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国民间故事中的望夫故事和寻夫故事,是两大既相似又不尽相同的主题类型,反映了中国民間故事中性别叙事的不同形态。本文试图从主题入手,对这两类故事进行比较,从而挖掘两类主题叙事模式背后的性别文化传统、性别制度结构及两性权力关系,展现那些被夫权制压抑个体生命特质的他者女性的经验和感受。
关键词:望夫故事 寻夫故事 主题 比较研究
望夫故事和寻夫故事是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中流传较广并深受民众喜爱的两大主题类型,塑造出两类不同的女性形象,也反映了中国民间故事中性别叙事的不同形态。这两类故事的前导部分颇为相似,都以“夫妻分离”这同一母题作为故事的开始,但在相似的故事背景下却有着不同的情节走向,两类故事中女主人公在面对同样的家庭困境时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一个选择了死死守望,一个选择了主动追寻。它们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中国古代妇女婚姻家庭生活中的痛苦经历,塑造了生死相依、忠贞不渝的传统女性形象,表达了古代女性对幸福婚姻的苦苦追求。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规戒:夫为妻纲,这是她们的共性,然而两类主题叙事又不完全相同,具体表现为一静一动、一死一生。本文试图从主题入手,对这两类既相似、又不尽相同的故事进行比较,从而挖掘两类主题叙事模式背后的性别文化传统、性别制度结构及两性权力关系,展现那些被夫权制压抑个体生命特质的他者女性的经验和感受。
一.望夫故事和寻夫故事的内容述略
1.望夫型故事:夫妻分离,痴情守候,化而为物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望夫型故事因内容凄婉动人,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流传的望夫故事,情节内容大体相同,讲述的都是痴情女子盼夫归,望久而化为某物,仍苦苦等待的故事。望夫型故事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的曹丕《列异传》的记载。至唐代,吟咏望夫传说的和描写望夫山、望夫石的诗歌大量涌现,对望夫故事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到了宋元,望夫故事广泛流传,传播范围极广。及至明清,望夫故事的情节内容更加曲折丰富,以望夫命名的石头或山大量出现,望夫故事开始地方化,民众将故事与当地的风物进行粘附,使之成为广泛传播的风物型传说。发展到现在,望夫故事已成为深受民众喜爱、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类型。
从情节内容上看,望夫型故事一般由两个基本母题组成,母题A“夫妻分离”和母题B“妻望夫化而为某物”。从各地流传的情况来看,在基本情节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根据丈夫离家不归的原因以及妻子所化之物的不同,产生了许多异文,最常见的是“望夫化石”。“望夫化石”属于典型的风物传说。民众们将这凄婉的故事与美丽的山川景物结合起来,更为这则故事增添了传奇性。“望夫化石”的传说根对丈夫离家不归的原因又产生了许多异文,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丈夫为谋生计而离家,久久不归。妻子登山盼夫早回,最后化为石头。属这类故事的有浙江温岭市的“石夫人”(《“石夫人”簪珥光采迎远客》);福建诏安湾的“望夫台”,又名“望洋台”(《望夫台》)。
第二,丈夫服兵役或劳役,未能生还,妻子盼夫回家团圆,最后化为石头。这一类故事占的比重最多,流传的地区也最广。除了大家都熟知的孟姜女望夫石(即奉天宁远州望夫石)外,还有山西的望汉山(《石人笑》),贵阳的望郎山(《望郎山的故事》),江西德安和山西黎志的望夫山(《水经注》),《寰宇记》中记载的安徽当涂县望夫山,《幽明录》上记载的湖北武昌北山的望夫山。
第三,丈夫为民除害,力竭身亡,妻子痴心等待,化为石头。浙江天台的《望海山尖》和四川乐山的《美女峰》都属于这种类型。这一类型的异文中,有的传说为“望夫化石”的妻子赋予一个神奇身份(神女或龙女),为传说增添神异色彩,比如流传于苍岩山一代的《仙女望夫》,长江边巫山十二峰里的神女峰等。
除了“望夫化石”的传说,根据女子望夫所变之物的不同,还包括“望夫云”“望夫樵”等类型的传说。由此可见,在“夫妻分离”、“妻望夫化而为某物”这样一个基本的内容框架中,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根据需要不断添加新的材料、演绎出新的情节,使故事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情节更加曲折哀动人。
