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教育理论和观念当中,教师经常被告诫要舍得“放权”,反对教师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包办代替,要敢于和善于放手让学生去做,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开创精神。否则,凡事全由教师包办代替,则会“惯坏”学生,抑制学生的创造潜能,束缚学生的手脚,使学生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和思维定势。然而,这只是道理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认为有些事情教师还必须得“事必躬亲”“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也会影响教育效果,甚至有损教师的形象。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这样的场面:有的教师在校园或教室里发现地上有纸屑垃圾,第一反应就是指指点点,命令学生把它拣起来,“君子动口不动手”,老师自己从不肯弯一弯腰,动一动手,或许是怕弄脏了自己,或者怕有损教师的“风度”和“光辉形象”;办公室的卫生教师自己从不打扫,常年由学生“挂钩包干”;纯净水没有了,随时随地吩咐学生去扛,也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是否搬得动;上课的教具,实验用品,全由学生帮助拿;看到教室里的灯亮着,不会主动去关一下,而一定要喊学生去关;就连寄信、买东西也往往差遣学生代劳……总之,能支使学生干的,自己从来不干,毫不手软,决不客气,指手画脚,呼风唤雨。并且这些老师从来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或过意不去,反而觉得心安理得,理所当然。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小孩子就应当帮助“大人”干活,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是学生的“份内”之事。
诚然,有些事情我们是要提倡让学生自己去做,如组织主题班会、参加社会实践、举办各类文体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然而,实际情况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些教师受“师道尊严”的影响,总放不下“架子”,误认为自己高学生一等,学生是被管理者,是自己的徒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理应听从自己,受制于自己,为自己服务。于是,一些举手之劳,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让学生“包办代替”,还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试想,如果我们看到地上有废纸而不拣起来,非要让学生去拣;办公室的卫生一定要学生打扫;纯净水没了一定要学生去扛,那我们怎么去教育学生养成卫生习惯,养成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长此以往,我们在学生面前还有多少威信?我们的话还有多少说服力?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教育学生?久而久之,教师的形象必然会大打折扣,黯然失色。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只有以自己无声的“身教”现身说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染学生,才能避免口干舌燥的空洞说教,克服压而不服的强制教育,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教师这种特殊的师表作用,重视自身的师德修养,时时严以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事事“身体力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应该自己做的,决不指使或命令学生去代劳,这才是树立教师威信,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真正捷径。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这样的场面:有的教师在校园或教室里发现地上有纸屑垃圾,第一反应就是指指点点,命令学生把它拣起来,“君子动口不动手”,老师自己从不肯弯一弯腰,动一动手,或许是怕弄脏了自己,或者怕有损教师的“风度”和“光辉形象”;办公室的卫生教师自己从不打扫,常年由学生“挂钩包干”;纯净水没有了,随时随地吩咐学生去扛,也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是否搬得动;上课的教具,实验用品,全由学生帮助拿;看到教室里的灯亮着,不会主动去关一下,而一定要喊学生去关;就连寄信、买东西也往往差遣学生代劳……总之,能支使学生干的,自己从来不干,毫不手软,决不客气,指手画脚,呼风唤雨。并且这些老师从来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或过意不去,反而觉得心安理得,理所当然。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小孩子就应当帮助“大人”干活,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是学生的“份内”之事。
诚然,有些事情我们是要提倡让学生自己去做,如组织主题班会、参加社会实践、举办各类文体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然而,实际情况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些教师受“师道尊严”的影响,总放不下“架子”,误认为自己高学生一等,学生是被管理者,是自己的徒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理应听从自己,受制于自己,为自己服务。于是,一些举手之劳,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让学生“包办代替”,还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试想,如果我们看到地上有废纸而不拣起来,非要让学生去拣;办公室的卫生一定要学生打扫;纯净水没了一定要学生去扛,那我们怎么去教育学生养成卫生习惯,养成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长此以往,我们在学生面前还有多少威信?我们的话还有多少说服力?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教育学生?久而久之,教师的形象必然会大打折扣,黯然失色。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只有以自己无声的“身教”现身说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染学生,才能避免口干舌燥的空洞说教,克服压而不服的强制教育,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教师这种特殊的师表作用,重视自身的师德修养,时时严以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事事“身体力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应该自己做的,决不指使或命令学生去代劳,这才是树立教师威信,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真正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