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教材文本对学生写作的作用。其实,语文教材文本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
一、利用教材文本写读后感。
写读后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为教材中的文本经师生共同解读后,学生的感受更丰富,理解更深刻,写作时就更有话可说。新课标“表达与交流”部分第4条指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所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写读后感,这样写出来的读后感一般而言都是有感而发的,而不是无病呻吟。
例如,学习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一文,学生很可能被毛主席的心忧天下,以改造天下为已任的博大胸怀和雄心壮志感染,从而写一篇以树立崇高远大的志向为主题的读后感;学习了巴金的《小狗包弟》,学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人性扭曲的状况,从而对历史和人性进行反思;学生也可能被巴金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感染,从而写一篇有关做人的读后感。
在写作读后感的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会逐渐提高,而且心灵会得到净化,情操会得到陶冶。这样一来,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二、从教材中收集写作材料
有很多学生苦于写作时没有素材,其实语文教材自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必修教材共5册,选修教材的篇目更是难以计数。如何从教材中收集写作材料?
1.直接引用教材原句。如毛主席《沁园春·长沙》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万类霜天竞自由”;李白《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荀子《劝学》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等。
通过引用教材原句,不仅能够增加文采,而且可以给阅卷教师留下活学活用的好感。
2.把教材中的人物和事例作为事实论据
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例不胜枚举,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大可灵活运用。例如,《烛之武退秦师》的事例可以用来证明做人要顾全大局,也可用来证明口才有时候胜过刀枪;《游褒禅山记》的事例可用来证明做人要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坚持;也可证明成功必须同时具备“志”、“力”、“物”三个因素;还可证明做任何事情只有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才能无怨无悔……
总之,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事实论据,只要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分类整理,何愁写议论文时没有论据呢?
三、借鉴教材文本的写作手法
古人云,“文无定法”。新课标“表达与交流”部分第4条也提到“力求有个性的表达”,但这并不意味着反对学生模仿借鉴教材文本进行写作。笔者认为,模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先做到“文有定法”,日后才能真正做到“文无定法”。
语文教科书中的篇目大多为经典文章,其写作手法是可以模仿借鉴的。比如《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些诗篇中反复手法的运用,《荷塘月色》描写月下荷塘那一段中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一般说来,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即有形的资源(诗词名句、典型人物和事例、写作手法等)和无形的资源(文本中蕴涵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然,开发教材中写作资源的方式还有很多,例如扩写缩写,将教材中的古诗改写成意境,将小说改编为剧本等。大家相信,只要重视了教材文本,写作资源定会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学生写作能力的普遍提高,不再是遥遥无期!
参考书目:《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王玉强主编
一、利用教材文本写读后感。
写读后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为教材中的文本经师生共同解读后,学生的感受更丰富,理解更深刻,写作时就更有话可说。新课标“表达与交流”部分第4条指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所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写读后感,这样写出来的读后感一般而言都是有感而发的,而不是无病呻吟。
例如,学习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一文,学生很可能被毛主席的心忧天下,以改造天下为已任的博大胸怀和雄心壮志感染,从而写一篇以树立崇高远大的志向为主题的读后感;学习了巴金的《小狗包弟》,学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人性扭曲的状况,从而对历史和人性进行反思;学生也可能被巴金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感染,从而写一篇有关做人的读后感。
在写作读后感的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会逐渐提高,而且心灵会得到净化,情操会得到陶冶。这样一来,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二、从教材中收集写作材料
有很多学生苦于写作时没有素材,其实语文教材自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必修教材共5册,选修教材的篇目更是难以计数。如何从教材中收集写作材料?
1.直接引用教材原句。如毛主席《沁园春·长沙》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万类霜天竞自由”;李白《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荀子《劝学》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等。
通过引用教材原句,不仅能够增加文采,而且可以给阅卷教师留下活学活用的好感。
2.把教材中的人物和事例作为事实论据
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例不胜枚举,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大可灵活运用。例如,《烛之武退秦师》的事例可以用来证明做人要顾全大局,也可用来证明口才有时候胜过刀枪;《游褒禅山记》的事例可用来证明做人要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坚持;也可证明成功必须同时具备“志”、“力”、“物”三个因素;还可证明做任何事情只有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才能无怨无悔……
总之,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事实论据,只要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分类整理,何愁写议论文时没有论据呢?
三、借鉴教材文本的写作手法
古人云,“文无定法”。新课标“表达与交流”部分第4条也提到“力求有个性的表达”,但这并不意味着反对学生模仿借鉴教材文本进行写作。笔者认为,模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先做到“文有定法”,日后才能真正做到“文无定法”。
语文教科书中的篇目大多为经典文章,其写作手法是可以模仿借鉴的。比如《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些诗篇中反复手法的运用,《荷塘月色》描写月下荷塘那一段中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一般说来,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即有形的资源(诗词名句、典型人物和事例、写作手法等)和无形的资源(文本中蕴涵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然,开发教材中写作资源的方式还有很多,例如扩写缩写,将教材中的古诗改写成意境,将小说改编为剧本等。大家相信,只要重视了教材文本,写作资源定会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学生写作能力的普遍提高,不再是遥遥无期!
参考书目:《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王玉强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