望夫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文学领域,“望夫石”“望夫山”成了爱情忠贞不渝的美好象征,在古典诗词歌赋中,“望夫石”是文人笔下的具有浪漫色彩的爱情意象和文学原型;在民间传说故事中,“望夫化石”是被世人传诵至今的爱情赞歌。正是在古代文人叙事、民间叙事的共同讴歌下,充满浪漫、悲剧色彩的望夫型故事得到了极为广泛的传播,包括今安徽、江西、浙江、河南、山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寄托着人们对忠贞爱情的美好向往。
2.寻夫型故事:夫妻分离,盼而不归,千里追寻
斯蒂.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提到了“忠实的妻子寻找她的丈夫”这一故事类型,讲述的是妻子不畏艰辛和屈辱去寻找她的丈夫,在备历惊险之后终于找到他。这是在中世纪浪漫文学以及后来的戏剧中经常出现的故事,后被口头讲述者奉为圭臬,因此汤普森认为它不能被看成民间传统的产物。中国的寻夫故事严格来说也不是一个传统的故事类型,它更多的是在戏曲及小说中存在,因深受民众喜爱而在民间广泛口耳相传。鉴于这类故事在民间的影响力之大及传播范围之广,加之民众对故事情节有新的演绎,因此从广义上来讲仍可作为一种类型的民间故事来考察。与望夫型故事相对稳定的情节结构相比,寻夫故事情节内容要更为复杂多变。
寻夫故事虽然在民间广泛流传,但相关的文献记载并不多。寻夫故事中是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孟女寻夫”了,孟姜女故事渊源流长,内容纷异,故事的核心情节乃是“孟女哭夫,城为之崩”,寻夫的内容乃是后来的添加,亦不是故事的中心主题。洪迈《夷坚志》三志壬卷第十的《解七五姐》,则是一则典型的寻夫故事。梗概如下:
房州人解三师,所居与书馆为邻。一女七五姐,自小好书,每日窃听诸生所读,皆能暗诵。其父素嗜道教行持法书,女亦私习。年二十三岁,招归州民施华为赘婿。华留未久,即出外作商,后以书信告其妻:“勿萌改适之心,容我稍遂意时,自归取汝。”女观毕掩泣,即日不食,不久病逝。两月后,七五姐在千里之外寻见丈夫,称自己“脱身行乞,受尽辛苦,”方得团聚。几年后施华回返归州。解三师得悉亡女尚在人间,惊诧不已,疑为精魅假托,遂招法师前来考治。女怡然自若。法师书符未成,女别书一符破之。法师抚剑相问:“汝是何精灵?”女曰:“我在生时,尽读父法书。又于梦中蒙九宫玄女传教吾返生还魂之法,遂得再为人,永远住浮世。吾常存济物之心,亦不曾犯天地禁忌。尔过愆甚多矣,有何威神,能治于我乎?”法师不能答而退。女见父母亲戚如初。后解氏全家游玩郊野,到葬女处,提及旧事,女大笑,疾走入山,怪乃绝。 《解七五姐》的故事由寻夫“离魂”两类母题结合而来。在寻夫故事的基础上,加上离魂的情节,增加了故事的神异性和传奇性,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虽然关于寻夫故事的文献记载极少,但这类故事对后来的文人创作尤其是戏曲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赵贞女蔡二郎》《琵琶记》《秦香莲》等等,都是在寻夫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
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描写了蔡二郎应举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高明的《琵琶记》也是以寻夫故事为基础所创作的,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后赴京应试,中了状元,奉旨被招为牛丞相的女婿,被强留京城。赵五娘在家服侍公婆,遇上灾荒,公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身背琵琶,一路乞讨至京城寻夫。后在牛氏妇女的帮助下夫妻得以相认团聚。
另一则家喻户晓的寻夫故事便是“陈世美和秦香莲”,故事讲述了陈世美高中状元,他欺瞒皇帝迎娶了公主,做了驸马。秦香莲在家奉养公婆和抚育儿女,后公婆死于灾荒。秦香莲领着孩子一路求乞寻夫,最后同孩子一起被陈世美灭杀。包拯英明断案,对陈世美处以斩刑。“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经过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从明代小说《包公演义》中的《秦氏还魂配世美》,到清代戏曲《赛琵琶》,再到现代梆子、评剧《秦香莲》,以及京剧《铡美案》,最后成为了民间广为人知的故事,影响颇大。
以上这些戏曲在民间寻夫故事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加工润饰,情节内容更加曲折复杂,深受民众喜爱,最后又重新返回到民众之中,成为口耳相传的新的民间故事。从故事内容看,寻夫故事的母题构成比较复杂,涉及到的有母题有A“丈夫离家”(服经商、应试等)、B“妻子寻夫”(离魂、乞讨)、C(夫妻团圆)、D(夫死)、E(夫不认妻)、F(夫杀妻)、G(清官断案,夫受罚),故事的构成有三种:一种是夫妻团圆式的,由母题A 母题B 母题C构成;第二种是夫死妻随式的,由母题A 母题B 母题C 母题D构成;第三种夫不认妻式的,由母题A 母题B 母题C 母题D 母题E 母题F构成。相比較而言,悲剧式的寻夫故事更为常见。
