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重点从超速行车、安全行车需要把握的关系、消除驾驶员疲劳驾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安全;行车;能力
超速行车是引发车辆事故的主要因素,如何防止超速行车,提高安全行车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超速行车交通工程学分析有四点危害
(一)车辆超速行驶使交通交织点的几率增加。交会车辆增多,对面行驶的车辆稍有不慎容易形成冲突点,导致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大。
(二)增加了翻车的可能性。车速越快离心力越大,如果地面附着力小于离心力,就可能导致翻车。
(三)增大了事故的危害性。车速越高冲击力越大,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就越高。
(四)增加了制动的难度。超速行车超过了车辆的制动安全区,使驾驶员制动的非安全性增大。
二、超速行车从交通心理学分析有六点危害:
(一)影响驾驶员准确地判断情况。车速越高,驾驶员的动视力下降越快,视野模糊,处理情况更加困难。
(二)减少了驾驶员的思维反应时间。一般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为0.75秒,由于车速太快,驾驶员正常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过长,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使驾驶员的空间认知能力减退。车速越快视野越小,如: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以40Km/h的车速行驶时,驾驶员的视野为100度,焦距为200米;以100Km/h的车速行驶时,视野低于40度,焦距为600米。可见,车速越高,视野的注视点越远,驾驶员两眼的视野越窄,焦距越远,越容易形成隧道视觉(山洞视覺),能对人起催眠作用。
(四)超速行车使驾驶员容易发生驾驶疲劳,容易紧张。导致心理恐慌,驾驶操作忙乱,造成操作失误,易酿成车辆事故。
(五)超速行车使驾驶员对速度的感知迟钝。车速超高导致驾驶员对速度的判断失准,使得行驶车辆的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越快。
(六)易产生视觉盲区。超速行车使驾驶员注意力转移困难,对路况的判断能力减弱,易产生盲区。
三、安全行车需把握五种关系
车与人的关系。实践已经证明,行车中的事故绝大多数来自驾驶车辆的人,而不是车。所以驾驶员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安全,掌握好手中的转向盘,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安全行车。
快与慢的关系。车辆行驶中,有时为了抢时间,一味开快车,突然有了情况,造成车辆停歇,反而由快变慢。所以驾驶员应根据情况控制车速,有慢有快。“慢”就是在出车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行车过程中做到“礼让三先”、“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快”就是不开“英雄”车、不盲目加速,而是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速度稳步前进。
得与失的关系。平时对车辆勤保养、勤检查,是花费一点时间和精力的,但换来的却是行车中的顺利和安全。如果平时不保养,在行车中发生了机械损伤或行车事故,就失去了更多的时间。所以驾驶员应对车辆勤保养、勤检查,使之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突然与不突然的关系。在行车中,有时会碰到一些突然情况,但仔细分析又不突然。驾驶员如果思想不集中,行车中老是想着驾驶以外的事情,就容易突发事故;反之,在行车中思想集中,全神贯注,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时时做好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就完全有可能做到变突然为不突然了。
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的关系。行车中很多事故不是发生在险要或道路狭窄的地带,而是发生在平坦宽阔的地段。这是因为,在险要狭窄地带,驾驶员思想集中,谨慎而认真地操作,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在乎坦宽阔的地段,驾驶员往往思想麻痹,警惕性放松了,反而容易发生事故。可见,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驾驶员在行车中应时刻想着“安全”二字,在不利条件下要警惕,在有利条件下也要警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安全行车。
四、提高安全行车能力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有的司机在电视录像上看到警察追逃犯时汽车转弯时发出刺耳的鸣叫声,便盲目摹仿。其实那只是做为一种艺术夸张的表现手段。在现实生活中,这样行车是很危险的。某单位青年司机小张,就是盲目摹仿电影中的驾车镜头,导致翻车而命丧黄泉的。汽车转弯时,由于其纵向力和离心力等因素的影响,必须降低车速,不可急打方向,尽量不踩制动,尤其是紧急制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汽车转弯时的安全。有的司机停车时,不是提前减速,而是采用急刹车,认为这样才能显示出定点停车的水平。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急刹车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停车手段,它对车辆的损害很大,加剧轮胎的磨损,还会造成乘车人心理上的紧张。开好安全车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培养和营造知足常乐、健康向上的良好心境。要在学习、工作上不知足,在生活、享受上常知足,树立远大的事业目标,不断激励自己为之不懈努力;
二是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生活有规律,注意开车前情绪稳定、休息好,努力排除外界的不良影响,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三是要学会正确处理家庭和社会矛盾,和自己的同事、领导处好关系。只有生活在融洽、快乐的气氛中,才能有愉快的心情、开朗的性格、健康的体魄,才能保证精力集中、旺盛,反应敏捷,开好安全车。
