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课的有效拓展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e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对高中语文课进行有效拓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拓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B-0081-02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由语文课内向课外适当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对高中语文课进行有效拓展。
  一、在开篇处拓展
  开篇拓展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既便于点拨课文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便于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知识要求,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精彩有效的拓展不仅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而且更主要的是,这些生动、真实的材料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笔者在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课文时,是这样设计的:(1)课文即例子:笔者给学生提供历年来高考优秀作文中出现的有关巧妙利用苏轼这个经典例子的文章,如2005年四川的优秀作文《那阵风吹过》、2006年广东考生的《菊·月·山》、2007年上海考生的《必须跨过这道坎》、2008年吉林考生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笔者特意抄录下面的语句让学生欣赏:他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他是捡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他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他就是苏轼,一个穿越历史蹒跚走来的孤独者。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他无意韬光养晦,游戏笔墨,而选择了独上高楼,他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暗的眼睛,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而世人只看见那个竹枝、芒鞋以及被雨淋湿的脊背,他的笑容从容洒脱,他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苏东坡坚持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2)“乌台诗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写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以抒胸中块垒。其中,笔者穿插了“东坡肉”和“苏堤”的故事。(3)不可救药的文人:由于苏轼太出色,他痛恨那种无益的党争,故而命运多舛。据统计,苏轼担任过30个官职,遭贬17次,频频往返于庙堂与江湖之间,还坐过130天监牢。他的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天下,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以其达观与智慧,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浮沉之间,留下各种诗文数以千计,被赞誉为“不可救药的文人”,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
  这样的补充介绍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架起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对作品更感兴趣,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二、在讲课过程中拓展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学课本是不行的,但只学课本也是不行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做到既紧扣课本,又能让课堂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扩大学生的视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积极拓展,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引申,使语文课生动有趣。
  (一)在教学难点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难点,以教材为中心,善于联想,巧妙拓展,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彻,听得有味,学得有趣,从而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对于王熙凤这个典型人物,她的“泼辣放肆、精明能干、长于察言观色、善于逢迎”这些性格特点,通过她的精彩出场和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学生都容易理解,但对于她“美丽的外表隐藏着刁钻和狡黠”这一性格特点,许多学生难以把握。因为课文中对她的服饰和容貌的描写,主要突出她的华贵、艳丽,这一点学生都容易理解,但她如何歹毒,哪里体现“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这一丑陋性格,却是需要点拨和补充的。于是,笔者这样启发学生:“三角眼”、“吊梢眉”乃为狡黠、狠毒、性巧、通变、邪淫之相。然后,又插入讲解了原著中的“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和“弄小巧用借剑杀人”用计赚杀尤二姐的内容,使学生对王熙凤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从其悲剧结局中找到其性格根源。
  (二)在教学重点处拓展。此处主要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说。所谓思想内容的拓展指的是:就语文教学中某一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思想,搜寻相关材料加以阅读、比较、分析,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拓展,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对课本素材的理解。它将课内作为课外的依托和凭借,课外作为课内的补充和发展。它会引发学生思索,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能使陈旧的文本焕发现代气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增加亮丽的色彩。例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后,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进行拓展。第一个问题是,本文的母亲时刻担心儿子自杀,小心翼翼地守候着儿子,那么大家发表一下古今中外关于母爱的一些看法。此问题一出,学生各抒己见:有注重教育多次搬家的孟母,一心为国给儿子刺字的岳飞母亲,牵挂着儿子“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孟郊母亲,《祝福》中那位后悔得有些犯傻一遍遍讲述“我真傻”的祥林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那位辛勤劳作仍不忘用宽大手掌把乳儿抱在怀中抚摸的乳母,还有询问“儿寒乎?欲食乎?”的归有光的母亲。这样的拓展,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母爱,全面理解人生,热爱人生。另一个问题是抓住文中的一句话进行拓展:“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这一精辟的语句告诉我们:“荒芜但并不衰败,珍爱生命,珍爱健康,顽强开辟一条成功的路。”要求学生就生命发表看法。有的学生说屈原宁可葬身鱼腹也不肯同流合污,这是忠君爱国的表现;有的说到2007年感动人物孟祥斌的死,是一种英雄的行为。最后,笔者用毕淑敏的一句话来总结:“死亡是成长的最后阶段。”启示学生理解人生之路:乐观、豁达,步步为营,让生命殷实,顽强开辟一条成功的道路。这样的拓展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体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
