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育学科,更是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性的教育学科.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人类交际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语文课标提出的首要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所谓人文素养的语义不是很确定,人们通常把它和人文精神等同起来.普遍的理解是,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的统一,简单说是指做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态度.人文素养最典型的标志是人文精神.它追求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人的理想的人格,是对人的关怀及人的和谐发展.语文课标明确规定: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说明语文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拥有开创事业、发展自己、实现自我的知识能力;另一方面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传授、熏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达到性情和心灵的陶冶塑造,形成个体人的精神面貌,获得理想人格的全面发展.故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渗透性、感染性、发展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