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全血细胞分析的影响。方法:收集40例全血标本,每1例标本分为两份,分别于室温和4℃条件下存放,每份标本在0 h(即时检测)、2 h、4 h、8 h、1
【机 构】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核医学科,西南石油大学校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基金项目】
:
四川省卫生厅课题(10013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全血细胞分析的影响。方法:收集40例全血标本,每1例标本分为两份,分别于室温和4℃条件下存放,每份标本在0 h(即时检测)、2 h、4 h、8 h、12 h、24 h应用迈瑞518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即时检测比较,在室温条件下存放标本,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4 h后、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12 h后检测结果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存放标本,MPV在24 h后检测结果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室温存放与4℃冰箱存放标本检测结果相比,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在8 h后结果降低,MCV在12 h后结果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4 h内,存放时间和条件对全血细胞分析结果均有一定影响,全血细胞分析应在短时间内尽快完成,如不能及时送检,应保存在4℃条件下。
其他文献
通过对宝珠寺电厂发变组出口SF6断路器出现的问题、年检预试、解体大修情况的介绍,分析了断路器参数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情况井提出了对策,对同样工况下断路器出现问题的解决
为了解决来自不同厂商的网络安全产品之间由于网络安全信息描述不一致而导致难以沟通和协作等问题,文章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基于XML的网络安全信息描述机制,改善和解决了由于分
设计了在线学习的网络流量神经网络直接自适应控制器,其适应能力及高速并行处理能力能很好地满足了网络控制所必需的适应性、鲁棒性和实时性的要求.从而使信源的发送速率能快
目的:提高64排螺旋CT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对茎突过长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undrome,SPS)诊断的方法认识。方法:对5
数字水印技术向多媒体作品中加入不易察觉但可以判定区分的秘密信息,从而起到保护数字作品的版权或完整性的作用.根据人眼视觉系统模型对图像感知的视觉掩蔽效应,提出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