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标签,重新感受爱和信念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5月20日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大戏上演,并最终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在上海歌舞团的支持下,两位“80后”编导韩真、周莉亚和舞剧的主创团队一起,赋予了谍战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以全新的艺术呈现。这部剧还吸引了众多平时不了解舞剧的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更是场场爆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色爆款”。这部红色题材舞剧为何能激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来听听两位青年编导的创作感想。
  问:《永不消逝的电波》很受关注,还吸引了许多原来没接触过舞剧的观众,对此你们有什么感想?
  韩真:很开心,对于一个舞剧完全没有概念的观众对这个行业能产生兴趣,会对这个艺术门类产生兴趣,我觉得这个应该是一件大好事。我希望整个舞剧行业能发展得更好,只有整体的行业发展到某一点时,观众对它的认同和尊重才会是自然而然的,而不只是对某一部戏。
  问:《永不消逝的电波》呈现出鲜明的上海特色,在表现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呈现了海派文化,那你们是如何精准捕捉上海的内核、上海的气质的呢?
  韩真:提到某一个特定时期的东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中的女性,身着旗袍的上海女性毫无疑问是典型代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旗袍已经被风尘气、百乐门、舞厅、舞女等角色和形象给包裹起来了。但我们想要还原的是老上海那些真正具有生活味道的女性形象,体面、优雅和干净,这就是我们理解的上海气质,我想这也应该是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可以唤起所有观众回味的真正的老上海的气质。
  我们的视觉造型设计贾雷老师在为人物设计形象时,就一直在思考怎样在既有的情况下,突破大众对既有传统上海女性的形象认知。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寻找那段时期最流行的打扮,看当时领时代风气的黄柳霜、胡蝶、甚至林徽因,看这些女性是如何诠释东方审美的。
  此外,上海天气潮湿,每年都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下雨,我们在这个剧中把雨的气质也放了进去,一语三关:第一,它表现出这座城市的天气,阴雨绵绵。第二,表达解放前夕笼罩在上海上空的那种压抑气氛,很难见到阳光的危机感、焦虑感。第三,更突出男女主角在阴雨中传递的是心中充满光明的坚毅决心、一种信仰的力量。在不同的片段中,折射出多种层面的意味,全剧主题的呈现才不会成为孤立的存在。
  周莉亚:我们在旗袍舞这段选择了《渔光曲》这首老歌,也是想让观众知道,不是只有《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才能代表上海。我觉得,所有定义都是后期贴上的标签。当你真正进入到人物和故事时,感受到的是人文和情感。标签是多年形成的,但其实还有许多能够代表上海的事物没有被充分发现和挖掘。
  无论是创作,还是造型,都不能平庸,不能“熟”。熟的根源就是平庸。舞台上的所有东西,不管是舞蹈的编排还是审美、听觉、视觉,都需要讲究。“讲究”是创作艺术作品时最基本的要求。但现在太多作品太不讲究了,一不讲究审美,二不讲究历史,三不讲究追求。作为年轻人来说,我们不喜欢口号式或者标签式的作品,一个作品里是不是有温度,创作者是否真正用心去创作,真心去感受,观众是能够感受到的。
  问:城市的气质和风情,可以通过采风去感受。“电波”的人物和故事又是怎样打动你们的呢?对这些红色题材和革命题材,你们又是如何体验和感受的呢?
  韩真:红色文化就像上海被百乐门、大波浪标签了一样,也被标签化了。当你真正去了解那些人,了解他们当时怀抱信仰的样子时,你就会感到真实。创作者在挖掘人物时不够真诚,大量的作品才显得诚意不足。这部剧我们讲的是信念,对于自由和理想的追求,那一代人的信念一定是最最纯真和最最发自内心的。这也是我们想要完成的一个人性的传递,他们的斗争,其实就为了让亲人能够过上他认为的理想生活。这在漫漫的历史中只是一个微小的点,而剩下的展开需要我们无限的想象。
  问:如何让现在的观众在红色革命故事的叙事中找到情感认同呢?
