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达人“邹老虎”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zi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态虎背熊腰、走路虎虎生风、工作起来虎气冲天,在困难面前,哪怕是龙潭虎穴,总要探个究竟……更重要的是,创新,又让他如虎添翼!在长达24年的线路工作生涯中,既有着老虎一般的闯劲,他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实践探索,在生产中一旦发现问题,不吃不喝也要拿下;又有着老虎一般的韧劲,他“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常常把挫折当成积累,不动如山,动如雷霆,一击不中决不气馁。
  这只雄踞一方的“老虎”,就是娄底电业局线路管理所所长邹德华。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劳动模范、国网公司抗冰保网先进个人、湖南省电力公司抗冰抢险功臣、娄底市首届“脊梁人物”,他拥有2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3篇,获国家专利3个,荣获全国、省级、系统奖项逾30项。
  这样的“老虎”不吃素
  “线路再跳我就跳!”2010年底的一天,面对接二连三的线路跳闸,时任娄底电业局线路管理所副所长的邹德华跟自己来了个“虎口拔牙”:一年之内不降下线路跳闸率,就主动“下课”。
  这份“军令状”令市局局长欣喜,输电线路跳闸率居高不下,一直是线路管理所难以破解的老大难问题,它还直接影响到娄底局安全生产的水平。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同事们都为这只倔强的“老虎”捏了一把汗。邹德华心里却暗自下定了决心。
  邹德华是个急性子,立下军令状后的第二天,他就来到各生产班组,深入诊断现行管理中的症状,发了一次威。
  在问及线路运行状况时,员工一问三不知的回答,顿时让邹德华火冒三丈,“不变革现行的生产管理,只能是死路一条。”冷静下来的邹德华开始反思:这种等、靠、要的被动状态与“吃大锅饭”的普遍心理,是影响当前工作绩效的最大天敌。要搞好线路运维,必须先转变员工思想,提升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从调研的情况看来,是陈旧的管理思想严重束缚了生产管理机制。在思考设备主人一系列问题时,他创新性地借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炼出“三包四自主五年不变”的管理模式,将线路巡视、维护和管理“包产”到人,把权利下放给班组员工,班员可自主安排巡线时间、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护线员管理、线路维护项目等,“承包期”五年不变。
  他雷厉风行,说到做到。新的管理模式在全所落地生根后,广大班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但后续问题却一个个接踵而至,线路维护的质量如何?怎样才能督促班组人员真正到岗到位?
  对此,有些员工提出了金点子,必须改变原来的“线路稽查牌”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运维质量。有着多年线路工作经验的邹德华深有同感。他认为,一则挂牌子范围有限,员工存在侥幸心理,把巡线的目的变成了纯粹的找牌子;二则生产管理系统应用情况难于掌控。怎么办?
  老虎再一次发威了。他把生产管理人员统统“赶”出了办公室,要求他们亲临现场,逐基杆塔找茬,员工怕查到问题,线路维护质量眼看着显著提升。于是“监督性巡视制”新鲜出炉,所里专门出台文件,规定所有生产管理人员每月对220千伏线路进行一次及以上、连续10基杆塔以上的监督性巡视,并将巡视结果与PMS系统数据对应进行考核。该举措一推出,立即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班员随身携带工具、随时紧固螺丝检查接地装置的习惯养成了,PMS系统数据准确率提高了,主动与护线员联系的多了,线路消缺率达到100%……
  趁热打铁,关键时刻邹德华尽显英雄本色。“借鉴星级评比的办法,我们能不能也搞个星级线路、星级设备主人呢?”他把想法与员工进行深入探讨。
  “如果有这个评选,我们肯定要争取。”“我也愿意参加,俺也要当回明星过把瘾。” 从员工那里,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经过反复论证与修改,该所结合“监督性巡视”,制定了《星级设备主人评选制》。一时间,班员创先争优的意识增强,全所“比、学、赶、超”氛围浓厚,先后有7位班员被评为星级设备主人。
  2011年,该所设备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线路跳闸率大幅度减少,其中220千伏線路跳闸率同比降低86%。局领导说“这个邹老虎真不是吃素的,线路跳闸这块硬骨头硬是被啃下来了!”