由以上分析可见,首先,望夫故事与寻夫故事的生成路径不一样,望夫故事是充满民间美好想象的浪漫赞歌,最先兴起于民间并广为流传,情节结构较为简单稳定,后被文人接受并成为反复运用的文学意向和原型;寻夫故事的历史源流已不可溯,最初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后经过文人的创作改编发展成为公案小说,情节内容变得曲折丰富,并得到了广泛传播,包蕴了文人深刻的现实批判精神。其次,两类故事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望夫故事中的女子是“贞烈”的,而寻夫故事中的女子则是“贤孝”的。
二.夫妻别离——古代婚姻生活的图像
中国古代社会战祸频仍,动荡纷乱,仕宦戍守,加上交通不便,夫妻离别成为古代婚姻生活的常态。夫妻别离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从《诗经》的“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到《古诗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到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等,数量繁多。望夫故事与寻夫故事都是这一主题在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表现,也是这两类故事相似的故事背景。望夫故事中丈夫离家的原因大多是外出谋生、服劳役或兵役,最后客死他乡,突出故事的悲剧性。寻夫故事更多的则是丈夫进京应试中第,因各种客观、主观方面的原因无法回家团聚,也为故事的后续发展做了铺垫。
同时,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然的家庭模式。男子在家庭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女性只能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中。望夫”故事和寻夫故事都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在面对“夫妻离别”的家庭困境时,他们都必须把丈夫作为自己生命的依托,要么苦苦等候,要么努力追寻,这两类故事都塑造了古代“贞妇”形象,体现了古代婚姻制度对夫权的坚定维护。恩格斯在《德国的民间故事书》中写到:“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人们的道德感。”①民间故事对民众伦理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人们常常在讲述民间故事的过程中融入对伦理道德的价值判断,听众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望夫故事和寻夫故事都是古代统治阶级的有力的道德宣扬的工具。
三.从被动守望到主动追寻
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女性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都十分低下,特别是在婚姻问题上,她们缺乏应有的主动权、选择权和话语权,不能主动选择自己的爱情、选择自己的婚姻,常常处于被挑选、被置换的物化地位。无论是望夫故事还是寻夫故事中的女性角色,都是受到宗法社会掣肘摆布古代女性的真实写照。但两类故事中的女子在面临“夫妻离别”的共同困境时,又有了不一样的生命选择,一个被动守望,用美好生命的终结为自己的婚姻做注解;一个却开始走出家庭藩篱进行自我拯救。望夫故事意义并不在于是否表现了古代社会中真实的夫妻关系,而在于它强烈地揭示了古代女性对幸福婚姻生活的心灵渴求,以及走不出家庭藩篱的精神写照。望夫故事中那些苦苦守望的女性成了男权社会他者眼中礼赞不尽的“天使”形象,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痛苦又无奈的呻吟、叹息却无人聆听。相比之下,寻夫故事中的女性有着更为坚强的性格和强烈的主体意识,尽管她们也将婚姻家庭作为自己生命的依附,但她们已不是听天由命地去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勇敢地走出家门,可惜她们大都没有等到丈夫的回归和家庭的完满,但她们在那样的时代环境中所体现的主动精神已是难能可贵。“解七五姐”、“赵五娘”、“秦香莲”等等,这些勇敢踏上寻夫之路的古代女子,与那些伫立在悬崖山头终身无望等待的女性相比,她们的形象更为血肉丰满,她们更富有抗争性及主动性,她们拼死坚守个人信念的执著,使得她们的生命充满了动人的力量。从望夫到寻夫,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中国古代女性走出家庭藩篱直面社会现实的重大进步。
