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般滋味“筷”入口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ental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筷子又称箸,是中国人独创的餐具,它轻巧灵活,在世界各国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宋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使用筷子的历史了。
  促成筷子诞生最主要的契机应是“熟食烫手”。上古时期农业的发展和陶器的产生,使人们在烹饪方法和进食方式有了改进。用手指进食已不能适应生活需要,势必要求另一种餐具辅助,筷子便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关于筷子的产生,民间有许多传说,虽不可尽信,仍能从中窥见筷子与人们生活之间的相互影响。
  传说姜子牙常用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也不会干,所以十分穷困。他的妻子实在无法忍受这种苦日子,就想将他害死后另嫁他人。
  一天,姜子牙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只见妻子一改往日的责骂,殷勤地对他说:“饿了吧?我给你烧好了肉,快吃吧!”姜子牙想也没想就伸手抓肉。
  突然窗外飞来一只鸟,啄了姜子牙一口。他疼得“啊呀”一声,赶忙放下肉。当他第二次拿肉时,鸟又来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为什么鸟两次啄我,难道这肉我不能吃?为了弄清真相,他第三次抓肉,这时鸟又来啄他。姜子牙心想这必定是一只神鸟,于是假装赶鸟追出门去,来到一个无人的山坡。
  只见神鸟栖在竹枝上呢喃鸣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姜子牙听了神鸟的指点,忙摘了两根细竹回到家中。这时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便用两根细竹夹肉,突然看见竹枝咝咝地冒着青烟。姜子牙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妻子说:“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说着,姜子牙夹起肉往妻子嘴里送。妻子一见情况不妙,忙逃出门去。
  姜子牙这才明白细竹是神鸟送的神竹,从此每餐都用它进餐。此事传出后,四邻也纷纷学他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筷子吃饭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不过,这个传说显然是后人崇拜姜子牙的产物,与史料记载不符。纣王时代已出现了象牙筷,姜子牙和纣王是同时代的人,既然纣王已经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竹筷也就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了。
  商纣王喜怒无常,吃饭时不是嫌鱼肉不鲜,就是说鸡汤太烫,有时又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很多厨师因此成了他的刀下鬼。
  宠妃妲己知道纣王难以侍奉,所以每次摆酒设宴她都要先尝一尝,免得纣王又因饭菜不可口而发怒。一次,妲己觉得有几碗菜太烫,可调换已来不及了,为讨纣王欢心,她急中生智,忙取下头上的玉簪将菜夹起来吹了吹,等菜凉了再送入纣王口中。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他认为妲己夹菜喂饭是件享乐之事,于是要求天天如此。妲己只好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根长玉簪夹菜,这便是玉箸的雏形。
  这则传说依然富于传奇性,与史实不符。考古学家在安阳侯家庄1005号殷商墓中发掘出的钢箸,经考证其年代早于商末期的纣王时代,显然,筷子既不是纣王发明,也非妲己创造,应该是更早时代的产物。
  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命禹治理水患。大禹受命后,发誓要为民消除洪水之患,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日日夜夜和凶水恶浪搏斗,别说休息,就连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耽误一分一秒。
  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由于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因等肉冷而白白浪费时间,他要赶在洪峰来之前治水,所以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大口吃了起来。
  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用树枝、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下属们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油,纷纷效仿,筷子的雏形便渐渐形成了。
  任何传说都是历代人民经过剪裁、夸张、渲染甚至幻想加工而成,大禹创造筷子的故事也不例外,它将百姓数千年逐渐摸索到的制筷过程集中到大禹这一典型人物身上。其实筷子的诞生应是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而非某一人的功劳。只能说筷子可能起源于禹王时代,到商代成了普遍使用的餐具。
  链接:有关筷子的禁忌
  1.三长两短:用餐前或用餐过程中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桌上。
  2.仙人指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
  3.品箸留声: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并不时发出咝咝声响。
  4.击盏敲盅: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
  5.执箸巡城:用筷子来回在菜盘里寻找,不知从哪里下筷。
  6.泪箸遗珠:往自己盘里夹菜时,将菜汤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
  7.颠倒乾坤:将筷子颠倒使用。
  8.定海神针:用一只筷子插盘里的菜。
  9.当众上香:帮别人盛饭时,为了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