关键词:安全;行车;能力
超速行车是引发车辆事故的主要因素,如何防止超速行车,提高安全行车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超速行车交通工程学分析有四点危害
(一)车辆超速行驶使交通交织点的几率增加。交会车辆增多,对面行驶的车辆稍有不慎容易形成冲突点,导致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大。
(二)增加了翻车的可能性。车速越快离心力越大,如果地面附着力小于离心力,就可能导致翻车。
(三)增大了事故的危害性。车速越高冲击力越大,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就越高。
(四)增加了制动的难度。超速行车超过了车辆的制动安全区,使驾驶员制动的非安全性增大。
二、超速行车从交通心理学分析有六点危害:
(一)影响驾驶员准确地判断情况。车速越高,驾驶员的动视力下降越快,视野模糊,处理情况更加困难。
(二)减少了驾驶员的思维反应时间。一般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为0.75秒,由于车速太快,驾驶员正常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过长,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使驾驶员的空间认知能力减退。车速越快视野越小,如: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以40Km/h的车速行驶时,驾驶员的视野为100度,焦距为200米;以100Km/h的车速行驶时,视野低于40度,焦距为600米。可见,车速越高,视野的注视点越远,驾驶员两眼的视野越窄,焦距越远,越容易形成隧道视觉(山洞视覺),能对人起催眠作用。
(四)超速行车使驾驶员容易发生驾驶疲劳,容易紧张。导致心理恐慌,驾驶操作忙乱,造成操作失误,易酿成车辆事故。
(五)超速行车使驾驶员对速度的感知迟钝。车速超高导致驾驶员对速度的判断失准,使得行驶车辆的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越快。
(六)易产生视觉盲区。超速行车使驾驶员注意力转移困难,对路况的判断能力减弱,易产生盲区。
三、安全行车需把握五种关系
车与人的关系。实践已经证明,行车中的事故绝大多数来自驾驶车辆的人,而不是车。所以驾驶员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安全,掌握好手中的转向盘,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安全行车。
快与慢的关系。车辆行驶中,有时为了抢时间,一味开快车,突然有了情况,造成车辆停歇,反而由快变慢。所以驾驶员应根据情况控制车速,有慢有快。“慢”就是在出车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行车过程中做到“礼让三先”、“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快”就是不开“英雄”车、不盲目加速,而是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速度稳步前进。
得与失的关系。平时对车辆勤保养、勤检查,是花费一点时间和精力的,但换来的却是行车中的顺利和安全。如果平时不保养,在行车中发生了机械损伤或行车事故,就失去了更多的时间。所以驾驶员应对车辆勤保养、勤检查,使之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突然与不突然的关系。在行车中,有时会碰到一些突然情况,但仔细分析又不突然。驾驶员如果思想不集中,行车中老是想着驾驶以外的事情,就容易突发事故;反之,在行车中思想集中,全神贯注,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时时做好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就完全有可能做到变突然为不突然了。
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的关系。行车中很多事故不是发生在险要或道路狭窄的地带,而是发生在平坦宽阔的地段。这是因为,在险要狭窄地带,驾驶员思想集中,谨慎而认真地操作,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在乎坦宽阔的地段,驾驶员往往思想麻痹,警惕性放松了,反而容易发生事故。可见,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驾驶员在行车中应时刻想着“安全”二字,在不利条件下要警惕,在有利条件下也要警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安全行车。
四、提高安全行车能力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有的司机在电视录像上看到警察追逃犯时汽车转弯时发出刺耳的鸣叫声,便盲目摹仿。其实那只是做为一种艺术夸张的表现手段。在现实生活中,这样行车是很危险的。某单位青年司机小张,就是盲目摹仿电影中的驾车镜头,导致翻车而命丧黄泉的。汽车转弯时,由于其纵向力和离心力等因素的影响,必须降低车速,不可急打方向,尽量不踩制动,尤其是紧急制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汽车转弯时的安全。有的司机停车时,不是提前减速,而是采用急刹车,认为这样才能显示出定点停车的水平。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急刹车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停车手段,它对车辆的损害很大,加剧轮胎的磨损,还会造成乘车人心理上的紧张。开好安全车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培养和营造知足常乐、健康向上的良好心境。要在学习、工作上不知足,在生活、享受上常知足,树立远大的事业目标,不断激励自己为之不懈努力;
二是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生活有规律,注意开车前情绪稳定、休息好,努力排除外界的不良影响,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三是要学会正确处理家庭和社会矛盾,和自己的同事、领导处好关系。只有生活在融洽、快乐的气氛中,才能有愉快的心情、开朗的性格、健康的体魄,才能保证精力集中、旺盛,反应敏捷,开好安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