关键词:望夫故事 寻夫故事 主题 比较研究
望夫故事和寻夫故事是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中流传较广并深受民众喜爱的两大主题类型,塑造出两类不同的女性形象,也反映了中国民间故事中性别叙事的不同形态。这两类故事的前导部分颇为相似,都以“夫妻分离”这同一母题作为故事的开始,但在相似的故事背景下却有着不同的情节走向,两类故事中女主人公在面对同样的家庭困境时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一个选择了死死守望,一个选择了主动追寻。它们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中国古代妇女婚姻家庭生活中的痛苦经历,塑造了生死相依、忠贞不渝的传统女性形象,表达了古代女性对幸福婚姻的苦苦追求。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规戒:夫为妻纲,这是她们的共性,然而两类主题叙事又不完全相同,具体表现为一静一动、一死一生。本文试图从主题入手,对这两类既相似、又不尽相同的故事进行比较,从而挖掘两类主题叙事模式背后的性别文化传统、性别制度结构及两性权力关系,展现那些被夫权制压抑个体生命特质的他者女性的经验和感受。
一.望夫故事和寻夫故事的内容述略
1.望夫型故事:夫妻分离,痴情守候,化而为物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望夫型故事因内容凄婉动人,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流传的望夫故事,情节内容大体相同,讲述的都是痴情女子盼夫归,望久而化为某物,仍苦苦等待的故事。望夫型故事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的曹丕《列异传》的记载。至唐代,吟咏望夫传说的和描写望夫山、望夫石的诗歌大量涌现,对望夫故事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到了宋元,望夫故事广泛流传,传播范围极广。及至明清,望夫故事的情节内容更加曲折丰富,以望夫命名的石头或山大量出现,望夫故事开始地方化,民众将故事与当地的风物进行粘附,使之成为广泛传播的风物型传说。发展到现在,望夫故事已成为深受民众喜爱、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类型。
从情节内容上看,望夫型故事一般由两个基本母题组成,母题A“夫妻分离”和母题B“妻望夫化而为某物”。从各地流传的情况来看,在基本情节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根据丈夫离家不归的原因以及妻子所化之物的不同,产生了许多异文,最常见的是“望夫化石”。“望夫化石”属于典型的风物传说。民众们将这凄婉的故事与美丽的山川景物结合起来,更为这则故事增添了传奇性。“望夫化石”的传说根对丈夫离家不归的原因又产生了许多异文,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丈夫为谋生计而离家,久久不归。妻子登山盼夫早回,最后化为石头。属这类故事的有浙江温岭市的“石夫人”(《“石夫人”簪珥光采迎远客》);福建诏安湾的“望夫台”,又名“望洋台”(《望夫台》)。
第二,丈夫服兵役或劳役,未能生还,妻子盼夫回家团圆,最后化为石头。这一类故事占的比重最多,流传的地区也最广。除了大家都熟知的孟姜女望夫石(即奉天宁远州望夫石)外,还有山西的望汉山(《石人笑》),贵阳的望郎山(《望郎山的故事》),江西德安和山西黎志的望夫山(《水经注》),《寰宇记》中记载的安徽当涂县望夫山,《幽明录》上记载的湖北武昌北山的望夫山。
第三,丈夫为民除害,力竭身亡,妻子痴心等待,化为石头。浙江天台的《望海山尖》和四川乐山的《美女峰》都属于这种类型。这一类型的异文中,有的传说为“望夫化石”的妻子赋予一个神奇身份(神女或龙女),为传说增添神异色彩,比如流传于苍岩山一代的《仙女望夫》,长江边巫山十二峰里的神女峰等。
除了“望夫化石”的传说,根据女子望夫所变之物的不同,还包括“望夫云”“望夫樵”等类型的传说。由此可见,在“夫妻分离”、“妻望夫化而为某物”这样一个基本的内容框架中,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根据需要不断添加新的材料、演绎出新的情节,使故事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情节更加曲折哀动人。
望夫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文学领域,“望夫石”“望夫山”成了爱情忠贞不渝的美好象征,在古典诗词歌赋中,“望夫石”是文人笔下的具有浪漫色彩的爱情意象和文学原型;在民间传说故事中,“望夫化石”是被世人传诵至今的爱情赞歌。正是在古代文人叙事、民间叙事的共同讴歌下,充满浪漫、悲剧色彩的望夫型故事得到了极为广泛的传播,包括今安徽、江西、浙江、河南、山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寄托着人们对忠贞爱情的美好向往。
