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地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关键词:公益性文化事业;调查;思考
Abstract :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the strengthening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s to meet the people's basic cultural needs, guarantee the people's basic cultur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main way.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investment, encourage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perfect system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talents teams,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ultural commonweal undertaking development.
Key words: cultural commonweal undertaking; survey;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让城乡居民享受文化的强力滋润、提升幸福生活指数的重要手段,需要我们以更加清醒的文化自觉、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更加有力的组织领导、更加务实的政策措施去推动。近年来,宣城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相比,与城乡居民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依然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认真思考。
一、宣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宣城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完善
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建成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所有文化站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并全部投入使用;建成800多家面积超过2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覆盖全市789个行政村,提前一年实现村村有书屋的目标,每个农家书屋都配置了1500余册图书,100多种张电子音像制品,30多种报刊供农民朋友免费阅读;20户以上自然村通过卫星接收、有线电视联网等方式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②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大加强
我市共有8个图书馆(含市级1个,县级7个)、8个文化馆(含市级1个,县级7个),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建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据统计从2011年6月28日免费开放至11月底,我市所有图书馆免费开放时间平均为每周54.1小时,公共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平均为每周44.5小时;接待人次从85295人激增到459608人,是免费开放前的5倍;流通图书量从12.6万册增加到25.8万册,数量翻了一番;新办图书证8605个,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各级文化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包括下基层演出、书画培训、音舞培训、非遗展览、艺术画廊、数字放映、戏曲联谊、计算机应用培训等。2011年举办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112次、公益性展览展示52次、举办文化艺术培训班75个和成立馆办文艺团队28个。③
(三)富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宣城市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皖南花鼓戏、皖南皮影戏、龙船、舞狮、高跷、龙灯、放荷灯、旱船等民间民俗传统文化活动长盛不衰,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据统计,现有各类群众业余文化队伍160多支,每年为群众演出达1000余场(次)。宣州区近年来连续举办 “五月五、庆端午龙舟赛”;④宁国市畲乡的三月三歌会;绩溪的民俗展演、元宵民俗文化巡游、农民欢乐腰鼓大赛;泾县连续举办春节群众文化活动周,灯谜、灯展、焰火晚会、民俗表演、书画展、花卉展、广场舞展演、专场文艺演出等活动,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力地带动了乡风文明。
(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资金保障机制初步建立
近年来,宣城市各级政府共投入农村文化工程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克服财政困难,千方百计筹措公益性文化机构活动经费。宣城市级文化馆活动经费30万元、图书馆购书经费30万元、博物馆经费20万元已全部纳入财政预算。⑤2011年郎溪县“农家书屋”工程在上级资金尚未全部下达的情况,县财政主动作为,采取先行垫付的办法,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在全市率先完成建设任务。宁国市在全省率先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按户籍人口每人每年2元以上的标准,安排基层文化活动专项经费;每年按照全市户籍人口人均1元标准安排基层文化建设扶持奖励经费,市财政投入基层文化建设比例不低于省定标准,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级网络的正常运作,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⑥
(五)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地方文化传承得到加强
近年来,各级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同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全市各类“非遗”项目进行及时抢救和保护,先后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30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培育了4名国家级、32名省级、46个市级“非遗”传承人。市财政大幅度增加文物维修保护经费的常年预算,进一步加大了对各类文物的保护力度。大力支持文化艺术精品创作。2011年全市重大文化活动投入已达2000多万元,拍摄了《洋船屋》、《春风化雨》、《天下第一墨》等影视作品,开展中国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⑦
二、宣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基本保障,但应看到,其与老百姓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着很大差距。
(一)市县两级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十一五”期间,宣城市市县两级三馆建设、城区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大的进展。宣城市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530平方米,市博物馆建筑面积为23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近50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件,二级文物24件,三级文物504件,馆藏及对外开放能力严重不足。根据2009年文化部公布的图书馆评估标准,宣城市图书馆作为市级公共图书馆,馆舍面积只符合三级图书馆要求。全市现有县级文化馆7个,图书馆6个,博物馆2個。除宁国情况稍好外,其他县市区状况都不好。比如,郎溪县文化馆为五十年代危房。⑧宣城市县城区共有135个社区,目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好的不多。比如,宁国市有14个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上是空白点。
(二)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运行效果亟待提高
一是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主要集中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农家书屋普遍挤在村部,其发挥作用不大。究其主要原因是:镇村撤并后,辖区面积大,村民居住分散,道路崎岖,难以开展活动。二是农家书屋的管理不到位。农家书屋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多数时间大门紧锁。三是不能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农家书屋的书刊品种单一,不能充分针对服务对象特点开展活动,如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读物太少,不能在星期天和寒暑假开放。
(三)基层公共文化人才严重不足
