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四溢的雅舍小品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zm4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月前的一天,我偶然间结识了《译文》——一份充满现代气息、包罗异域风情的精美杂志。就与《译文》的交情来说,我应该算是一名新朋友。才读完了两卷,我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使平日里埋头书卷的我关注起悬挂在喧嚣都市书报亭中的一份文学刊物呢?又是什么力量让我的不断趋于成熟的心重新享受着那份在中学时代阅读《萌芽》时才会油然生起的惬意和钟爱的呢?装帧的精美悦目、形式的图文并茂,有目共睹,自不待言。然而我更在意的是内质,即这份标榜着以译介外国文学为己任的现代期刊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这种目标。
  这首当其冲的可喜之处,就是《译文》把文学推到了宽泛的概念上,包揽了缤纷的文章,以飨不同品位、不同欣赏层次的读者,并且能主题突出而不沦为各色文章的大杂烩。拿对纯文学情有独钟的我来说,就在2002年第六辑中发现了展现拜伦私生活狂暴不羁的一篇评论文章,题名为《污泥中跳荡着的诗情火焰》。它有力地触动了我脑海中从鲁迅先生《摩罗诗力说》中得来的对于拜伦的印象,读来那么兴味盎然。再比如,作为第六辑收尾的那篇日本作家的现代小说《菠萝彼岸》,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文中渗出的淡淡的、略显无奈的生活气息让我觅回了数年前阅读《挪威的森林》时的感受,如同在冬日午后的和煦日光下品味一盏香茗一般,那气味不温不火、沁人心脾。回过头来,整份杂志平易而不说教,淡雅而不落俗套的内容又做到了与外观美的和谐,真是难能可贵。
  对了,听说《译文》2003年将以崭新的面目登场,在这里,我只想献上一个普通学子的祝福——愿《译文》,不,是《外国文艺·译文》,越办越好。
  陈麟
  2002.1
  我是一个毕业生,有着所有属于毕业生的焦灼和凄惶。冬天的校园里,回忆像上个世纪的雪一样遥远;伸出手,可以触摸到的只有自己白色的呼吸。终于可以体味了,当年的达斯汀·霍夫曼,裹在潜水衣里,一步一步穿过熟悉又陌生的人群,笑脸和喧哗穿不透坚硬如铁的潜水衣。
  一个有太阳的午后,我收到朋友寄来的两册《译本》。戴着手套,笨拙地拆开信封。随着一页一页地翻启,眼前有一种奇怪的透明的雾气在淡淡地弥散。多久以来,昏昏欲睡的记忆正被小心翼翼地叩醒:很小很小的时候,我爱画画,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躲在房间里一张张全心全意地画。后来,画笔丢了,找不到了,也记不得了。这个世界上我唯一想做的事情,我已经不做了。当《译文》再次把我拉进画的世界,我听到自己的心融化的声音,已经结成冰的泪水从我潜水衣的拉链缝里悄悄渗出。
  也许我再也找不回我的画笔了。但是当达斯汀·霍夫曼跳入泳池中,他的世界有了片刻的安宁。打开《译文》,色彩和文字中流淌着艺术、文学、人的精神和情感的真和美;我也终于可以暂时忘掉悬而未决的毕业论文,忘掉未来、工作,何去何从,忘掉日复一日教室刺耳的铃声,马路上汽车喇叭的声嘶力竭,城市人疲惫、空洞的彼此问候、抱怨、诅咒……在自行车堆里穿梭自如的你,如果你还能想象出一条香蕉鱼的模样,我想你也会和我一样喜欢《译文》的吧。
  丁骏
  2002.1.4
  《译文》的好处在于她的“杂”:名作翻译与解读评论前后呼应;主流精英与另类怪才相映成趣;既有对各国文学作品的赏析,又有对各类文化现象的反思;既有理论的铺陈,又有实践的探索;多种文学体裁并蓄,各项艺术门类比肩;国不论大小,文不分古今;满目繁花,遍地珠玉,秋风春雨,天上人间。
  捧读《译文》,但觉大家风范可敬,娓娓道来可亲。而这可敬可亲正是她心怀天下,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
  肖伊
  2002.1.5
其他文献
1998年,在伦敦初见安德列·高尔斯基(Andreas Gursky)的摄影作品时,我就有种迷惘异样的感觉:有什么事发生了,我想,对我来说是这样,虽说这种感觉可能更具有普遍意义。高尔斯基那些巨幅全景彩照——最大的高6英尺,长10英尺——有着十九世纪风景画的庞大框架和雄伟气势,有些还带有类似的庄严氛围,却丝毫也没有失落摄影作品那种不折不扣注重细节的即时性。它们的表现主题是冷眼旁观之下的当今世界:办公
