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浅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huait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提高教学的质量,即所谓的"减负提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简单地说,就是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生活资源优势、培养探究精神的等三方面来论证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期对同行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物理;教学 ;高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内驱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知识本身的爱好。"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爱好的一切现象、事物、知识等,总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探究,因而学生对感兴趣科目就会学得好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成为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列举学生身边应用物理知识的事物作为例子,如介绍他们穿的鞋子、骑的自行车、用的手电筒、电灯、电视、手机、电磁炉、卫星等物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学习动机也因此激发。在教学具体知识的时候,会将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一条主线,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如在教电的知识时,问: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学习会怎样?在同学们作出各种各样的回答后,便介绍物理学家法拉弟的成就、电的发明过程、生活的应用和对社会的贡献等,诱发学生对学习电的知识兴趣;在学习了相关知识之后,指导同学们在实验室操作发电机模型,当电灯亮起时,同学们迫切想了解发电机的构造,这时,再通过课件演示发电机发电的原理、三峡发电机组、核电站等,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发电机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同学们始终在兴趣浓厚中学习物理知识,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学习内驱力的目的。
  二、联系实际,发挥生活资源优势,实现有效教学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便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现象或者问题,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对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帮助很大。在讲授杠杆的应用时,我就事前做了充分准备,提出了学生可能会想到的一些问题,例如,阿基米德说过,给他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他能把地球翘起来,这可能吗?家中门的把手为什么安在门边缘处?然后准备一些日常用品:老虎钳子、剪刀、钓鱼杆、杆秤、天平、起子等,先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别说出如何使用,然后运用杠杆原理,引导学生解释这样使用的理由。这种教学虽费时费力,但学生学习劲头高涨,课堂效果很好,便于理解有关知识。
  2.让学生积极体验生活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同时又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神舟十号飞船上,航天员在空中授课的物理知识,可以组织学生收看,可以让学生感受在空中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从而体会不同条件下的物理知识。
  3.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初中教材,很多物理知识就在学生身边,布置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无疑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让学生观察烧开水的壶嘴向外喷"白气"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到"白气"?让学生思考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蒸馒头冒"白气"和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又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
  三、探究精神的养成
  探究精神的养成是学生会学的基础。在探究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培养好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达到使学生会学的目的。
  新课标中提倡探究式教学。即学生或通过自己的活动,或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方式的主动学习,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均可谓探究过程。探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不能一遇到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而总是等着教师给出答案;同样教师也不能学生一遇到问题就急忙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应该合理地引导学生经过主动的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放得开手脚,不要因为学生的探究过程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或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偏离自己的思路设计好了的探究程序,而形成牵着学生的鼻子搞"探究"。因为它不但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反而会使学生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百害而无一利。当然,教学中也不可能处处都让学生活动,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科学规律,而只放不收。
  在探究模式上,《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让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最为基本的科学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据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同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这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工作的必须条件。为了使探究式活动顺利展开,教师还必须负责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文学的,如用电器说明书或某种猜想,也可以是实物的,如用电器或某种实验现象。它们是引起和形成学生探究发现经历的工具,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学生需要在改造材料的过程中完成发现并改造自己原有的认识。所以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应该与所要发现的知识具有相同的结构,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并且是适宜学生完成发现的。
  总之,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起始阶段,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还影响到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好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每位物理教师始终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阴瑞华.《物理教学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2]梁文清.《改革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3]许兰.《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信心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就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自信心;中学生;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工作了十年,当了七年班主任,带过三届学生,一个普通班,两个实验班,两百多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学习生活经历,各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基础不同,成绩有高有低,他们之间存在太多的差异,但是在与
【中图分类号】G610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教育是因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素质教育就必然成了当今教育的根本方向。幼儿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而幼儿期所获得的最基本的素质培养,对于人的一生发展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影响。  1、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以往的幼儿教育过程中,往往以老师为主,老师做什么,幼儿
〔摘要〕凭祥市成为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工作-----EEPO有效教学试点区。在实施"EEPO有效教育"以来,实验教师在积极探索、实践,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文章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从学生、教师、地理学科三个角度来分析,并以课例的形式阐述一节好的地理课相应对策以及方法。  〔关键词〕"MS-EEPO"课型方式;好课;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在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怎样的课才
【摘要】本文从分析目前我国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出发,探讨了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传授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和强化在语境中的实际运用,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词汇教学;有效性;趣味性;文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G712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成分。英国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说:"Wit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