整个“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馆系统仅从院校招聘6人,图书馆7人,博物馆2人,整个队伍严重老化。⑨随着三馆免费开放的开展,群众需求层次的提升,工作量、工作要求也日益提高,迫切需要知识专业化、素质综合化的工作人员,目前宣城市图书馆现有职工6人,市博物馆10人、市文化馆只有4人,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多数乡镇文化站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低、能力有限,新增人员大多不是专业人员,文艺人才缺乏。文化站多数只有1至2人,且不可避免地大都兼有乡镇的其他工作,让这1个兼职人员运行300平方米的文化站实在是勉为其难。
(四)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严重短缺
我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相当紧张,很多民生工程要做,因此,投入的文化事业发展的资金极为有限。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用于设备购置和开展活动的经费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如宣城市图书馆免费开放经费由政府一力承担,而鲜少社会力量参与。尽管经费逐年增加,书刊费节节上涨,维持图书馆正常开放的各种运行经费也在逐年增加,图书馆年入藏量远远跟不上读者群增加速度,馆藏呈现严重不足,现藏书15万册,人均占有图书仅仅 0.05 册。⑩旌德县文化馆至今为“差额拨款”单位,全国罕见。多数县级财政没有将乡镇文化站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经费纳入财政支出预算,乡镇文化建设大多是欠债建设。
(五)基层公益性文化机构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对乡镇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县文化局虽然具有对乡镇文化站工作的业务指导功能,但由于体制原因,很多方面不能过问,也不便过问,使得乡镇文化站处于“一方不愿管,一方管不了”的两不管境地。这种体制,一是产生了文化专职工作人员不专的问题。一些文化站工作人员常年承担乡镇行政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二是由于现行乡镇文化站人员隶属乡镇管理,难以开展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造成文化站人员不能流动,缺乏活力。农家书屋与县图书馆之间也没有联动机制,图书品种单一、不能更新,管理混乱。如果不能尽快理顺管理体制,这些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建起的民生工程,也很有可能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三、加强宣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
为进一步发展宣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针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为主,不断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投入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文化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观念,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订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按照人口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把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切实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争取必要的资金保障,继续做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完善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基础设施,填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盲点,要特别加快市县两级三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坚持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撑、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的前提下,各级政府可以借鉴招商引资的做法,出台地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优惠政策,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动社会力量捐资举办文化场馆向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例如深圳、东莞、中山等地政府对兴办民间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文化艺术展览场实行资助和日常补贴。我相信,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必将大大地提高我市社会各界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热情,从而推动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三)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开门”办文化,把“政府”的文化站办成群众的文化站,创新思路和活动方式,紧密结合老百姓需求,丰富和活跃老百姓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农村集市,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和其他文化活动,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引导、扶持和组织区域性的民间文化活动,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四)不断完善基层公益性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树立“大文化”的理念,建设集文化、广电、计生、科技、体育、教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党员远程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做到“一站(室)多用、共享共建”,切实解决基层文化资源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进一步理顺文化馆、图书馆与文化站、农家书屋之间的管理体制。一是将乡镇文化站直接纳入县(市、区)文化馆管理。人员、经费、活动由文化馆统筹管理。市、县文化馆负责对文化站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并组织实施考核。二是将农家书屋编入县级图书馆流动服务站点。由市、县图书馆对其进行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结合送书下乡活动将各级馆的馆藏下架书刊分流配送至各个站点,并定期进行流动更换,缓解农家书屋藏书不足没有更新的难题。
针对目前存在的农家书屋管理不到位、开放不正常的情形,可以在村委中专门设立文化服务岗位;或聘请农村退休教师和国家工作人员为志愿者,义务管理农家书屋;采用政府奖励扶助等形式,鼓励热爱读书的农民开设个体农家书屋。
(五)进一步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要制订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采取引进和培训人才并举的作法,一是要抓好人才引进工作,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特别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文化工作。二是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和各种文体爱好者协会的作用,大力培训基层文化管理和艺术人才。三是要遵循农民主体的原则,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发挥农村民间艺人和文化能人在活跃乡村文化生活、传承与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如聘请有管理能力的乡村文化能人当文化站长,推进农村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②⑦⑧⑨宣城市政协《加强市县三馆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③宣城市文广新局《宣城市免费开放调研报告》
④宣城文明网《宣州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共享文化成果》
⑤宣城市文廣新局文艺科《2011年工作小结和2012年工作计划》
⑥宁国市政府网站《宁国市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⑩宣城市图书馆《宣城市图书馆免费开放调研报告》
关键词:公益性文化事业;调查;思考
Abstract :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the strengthening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s to meet the people's basic cultural needs, guarantee the people's basic cultur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main way.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investment, encourage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perfect system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talents teams,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ultural commonweal undertaking development.