2.寻夫型故事:夫妻分离,盼而不归,千里追寻
斯蒂.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提到了“忠实的妻子寻找她的丈夫”这一故事类型,讲述的是妻子不畏艰辛和屈辱去寻找她的丈夫,在备历惊险之后终于找到他。这是在中世纪浪漫文学以及后来的戏剧中经常出现的故事,后被口头讲述者奉为圭臬,因此汤普森认为它不能被看成民间传统的产物。中国的寻夫故事严格来说也不是一个传统的故事类型,它更多的是在戏曲及小说中存在,因深受民众喜爱而在民间广泛口耳相传。鉴于这类故事在民间的影响力之大及传播范围之广,加之民众对故事情节有新的演绎,因此从广义上来讲仍可作为一种类型的民间故事来考察。与望夫型故事相对稳定的情节结构相比,寻夫故事情节内容要更为复杂多变。
寻夫故事虽然在民间广泛流传,但相关的文献记载并不多。寻夫故事中是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孟女寻夫”了,孟姜女故事渊源流长,内容纷异,故事的核心情节乃是“孟女哭夫,城为之崩”,寻夫的内容乃是后来的添加,亦不是故事的中心主题。洪迈《夷坚志》三志壬卷第十的《解七五姐》,则是一则典型的寻夫故事。梗概如下:
房州人解三师,所居与书馆为邻。一女七五姐,自小好书,每日窃听诸生所读,皆能暗诵。其父素嗜道教行持法书,女亦私习。年二十三岁,招归州民施华为赘婿。华留未久,即出外作商,后以书信告其妻:“勿萌改适之心,容我稍遂意时,自归取汝。”女观毕掩泣,即日不食,不久病逝。两月后,七五姐在千里之外寻见丈夫,称自己“脱身行乞,受尽辛苦,”方得团聚。几年后施华回返归州。解三师得悉亡女尚在人间,惊诧不已,疑为精魅假托,遂招法师前来考治。女怡然自若。法师书符未成,女别书一符破之。法师抚剑相问:“汝是何精灵?”女曰:“我在生时,尽读父法书。又于梦中蒙九宫玄女传教吾返生还魂之法,遂得再为人,永远住浮世。吾常存济物之心,亦不曾犯天地禁忌。尔过愆甚多矣,有何威神,能治于我乎?”法师不能答而退。女见父母亲戚如初。后解氏全家游玩郊野,到葬女处,提及旧事,女大笑,疾走入山,怪乃绝。 《解七五姐》的故事由寻夫“离魂”两类母题结合而来。在寻夫故事的基础上,加上离魂的情节,增加了故事的神异性和传奇性,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虽然关于寻夫故事的文献记载极少,但这类故事对后来的文人创作尤其是戏曲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赵贞女蔡二郎》《琵琶记》《秦香莲》等等,都是在寻夫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
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描写了蔡二郎应举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高明的《琵琶记》也是以寻夫故事为基础所创作的,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后赴京应试,中了状元,奉旨被招为牛丞相的女婿,被强留京城。赵五娘在家服侍公婆,遇上灾荒,公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身背琵琶,一路乞讨至京城寻夫。后在牛氏妇女的帮助下夫妻得以相认团聚。
另一则家喻户晓的寻夫故事便是“陈世美和秦香莲”,故事讲述了陈世美高中状元,他欺瞒皇帝迎娶了公主,做了驸马。秦香莲在家奉养公婆和抚育儿女,后公婆死于灾荒。秦香莲领着孩子一路求乞寻夫,最后同孩子一起被陈世美灭杀。包拯英明断案,对陈世美处以斩刑。“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经过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从明代小说《包公演义》中的《秦氏还魂配世美》,到清代戏曲《赛琵琶》,再到现代梆子、评剧《秦香莲》,以及京剧《铡美案》,最后成为了民间广为人知的故事,影响颇大。
以上这些戏曲在民间寻夫故事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加工润饰,情节内容更加曲折复杂,深受民众喜爱,最后又重新返回到民众之中,成为口耳相传的新的民间故事。从故事内容看,寻夫故事的母题构成比较复杂,涉及到的有母题有A“丈夫离家”(服经商、应试等)、B“妻子寻夫”(离魂、乞讨)、C(夫妻团圆)、D(夫死)、E(夫不认妻)、F(夫杀妻)、G(清官断案,夫受罚),故事的构成有三种:一种是夫妻团圆式的,由母题A 母题B 母题C构成;第二种是夫死妻随式的,由母题A 母题B 母题C 母题D构成;第三种夫不认妻式的,由母题A 母题B 母题C 母题D 母题E 母题F构成。相比較而言,悲剧式的寻夫故事更为常见。
