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市东园小学创办于1909年。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起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理性、务实、包容、开放”的学校文化、“改革创新、合作竞争、敬业奉献”的教师文化,并明确了“扎实学习、独立思考、健康生活”的学生培养目标。以此为价值引领,学校朝向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发展,致力实现“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办学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以“审美”为核心,从课程改革入手,在丰富课程内容、拓展课程资源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以满足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不同需求。在此过程中,东园小学在儿童诗教学、儿童水墨画教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鲜明的诗画教育特色。
环境文化,塑诗画校园之“形”
文化的滋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根基和土壤。学校诗画特色的形成,得益于杭州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以及东园地区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南宋时,该地曾被辟为皇家御园,故称“东园”。元、明以来,东园地区民间丝绸作坊集聚,有“机杼之声,比户相闻”之说。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如洪昇、厉鹗、袁枚等都曾在此居住或生活过,留下许多与东园有关的诗词、文章等。现在,经过背街小巷改造后的东园地区,新辟了“宋词一条街”,名人书法、碑亭辞章随处可见。近几年,东园小学精心打造“诗画”校园文化,由“诗歌墙”“水墨墙”“水墨画廊”“写生园”等构成的特色环境为孩子学习、创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课程建设,创诗画校园之“实”
“审美”是学校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艺术形式而言,无论诗歌还是水墨画,最终都是为了表现美,生活、实践、审美贯穿于学校艺术教育的始终。在开展诗画教育的过程中,东园小学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去领悟什么是美、什么是和谐,并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诗歌或绘画表现出来。一方面,学校利用杭州特有的人文资源、历史资源和艺术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从中发现美、欣赏美、热爱美。另一方面,学校加强在藝术教学课堂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研究,为学生的表达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艺术教育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一大领域,其特色发展的理念已被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除各类艺术课程和每年一届的校园艺术节外,学校还开设了圣野诗社、水墨画社、书法、速写等多个艺术社团,每周两节课。其中,1-3年级开设童诗课“童年飞歌”,每周一节课,每天20分钟诗歌诵读;4-6年级开设水墨课,每学期不少于20课时。
有效利用杭州特有的自然山水资源和艺术教育资源,补充和丰富现有的课程资源,是东园小学开展艺术教育的主要做法。与此同时,学校还以活动为载体,利用社团活动时间和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各类艺术创作活动。近几年,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了新西湖、大运河、中国美院及各类博物馆、艺术馆,先后开展了“寻访文化——我与杭州”“走访大运河”“走访背街小巷”“寻找东园历史文化碎片”“新西湖”等水墨画创作系列活动,以及“奥运”“汶川地震”“环保”“廉洁”等儿童诗创作系列活动。学生的作品分别汇集成《水墨童年》画册和《常青树》诗集,并先后在杭州历史博物馆、西湖美术馆、陆游纪念馆、运河博物馆专场展出。此外,学校还聘请著名儿童诗人圣野、吴少山、梁晓明担任诗社校外专家,并邀请中国美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来校指导。
课题引领,铸诗画校园之“魂”
近年来,东园小学紧抓“课程理念、课题研究、学科特色”,引导教师大力开展科研引领下的校本研训,有效提升了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和品位。
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开展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亲近本土,回归生活——‘活化’儿童水墨画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实践与研究”是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该课题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理论支撑,旨在借助儿童水墨画教学这一载体,通过对“本土挖掘”“生活提炼”“活动拓展”等内容的研究,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引导学生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达内心的情感。“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研究”是杭州市课改专项课题。教师通过研究该课题,开发出富有生命力的儿童诗校本课程,浸润学生的心灵,进一步彰显学校诗化教育特色。
在开展教师校本研训时,学校倡导学术研究,创新研训方法。一是重视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训练,写作、书法、绘画、声乐、器乐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艺术组教师们的常规项目。二是“走出去”拓展眼界。学校的文学指导教师和美术组教师经常到南京、苏州、上海等地参与学术交流、培训和相关教研活动。三是“请进来”。学校先后邀请圣野、吴少山等著名作家以及何水法、吴山明等美术专家来校指导儿童诗教学、创作和儿童水墨画教育。四是关注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学校将研训的落脚点放在教师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具体行为上,借助各种教学研究平台,具体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经过多年的努力,东园小学被评为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浙江省诗词研究基地学校、杭州市美术教研基地学校;“圣野诗社”被评为全国优秀红领巾社团,有200多首学生诗作在报刊上发表。
