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童年对勒克莱齐奥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战争的背景下,缺乏认同感和社会融合性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留给勒克莱齐奥许多创伤性的体验,这种体验贯穿他的所有作品,作者用独特的文本表达方式和视角,表达对生命,人性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勒克莱齐奥; 人性冲突; 人性整合
前言
2008年勒克莱齐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大多数研究者们都沉浸于他独特的流浪主题或者华丽的文字表达却少有研究者注意到他创作的基础动力和素材来源—创伤性记忆。正是由于创伤性体验的存在才使得勒克莱齐奥文本的形成并非文学作品的刻意而为之,恰恰是人性的自然地流露。
一、刺痛的童年
勒克莱齐奥的童年时不幸的,这种不幸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身份的非认同感。二是战争的记忆。勒克莱齐奥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英国人,但他的祖先都曾经在法国前殖民地毛里求斯生活过。由于这种复杂的家庭情况,勒克莱齐奥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流浪者。同时,战争也一直伴随着他的童年,他的父亲在战乱中逃亡到尼日利亚一直不敢回国,导致勒克莱齐奥的童年是在没有父亲的陪伴中度过的。所以勒克莱齐奥从小在心理上厌恶战争。正是这些原因所产生的创伤性体验诱发了勒克莱齐奥写作的本能。同时,其也影响着他的创作风格。
二、人性的质疑
由于其经历的不幸,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战争以及由战争带来的创伤性体验几乎成为一种永恒的主题。处在乱世中的人们都是惶恐甚至接近疯狂的,在战争中,人们的心灵麻木而又空寂。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一个救世主来安抚他们内心的痛苦,于是宗教便成了无数人心中的诺亚方舟。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就连正处在豆蔻年华的孩子们在面对残酷的战争时也都产生了“上帝是否存在”的哲学反思。不由得产生质疑“为什么我们看不见他(上帝),为什么他要躲起来,而他在这个地球上是无所不能的啊?”[1]在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中宗教是神圣的,但是面对于残酷的世界,宗教却又是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在无尽的等待中人逐渐失去希望。人类在等待,宗教中也无法寻找到自己的梦想。
三、人性冲突在作品中的展现
在勒克莱齐奥的心中,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有一层魔障,这个魔障就来源于创伤性体验。由于战争,缺乏社会认同导致自身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于是,他选择漂泊异乡,抛弃世俗。来到拉丁美洲之后,墨西哥文明、玛雅文明和巴拿马文化给了他充足的精神食粮。冰冻和禁锢的人性逐渐开始解禁,疏解。于是,人性的禁锢和解禁成为勒克莱齐奥对社会冲突的永恒命题。对未知的好奇,憧憬与在现实中的残酷和失落的矛盾一直贯穿在他的作品中。
由于见证了人性在面对死亡时所表现的巨大勇气,勒克莱齐奥积攒了很多写作素材。在他的作品中,在绝望的生活里,前方总有一个灯塔在引你前行。在《乌拉尼亚》中,童年时希腊神话为“我”营造了乌拉尼亚这个幻城,“我”长大后虽然已经成为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但“我”依旧找到了“我”心中的那所灯塔。在《流浪的星星》中,艾斯苔尔刚开始依靠耶路撒冷的许诺去寻找梦想中的家园,然而,在逃亡中她却开始不断的质疑耶路撒冷的存在。碰巧偶然遇到了同龄的小伙伴又一次点燃了她心中的希望。勒克莱齐奥笔下的人物虽然都历经磨难但是并非不幸。人物的性格命运都是多变的,究其根本,是因为他在书写人性,这种人性中蕴含着自然的力量,表达了人们努力从现实的阻碍中挣脱出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命题。
四、作品中的人性整合
在勒克莱齐奥的眼中,现代化的世界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在现代性的钢铁环境之下是不可能实现灵魂与肉体的交融。“勒克莱齐奥认为,现代社会异化的根源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断裂,而要修复这一断裂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回归自然,去往世界的另一端,去往地平线的另一边,去往沙漠大海——一切旷野,荒原之地,只有置身于粗粝而纯粹的自然空间里,人才能恢复感官的能力,才能领悟世界的奥秘与生命的力量。”[2]
勒克莱齐奥笔下的人物最后都成功找到了自己灵魂安放的场所,获得了人性的整合。而人性整合的力量就在于回归自我,融入自然。在《沙漠》中,拉拉本被迫逃亡到法国马赛,在这里,她感受到了世间的黑暗。无奈之下重归故土,却在荒原中寻求到真实的自己。《寻金者》中主人公起先寻金的目的在于的得到现实的利益,可在多次“寻金”失败后,他逐渐领悟到生命中真正的“金”——掩藏在内心深处的故乡,大自然,以及在大自然下内心深处的平静。《流浪的星星》中,虽然战争依旧存在,每个人的生命都还在受到威胁,但是在回归自然后,在旅途中结成的友谊使艾斯苔尔和萘玛寻找到了属于自己内心的净土,成为黑暗的世界中那颗“明亮的星星”。在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中,生命的内在潜力就表现于通过漂移、寻找灵魂的家园最终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感受人性的釋放、生命和心灵的狂喜。
结语
乐黛云曾经这样评价过勒克莱齐奥:“勒克莱齐奥的获奖标志着世界文化的一种转向——从单边统治,西方中心的全球化转向共存共荣,多元互动的全球化” [3]跨越地域、跨越文化的作品成功的创造了一个新时代,人类在世界中产生怀疑憧憬着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但个体却在怀疑中开始自我反思,开始追求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 勒克莱齐奥[法],袁筱一译,《流浪的星星》[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189页
