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补间动画——国旗升起》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foc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吉林省信息技术教材初中二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制作简单动画》。《制作简单动画》包括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两部分内容,其中补间动画又分为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本课是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是继Flash动画制作基础、绘图基础、逐帧动画制作之后,利用元件来学习、制作动作补间动画,是学习Flash动画制作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对后续复杂动画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启示、引导作用。
  ● 学情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学生们对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Flash的基础知识和逐帧动画的相关操作,动手的欲望比较强,对学习本课具有较好的内驱动力和基本条件。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什么是动作补间动画;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动作补间动画进行作品创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微课及学习任务单,逐级完成课堂任务,培养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及勇于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制作国旗升起动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激发创作热情和爱国情怀。
  ●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动作补间动画进行作品创作。
  ●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视频,提出问题:运用逐帧动画的方法制作国旗升起是否能实现?
  学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可以实现)。
  教师播放国旗升起的逐帧动画并提出问题:逐帧动画的国旗升起有什么不足之处?
  学生观看动画,回答问题(画面不流畅;卡顿;要制作很多的关键帧,制作烦琐……)。
  教师播放国旗匀速升起的动作补间动画,与逐帧动画进行对比,引出本课《动作补间动画——国旗升起》,如上页图1、图2所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能将日常现象抽象出来,转换成学习的模型范式,达到学用结合。
  2.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本环节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学习并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教师布置任务:借助微课和学习任务单进行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一——总结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寻找学生代表进行分享。学生代表分享制作步骤:确定运动对象起始帧的位置;确定运动对象结束帧的位置;在首尾两个关键帧之间击右键,选择创建动作补间动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教师布置任务二——参照制作步骤,模仿制作足球射门动画。
  学生动手实践。
  教师巡视中给予适时的指导,并提示学生当遇到困难时可以观看微课或小组成员互相讨论来解决。
  学生讨论研究,完成任务。
  教师选派制作较好的学生展示作品,并演示讲解制作过程。
  学生代表分享作品,并演示讲解制作过程。教师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出示高频问题,由师生共同讨论来解决问题。
  高频问题:①足球和球门一起动;②只有一个关键帧,未能实现动画效果;③动画不符合视觉规律。
  解决问题:①建立图层意识,动、静物体要在各自独立图层;②动作补间动画需要有首尾两个关键帧,如果尾帧是普通帧,只能是对前面关键帧的延续,不能实现动画效果。③关键帧的内容一定是元件或组合图形,如文字、位图、组合等,但不能是形状。④动画中的物体要注意符合视觉规律——近大远小,符合生活实际——足球在进门的过程中要有旋转。
  设计意图: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主动探索,有“小老师”的示范讲解,能使学生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落实本课重点。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兼顾到个体的差异。
  3.综合提升,勇于创新
  经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教师布置任务三——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融入自己的创意,完成国旗升起的动画创作。
  教师提供创作参考:天安门广场镜头拉伸的效果;国旗升起符合视觉规律近大远小的效果;和平鸽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盘旋;旋转名签等(如图3)。
  学生动手创作,讨论交流,互帮互助,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创作,从而突破难点。
  4.展示交流,拓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评作品,并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小组进行展示分享。
  小组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推选最佳作品代表小组展示交流。
  教师提出要求——分享者要阐述自己作品的亮点和创新点,其他同学进行客观评价。
  小组代表展示和讲解作品,其他同学评价作品。教师根据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或合理性建议。
  学生展示交流之后,进一步完善作品并提交到资源库。
  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
  教师结语:今天,我们通过信息技术让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但我们知道,五星红旗飘扬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飘扬在国际赛场上,飘扬在联合国总部的上空,飘扬在太空之中……不仅仅是凭借信息技术,还凭借追梦路上不折不扣的精神,凭借着我们强大的民族自信!期待并相信同学们可以让五星红旗因为你的不平凡、因为你的了不起而飘扬在你站立的地方!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再次落实知识点。让学生在评价和欣赏作品中得到提升,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最后实现情感升华。
  ● 教学反思
