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入蜀路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_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上,出蜀的有吟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仙李白,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而入蜀的就有刘禹锡、杜甫和陆游等,其中杜甫是从陆路入蜀,陆游是从水路入蜀。
  陆游,号放翁,“放翁”这个号是陆游在四川时受到“放荡行迹”的批评后自号的。当时,陆游作为范成大的手下而不拘形迹,两人诗酒相交并结下了深厚情谊。陆游在四川10年,蜀地的生活经历令其终身难忘,“心固未尝一日忘蜀地也”。陆游对四川的感情,开始于《入蜀记》。《入蜀记》是陆游从老家山阴到四川任官路途中的日程记叙之作。作为诗人的陆游,爱国激情澎湃于心中,壮志未酬,而作为一个游览者的陆游,又因为诗意的语言把路途的见闻记述得生动活泼,不拘形迹。
  陆游少年就热心报国,但几次三番科考不中,既有自己的原因也有秦桧科场舞弊案的缘故。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到都城临安参加科举考试,名列第一,位于权相秦桧孙子之前,触怒了秦桧。次年礼部复试,陆游虽名列榜首,终为秦桧黜免。直到秦桧死后,他34岁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一个九品芝麻官。面对朝廷偏安一隅,官员文恬武嬉、苟且偷生,陆游抗金收复失地的志向一直未曾泯灭,出仕后积极主张用兵。
  陆游入蜀的时间刚好是他心情低沉的时候,因为他牵涉到对金是否用兵的朝廷争斗中,“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而被免官闲居。绍兴三十九年(1169年),他又接到朝廷的任职夔州通判报告,这次他决定前往任职。任职夔州是陆游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原因其一是夔州在今重庆奉节县,当时属于四川管辖,离陆游家乡山阴有千里之遥,陆游带着孩子家眷作长途跋涉,艰辛可想而知,他选择前往也是想离开朝廷的纷争。其二是当时主政四川的王炎是他的好友,并且也主张对金用兵,与陆游的志向相同。其三,正如陆游自己在《投梁参政》一诗中说“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当时陆游已是5个孩子的父亲,要负责一家老小的生活,如果长期闲居乡下,生活必然窘困,着实让人感叹可悲可怜。陆游就这样参杂既离避纷争又激昂抗金,还有生活所累的复杂心情开始赴任。
  绍兴四十年(1170年)初夏时节,陆游告别亲友,携带家眷沿运河坐船,经过浙江萧山、临安、秀洲和江苏的常州、丹阳后抵达镇江,从镇江又转入长江航道逆水而上,一路游览名山名胜,一路访问故人好友,直到十月才抵达夔州。这半年的行程都记录在其日记《入蜀记》中。
  一路乘舟过山过水,所见景致首先是要记录的。陆游在《入蜀记》中记载了舟行之处的景,见景写景。如写小孤山的秀丽:“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写下牢关的景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圻者,有凸者,有窨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陆游见景还想起前人的诗句,抒发心情。如,他在过牛渚时,看见江面狭窄,微波荡漾,便想起刘禹锡的诗句“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另外,陆游见景还抒发对历史的反思,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如过奔牛闸看到闸水奔涌,声势壮观时,便想起刘宋时期沈怀明修筑垒壁抗击孔觊之事;如在池州,则提出:“初王师平南唐,命曹彬分兵自荆州顺流东下,以樊若冰为乡导,首克池州,然后能取芜湖、当涂,驻军采石,而浮桥成。则池州今实要地,不可不备也。”这是对南宋政治形势的分析,甚至有军事建议。当船到金陵,看见“浪涌如山,望石头山不甚高,然峭立江中,缭绕如垣墙”时,就发议论“凡舟皆由此下至建康,故江左有变,必先固守石头,真控扼要地也”。
  入蜀途中,陆游还拜访朋友,体察风土民情。比如从五月廿五日开始,连续几天被“招饮”,与朋友喝茶吃饭。六月十二日“谒喻子材郎中樗,子材来谢,以两夫荷轿,不持胡牀手自授谒云。知县右奉议郎吴澧来。”六月十四日一大早,“见知州右朝奉大夫李安国、通判右朝奉郎蔣谊、员外倅左朝散郎张坚。”在陆游路途之中,还细心观察当地风俗民情:“过合路,居人繁夥,卖鲊者尤众。道旁多军中牧马。运河水泛滥,高于近村地至数尺。两岸皆车出积水,妇女儿童竭作,亦或用牛。妇人足踏水车,手犹绩麻不置。”在公安,“县有五乡,然共不及二千户,地旷民寡如此。”在归州,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写到“州仓岁收秋夏二料,麦、粟、秔米共五千余石,仅比吴中一下户耳。”