[2] 高方, 樊艳梅, 勒克莱齐奥作品中自然空间的构建[J], 外国文学研究,2013(4): 123-124
[3] 乐黛云, 快乐对话之——谈文化转向的风标[J],中国比较文学,2009(2): 131-135
关键词:勒克莱齐奥; 人性冲突; 人性整合
前言
2008年勒克莱齐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大多数研究者们都沉浸于他独特的流浪主题或者华丽的文字表达却少有研究者注意到他创作的基础动力和素材来源—创伤性记忆。正是由于创伤性体验的存在才使得勒克莱齐奥文本的形成并非文学作品的刻意而为之,恰恰是人性的自然地流露。
一、刺痛的童年
勒克莱齐奥的童年时不幸的,这种不幸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身份的非认同感。二是战争的记忆。勒克莱齐奥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英国人,但他的祖先都曾经在法国前殖民地毛里求斯生活过。由于这种复杂的家庭情况,勒克莱齐奥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流浪者。同时,战争也一直伴随着他的童年,他的父亲在战乱中逃亡到尼日利亚一直不敢回国,导致勒克莱齐奥的童年是在没有父亲的陪伴中度过的。所以勒克莱齐奥从小在心理上厌恶战争。正是这些原因所产生的创伤性体验诱发了勒克莱齐奥写作的本能。同时,其也影响着他的创作风格。
二、人性的质疑
由于其经历的不幸,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战争以及由战争带来的创伤性体验几乎成为一种永恒的主题。处在乱世中的人们都是惶恐甚至接近疯狂的,在战争中,人们的心灵麻木而又空寂。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一个救世主来安抚他们内心的痛苦,于是宗教便成了无数人心中的诺亚方舟。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就连正处在豆蔻年华的孩子们在面对残酷的战争时也都产生了“上帝是否存在”的哲学反思。不由得产生质疑“为什么我们看不见他(上帝),为什么他要躲起来,而他在这个地球上是无所不能的啊?”[1]在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中宗教是神圣的,但是面对于残酷的世界,宗教却又是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在无尽的等待中人逐渐失去希望。人类在等待,宗教中也无法寻找到自己的梦想。
三、人性冲突在作品中的展现
在勒克莱齐奥的心中,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有一层魔障,这个魔障就来源于创伤性体验。由于战争,缺乏社会认同导致自身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于是,他选择漂泊异乡,抛弃世俗。来到拉丁美洲之后,墨西哥文明、玛雅文明和巴拿马文化给了他充足的精神食粮。冰冻和禁锢的人性逐渐开始解禁,疏解。于是,人性的禁锢和解禁成为勒克莱齐奥对社会冲突的永恒命题。对未知的好奇,憧憬与在现实中的残酷和失落的矛盾一直贯穿在他的作品中。
由于见证了人性在面对死亡时所表现的巨大勇气,勒克莱齐奥积攒了很多写作素材。在他的作品中,在绝望的生活里,前方总有一个灯塔在引你前行。在《乌拉尼亚》中,童年时希腊神话为“我”营造了乌拉尼亚这个幻城,“我”长大后虽然已经成为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但“我”依旧找到了“我”心中的那所灯塔。在《流浪的星星》中,艾斯苔尔刚开始依靠耶路撒冷的许诺去寻找梦想中的家园,然而,在逃亡中她却开始不断的质疑耶路撒冷的存在。碰巧偶然遇到了同龄的小伙伴又一次点燃了她心中的希望。勒克莱齐奥笔下的人物虽然都历经磨难但是并非不幸。人物的性格命运都是多变的,究其根本,是因为他在书写人性,这种人性中蕴含着自然的力量,表达了人们努力从现实的阻碍中挣脱出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命题。
四、作品中的人性整合
在勒克莱齐奥的眼中,现代化的世界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在现代性的钢铁环境之下是不可能实现灵魂与肉体的交融。“勒克莱齐奥认为,现代社会异化的根源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断裂,而要修复这一断裂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回归自然,去往世界的另一端,去往地平线的另一边,去往沙漠大海——一切旷野,荒原之地,只有置身于粗粝而纯粹的自然空间里,人才能恢复感官的能力,才能领悟世界的奥秘与生命的力量。”[2]
勒克莱齐奥笔下的人物最后都成功找到了自己灵魂安放的场所,获得了人性的整合。而人性整合的力量就在于回归自我,融入自然。在《沙漠》中,拉拉本被迫逃亡到法国马赛,在这里,她感受到了世间的黑暗。无奈之下重归故土,却在荒原中寻求到真实的自己。《寻金者》中主人公起先寻金的目的在于的得到现实的利益,可在多次“寻金”失败后,他逐渐领悟到生命中真正的“金”——掩藏在内心深处的故乡,大自然,以及在大自然下内心深处的平静。《流浪的星星》中,虽然战争依旧存在,每个人的生命都还在受到威胁,但是在回归自然后,在旅途中结成的友谊使艾斯苔尔和萘玛寻找到了属于自己内心的净土,成为黑暗的世界中那颗“明亮的星星”。在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中,生命的内在潜力就表现于通过漂移、寻找灵魂的家园最终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感受人性的釋放、生命和心灵的狂喜。
结语
乐黛云曾经这样评价过勒克莱齐奥:“勒克莱齐奥的获奖标志着世界文化的一种转向——从单边统治,西方中心的全球化转向共存共荣,多元互动的全球化” [3]跨越地域、跨越文化的作品成功的创造了一个新时代,人类在世界中产生怀疑憧憬着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但个体却在怀疑中开始自我反思,开始追求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 勒克莱齐奥[法],袁筱一译,《流浪的星星》[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189页
[2] 高方, 樊艳梅, 勒克莱齐奥作品中自然空间的构建[J], 外国文学研究,2013(4): 123-124
[3] 乐黛云, 快乐对话之——谈文化转向的风标[J],中国比较文学,2009(2): 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