  本节课借助国旗升起这一生活实例,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能将日常现象抽象出来,转换成学习的模型范式,达到学用结合。通过三个不同梯度的任务,学生们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掌握了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完成了动画作品的创作,从而达成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思维。但也有不足之处——个别学生的作品内容不够丰富,缺少亮点和创新点,鉴于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创设引发学生思维的任务实例,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技术、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扎实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点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广泛运用,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智慧课堂应运而生。智慧课堂是指以构建主义学校理論为依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智能、高效的课堂。  ● 智慧课堂智能化服务平台的建构  构建基于现代智能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智能化服务平台,是实施智慧课堂教学
本文对机组功率调节力模糊评价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模糊评价基础上,阐述有功功率的分配算法与措施,包括分配技术基础、模糊控制流程、升降分配算法等方面,最后结合实际案例,阐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分配的仿真结果。根据仿真结果可知,与风速权重分配模式相比,按照调节力分配功率的方式效果更佳,可使机组运行寿命得到有效延长。
为解决复杂环境下电源设计繁杂的问题并更好地满足对直流电源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直流可调稳压电源设计方案。本文从该电源的电路原理图出发,分别对电路结构中的变压器降压、单相桥式整流、大电容滤波、LM317稳压的基本原理加以阐述,并结合客观情况给出了电路元件的选择。同时使用软件Multisim进行仿真测试,并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了电源的实物搭建与研究。测试结果与常规直流稳压产品参数对比,其调压范围相对较小,输出电压稳定,且所用电路结构和元器件价格低,电源制作成本较低,满足各类小功率电路的供电需求,实现了可调式直流稳压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课程(两个模块)、选择性必修课程(六个模块)、选修课程(两个模块),新教材因此共开发出整整10本书,知识体系庞大且内容难度不小。目前,必修课程开设也还并不顺利,对另外八个模块的可选内容(以下统称选修课程)的实施更加困难,面对严峻的现实情况甚至会被束之高阁。为此,笔者针对与大学联合开设选修课程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试图在信息技术课程这个大舞台上为选修课程谋划九折戏码,让大学与中学
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供暖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寒冷地区搭建蓄热型空气式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复合供暖系统,能够满足当地的热水使用需求和用户用暖需求。蓄热型空气式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复合供暖系统受到建筑负荷变化以及气候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运行模式,为了保证蓄热型空气式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复合供暖系统拥有更加合理的供热、蓄热和集热功能,本文将以蓄热型空气式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复合供暖系统为基础,系统性分析蓄热型空气式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复合供暖系统运行模式以及控制方案,通过本文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必修课程在实验区开设已经逐渐成熟,而选修课程的开设还任重道远。本期解码将从选修课的开设困难与挑战着眼,从与高校合作的角度进行可行性讨论,鼓励大家多渠道寻找更多的尝试与推进。  ● 选修课开设需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分层设计与实施更合理  笔者所在学校共有四位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其中组长兼任信息学奥赛教练。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分为通识必修课、兴趣选修课和竞赛集训课三个层次:通识必修课对
中国电网企业拥有大量电网科技成果,传统的电网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方法有成本定价法、收益定价法、市场定价法等只能解决电网科技成果中定量的问题。为此解决电网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定性与定量的问题,首先建立了电网科技成果的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一种考虑主观权重约束的高斯混合模型,提出了组合权重优化模型来计算指标的权重。此外,构建了基于数据挖掘完成对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在实际的项目中,大量的电网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摘要: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思维,已成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Python语言是目前最流行且受欢迎的程序语言之一。作者提出,在初中阶段利用Python语言开展程序设计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编程知识的同时,培养计算思维,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计算思维;Python语言;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
当前我国建筑中使用暖通空调的频率越来越高,结合具体的节能技术仍有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全球资源与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相比仍显出不足趋势,因此,努力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便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保障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计算”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即便是将范围严格限定于“用机器进行自动计算”这样狭窄的场景之中,其含义也是丰富多彩、变化多样的。考虑这样一个简单的需求,计算第一项为1,且第二项为1的斐波那契数列第n项的值,如用户输入的是数字6,而机器给出的是对应的第6项斐波那契数列的值8,显然,机器的确进行了计算,可要是深究其“计算”的含义,却有如下不同。例如,机器可能只是预存了整个斐波那契数列,对于输入的n,它实施了一个查找数据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