Key words: cultural commonweal undertaking; survey;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让城乡居民享受文化的强力滋润、提升幸福生活指数的重要手段,需要我们以更加清醒的文化自觉、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更加有力的组织领导、更加务实的政策措施去推动。近年来,宣城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相比,与城乡居民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依然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认真思考。
一、宣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宣城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完善
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建成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所有文化站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并全部投入使用;建成800多家面积超过2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覆盖全市789个行政村,提前一年实现村村有书屋的目标,每个农家书屋都配置了1500余册图书,100多种张电子音像制品,30多种报刊供农民朋友免费阅读;20户以上自然村通过卫星接收、有线电视联网等方式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②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大加强
我市共有8个图书馆(含市级1个,县级7个)、8个文化馆(含市级1个,县级7个),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建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据统计从2011年6月28日免费开放至11月底,我市所有图书馆免费开放时间平均为每周54.1小时,公共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平均为每周44.5小时;接待人次从85295人激增到459608人,是免费开放前的5倍;流通图书量从12.6万册增加到25.8万册,数量翻了一番;新办图书证8605个,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各级文化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包括下基层演出、书画培训、音舞培训、非遗展览、艺术画廊、数字放映、戏曲联谊、计算机应用培训等。2011年举办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112次、公益性展览展示52次、举办文化艺术培训班75个和成立馆办文艺团队28个。③
(三)富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宣城市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皖南花鼓戏、皖南皮影戏、龙船、舞狮、高跷、龙灯、放荷灯、旱船等民间民俗传统文化活动长盛不衰,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据统计,现有各类群众业余文化队伍160多支,每年为群众演出达1000余场(次)。宣州区近年来连续举办 “五月五、庆端午龙舟赛”;④宁国市畲乡的三月三歌会;绩溪的民俗展演、元宵民俗文化巡游、农民欢乐腰鼓大赛;泾县连续举办春节群众文化活动周,灯谜、灯展、焰火晚会、民俗表演、书画展、花卉展、广场舞展演、专场文艺演出等活动,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力地带动了乡风文明。
(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资金保障机制初步建立
近年来,宣城市各级政府共投入农村文化工程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克服财政困难,千方百计筹措公益性文化机构活动经费。宣城市级文化馆活动经费30万元、图书馆购书经费30万元、博物馆经费20万元已全部纳入财政预算。⑤2011年郎溪县“农家书屋”工程在上级资金尚未全部下达的情况,县财政主动作为,采取先行垫付的办法,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在全市率先完成建设任务。宁国市在全省率先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按户籍人口每人每年2元以上的标准,安排基层文化活动专项经费;每年按照全市户籍人口人均1元标准安排基层文化建设扶持奖励经费,市财政投入基层文化建设比例不低于省定标准,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级网络的正常运作,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⑥
(五)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地方文化传承得到加强
近年来,各级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同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全市各类“非遗”项目进行及时抢救和保护,先后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30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培育了4名国家级、32名省级、46个市级“非遗”传承人。市财政大幅度增加文物维修保护经费的常年预算,进一步加大了对各类文物的保护力度。大力支持文化艺术精品创作。2011年全市重大文化活动投入已达2000多万元,拍摄了《洋船屋》、《春风化雨》、《天下第一墨》等影视作品,开展中国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⑦
二、宣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基本保障,但应看到,其与老百姓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着很大差距。
(一)市县两级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十一五”期间,宣城市市县两级三馆建设、城区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大的进展。宣城市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530平方米,市博物馆建筑面积为23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近50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件,二级文物24件,三级文物504件,馆藏及对外开放能力严重不足。根据2009年文化部公布的图书馆评估标准,宣城市图书馆作为市级公共图书馆,馆舍面积只符合三级图书馆要求。全市现有县级文化馆7个,图书馆6个,博物馆2個。除宁国情况稍好外,其他县市区状况都不好。比如,郎溪县文化馆为五十年代危房。⑧宣城市县城区共有135个社区,目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好的不多。比如,宁国市有14个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上是空白点。
(二)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运行效果亟待提高
一是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主要集中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农家书屋普遍挤在村部,其发挥作用不大。究其主要原因是:镇村撤并后,辖区面积大,村民居住分散,道路崎岖,难以开展活动。二是农家书屋的管理不到位。农家书屋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多数时间大门紧锁。三是不能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农家书屋的书刊品种单一,不能充分针对服务对象特点开展活动,如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读物太少,不能在星期天和寒暑假开放。
(三)基层公共文化人才严重不足
整个“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馆系统仅从院校招聘6人,图书馆7人,博物馆2人,整个队伍严重老化。⑨随着三馆免费开放的开展,群众需求层次的提升,工作量、工作要求也日益提高,迫切需要知识专业化、素质综合化的工作人员,目前宣城市图书馆现有职工6人,市博物馆10人、市文化馆只有4人,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多数乡镇文化站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低、能力有限,新增人员大多不是专业人员,文艺人才缺乏。文化站多数只有1至2人,且不可避免地大都兼有乡镇的其他工作,让这1个兼职人员运行300平方米的文化站实在是勉为其难。
