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院士:半世相伴,一世成全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7月3日,95岁的崔崑和妻子朱慧楠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400万元,设立“新生助学金”。至此,两位老人在助学方面的捐资已达1000万元。走过钻石婚姻的这对耄耋老人一直相互支持,也许,他们之间不曾有过浪漫的告白,但彼此的陪伴足够长情。
  遇见最好的你
  崔崑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4年,他告别家人,前往成都,考入西迁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机械系。入学第二年,崔崑就考得全系第二名的成绩,并于1948年毕业留校任教。
  1951年,祖国建设急需人才,崔崑由武汉大学推荐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学习金属学、热处理工艺与设备专业,从此和钢铁结下不解之缘。此时的朱慧楠是中山大学教师,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也报名参加了哈工大研究生班的学习。研究生课程全部由苏联专家用俄语教学,哈工大将各地派遣来的研究生按地区分为5个班学习俄文,崔崑与朱慧楠被分在了同一个班里。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崔崑被选为班长,朱慧楠任学习委员。两个年轻人渐渐被彼此的优秀吸引。
  生活上,崔崑和朱慧楠相互关心;学习上,两人相互较劲儿。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只有埋頭苦学的干劲儿。经过两年的相恋相处,崔崑和朱慧楠于1953年在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前身)完婚。结婚仪式很简单,两人请同学们吃喜糖和水果,同学们则以书相赠。
  爱情是相互成全的
  研究生班毕业后,崔崑被借调到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担任苏联专家的翻译,朱慧楠则回到中山大学任助教,两人一直分居两地,靠书信交流彼此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直至1956年,崔崑回到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工作,朱慧楠也被调至华中工学院化学教研室,二人终于相聚。然而仅过了两年,崔崑就被派往莫斯科钢铁学院进修,专攻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
  1960年,崔崑学成归国。钢铁是工业脊梁,高性能特殊钢更是托举一个国家钢铁工业水平的巨擘。那时,中国急需高性能新型模具钢,但由于技术落后无力自主生产,而进口价格是普通钢的10倍以上。崔崑暗下决心:“一定要生产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型钢。”没有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就自己动手做,犹如蚂蚁搬家一般,4年后,崔崑建成了装备比较完整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实验室。电力供应紧张时,崔崑就把试验安排在凌晨;由于没有自动控温系统,崔崑和同事们守在1200多摄氏度的盐浴炉旁手动控温,一盯就是一个通宵。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用最原始的办法,崔崑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低铬钢,使钢产品成本大幅降低,使用寿命却延长了1倍,彻底打破了外国模具钢的垄断。
  1997年,崔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崔崑决定将毕生研究成果编辑成书。81岁的他不会使用电脑,便让朱慧楠买来电脑书籍,从头开始学习打字、绘图。崔崑每天前往图书馆和档案室查阅资料,晚上回家进行汇总编写。
  历经6年时间,崔崑终于编成《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一书。这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介绍特殊钢的“百科全书”,书中的828幅图和646个表都是崔崑亲手绘的。后来,随着钢铁领域不断发展,崔崑又在2010年主动提出对该书进行修订。他说:“科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求真求美,不断追求新知。”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崔崑投身工业建设的同时,朱慧楠也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无论是教授课程,还是承担行政工作,她都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
  退休后,崔崑夫妇的生活依旧保持着简朴的作风。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管理处有这样一份转账记录:“2013年11月29日,24万元;2014年8月28日,24万元;2015年8月27日,124万元;2016年8月29日,124万元;余下的将在2017年8月底补齐。”2018年,崔崑、朱慧楠夫妇又将退休金及存款加起来,捐出180万元。崔崑说:“我们商量好了,要帮助那些家庭困难又勤奋努力学习的学生。因为,我们毕业的时候两手空空,现在的这些积蓄也是国家给的,我们自己用不完就给需要的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今,崔崑和朱慧楠仍住在学校的院士楼里,房子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自律了一辈子的他们作息规律,能做的家务事都自己做。而且,他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爱好,崔崑喜欢写书,朱慧楠热爱唱歌和集邮。他们偶尔会相互搀扶着一起在校园转转,生活过得充实而简单。