  这样的“老虎”能上树
  在管理上尝到创新甜头的邹德华,虎视眈眈地把目光投向了线路技术的各个方面。
  “线路员工如果死守着‘一根杆子三根线’的传统观念,迟早要被时代所淘汰。”
  邹德华笃定地认为,突破传统技艺的束缚,不仅可以节约工时,提高工效,而且能更有效地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提升大伙儿学习技术、掌握技能的积极性,这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小猫原本就是老虎的师傅,猫能上树,老虎一定能。”这个原始学历只是高中毕业的邹德华,从小革新、小创造入手,把工余时间全部搭进了技术创新的王国里,竟一发不可收拾。
  在一次配电抢修作业中,因绝缘斗臂车无法进入作业点,被迫取消带电抢修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时,抢修人员突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要是能有一个简易平台替代绝缘斗臂车就好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邹德华肯定地答复道,“对!这个可以有,以前在带电班时我就有过这想法。”班员的提议,与在场指挥的邹所长不谋而合。
  “创新只能来源于生产,再服务于生产”。邹德华带着问题迎难而上,他召集带电班成员收集资料、设计图纸、联系厂家制作、试验……几轮下来,成果却不尽人意。因为这种固定平台,每完成一基杆塔的作业,就必须重新拆装一次。当有多个作业点,拆装固定平台的工作量、劳动强度非常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这与邹德华设想的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相差甚远。
  创新进入关键阶段,而该所负责的配网带电作业要成建制地划分出去,这时有的员工打了退堂鼓,认为可以体面地停止相关研发了。但邹德华不甘心,这里的每一个零件、结构都是他一手设计的,他已经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了。虎毒不食子,他怎么能够轻易割舍呢?
  “我偏要让它如愿地攀爬起来。”倔强的邹德华开始了坎坷而漫长的改进工作。他们先在电杆上安装滚筒让平台旋转起来,然后又在平台上加装丝杆,让平台能轻松“上树”,同时通过遥控装置,让平台自己转动起来……   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改进。平台旋转时不太稳定、丝杆太重等问题,让邹德华夜不能寐。一次凌晨三点钟,从睡梦中醒来的邹德华突发奇想,能不能尝试用齿轮代替滚筒,用电动机和齿轮代替丝杆?他越想越兴奋,实在睡不着了,掀开被子就走向书房,对照着图纸计算起来,并打电话给徒弟肖荣贵,要他五点钟务必赶到工作室准备改进……
  经过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历时一年多时间,定型的360 度全方位旋转绝缘平台,成功实现了垂直升降、水平旋转和调整定位。从经济效益来讲,它体积小巧,施工简单,运输方便,彻底摆脱了作业点地形的限制和影响,且不需建造专用库房,相对于绝缘斗臂车可节省购置成本100多万元;就社会效益而言,使用过程中不耗油,无噪音,对于地处山野中的农电线路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开展配网带电作业,进一步扩大带电作业普及率,提高带电作业率和供电可靠性。该平台获得国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三等奖,并已在全省14个电业局推广应用。
  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出邹德华“偏向虎山行”的创新“钻劲”。
  为了防止登杆时极易发生的高空坠落事故,他巧妙地利用现有杆塔上的外导通钢绞线作为防坠轨道,全新设计出一种具有差速闭锁功能的自锁防坠落保护装置,有效降低登杆作业风险;为了解决在输电线路检修工作中起吊工具、材料,或带电作业中垂直提升等电位作业人员进出强电场时,人力驱动劳动强度大,起吊过程中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他带队研制出了一种能够操作简易、携带方便的电力驱动装置,并根据不同杆塔类型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固定卡具,能分别固定在电杆和铁塔上,完全满足作业时稳定、均匀地输出牵引动力,在各类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和停电检修中,具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谁说老虎不上树?在技术创新的征途中,邹老虎敢于叫板权威,突破局限,不怕失败,霸蛮学会了一身‘上树’的真本领,让线路登杆和杆上作业变得如此轻松自如。
  这样的“老虎”想飞天
  邹德华从小就怀揣着飞天的梦想,他始终坚信有梦想就会有动力,有梦想就会出奇迹。
