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的恐怖电影色彩运用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分析恐怖电影的色彩运用,以香港僵尸电影为例,色彩的独特运用方法能让观众认知恐怖信息、获取恐怖愉悦、产生文化共鸣,色彩独特的运用可以为国产恐怖电影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恐怖电影;色彩运用
  [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70-01
  一、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恐怖电影,香港僵尸电影一直处于华语恐怖电影的领军地位。“使用与满足”是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人,把受众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1]。而色彩作为电影最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在恐怖电影中发挥了着重要作用。
  二、恐怖电影与影视色彩
  (一)恐怖电影——香港僵尸电影
  恐怖电影是一种表达恐惧情绪的电影类型。香港僵尸电影善于用丑陋凶恶的僵尸形象直接冲击观众的视觉感官。1980年上映的《鬼打鬼》是香港僵尸电影的开端,1985年《僵尸先生》的上映轰动了全国乃至世界影界。20世纪80年代是香港僵尸电影发展的鼎盛时期。
  (二)影视色彩发展
  1935年,美国马勃里安导演的《浮华世界》问世,标志着彩色电影时代的到来。此后三十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工、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色彩成为电影空间造型必不可缺的构成成分[2]。
  三、恐怖电影中色彩運用的“使用与满足”分析
  (一)认知恐怖信息——以《鬼打鬼》为例
  1、色彩奠定冷色调视觉风格
  观众的首要诉求就是认知影片的色彩信息。色彩决定了全片的色彩风格,决定整个影片的基调。在影片《鬼打鬼》中,导演运用淡绿色、偏暗、冷色调为影片的整体风格。影片中在夜晚,主角张大胆从破旧的屋子跳出来,导演运用蓝绿色传递了凉意;在白天,导演依旧运用冷色调,本是白天比较安全的画面,但能仍让观众感到阴冷。
  2、色彩推动恐怖故事情节发展
  “色彩既是画而造型的构成元素,又是一种独特的电影叙事语言”[3]。在《鬼打鬼》中,张大胆越狱后逃进了义庄,义庄内幽暗的灯光呈淡绿色,暗示着僵尸即将出现。随着剧情的发展,张大胆虽然被守夜班的善良徐真人吓了一跳,但是淡绿色的诡异画而给观众带来深深的恐惧。
  3、色彩塑造正反面人物的形象
  导演通过色彩的巧妙设计和处理,很好地揭示了道士与僵尸这两个正反面角色的形象。影片中谭老板家中明亮的棕红色家具凸显出他有钱有势,穿着一身黑色突出了他邪恶凶残的性格。而道士穿着黄色的道服,身边笼罩着黄色的烛光,给观众带来温暖与希望。
  (二)获取恐怖愉悦——以《一眉道人》为例
  1、非白然色彩强化恐怖感
  在影片《一眉道人》中,僵尸脸色苍白,眼圈呈红色,在现实生活中脸色苍白的人多出现在医院或殡仪馆,人们看到会产生敬畏之心,带来阴森、恐惧的感觉,增强了观众的恐怖愉悦。
  2、色彩对比增添喜剧效果
  导演常常在正而角色出场的时候加入暖色调,与非自然的冷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观众意识到现实的存在,给观众带来深层次的恐怖愉悦。在《一眉道人》中,一眉道长正在施法时,导演使用黄色的暖色调,烘托出一眉道人的正义,告诉观众只要有一眉道人在的地方就是安全的。
  (三)产生文化共鸣——以《猛鬼差馆》为例
  1、色彩的儒家文化反映
  不同的色彩风格形成电影的色彩结构,承载着文化内容。儒家美学注重色彩以“礼”性为标准。在影片《猛鬼差馆》中,表现道士的画面多使用的是鲜艳的黄色,黄色代表光明、美好,充分显示了道士的善良与正义。道士这一角色塑造的成功也多是源于其人格的魅力最终俘获了观众的心,道士的场景强化儒家文化反映,使得观众产生了文化共鸣。
  2、色彩的道教文化体现
  道家美学侧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4]。在电影中需要还原色彩的真实感。《猛鬼差馆》上映时间为1987年,影片虽然运用刻意的深蓝色来表现僵尸的恐怖,但在整体的视觉体验上给观众创造了一种视觉真实感,影片时以80年代香港现代都市为故事背景,与当时上映的时间相吻合,画面还原了香港当代的都市色彩,创造了一种视觉真实感,使观众产生了共鸣。
  3、色彩的现世感暗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而对“九七”,港人在自身文化身份追寻的道路上走过迷惘、无奈,终于找到了“希望”。在《猛鬼差馆》的结局,众人消灭僵尸之后,原本漆黑的旧屋子照进了阳光,画面整体变得明亮起来,体现了消灭僵尸之后重现光明,给观众愉快、安定的视觉体验,也暗含了香港人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四、结语
  总之,色彩不仅可以观众的视觉产生强烈冲击,同时,从“使用与满足的”视角下,色彩在恐怖电影中的运用还让观众能够更好地认知恐怖信息、获取恐怖愉悦,产生文化共鸣,满足了人们对于恐怖电影多方而的需求。因此,对于电影色彩的运用方法,我们应努力探求,充分利用我国的独具创造特色的文化氛围及色彩传播特点,助力国内恐怖电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徐恩玉.电影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与艺术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王慧.张艺谋电影中服饰色彩的冲击功效[J].科技创新,2012.