  周莉亚:一个作品要有故事逻辑和情感逻辑。故事逻辑,就是故事编得是否合理。情感逻辑,就是你在每一个情感的处理上,观众看了是否舒服、不尴尬。不跟情感走,就会让人难受。在这部剧中,没有一个人的死是没有情感根基的口号式牺牲。包括李侠和兰芬离别的最后那段,从前的表达中,我们一般都会这样处理,一个人说,“我不能走。”“不行。”“你走,这是党给你的命令。”“好。”就走了。如果在从前,大家是认同这个逻辑的。但放在现在,创作者要理解曾经的标签底下埋藏的人性,才能让观众信服。
  韩真:作为导演,你必须先把这些人物在你心里头长出来,这些人物才能够有血有肉立在舞台上,你要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一种感性的状态。那一辈人为什么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孩子那一代。孩子是谁?孩子就是我们这一代,当观众看到这一刻时,其实已经在潜意识里换位思考:他其实就是我们,我们是新中国的孩子。(采访/王曦、金莹,整理/金莹,摄影/祖忠人)
  编剧的话
  罗怀臻:从《朱鹮》到《永不消逝的电波》,我从一个编剧的角度,从一个文学工作者的角度,能够提供的就是一种立意,一种内心和意志的冲突,让舞蹈跳得有意义。《永不消逝的电波》关注的是人生,红色题材也是一种人生,能让大家感动,就是因为每个人能在其中产生生命的联想,因为你可能遭遇过有些情境和有些感情。戏剧文学、剧作家提供的是价值观和体现这种价值观的故事和人物。这部剧我主要把握三点:第一,价值观。我坚持,他们的信念不能动摇,敌我分明、意志坚定,所有的苦难、痛苦是在人物自身的坚守中发生。第二,样式感。《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海派的、上海的,又是谍战的、紧张的,这个样式感不能改变。第三,人物关系的复杂性。这个舞剧,我设计了九个人,每个人都有双重身份,人物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但是要让观众看清楚。两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里把九个人物和人物关系讲清楚,这对舞剧来说是很了不起的成果。
  这三点中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以及其中传达的情感。让英雄回到一个普通的家庭,丈夫、妻子、孩子,最后难分难舍,他回到了普通人的情感。普通人为了一个壮丽的事业,在日常生活中,每天经历着可怕的压抑,卻还是在坚守。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感情。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导演之一,林兆华以强劲的革新姿态长期坚持着自己的戏剧实践,尝试构建具有民族品格的戏剧表演方法体系,创造了极具价值的戏剧表演新观念。  林兆华将自己的戏剧表演理论概括为建立“表演双重结构”。概念虽已提出,却尚未形成明确的阐述,仅围绕这一概念,较为集中地使用了一系列描述性话语:“演员既在戏中,又不在戏中”“既是角色又不是角色”“没有表演的表演”“提线木偶和提线人”“在叙述当
期刊
一、大师剧,不只是大师  《邬达克》,一个以人名为标题的戏,顾名思义,它像一个大师剧,讲述一位建筑师的一生,讲述一位值得敬仰和歌颂的国际友人。  几何型体搭建的舞台,从一战前的奥匈帝国的乡村,到20世界初叶的东方自由港上海,再到麦卡锡时代美国移民官的审讯室;几个木头箱子,陪着邬达克走遍了他流亡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它是行李箱,是打样行,是凝结了邬达克毕生心血的众多建筑;一场漫长的审问,通过1952年
期刊
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自去年12月创排以来,从领导到剧组所有主创都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激情全情投入,致力将上昆成立43年以来第一部昆剧现代戏创作好。  作为该剧的艺术指导之一,我认为昆剧要演好现代戏首先要抓住它的音乐结构,选择适合的曲牌。多年来,上海昆剧团以“传统剧目、改编剧目、新编剧目”三并举为建设方针,着重于传承和创新,在唱腔音乐方面大致由三种形式来体现:一是传统套曲形式。昆曲的音乐结构形式是曲
期刊
