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击】
轻质的汽车部件、环保的绿色能源,这些既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研究成果,也是生态环境的必然需要。2011年上海车展期间,巴斯夫、陶氏、杜邦等化工巨头带来了汽车相关的解决方案,不管用哪种解决方案,目的都是要让汽车减轻体重、有效节能。可以预见,在中国“次世代”的汽车世界里,这些包裹于整车厂品牌里面的化工品牌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2009年,一款采用轻量化设计的奥迪S5,仅靠一台4缸引擎,就能使其在赛道上的表现比S5的V8引擎版本还要高出一筹。这当然要归功于其仅仅400公斤重的轻量化车身。
有鉴于此,奥迪新上市的第二代TT和新款A6也都在努力“瘦身”。而大众的对手们也没有闲着,宝马的横梁、标致的结构嵌件和Smart的概念座椅等都采用了轻质结构的方案。轻质化在如今汽车行业已是大势所趋。而这个任务目前看来将会由化工企业来完成。
2011上海车展期间,巴斯夫、陶氏、杜邦等化工巨头带来了汽车相关的解决方案。不管最终采用哪种方案,目的都是要让汽车减轻体重、有效节能。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对材料进行改进是最好的办法,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尽可能降低自身重量。作为全球汽车行业最大的化学品供应商,巴斯夫的官方介绍说,其“轻质结构”的汽车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汽车最多减重50公斤,二氧化碳减少5克/公里。目前,这样一款被称作Ultramid的聚酰胺产品已经被用在了欧宝、福特、戴姆勒等多个知名品牌的多款车型上。
而对于采用新型材料替代传统金属的做法,最受关注的就是安全性能否保证。对于这些疑虑,巴斯夫亚太区总裁侯宇哲表示:“巴斯夫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其中在材料上通过计算机辅助对传统的工程塑料进行性能上的提升,此外还会考虑如何使用这些材料,使其发挥出最好的性能。”
巴斯夫的野心还不仅如此,其在被看做世界汽车未来发展趋势的新能源领域也早早布局。当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电动汽车电池研发过程中时,巴斯夫正在从减重的角度开发轻质电池材料。根据其给出的数据,与传统汽油汽车相比,融合轻质化技术的电动车在最大功率和输出扭矩上不分上下,只有续航能力依然不足。
同时瞄准燃油和新能源领域,巴斯夫在轻质化技术市场上占据先机的目的昭然若揭。而同样是轻质化的思路,拜耳材料科技也于近期提出了多项方案:将PC材料替代传统玻璃,采用塑料复合材料用于车身等。显然,汽车轻质化竞争同样激烈。而中国市场则显得尤为重要。
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的强力推动下,2010年亚洲汽车产量增幅逾30%。同时,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正在逐渐与低碳经济靠拢,按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要达到500万辆。
面对中国汽车市场化学品的这块巨大“蛋糕”,国外化工企业陆续涌入。杜邦、拜耳、陶氏、朗盛和PPG等跨国企业,都在中国建有生产基地。巴斯夫在中国的投资总额从1990年至今已达到38亿欧元,使中国成为巴斯夫仅次于德国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市场。在巴斯夫的全球网络布局中,新的一体化基地选址南京,而位于上海浦东的巴斯夫亚太区创新科技园区也将于明年初落成。
借助于各自不同的轻质化技术和产品,不难想象,中国汽车市场对于这些国外化工企业来说又是一大块肥沃的土壤。在中国“次世代”的汽车世界里,这些包裹于整车厂品牌里面的化工品牌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轻质的汽车部件、环保的绿色能源,这些既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研究成果,也是生态环境的必然需要。2011年上海车展期间,巴斯夫、陶氏、杜邦等化工巨头带来了汽车相关的解决方案,不管用哪种解决方案,目的都是要让汽车减轻体重、有效节能。可以预见,在中国“次世代”的汽车世界里,这些包裹于整车厂品牌里面的化工品牌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2009年,一款采用轻量化设计的奥迪S5,仅靠一台4缸引擎,就能使其在赛道上的表现比S5的V8引擎版本还要高出一筹。这当然要归功于其仅仅400公斤重的轻量化车身。
有鉴于此,奥迪新上市的第二代TT和新款A6也都在努力“瘦身”。而大众的对手们也没有闲着,宝马的横梁、标致的结构嵌件和Smart的概念座椅等都采用了轻质结构的方案。轻质化在如今汽车行业已是大势所趋。而这个任务目前看来将会由化工企业来完成。
2011上海车展期间,巴斯夫、陶氏、杜邦等化工巨头带来了汽车相关的解决方案。不管最终采用哪种方案,目的都是要让汽车减轻体重、有效节能。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对材料进行改进是最好的办法,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尽可能降低自身重量。作为全球汽车行业最大的化学品供应商,巴斯夫的官方介绍说,其“轻质结构”的汽车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汽车最多减重50公斤,二氧化碳减少5克/公里。目前,这样一款被称作Ultramid的聚酰胺产品已经被用在了欧宝、福特、戴姆勒等多个知名品牌的多款车型上。
而对于采用新型材料替代传统金属的做法,最受关注的就是安全性能否保证。对于这些疑虑,巴斯夫亚太区总裁侯宇哲表示:“巴斯夫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其中在材料上通过计算机辅助对传统的工程塑料进行性能上的提升,此外还会考虑如何使用这些材料,使其发挥出最好的性能。”
巴斯夫的野心还不仅如此,其在被看做世界汽车未来发展趋势的新能源领域也早早布局。当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电动汽车电池研发过程中时,巴斯夫正在从减重的角度开发轻质电池材料。根据其给出的数据,与传统汽油汽车相比,融合轻质化技术的电动车在最大功率和输出扭矩上不分上下,只有续航能力依然不足。
同时瞄准燃油和新能源领域,巴斯夫在轻质化技术市场上占据先机的目的昭然若揭。而同样是轻质化的思路,拜耳材料科技也于近期提出了多项方案:将PC材料替代传统玻璃,采用塑料复合材料用于车身等。显然,汽车轻质化竞争同样激烈。而中国市场则显得尤为重要。
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的强力推动下,2010年亚洲汽车产量增幅逾30%。同时,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正在逐渐与低碳经济靠拢,按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要达到500万辆。
面对中国汽车市场化学品的这块巨大“蛋糕”,国外化工企业陆续涌入。杜邦、拜耳、陶氏、朗盛和PPG等跨国企业,都在中国建有生产基地。巴斯夫在中国的投资总额从1990年至今已达到38亿欧元,使中国成为巴斯夫仅次于德国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市场。在巴斯夫的全球网络布局中,新的一体化基地选址南京,而位于上海浦东的巴斯夫亚太区创新科技园区也将于明年初落成。
借助于各自不同的轻质化技术和产品,不难想象,中国汽车市场对于这些国外化工企业来说又是一大块肥沃的土壤。在中国“次世代”的汽车世界里,这些包裹于整车厂品牌里面的化工品牌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