  陆游在日记中还记录了鱼、江豚等动物。比如行舟中看见绿毛龟,“邑出绿毛龟,就船卖者,不可胜数”,之后陆游惊诧于“江中江豚十数出没,色或黑或黄,俄又有物长数尺,色正赤,类大蜈蚣,奋首逆水而上,激水高三二尺,殊可畏也。”这里的江豚,又名江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只存千余只,但当时的陆游却一下子看到如此多的江豚。当看见“忽有大鱼正绿,腹下赤如丹,跃起舵旁,高三尺许,人皆异之。”陆游也有点迷信了,“是晚,果折樯破帆,几不能全。”此外,陆游看见了鲟鱼“重十余”,以及天鹅和鹄鸟,“又有水禽双浮江中,色白,类鹅而大,楚人谓之天鹅,飞骞绝高,有弋得者,味甚美,或曰即鹄也。”
  游记文学的典范《入蜀记》,“凡途中山川易险,风俗淳漓,及古今名胜战争之地,无不排日记录”,既展示了诗人陆游的所见所闻,观察民情和考证事物的经历,以及沿途所赞美景,又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对前人、对事物的思索,所以这本旅游日记,更有与前人交谈,与历史感通的情怀。读《入蜀记》,能真切感知陆游的爱国情怀,以及他对山川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珍惜。
其他文献
李济先生是现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他组织与领导了殷墟和城子崖等著名遗址的发掘,在中国开创了科学的考古学,是中国考古学的主要奠基人。李济先生一生从事学术活动,著
“考”具有表示“官吏任職的一個時間計量單位”的時量詞義.唐以前“三年一考”的考課制度使得動詞“考”所藴含的時間量爲“三年”,“考”具備了表示“考核周期”的時間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中许多的地方都离不开英语知识,比如在阅读书籍、报纸杂志以及药物的说明书、化妆品的说明书以及查询的技术资料等等,都已是英文的字样,可见英语在日
由曾昭聰教授精心點校的《談徵》一書於2020年3月份由中華書局出版.這本書從底本、參校本的選擇,逐字逐句標點,錯訛的改訂、校正,再到出版問世與讀者見面都凝聚了點校者大量
期刊
近年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迅速發展,我國在現代漢語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較爲優異的成績,但是在古籍數字化的古漢語處理方面還較爲薄弱.通過對中國知網資料庫收録的古漢語自然語言
《正誼堂全書》是一部大型叢書,清康熙年間張伯行編,同治年間左宗棠重編,同治至光緒間楊浚續編校訂,刻於福州.張伯行原編爲五十五種,左宗棠重編增至六十三種.左氏命楊浚爲總
《〈尚書〉學文獻集成·朝鮮卷》是輯録了朝鮮時代學者用漢文撰寫的《尚書》學文獻集成,包括著作33部,單篇文章104篇,詩歌23首,涵蓋了大約從西元14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朝鲜
《明儒學案》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黄宗羲所撰寫的一部學案體著作,在學術史上久享盛名.本書在清代曾有十多個刻本,彼此關係錯綜複雜.本文通過考察清刻各本藏品及相關著録、論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国家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们关于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是根本不同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国有经济不是弥补市场失灵,而是因为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公有制优于私有制,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发展。我们发展国有经济就是着眼于它最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保证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我国多
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评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只作为应试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针对小学口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