1  也还是“写什么”和“怎么写”。  2  但是,现在的“写什么”,不是指素材和选题,而是指主旨、指这些素材和选题要表达什么。  同样面对邬达克,一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夹缝中流亡到上海的欧洲人,一个在当年的“远东第一大都市”留下了超过100幢单体建筑的建筑设计师,不同的创作者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侧重,不一样的角度和诉求,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戏剧作品。  当然可以把邬达克写成一个传奇,
期刊
以色列卡梅尔话剧团的《安魂曲》5月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这对中国观众来说既是一次宝贵的精神食飨,也是一次巨大的精神震荡,因为它以最悲剧的形式叩响每位觀众对自我灵魂的拷问:我为什么活着?  这部话剧是以极其悲剧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它如此悲剧,以至于你从头到尾都感到压抑和沉闷。它不会让你嚎啕大哭,如果那样,反而会轻松些。它只会让你有欲哭无泪的感觉,让你感到生活的无望和悲哀。究其原因,本剧从故事情节、舞台
期刊
在上海美琪大剧院上演的、由南翔镇人民政府打造的音乐剧《爱情小笼包》没有大制作,也不以票房收益为最高目的,剧中更没有轰动的场面和通俗性的笑料,它只是融入了较多的商业性的元素,将商业和艺术巧妙地交融在一起。  该剧以上海传统的名点南翔小笼包的封记点心店在掌门人新老交接时所发生的爱情故事为素材,艺术地再现了南翔小笼包的历史、现状、制作与特色,描写了两代人与小笼包密切相关的爱情故事,不但能刺激观众的味蕾,
期刊
对你而言,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还只是一个糊口谋生的“饭碗”?面对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是否内心会生出摆脱它的强烈渴望?别人眼中的肯定,也许恰恰是禁锢你活出自我的枷锁?假如以上问题会有些许触动到你的心弦,那么你不难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冒牌人生》一剧的观众席中得到共鸣。该剧改编自青年作家陈思安的同名小说集,由其本人担任编剧,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青年导演吕睿执导。该剧曾于2019年作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新
期刊
欣逢今年建党百年大庆的日子。传承红色基因及众多的红色故事,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无疑是一件大事。全国文艺界都行动起来了,可以想象一定会出现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  想到此,不由我想起了1962年在复旦大学读研究生时改编《红岩》及参与演出的一些思想历程和经历。  我是课余参加复旦大学话剧团的,担任编剧。1962年长篇红色小说《红岩》出版,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全国广大青年最喜爱的读物。复旦
期刊
2019现代戏剧谷带来一部有点特别的作品——《龙的忧郁》,演出反响两极化——在一些观众眼中,它太过“简陋”了,而有些观众却非常喜欢,被逗笑,被治愈。本剧的导演菲利浦·肯恩,曾是一位舞台设计师,在访谈中,他提到他的创作方法并不是剧本先行的,而是以图像、概念为先,由导演和演员们共同讨论进行创作。这就给观众带来一个疑问:当戏剧不再以叙事为主体时,我们要“看”一些什么?  在这里,作为一名舞台设计师,我想
期刊
首演至今,上海沪剧院的原创沪剧《敦煌女儿》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肯定。2月,《敦煌女儿》入选“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4月,上海沪剧院还被中国戏曲学会授予“中国戏曲学会推荐优秀院团”称号,表彰其在剧团建设、剧目创造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上海沪剧院也成为全国首家获此殊荣的文艺院团。5月,《敦煌女儿》又成为上海戏剧的代表,和上海其他两台入选剧目一起参评文华大奖。面对《敦煌女儿》所取得的成绩,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