由以上分析可见,首先,望夫故事与寻夫故事的生成路径不一样,望夫故事是充满民间美好想象的浪漫赞歌,最先兴起于民间并广为流传,情节结构较为简单稳定,后被文人接受并成为反复运用的文学意向和原型;寻夫故事的历史源流已不可溯,最初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后经过文人的创作改编发展成为公案小说,情节内容变得曲折丰富,并得到了广泛传播,包蕴了文人深刻的现实批判精神。其次,两类故事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望夫故事中的女子是“贞烈”的,而寻夫故事中的女子则是“贤孝”的。
二.夫妻别离——古代婚姻生活的图像
中国古代社会战祸频仍,动荡纷乱,仕宦戍守,加上交通不便,夫妻离别成为古代婚姻生活的常态。夫妻别离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从《诗经》的“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到《古诗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到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等,数量繁多。望夫故事与寻夫故事都是这一主题在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表现,也是这两类故事相似的故事背景。望夫故事中丈夫离家的原因大多是外出谋生、服劳役或兵役,最后客死他乡,突出故事的悲剧性。寻夫故事更多的则是丈夫进京应试中第,因各种客观、主观方面的原因无法回家团聚,也为故事的后续发展做了铺垫。
同时,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然的家庭模式。男子在家庭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女性只能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中。望夫”故事和寻夫故事都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在面对“夫妻离别”的家庭困境时,他们都必须把丈夫作为自己生命的依托,要么苦苦等候,要么努力追寻,这两类故事都塑造了古代“贞妇”形象,体现了古代婚姻制度对夫权的坚定维护。恩格斯在《德国的民间故事书》中写到:“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人们的道德感。”①民间故事对民众伦理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人们常常在讲述民间故事的过程中融入对伦理道德的价值判断,听众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望夫故事和寻夫故事都是古代统治阶级的有力的道德宣扬的工具。
三.从被动守望到主动追寻
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女性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都十分低下,特别是在婚姻问题上,她们缺乏应有的主动权、选择权和话语权,不能主动选择自己的爱情、选择自己的婚姻,常常处于被挑选、被置换的物化地位。无论是望夫故事还是寻夫故事中的女性角色,都是受到宗法社会掣肘摆布古代女性的真实写照。但两类故事中的女子在面临“夫妻离别”的共同困境时,又有了不一样的生命选择,一个被动守望,用美好生命的终结为自己的婚姻做注解;一个却开始走出家庭藩篱进行自我拯救。望夫故事意义并不在于是否表现了古代社会中真实的夫妻关系,而在于它强烈地揭示了古代女性对幸福婚姻生活的心灵渴求,以及走不出家庭藩篱的精神写照。望夫故事中那些苦苦守望的女性成了男权社会他者眼中礼赞不尽的“天使”形象,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痛苦又无奈的呻吟、叹息却无人聆听。相比之下,寻夫故事中的女性有着更为坚强的性格和强烈的主体意识,尽管她们也将婚姻家庭作为自己生命的依附,但她们已不是听天由命地去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勇敢地走出家门,可惜她们大都没有等到丈夫的回归和家庭的完满,但她们在那样的时代环境中所体现的主动精神已是难能可贵。“解七五姐”、“赵五娘”、“秦香莲”等等,这些勇敢踏上寻夫之路的古代女子,与那些伫立在悬崖山头终身无望等待的女性相比,她们的形象更为血肉丰满,她们更富有抗争性及主动性,她们拼死坚守个人信念的执著,使得她们的生命充满了动人的力量。从望夫到寻夫,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中国古代女性走出家庭藩篱直面社会现实的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