期刊
中英《南京条约》签定后,中国开放了!聚集在澳门、香港和广州的外国商人,欢欣鼓舞,急着要进入上海。“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上海是他们所能得到的最北方的港口。据说当地气候温和,物产丰饶;男人比广东人和气,女人也是皮肤更白皙,更勤快;食物更便宜,河流更宽阔。无论是开拓更大的市场,还是寻找更适宜于欧洲北方人的环境,英国人都认为:澳门、广州更适合南欧的葡萄牙人,我们北方人则应该到上海去。
期刊
过去十年里,数得上名的荧幕小生也有不少,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休·格兰特(Hugh Grant)、布拉得·彼特(Brad Pitt)和里奥那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三人各自有一部旧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莫里斯》和休·格兰特    根据英国小说家E.M.Foster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莫里斯》(Maurice,1987)是一部著名的同性恋题材电影。故事发生在一战前
期刊
许多年轻人在英国受聘后被派往中国工作四年。他们在上海的贸易商会和协会中领到了美差。这些人有才华有教养,不知不觉就通晓了这座城市的政治机密。他们在上海开始了高贵的职业生涯。如今他们已年过八旬,而远东的点点滴滴依旧装点着他们在英格兰的乡间别墅;一块取自中式长袍的绣花饰条,一张歌川广重所作的富士山风景画,或者是一幅十八世纪姨太太摆着弗拉戈纳尔画中牧羊女姿势的肖像画。我刚到时坐在一堆火前,他们用雪利酒招待
期刊
  
期刊
前一阵,读了苏珊·桑塔格一部短篇小说集,很替这位优秀的美国女作家感慨。因为她小说写得相当不错。若不是由于她先锋学者的名声,她大概早就在中国拥有许多知音了。可是,她的学者名声却使打算翻译介绍她的编辑和出版者怯步。因为除了那些炒得很红的先锋派,一般的先锋作家受众面都很小,出版者担心书出版后销路不好也是自然的。当初我在《世界文学》工作时,曾想编辑一个桑塔格小辑,但终究没有实现,原因之一就是她既先锋又理论
期刊
爱滋病留下的教训是,对于一种危险的病毒,真正令人恐惧的是它不在乎感染什么人。好人、坏人,老人、孩子,美人、丑八怪,成功者、失败者,名人、无名之辈,信教的、不信教的,同性恋、异性恋,已婚的、单身的,有权的、无权的,富人、穷人,黑人、黄种人、白人,女人、男人,健全人、残疾人,聪明人、傻瓜。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区别,我们十分当真,但HIV病毒从不在乎,也决不在乎。HIV决非历史上头一个令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的病
期刊
有这么一部未完成的纪录片,属于历史上最令人兴奋的同类影片之列,这儿有谁想得到它的独家美国版权?完全免费。我知道能从哪儿得到,外加独家全球版权、一架全新的名牌摄影机、一只导演哨、一张帆布折叠椅(可以用油漆涂掉我的名字写上你的,悉听尊便)、一条白色马裤和一个向演员发号施令的大话筒。事实上,要是有谁愿意从我家公寓里搬走上述物品,我甚至愿意帮手,还会添上某一期《纽约时报》,整桩事情都是由它引起的。  
期刊
外国人最恨美国的,也正是他们最想买的……     文学季刊《格兰塔》的春季版刊登了二十四位外国作家关于美国的文章。其中大部分作家都在长期不断思考关于美国的问题。几乎每一个作家都写道,他们初次接触美国时那种新奇赞叹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我至今还记得美国是怎样进入家家户户的,那时我还是个孩子,”黎巴嫩作家哈南·阿尔夏克(Hanan alShaykh)写道。“月亮也是美国的圆,”杨炼记得他
期刊
布赖恩·德·帕尔马(Brian De Palma)可能是当今美国在世的最伟大的导演,然而环绕于他的同侪如斯科西斯,斯皮尔伯格身边的荣誉却几乎与他绝缘。如今客居巴黎,帕尔马用他的新作,一部散发着欧洲阴郁气质的女性电影:《蛇蝎美人》(Femme Fatale),再次向冷落他的影评家们展示了没有了帕尔马的美国影坛失落了些什么。   既然有理可辩,那么辩之何妨?——布赖恩·德·帕尔马是美国导演中最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