  24年里,一个用脚步丈量地球的外线工,一个不知疲倦、不愿服输的线路所长,既延续着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又不断在放飞心中的梦想,使他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走进“老虎创新工作室”,悬挂在房顶上的“固定翼放线飞机”总是最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每个第一次来到工作室的人,都会问及同一个问题,“这架飞机也是你的创新成果?它是做什么用的?”每次邹德华都会耐心细致地一一解释。
  原来,邹德华在接手线路运行维护前,一直从事线路架设施工工作,当过近10年的施工队队长。在他的工作经历中,每次遇上高山、峡谷等地形条件下施工时,他发现放线工作特别困难,并常常因此延误工期影响送电。他放眼省内外兄弟单位的实践,发现国内比较先进的放线设备,主要是直升机放线和气艇放线,但两者都存在明显缺陷。如直升机放线成本太高,专业性太强,普通施工用不起;而气艇放线又囿于航空管制,且成本也非常高,受风力影响的因素特别大,三级以上的风就能让飞艇失去方向。
  他偶然想到用航模直升飞机来代替气艇,也许不失为一种新的方法。但多次试验后发现,航模直升飞机对操作人员专業技术要求很高,稍有闪失,极易发生坠机情况,线路施工人员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好在这只爱飞的老虎,历来不怕挫折,只要认准了目标,他反而越挫越勇。为了找出一种适合放线的飞机,邹德华买来一大堆有关飞机知识的学习资料潜心钻研,并随时浏览网上相关资料,反复比较实验,最终选择了易操作、低成本的固定翼飞机。他根据施工中的实际需求,反复改进,历时两年时间,使这架经济、实用的固定翼放线飞机横空出世。
  邹德华圆满实现了飞天的梦想,但他的“飞跃”又何止这一次。为此,他进一步凝聚员工力量,焕发出全所能工巧匠“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虎虎神威。
  为了克服抗冰抢险工作中,人工除冰安全风险大、劳动强度高的问题,邹德华带领团队的同事们,率先研制出“架空线路机械除冰装置”,通过手持遥控操作,“飞”上导线代替人工除冰,该项目最终获省公司群众性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为了确保作业人员在架空导线上安全行走、高效工作,他们采用简易的骨架结构、折叠设计和电力驱动方式,集体研制出“单导线、双分裂导线两用走线飞车”,载着作业人员在导线上“飞行”,该项目荣获省公司竞赛创新成果一等奖第一名;为了让导线安全跨越电铁和高速公路等特殊地段,他们在跨越档的两端杆塔之间,利用原导线携带牵引安装V型跨越架,自主研制了“架空线路带电跨越网”,让导线自由地“飞翔”起来,该项目获得省公司群众性科技创新成果奖。
  越飞越高的邹德华,以创新性的实干和实干型的创新,在簇簇银线上描画出当代电力线路员工游刃有余、振翅翱翔的身影。如今,这位创新达人“邹老虎”,把眼光投向了更加高远的目标——他要研制出一款新型的带电作业机器人,让它引领带电作业技术不断飞跃新的梦想。
其他文献
2010年6月1日,安邵高速娄底段正式动工建设。2年多的时间里,项目部的建设者们攻艰克难,苦干加巧干,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丰盛成果,为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煤矸石在高速公路路堤施工中的研究应用  娄底是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经勘察发现该部第7合同段线内堆积大量的煤矸石,按照以往的施工经验,煤矸石因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粉尘含量超标,遇水软化的特点,不适宜于直接用于
期刊
作为一种新兴的用工制度,劳务派遣在我国发展的非常迅猛。根据全国总工会测算,到2011年,全国被派遣劳动者人数已经达到了3700万人。  从目前劳务派遣用工的情况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劳务派遣单位成立条件简单,派遣公司泛滥等等。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专门针对劳务派遣制度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修改是非常有必要的,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致诚农民工中心)作为专业为农民工提