   (三)在语言精彩处拓展。文本的精彩处可以是小说中的一处人物个性化语言,可以是散文中的一处景物描写,可以是诗词中的一处炼句,还可以是一个标点符号的特殊使用等。教师应带领学生品读精美的语言,领略语文的魅力。在进行高中第三册唐诗宋词的单元教学时,笔者主要从诗词炼字的妙处来拓展。在讲解杜甫的《蜀相》时,笔者引导学生赏析“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妙处后,启发学生用联想法去联想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去咀嚼同一个字在不同诗句中的妙处。此题一处,学生议论纷纷:例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王维用一个“空”字写出的不是孤独,不是死灭,而是摆脱官场近乎超脱时无以言表的喜悦。又如,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作者用一个“空”字书写年少的豪情,当日壮志的落空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姜夔《扬州慢》中的“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空”字抒发黍离之悲,给人凄清怆伤之感。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空”字抒发了李白式的不见颓废,只有自信的伤感。在语言精彩处拓展,能够传授给学生这样的知识:品味诗歌语言中的炼字,不能拘泥于某一个句子,有时同样一个字,在不同诗歌中,或者在同一个作家不同的作品中,其表现力、表达的内容、表现的诗情各不相同。
  三、在结尾处拓展
  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可在教学结尾处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将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并进行课外读写。
  在结尾处拓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讲解《项链》的结尾,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听了朋友的话后,路瓦栽夫人有何想法,结果怎样?有的学生说路瓦栽夫人疯了,有的学生说路瓦栽夫人会破口大骂她的朋友,有的学生说她很冷静,因为十年的辛苦,她都能挺过来了,这一打击她也能挺过去。这样的讨论拓展,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认真审视自己,还能教育学生切忌浮躁,切忌虚荣,要正确面对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结尾处拓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教《石钟山记》一文,笔者设计的问题是:“苏轼在文中阐发了自己对命名由来的看法,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有人认为苏轼过于自信,对李渤的评价有失公允,那么,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写一段评价性文字。”同样,《庄周买水》的主题不止于讽刺不正之风这个大家习见的较浅的层次,而是延伸到广大老百姓的艰难、忧虑和期望,以及他们对甘霖久望不来的强烈不安和知其必来的坚定信念。如果直接解读文本,学生是很难深入理解文章的这一主题的,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围绕主题作了如下设计:庄周为一己之利一气之下居然下海了,他是不是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呢? 请大家思考讨论。进而得出结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失落了,一番经历,感受到人民的痛苦后,又产生了忧民的情怀,于是这种责任感又回归了。这个拓展环节的设计,起到了引发和催化的作用,使学生的视角转移到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的失落与回归方面——这是对主题理解与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适时地在开篇处、讲课过程中、结尾处拓展,既立足于课堂,又跳出课堂,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去探索,使学生开阔思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
  (责编苏洋)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发布,城市管理与建设工作新动态引发了大家强烈的反响。一方面,几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和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原有的“15+1”模式逐渐难以满足竞争需求,要求
农业产业化的顺利推进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然而,三峡库区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面临资金供给受阻、一般企业和一般农户等产业化组织贷款满足率不高、信用担保在很大程度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纷纷将并购作为企业进行资本扩张和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对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没有给予足
合成指纹是一种新出现的伪造指纹,对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的安全性造成巨大威胁。针对合成指纹提出了一种硬件友好型的鉴别算法。通过对真实和合成指纹图像的灰度均值、方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助答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B-  0014-01  对于已经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初中生而言,尚未想出问题答案,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就成了灌输知识而非传授知识,显然是没有效果的。语文教学中,主观题比较(比理科)多,主观题目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教师直接给学生一个答案,可能限制学生思维发展,以致学
介绍腐植酸活化技术,并就腐植酸高效液肥、复合肥料生物活性添加剂以及活化有机-无机复混肥料3种产品概述腐植酸活化技术在肥料上的应用。针对活化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提出重
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提出了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必然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的工业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是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