  [4]姜昊.中西方电影色彩的比较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杜甫有诗言“浮生难去食”,他的诗中直接或间接涉及饮食的有400多首。  本文对相关杜诗进行梳理,从横纵两个视角解读杜甫诗中的饮食。纵向上,以诗歌系年为切入点,结合杜甫的旅食生涯,探究饮食表达的深刻内涵。横向上,分析具体的饮食内容并进行分类归纳。通过分析杜甫的饮食题材诗,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杜甫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杜甫;饮食;旅食生涯;精神世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推理小说作为大众喜爱的文学形式,在国内外的研究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东野圭吾作为新生代推理小说作家,他的众多作品都在国内备受追捧。因此,本文以东野圭吾小说为中心,以暴力美学为理论依托,围绕着暴力美学一系列的理论,从形式化、人性化书写角度,对其作品暗含的暴力美学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词:东野圭吾;暴力美学;推理小说  作者简介:张唯(1996.6-),女,汉族,江苏省昆山市人,现就读于扬州大学文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网络语言也得以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它既有不规范的一面,也对修辞手法有所创新,丰富了语言素材库,为人们的日常表达增加了亮点。网络语言中用到了多种修辞格,这使得人们的语言表达更为生动,语言的交际效果更佳。对此,本文探讨了新时代下,网络语言常见的四种修辞格,以帮助人们弄清网络语言的特点,为相关研究者提供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  一、读者的解读  当我在细读这篇文章,并反复揣摩苏珊·桑格塔到底在讨论什么,她想表达出的疑惑是什么的时候,我不禁想,我这是不是也算是把阅读的重心放在了她所说的“一种妨碍,一种累赘”的“内容”上了?当我尽心地在自己脑海的辞藻里寻求一些自认为可以等同文中词意的词语时,是否也堕入了“侵犯性的、不
摘要:2017年4月28日,26岁的台湾自由作家林奕含在其卧室自缢身亡。林奕含的自杀,在海峡两岸的文坛掀起了巨浪,此事也成为了2017年两岸文坛的重大事件。林奕含唯一的作品《房思琪的初恋乐園》中所体现的创伤记忆引人深思。本文将以《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为例,从林奕含创伤记忆的产生、心灵创伤对其的危害、及其自杀事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关键词:林奕含;创伤记忆;性侵;家庭暴力;女性地位 
摘 要: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以他敏锐独特的视角、锋锐犀利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形象。从女性文学的研究角度出发,以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为研究方法,对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刻分析与研究,鲁迅哀其不幸,给予她们关注、怜悯和同情,又怒其不争,批判她们对命运的妥协,可以深刻认识到鲁迅笔下的女性经历了从蒙昧无知到开始觉醒再到奋起抗争的发展变化过
摘 要:《红楼梦》是一部闪古烁今的经典巨作,其五光十色的续书则是已积至近百种之多,蔚为大观。本文以清代续本为主,讨论背后所隐藏的个性特点和探究它们反应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红楼梦;清代;续书  作者简介:蒋上(2000.10-),女,汉族,江苏省苏州中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01  一、引言  《红楼梦》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编号:MSX18009。  摘 要:清绝秀丽之乡,滋养了散文家的想象和柔情,也润泽着散文家的文笔和情思。郭风始终在一种恬然澄明的爱的氛围中,以孩子般单纯的心境和美好的想象,全神贯注地感受着、抒写着自然的风物和人情。本文拟从冷暖色调的搭配、词语的锤炼、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清雅留白之韵
摘要:《棋王》是阿城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棋呆子”王一生痴迷下棋的故事,但小说中却处处蕴藏着人生悲剧的淡淡调子。本文将从《棋王》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悲苦、人生经历的曲折与选择、对命运的认同与无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棋王》;阿城;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60-01  《棋王》主要讲述了“棋呆子”王一生的故
摘 要:“距离就是美”,这是人们对这篇小说寓意的通常概括。本文试图以空间里的时间错乱以及时间里的空间变动为切入点,探讨沃尔夫如何构建一种看似清晰实则迷离的时空关系。  关键词:时间错位;持存感;自我确证  作者简介:唐一可(1995-),女,汉族,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人,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