、主题形象宣传等进行协同合作。同时,加强与周边主要旅游区的跨区域联动,加强与湘鄂黔的区域协作配合与统筹规划建设,争取国家文化部发文批建“武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文化协作,保护文化生态,弘扬“武陵文化”,合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武陵文化”旅游品牌,实现资源互惠、产品互联、客源互流、优势互补,建大武陵原真生态与文化的奇葩。
(四)以民族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弘扬民族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在,要壮大旅游产业,就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贯彻落实好国家文化部《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挥渝东南民族文化优势,大力促进民族风情旅游,创办民族歌舞演艺场所、民族建筑宾馆、民族风味饭店、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在吃、购、住、游、行、娱六个环节提供有民族特色的服务。抓好乡村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度假休闲旅游等专项旅游,打造多元化旅游体系。强化特色风情旅游城镇建设与城镇旅游节点建设以及城镇特色风貌建设,重点打造黔江后坝村、彭水罗家沱苗寨、酉阳河湾山寨、石柱八珑村等一批有特色的村寨,从而推动渝东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