诗画东园,童心飞扬。充满文化情怀的东园人,正徜徉于诗意画韵之间,吟诵人生的精彩,描绘教育的未来!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东园小学)
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以“审美”为核心,从课程改革入手,在丰富课程内容、拓展课程资源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以满足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不同需求。在此过程中,东园小学在儿童诗教学、儿童水墨画教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鲜明的诗画教育特色。
环境文化,塑诗画校园之“形”
文化的滋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根基和土壤。学校诗画特色的形成,得益于杭州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以及东园地区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南宋时,该地曾被辟为皇家御园,故称“东园”。元、明以来,东园地区民间丝绸作坊集聚,有“机杼之声,比户相闻”之说。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如洪昇、厉鹗、袁枚等都曾在此居住或生活过,留下许多与东园有关的诗词、文章等。现在,经过背街小巷改造后的东园地区,新辟了“宋词一条街”,名人书法、碑亭辞章随处可见。近几年,东园小学精心打造“诗画”校园文化,由“诗歌墙”“水墨墙”“水墨画廊”“写生园”等构成的特色环境为孩子学习、创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课程建设,创诗画校园之“实”
“审美”是学校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艺术形式而言,无论诗歌还是水墨画,最终都是为了表现美,生活、实践、审美贯穿于学校艺术教育的始终。在开展诗画教育的过程中,东园小学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去领悟什么是美、什么是和谐,并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诗歌或绘画表现出来。一方面,学校利用杭州特有的人文资源、历史资源和艺术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从中发现美、欣赏美、热爱美。另一方面,学校加强在藝术教学课堂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研究,为学生的表达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艺术教育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一大领域,其特色发展的理念已被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除各类艺术课程和每年一届的校园艺术节外,学校还开设了圣野诗社、水墨画社、书法、速写等多个艺术社团,每周两节课。其中,1-3年级开设童诗课“童年飞歌”,每周一节课,每天20分钟诗歌诵读;4-6年级开设水墨课,每学期不少于20课时。
有效利用杭州特有的自然山水资源和艺术教育资源,补充和丰富现有的课程资源,是东园小学开展艺术教育的主要做法。与此同时,学校还以活动为载体,利用社团活动时间和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各类艺术创作活动。近几年,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了新西湖、大运河、中国美院及各类博物馆、艺术馆,先后开展了“寻访文化——我与杭州”“走访大运河”“走访背街小巷”“寻找东园历史文化碎片”“新西湖”等水墨画创作系列活动,以及“奥运”“汶川地震”“环保”“廉洁”等儿童诗创作系列活动。学生的作品分别汇集成《水墨童年》画册和《常青树》诗集,并先后在杭州历史博物馆、西湖美术馆、陆游纪念馆、运河博物馆专场展出。此外,学校还聘请著名儿童诗人圣野、吴少山、梁晓明担任诗社校外专家,并邀请中国美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来校指导。
课题引领,铸诗画校园之“魂”
近年来,东园小学紧抓“课程理念、课题研究、学科特色”,引导教师大力开展科研引领下的校本研训,有效提升了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和品位。
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开展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亲近本土,回归生活——‘活化’儿童水墨画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实践与研究”是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该课题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理论支撑,旨在借助儿童水墨画教学这一载体,通过对“本土挖掘”“生活提炼”“活动拓展”等内容的研究,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引导学生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达内心的情感。“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研究”是杭州市课改专项课题。教师通过研究该课题,开发出富有生命力的儿童诗校本课程,浸润学生的心灵,进一步彰显学校诗化教育特色。
在开展教师校本研训时,学校倡导学术研究,创新研训方法。一是重视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训练,写作、书法、绘画、声乐、器乐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艺术组教师们的常规项目。二是“走出去”拓展眼界。学校的文学指导教师和美术组教师经常到南京、苏州、上海等地参与学术交流、培训和相关教研活动。三是“请进来”。学校先后邀请圣野、吴少山等著名作家以及何水法、吴山明等美术专家来校指导儿童诗教学、创作和儿童水墨画教育。四是关注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学校将研训的落脚点放在教师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具体行为上,借助各种教学研究平台,具体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经过多年的努力,东园小学被评为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浙江省诗词研究基地学校、杭州市美术教研基地学校;“圣野诗社”被评为全国优秀红领巾社团,有200多首学生诗作在报刊上发表。
诗画东园,童心飞扬。充满文化情怀的东园人,正徜徉于诗意画韵之间,吟诵人生的精彩,描绘教育的未来!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东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