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与交通一相逢,便省却时间无数。
上下班高峰时段,通过手机APP提前知道未来半小时的道路交通状况;智能信号灯为公交车一路亮绿灯,出行更快速;乘坐公共交通“先乘车,后付款”……
这并不是什么科幻片里的画面。这样极具未来感的生活场景,已逐渐在重庆上演。
如今,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蓬勃发展,智能交通凭借在技术集成、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在缓解城市拥堵、方便市民出行、助力交通管理等方面越发智能和精准。
缓解拥堵,为驾驶“插上翅膀”
2017年12月18日早上6点40分,家住渝北区的庞宇夫妇就叫醒了10岁的女儿。“星期一早上,路上一般会出现拥堵,所以要提前出门。”庞宇感叹。
出门前,庞宇先在手机上通过某导航APP查询路线,收到一条黄花园立交附近发生一起车辆追尾事故的推送消息。
这一及时消息立即让庞宇改走嘉陵江大桥,他先顺利地将女儿送到人民小学,然后才到单位上班。
“每天早上送女儿上学前,都要先查一下路况,然后设计线路,免得误事。”庞宇说。
庞宇收到的及时推送消息,同样也发送到了如他一样驾车的市民手机上。这一及时消息,立即让准备驶向黄花园大桥方向的车辆改变了行驶路线。
这则信息正是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指挥中心交通运行监测中心通过互联网出行运营平台给沿途车主精准推送的。
不光是通过地图软件实时诱导,公安交管部门还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在主城区建设了27块交通诱导屏,让不熟悉智能手机的驾驶员,第一时间选择合理出行路线。
诱导屏每两分钟就会自动更新一次,就像手机地图一样,通过红黄绿等颜色,把道路情况传递给驾驶员。
经常乘坐公交车由南岸区前往渝中区的市民可能会发现,公交车每次驶出南坪隧道时,面前的信号灯都会变成绿灯,让公交车迅速右转进入位于长下坡上的公交车站。
这背后正是公交信号优先技术在“大放异彩”:隧道出口的卡口装置扫描到公交车上的交通信息卡,会自动让信号灯多给十秒左右的绿灯。
以上只是智能交通在缓解城市拥堵“大城市病”上的缩影。
据悉,重庆即将实施主城区智能交通系统升级改造工程。该项目涵盖整个主城建成区,可极大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和交通管理的效能。
智能管理,决策参考“好助手”
2017年12月21日下午4时8分,在菜园坝立交桥下公交车站前方,一辆长安面包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刮擦。
两位司机在主干道上声嘶力竭地理论谁的责任时,后面车辆堵成长龙。
突然,面包车司机的手机响了:“渝B9××××长安车司机,这里是渝中区交巡警指挥中心。请你与的哥尽快撤离现场,把车辆挪至八一隧道前方临时停车区,等候民警到场。”
接到电话后,争吵双方立马按照指令撤至临停区域,此时距离事发仅仅一分半钟。
如今,行驶在渝中区嘉滨路、长滨路等交通要道,驾驶人员特别留意设置在道路沿线的高清摄像头。这些摄像头被市民称为“空中交巡警”。
据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渝中区智能交通系统架设了多套地感线圈车辆检测器、微波车辆检测器、电子警察和违法停车抓拍取证系统。
通过这套科技设备,渝中区交巡警指挥中心平台可对道路沿线区域的交通状况实现实时掌控。
视频巡逻机制由此建立:一旦发现拥堵隐患,平台自动推送至前台指挥民警核查,变“被动处置”为“主动发现”。 一旦监控視频得到证实,中心一边调度部署警力到场,一边通过车辆车主登记信息对其下达电话指令。
近年来,在渝中区生活多年的许自力开车经过两路口环道时,发现了一件“怪事”:无论是堵车还是通畅,常看不到民警在路口执勤,可一旦有事故发生,交巡警又会很快现身。
许自力感到不解:“两路口环道不至于没有民警执勤吧?”