  10.落地惊神:将筷子掉在地上。
其他文献
过年时我们回了一趟老家,茶余饭后,大人们谈起了村民用水的问题。村民的日常用水主要来自东林水库和市政自来水,有的村民已经饮用东林水库里的水几十年了。听外公说,近年来生病的村民越来越多,这与村民的饮水习惯有关吗?我们决定对东林水库里的水进行探究。  一、实验准备  分别罐装东林水库里的水和市政自来水,准备显微镜和测量导电率的仪器。   二、实验过程  实验一:肉眼观察自来水与水库里的水  将两种水倒入
“鲲龙500”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车、刀片电池、麒麟操作系统、广域电磁勘探装备、智慧轨道快运系统……10月12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果展”正式对公众开放。  2014年12月,湖南获国务院批复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中西部地区发展新增长极等“三区一极”目标。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5年成效,涵盖工程机械与轨道交通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渐深入推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其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掌握信息能力的主要途径,良好的学习效果能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但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1.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许多时候
一、 背景介绍    李老师,女,41岁,现是黑龙江省EJ高级中学高二(6)班的班主任,兼数学教师。她所在的学校是黑龙江省级示范高中,远离市区,实行寄宿制。她是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已经带出四届学生,升学率均超过92%(包括各类统招大专院校),并均有学生升入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级十佳教育标兵”。可这样一位硕果累累的优秀教师,却在学生评价教师的测评中被评成“较差”,上至学校领
可拆卸头盔雨刮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骑摩托车或自行车出行时,头盔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备。但是在下雨天,头盔透明罩上的雨水会遮挡视线,有极大的安全隐患。这款头盔专用的雨刮器Wipey能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  Wipey安装极其简单,而且可拆卸。通过雨刮器上的按钮,骑行者可以调节其摆动频率。另外,它还配备了遥控装置,能将其固定在车把上,方便使用。  能按摩的背包  背较重的双肩包步行时,时间一久
教师简介:  臧敏,高级讲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教研室主任,高级科技辅导员。曾获2020创新实践年度人物、创新教育燎原计划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中职科创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全国百佳创新型名师、全国创新型优秀教师、广东省创新教育示范团队带头人等荣誉。  党龄:21年  我的入党初心: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我的哥哥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小我就仰望着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共产
通过对高中物理《选修3-1》磁场部分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我了解到磁铁和电流都能产生磁场。  法国学者安培著名的分子环流假说中提到,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的内部有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一根铁棒未被磁化时,内部分子电流的取向杂乱无章,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铁棒受到外界磁场的作用时,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大致相同,铁棒被磁化,
中山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建成5周年了!它是由重点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993年创办,教育部认定的全国十三所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外语学校之一,是从十几年成功办学经验之上建立起来的。从创办之初,便分享着广外外校的成功办学经验与成果,我们走的是一条小规模、高起点、创品牌的发展之路。    一、 学校发展    我校是国有民办学校,所有权归中山火炬开发区,这是一种新的办学形式。2003年,为了提升开
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震惊世界的神秘青铜面具、人头像等文物,令人叹为观止;30余年后,三星堆祭祀区遗址重启发掘,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市召开,会上通报了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三星堆新发现的6 个祭祀坑,目前已出土国内同时期最大的金面具残片、全国最大的大口尊、国内唯一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圆口方体铜尊、器型独特的顶尊跪坐人像、3
想象一下,当夜幕降临,你躺在天窗下欣赏满天繁星,这感觉是多么美妙啊。但身处高层住宅中,在家里开个天窗的可能性很低。  近日,日本松下公司设计了一款天窗照明设备。它的主要装置为丙烯酸扩散板和LED光源,可模拟天空三維效果,让人即使身在密闭空间也能感受到房屋内部的开放性。目前这种天窗照明设备已经投入使用,松下公司表示下一步会为其添加更多功能,提高其空间渲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