(四)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严重短缺
我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相当紧张,很多民生工程要做,因此,投入的文化事业发展的资金极为有限。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用于设备购置和开展活动的经费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如宣城市图书馆免费开放经费由政府一力承担,而鲜少社会力量参与。尽管经费逐年增加,书刊费节节上涨,维持图书馆正常开放的各种运行经费也在逐年增加,图书馆年入藏量远远跟不上读者群增加速度,馆藏呈现严重不足,现藏书15万册,人均占有图书仅仅 0.05 册。⑩旌德县文化馆至今为“差额拨款”单位,全国罕见。多数县级财政没有将乡镇文化站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经费纳入财政支出预算,乡镇文化建设大多是欠债建设。
(五)基层公益性文化机构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对乡镇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县文化局虽然具有对乡镇文化站工作的业务指导功能,但由于体制原因,很多方面不能过问,也不便过问,使得乡镇文化站处于“一方不愿管,一方管不了”的两不管境地。这种体制,一是产生了文化专职工作人员不专的问题。一些文化站工作人员常年承担乡镇行政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二是由于现行乡镇文化站人员隶属乡镇管理,难以开展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造成文化站人员不能流动,缺乏活力。农家书屋与县图书馆之间也没有联动机制,图书品种单一、不能更新,管理混乱。如果不能尽快理顺管理体制,这些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建起的民生工程,也很有可能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三、加强宣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
为进一步发展宣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针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为主,不断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投入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文化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观念,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订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按照人口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把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切实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争取必要的资金保障,继续做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完善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基础设施,填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盲点,要特别加快市县两级三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坚持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撑、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的前提下,各级政府可以借鉴招商引资的做法,出台地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优惠政策,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动社会力量捐资举办文化场馆向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例如深圳、东莞、中山等地政府对兴办民间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文化艺术展览场实行资助和日常补贴。我相信,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必将大大地提高我市社会各界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热情,从而推动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三)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开门”办文化,把“政府”的文化站办成群众的文化站,创新思路和活动方式,紧密结合老百姓需求,丰富和活跃老百姓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农村集市,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和其他文化活动,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引导、扶持和组织区域性的民间文化活动,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四)不断完善基层公益性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树立“大文化”的理念,建设集文化、广电、计生、科技、体育、教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党员远程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做到“一站(室)多用、共享共建”,切实解决基层文化资源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进一步理顺文化馆、图书馆与文化站、农家书屋之间的管理体制。一是将乡镇文化站直接纳入县(市、区)文化馆管理。人员、经费、活动由文化馆统筹管理。市、县文化馆负责对文化站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并组织实施考核。二是将农家书屋编入县级图书馆流动服务站点。由市、县图书馆对其进行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结合送书下乡活动将各级馆的馆藏下架书刊分流配送至各个站点,并定期进行流动更换,缓解农家书屋藏书不足没有更新的难题。
针对目前存在的农家书屋管理不到位、开放不正常的情形,可以在村委中专门设立文化服务岗位;或聘请农村退休教师和国家工作人员为志愿者,义务管理农家书屋;采用政府奖励扶助等形式,鼓励热爱读书的农民开设个体农家书屋。
(五)进一步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要制订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采取引进和培训人才并举的作法,一是要抓好人才引进工作,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特别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文化工作。二是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和各种文体爱好者协会的作用,大力培训基层文化管理和艺术人才。三是要遵循农民主体的原则,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发挥农村民间艺人和文化能人在活跃乡村文化生活、传承与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如聘请有管理能力的乡村文化能人当文化站长,推进农村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②⑦⑧⑨宣城市政协《加强市县三馆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③宣城市文广新局《宣城市免费开放调研报告》
④宣城文明网《宣州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共享文化成果》
⑤宣城市文廣新局文艺科《2011年工作小结和2012年工作计划》
⑥宁国市政府网站《宁国市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⑩宣城市图书馆《宣城市图书馆免费开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