其他文献
有一个词我们经常用到,那就是“书香”,大多数人认为其指的是书墨之香。然而,当我们追溯历史,会发现书香并非书籍本身的香味,而是芸香。  芸香,又称芸香草、诸葛草、香茅筋骨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呈羽状深裂或全裂,花黄色,全草有香气,可以驱虫、通经、祛风。古人认为,放置适量的芸香草,使其所含的挥发成分在书籍周围保持一定的浓度,可以消灭害虫或使害虫不敢靠近。而夹有芸香草的书,打开之后,清香袭人
期刊
读一本书,如燃起一堆篝火。目光如火链,文字是柴火,燃着的是知识的火苗。寒冷的人,燃火以暖身;知识饥渴的人,焚字以暖心。  一个人的阅读,如静对一团火。翻书,火生,阅读逐渐推进,火苗越烧越旺。所谓“炉火纯青”,之于读书,差不多就是书读得多了,知识悟得透了。“世事洞明皆学问”,这个“明”,还是建立在知识的薪火上。  一群人的阅读,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图书馆中,人人静默而读,似一颗颗思想的火花簇放;一个紧
期刊
何仲英在《中等学生的国文学习法》中写道:“趣味不是一时得来的,总是慢慢地来,越引越多;像吃甘蔗一样,越嚼越有滋味。”读书正如学习语文,浅尝辄止者转身离开,实属正常。能持续多年读书、读书多年之人,定然是甘之如饴的。读得越多、越深,趣味便会愈发浓烈,乃至于日臻化境、飘飘欲仙。正所谓“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是也。  如纯粹的阅读这般“无用”之事,趣味往往不易得。最起码,起初不易得。读過一篇文章
期刊
兩鬓斑白  却没有秋的萧瑟  白雪盖顶  却没有冬的荒凉  眉峰高耸  却没有山岩的冷峻  肌肤干涩  却没有落叶的枯败  你额上遍布的皱纹  写满你一生的故事  你手上暴露的青筋  是你成熟和智慧的轨迹  一条条皱纹  一道道青筋  深深浅浅  起起伏伏  织出一首  禅意悠扬的晩晴曲
期刊
早年读中学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读书有什么用处。那年头,大家都覺得读书无用,反正也没有大学可考,读不读书都一样。  好在我们家还有许多藏书,无聊时读书,没事时看小说。我充分地享受到了课本之外的读书乐趣。尤其是高中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那是我一生中最悠闲的一个阶段,是真正的无所事事。待业了一年,我看了不少世界名著,也看了一些现代派诗人的诗,不知不觉中,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直保持到今天。  一个人的
期刊
藏书票是一种小小的标志,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属于谁。它通常以小幅版画形式贴在书籍扉页上,增添了书的价值和美感,形式上有些类似中国传统的藏书印,但比藏书印丰富多彩且富有情趣。当你翻开一本书,一张精美别致的藏书票呈現在眼前,渗透出浓郁的艺术气息,不但对藏书有装饰的效果,而且表达了藏书者的一种心愿,还可留作某些方面的研究。所以,藏书票往往被称为“纸上宝石”“版画珍珠”和“书中蝴蝶”。  读大学时,我就开
期刊
在日本,再小的房子也會“抠”出一个小庭院,种上绿植、铺上鹅卵石,把“自然”搬回家中。近期,英国一项研究对此行为给出正向评价—在英国大曼彻斯特地区,居民家中开辟小花园后,他们的压力水平平均降低了6%。即使绿地面积很小,也有同样效果。  做园艺看起来简单,但满足了老人的大部分需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与特需副总护士长、副主任护师苏伟表示,浇水、施肥、换土……一系列园艺工作会增加老人的活动量,在户外
期刊
开创彩蛋绘制新技艺  赵伟的父亲是彩蛋绘制艺术传承人,她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喜欢上了绘制彩蛋。有朋友问她:“你能画一对一模一样的彩蛋吗?”赵伟笑答:“除非这只鸡下了两颗一模一样的蛋!”突然,一个灵感在她脑中闪现:如果把蛋壳从中间劈开,不就能画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彩蛋了吗?她越想越兴奋,拿起小刀开始尝试,但是蛋壳又薄又脆,不是劈碎,就是劈得不对称。2006年退休后,赵伟在劈了1万多颗蛋壳后,终于劈出了满意
期刊
清朝雍正时期,平远有一个嗜酒如命的秀才,每天都把“三点水”喝足、喝饱、喝醉,有一次竟醉倒在官府门前,有伤风化。县官见了将其拘回大堂,严斥其有辱斯文。斥骂中,秀才酒醒大半。  县官说:“本官出上联,倘能对好,姑且饶恕你,不然必拘禁三天无疑。”  秀才捣蒜般叩首:“遵命,请便。”  县官:“五经四书百家论。”  秀才:“头曲三花二锅头。”  县官:“悬梁刺股,读书练字。”  秀才:“酒绿灯红,换盏推杯
期刊
我们小时候,冬天的主打菜是大白菜,所以餐桌上总是显得滋味寡淡。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食材,再心灵手巧的主妇也觉得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可春天一到,主妇们仿佛一夜暴富一般,有了大量的食材装点餐桌,她们便可劲儿发挥起来,使得餐桌活色生香。  我的母亲最擅长就地取材,把大自然创造的原汁原味的美食打扮一番,让它们在餐桌上闪亮登场。所以我家的餐桌上总是藏着时令的密码,让我能轻易地破解野外草木发芽生长的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