他的疑问,在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的指挥大厅里就能找到答案。
在大厅中央的几十块监控屏幕上,显示的是各个重要路口的实时画面,画面中看不到一个在路上执勤的民警。
原来,渝中区的灯控路口已全部联网,运用灯控路口溢出控制技术,可以控制拥堵方向的车流量,放行其他方向的车辆,从而避免路口被堵死。如今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民警前往现场对红绿灯的变换进行手动操作。
凡此种种,都要归功于渝中区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这套系统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移动警务、指挥调度、交通诱导、交通组织、视频管理、违法处理、统计分析等多项业务功能。
智能出行,移动支付更便捷
2017年12月1日,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现身重庆长江索道,为“腾讯乘车码”站台。
当日,在长江索道闸机口现场,马化腾通过微信小程序中的“腾讯乘车码”,将二维码靠近索道入口的闸机,仅0.2秒即入闸成功。
以此为标志,腾讯公司开启与重庆智慧交通领域的合作。这意味着,重庆让“先乘车,后付款”的出行方式变为现实。乘客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中的“腾讯乘车码”,将二维码靠近索道的闸机,即可扫码入闸,乘坐重庆长江索道。据介绍,乘车码当前已实现了脱网验证,机器响应速度快到毫秒。
重庆长江索道正式成为西南首个使用腾讯乘车码的公共交通。
据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作为西南地区融贯东西、汇通南北的综合交通枢纽,首先上线腾讯乘车码,将对西南乃至全国各地公共交通的智慧转型形成辐射效应。
这也意味着重庆交通移动支付正式提速,“先乘车、后付款”的移动支付交通场景,已然成为现实。
事实上,这仅仅是重庆智能出行的一小步。据悉,重庆还将逐步在轨道、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上推行互联网支付方式。
随着交通管理越来越智能,大数据分析越发精准,人工智能将为重庆的交通建设插上“隐形的翅膀”。
【记者札记】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交通的发展方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智能交通是现代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合理运用智能交通,让交通管理向着精准化、智能化服务方向发展,无疑是治理重庆交通拥堵顽疾、提升重庆交通公共服务能力的一个“良方”。
当然,智能交通建设也并非一蹴而就的工程。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需要从交通需求管理、合理布局等多方面着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推动下,智能交通将迎来创新发展的黄金时代。
上下班高峰时段,通过手机APP提前知道未来半小时的道路交通状况;智能信号灯为公交车一路亮绿灯,出行更快速;乘坐公共交通“先乘车,后付款”……
这并不是什么科幻片里的画面。这样极具未来感的生活场景,已逐渐在重庆上演。
如今,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蓬勃发展,智能交通凭借在技术集成、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在缓解城市拥堵、方便市民出行、助力交通管理等方面越发智能和精准。
缓解拥堵,为驾驶“插上翅膀”
2017年12月18日早上6点40分,家住渝北区的庞宇夫妇就叫醒了10岁的女儿。“星期一早上,路上一般会出现拥堵,所以要提前出门。”庞宇感叹。
出门前,庞宇先在手机上通过某导航APP查询路线,收到一条黄花园立交附近发生一起车辆追尾事故的推送消息。
这一及时消息立即让庞宇改走嘉陵江大桥,他先顺利地将女儿送到人民小学,然后才到单位上班。
“每天早上送女儿上学前,都要先查一下路况,然后设计线路,免得误事。”庞宇说。
庞宇收到的及时推送消息,同样也发送到了如他一样驾车的市民手机上。这一及时消息,立即让准备驶向黄花园大桥方向的车辆改变了行驶路线。
这则信息正是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指挥中心交通运行监测中心通过互联网出行运营平台给沿途车主精准推送的。
不光是通过地图软件实时诱导,公安交管部门还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在主城区建设了27块交通诱导屏,让不熟悉智能手机的驾驶员,第一时间选择合理出行路线。
诱导屏每两分钟就会自动更新一次,就像手机地图一样,通过红黄绿等颜色,把道路情况传递给驾驶员。
经常乘坐公交车由南岸区前往渝中区的市民可能会发现,公交车每次驶出南坪隧道时,面前的信号灯都会变成绿灯,让公交车迅速右转进入位于长下坡上的公交车站。
