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思维。化学课堂要想真正有效,不能仅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改变,而要更注重把化学教学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化学教学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教学;搭建平台;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思维。江泽民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维。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曾指出:“化学教学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可见,思维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开展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化学教学中,笔者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化学课堂要想真正有效,不能仅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改变,而要更注重把化学教学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化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搭建良好的思维平台,可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化学教学中究竟如何搭建思维的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笔者就粗略地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通过铺垫搭建思维的平台
学习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孔子说“欲速则不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层层铺垫的教学方式搭建思维的平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步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1】在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教学中,笔者在一个班按照书上用最小公倍数法讲解P+O2点燃P2O5 的配平,但发现初级中学的学生对最小公倍数的理解不是很到位。所以尽管这节课花了很多时间做习题,讲解,中下层的学生还是似懂非懂。课后笔者思考能不能先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先上去,然后再向前推进。因而,在下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先不讲课本的例题。而是先复习了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微观原因即: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然后举例:
让学生思考:这个化学表达式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相等吗?怎样使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相等呢? 学生很自然想到2和3交换位置就行了。经过了这样搭建的平台,学生恍然大悟,很好的掌握了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面对初级中学“参差不齐”的学生,在教学中正确地运用铺垫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构建思维的平台,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学习兴趣更浓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2.运用图像搭建思维的平台
在化学学教学中,面对各种抽象的概念,如果单纯用语言来描述,显得枯燥乏味,也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记忆。如果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图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案例2】在第九单元溶液的稀释的计算这一节的教学中,这类计算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学生要掌握问题的本质———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然后根据溶质质量不变来建立关系式。由于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原理(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来进行,而这样的计算也比较抽象,因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不少学生很难掌握。如果运用图像搭建思维的平台,抽象的概念将变得一目了然。
例:实验室要配制6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克?需加水多少克?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画出下图。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题目的已知量标在对应的位置,未知量就设为X,然后很容易例出等式:30%·X = 5%·600g 从而求出结果。
图像图表以其直观性、概括性和系统性,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运用对比搭建思维的平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总有一些知识点学生总是分辨不清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分清楚呢?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运用对比搭建思维的平台,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的力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案例3】在第八单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中有这样一组实验,把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如果实验按照书上的步骤进行得出相应的结论学生的印象可能不深,思维得不到训练,因此笔者对实验做了调整:实验时,直接把未经打磨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实验得不到应有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实验的现象与结果有很大的出入,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经过讨论终于得出:由于未经打磨的铝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反应的进行这一结论。这时笔者再用打磨过的铝丝进行实验,得到相应的结果。
在实验中运用对比搭建思维的平台,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化学的思维品质——独立性、精密性、逻辑性、发散性。
4.运用实验搭建思维的平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实验教学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实验的作用,因为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相对枯燥严肃的课堂变得活跃,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案例4】在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验证后,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已经深信不疑了。这时笔者提出镁条燃烧的实验并写出方程式并让学生猜想反应前后天平指针的指向(偏左、偏右、中间)。
学生由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的固体是Mg,反应后是MgO多了氧元素的质量,固体的质量应该增多了,他們都一致认为天平指针应指向左边。
事实是否如此呢?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吧。学生们都很好奇,瞪大眼睛注视着天平。实验的结果却让他们很失望,天平指针应指向右边。这时笔者抓住机会运用实验搭建思维的平台,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失败”的原因――坩埚钳上残留了很多白色固体,生成的大量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并没有收集。由此得出结论: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都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系统内物质与环境进行反应,造成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改变。
以实验搭建思维的平台,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容忽视。
总之,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采用各种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平台,放飞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人。今后本人还将对此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晶、郑长龙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广东顺德伦教翁祐中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教学;搭建平台;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思维。江泽民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维。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曾指出:“化学教学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可见,思维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开展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化学教学中,笔者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化学课堂要想真正有效,不能仅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改变,而要更注重把化学教学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化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搭建良好的思维平台,可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化学教学中究竟如何搭建思维的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笔者就粗略地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通过铺垫搭建思维的平台
学习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孔子说“欲速则不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层层铺垫的教学方式搭建思维的平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步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1】在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教学中,笔者在一个班按照书上用最小公倍数法讲解P+O2点燃P2O5 的配平,但发现初级中学的学生对最小公倍数的理解不是很到位。所以尽管这节课花了很多时间做习题,讲解,中下层的学生还是似懂非懂。课后笔者思考能不能先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先上去,然后再向前推进。因而,在下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先不讲课本的例题。而是先复习了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微观原因即: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然后举例:
让学生思考:这个化学表达式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相等吗?怎样使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相等呢? 学生很自然想到2和3交换位置就行了。经过了这样搭建的平台,学生恍然大悟,很好的掌握了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面对初级中学“参差不齐”的学生,在教学中正确地运用铺垫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构建思维的平台,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学习兴趣更浓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2.运用图像搭建思维的平台
在化学学教学中,面对各种抽象的概念,如果单纯用语言来描述,显得枯燥乏味,也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记忆。如果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图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案例2】在第九单元溶液的稀释的计算这一节的教学中,这类计算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学生要掌握问题的本质———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然后根据溶质质量不变来建立关系式。由于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原理(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来进行,而这样的计算也比较抽象,因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不少学生很难掌握。如果运用图像搭建思维的平台,抽象的概念将变得一目了然。
例:实验室要配制6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克?需加水多少克?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画出下图。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题目的已知量标在对应的位置,未知量就设为X,然后很容易例出等式:30%·X = 5%·600g 从而求出结果。
图像图表以其直观性、概括性和系统性,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运用对比搭建思维的平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总有一些知识点学生总是分辨不清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分清楚呢?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运用对比搭建思维的平台,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的力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案例3】在第八单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中有这样一组实验,把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如果实验按照书上的步骤进行得出相应的结论学生的印象可能不深,思维得不到训练,因此笔者对实验做了调整:实验时,直接把未经打磨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实验得不到应有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实验的现象与结果有很大的出入,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经过讨论终于得出:由于未经打磨的铝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反应的进行这一结论。这时笔者再用打磨过的铝丝进行实验,得到相应的结果。
在实验中运用对比搭建思维的平台,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化学的思维品质——独立性、精密性、逻辑性、发散性。
4.运用实验搭建思维的平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实验教学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实验的作用,因为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相对枯燥严肃的课堂变得活跃,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案例4】在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验证后,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已经深信不疑了。这时笔者提出镁条燃烧的实验并写出方程式并让学生猜想反应前后天平指针的指向(偏左、偏右、中间)。
学生由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的固体是Mg,反应后是MgO多了氧元素的质量,固体的质量应该增多了,他們都一致认为天平指针应指向左边。
事实是否如此呢?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吧。学生们都很好奇,瞪大眼睛注视着天平。实验的结果却让他们很失望,天平指针应指向右边。这时笔者抓住机会运用实验搭建思维的平台,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失败”的原因――坩埚钳上残留了很多白色固体,生成的大量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并没有收集。由此得出结论: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都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系统内物质与环境进行反应,造成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改变。
以实验搭建思维的平台,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容忽视。
总之,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采用各种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平台,放飞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人。今后本人还将对此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晶、郑长龙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广东顺德伦教翁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