期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42条之规定工会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是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工作和各项活动的经济基础。工会经费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必须有一套完整独立的制约机制,这个制约机制就是《工会法》第44条明确规定的“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的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工会规定独立管理经费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明确了工会在经费收、管、用上的责任。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
期刊
当初升的太阳离开地平线,  我看到了您忙碌的背影。  当一抹晚霞将工地映红,  我看到了您那 黝黑的脸上挂满汗水。  当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我看到了您那会心的笑容。  当一个个崭新的城市,因您而美丽,  我又一次听到那阵阵机车轰隆……  那一刻,  我驕傲,我是中建人,顶天立地的建筑人。  是您,把炽热的情怀与混凝土相知相融  是您,  将建设之歌与构建和谐架起天际彩虹。  是您,用以信为
期刊
陈超英同志是中国建筑五局土木公司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2011年6月13日,超英同志在慰问职工家属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以身殉职,年仅53岁。  一个美好的生命,消逝于那个雨夜;与此同时,一种宝贵的精神,至今仍被人们称颂。那就是“忠诚敬业、公而忘私、执纪严明、关爱群众”的“超英精神”。这种精神,根植于中国建筑这片沃土,是国有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超英生前,被人们亲切
期刊
湖南五江轻化集团有限公司娄底市五江实业有限公司设备部保温瓶厂电工班现有员工18人,所有员工均拿到了国家承认的电工上岗证。该班组主要负责娄底五江实业保温瓶厂电器线路维护、保养、维修、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多年来,电工班全体员工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确保了保温瓶厂电器线路的正常运转,从未因电的原因而影响生产。更难能可贵的是,电工班全体员工近几年来还大胆创新,为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改变保温瓶行业的生产方式作
期刊
拿起笔来写与文学相关的“悟语”,在这夏季里却想起那个冬天。  在那个冬天里,我们遭遇了“三停”:停水停电停气。  水是被冻结了,管子里流不出来了;电是因为线路冻坏了,抢修不赢;电不通就影响我们钢厂的生产,高炉一停运就生产不了煤气,气就送不出来。所以水就冻僵在管道里,电和气就时送时停。所以就听很多人说:  像“上甘岭”了!  到“上甘岭”了!  又“上甘岭”了!  说这话时心情是好的,话语是调侃的,
期刊
青山秀水,古林奇洞,厚重古老的梅山文化,位于资江河畔的新化县是湘中大地上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蚩尤故里?天下梅山”的名片让新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日俱增。  在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巍巍铁塔屹立,闪闪银线飞舞,近几年来,新化电力公司抢抓省电力公司代管机遇,以人为本,跨越发展,给这座步入全新发展期的古老县城增添了无限活力,谱写了一曲华美壮丽的发展篇章。  建设快速保障有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化县有
期刊
新化是个小县城,静谧,美丽。在这片土地上,活跃着一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赤诚奉献的健康卫士,用特有的职业热情和赤诚,以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构筑了一道牢固的健康防线,这就是——新世纪的新化县疾控人。  灾区疾控 众志成城  2010年5月6日凌晨2点开始,该县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雨势凶猛,造成29个乡镇的1142个村都不同程度的受灾,受灾人口达28.17万人,据初步统计全
期刊
他是农民的儿子,个子不高,相貌憨厚纯朴;名字通俗好記,因出生时父亲刚好满四十岁而取名“满四”,领导、同事都喜欢直呼其名,亲切而自然;大学学的是给排水专业,毕业分配到自来水公司,一干就是22个春秋,过去未曾想过有一天要担当500多人的二级国企老总的重任。他就是靠实干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副处级干部──娄底市自来水公司经理朱满四。在他主政的两年来,市自来水公司变化多多,惊喜多多。  科学决策,拓展经营谋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