这背后正是公交信号优先技术在“大放异彩”:隧道出口的卡口装置扫描到公交车上的交通信息卡,会自动让信号灯多给十秒左右的绿灯。
以上只是智能交通在缓解城市拥堵“大城市病”上的缩影。
据悉,重庆即将实施主城区智能交通系统升级改造工程。该项目涵盖整个主城建成区,可极大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和交通管理的效能。
智能管理,决策参考“好助手”
2017年12月21日下午4时8分,在菜园坝立交桥下公交车站前方,一辆长安面包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刮擦。
两位司机在主干道上声嘶力竭地理论谁的责任时,后面车辆堵成长龙。
突然,面包车司机的手机响了:“渝B9××××长安车司机,这里是渝中区交巡警指挥中心。请你与的哥尽快撤离现场,把车辆挪至八一隧道前方临时停车区,等候民警到场。”
接到电话后,争吵双方立马按照指令撤至临停区域,此时距离事发仅仅一分半钟。
如今,行驶在渝中区嘉滨路、长滨路等交通要道,驾驶人员特别留意设置在道路沿线的高清摄像头。这些摄像头被市民称为“空中交巡警”。
据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渝中区智能交通系统架设了多套地感线圈车辆检测器、微波车辆检测器、电子警察和违法停车抓拍取证系统。
通过这套科技设备,渝中区交巡警指挥中心平台可对道路沿线区域的交通状况实现实时掌控。
视频巡逻机制由此建立:一旦发现拥堵隐患,平台自动推送至前台指挥民警核查,变“被动处置”为“主动发现”。 一旦监控視频得到证实,中心一边调度部署警力到场,一边通过车辆车主登记信息对其下达电话指令。
近年来,在渝中区生活多年的许自力开车经过两路口环道时,发现了一件“怪事”:无论是堵车还是通畅,常看不到民警在路口执勤,可一旦有事故发生,交巡警又会很快现身。
许自力感到不解:“两路口环道不至于没有民警执勤吧?”
他的疑问,在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的指挥大厅里就能找到答案。
在大厅中央的几十块监控屏幕上,显示的是各个重要路口的实时画面,画面中看不到一个在路上执勤的民警。
原来,渝中区的灯控路口已全部联网,运用灯控路口溢出控制技术,可以控制拥堵方向的车流量,放行其他方向的车辆,从而避免路口被堵死。如今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民警前往现场对红绿灯的变换进行手动操作。
凡此种种,都要归功于渝中区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这套系统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移动警务、指挥调度、交通诱导、交通组织、视频管理、违法处理、统计分析等多项业务功能。
智能出行,移动支付更便捷
2017年12月1日,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现身重庆长江索道,为“腾讯乘车码”站台。
当日,在长江索道闸机口现场,马化腾通过微信小程序中的“腾讯乘车码”,将二维码靠近索道入口的闸机,仅0.2秒即入闸成功。
以此为标志,腾讯公司开启与重庆智慧交通领域的合作。这意味着,重庆让“先乘车,后付款”的出行方式变为现实。乘客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中的“腾讯乘车码”,将二维码靠近索道的闸机,即可扫码入闸,乘坐重庆长江索道。据介绍,乘车码当前已实现了脱网验证,机器响应速度快到毫秒。
重庆长江索道正式成为西南首个使用腾讯乘车码的公共交通。
据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作为西南地区融贯东西、汇通南北的综合交通枢纽,首先上线腾讯乘车码,将对西南乃至全国各地公共交通的智慧转型形成辐射效应。
这也意味着重庆交通移动支付正式提速,“先乘车、后付款”的移动支付交通场景,已然成为现实。
事实上,这仅仅是重庆智能出行的一小步。据悉,重庆还将逐步在轨道、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上推行互联网支付方式。
随着交通管理越来越智能,大数据分析越发精准,人工智能将为重庆的交通建设插上“隐形的翅膀”。
【记者札记】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交通的发展方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智能交通是现代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合理运用智能交通,让交通管理向着精准化、智能化服务方向发展,无疑是治理重庆交通拥堵顽疾、提升重庆交通公共服务能力的一个“良方”。
当然,智能交通建设也并非一蹴而就的工程。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需要从交通需求管理、合理布局等多方面着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推动下,智能交通将迎来创新发展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