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影响至今。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所发展,但随着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青年一代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并不深入。近年来中央大力倡导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发扬革命精神并对红色景区采取政策上的扶持。文章以湖北省红安县为例分析红色景区现存问题以及在现如今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条件下的发展策略,以促进红安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红色旅游文化;经济发展; 教育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革命历史、革命史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战争时期领导人民的伟大成就为标志的纪念性土地。组织接待游客进行学习、参观游览、悼念先祖的主题旅游活动。红安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人的爱国情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红安县红色旅游文化发展现状
(一)红安县红色旅游文化简介
红安县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红安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牺牲之重、贡献之大,全国罕见。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徐向前、韩先楚等223位将军,红安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随着中共十九大的顺利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号召让很多人有了重温红色记忆的想法。包括中共一大会址在内的多个国内“红色地标”都迎来了大批旅客,环比陡增。湖北省红安县是著名的“将军县”,先后被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等。徐向前题写的“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无疑是对红安县这座革命老城的最好概括。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文化发展现状
政治:红安县是湖北省红色旅游资源最丰富、红色旅游景点最集中、旅游主题特色最鲜明的一个景区。 2004年8月,湖北省委决定将红安建成全省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如今基地建设的三个关键点是重建红安烈士陵园,建设红安干部教育学院,挖掘红安精神。革命传统教育为新时期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中央到地方红色旅游的发展。 这些都为红安红色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经济: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到,近几年红安县经济一直在增长,2018年8月7日湖北省政府批准紅安县退出贫困县,目前红安县的经济主要靠农林渔牧业、工业、消费品零售三大产业,红色旅游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近年,红安县的交通建设越来越好,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58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4.94公里,二级公路127.57公里,三级公路113.96公里,乡村公路1313.53公里,“十一五”规划通村黑色硬化路面1001公里。交通的便利方便了旅游业的发展,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将带动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发展,经济收益将会显著增长。
文化:通过在红安县烈士陵园的参观我们了解到,红安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众多优秀的红军战士也曾诞生在红安县七里坪的河滩上。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当年在红安县有众多的勇士纷纷投身于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在革命年代,红安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在这片土地上有着革命先烈的鲜血,这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勇敢正义,善良淳朴,继承和发扬了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使得红安更加绽放异彩。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红安县的红色旅游产品主要以博物馆、故居、革命遗址遗迹等静态的旅游展示项目为主,产品的体验形式多以观光为主。作为全国第一将军县,虽然革命遗址遗迹、故居资源赋存,但资源保护不到位,存在人为以及自然的磨损。“一栋房子、一尊雕像、一墙照片、一段讲解”的旅游模式早已过时,参与体验活动少,静态观光活动多,现代科技运用少的局面,导致红色景区同质化严重,无法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形成特色旅游区,特别是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配套红色主题产品开发不足缺乏具有纪念性或特殊性的旅游产品,红色产业链条薄弱。
(二)开发模式单一
红安县红色旅游开发模式过于单一,各红色旅游景区未能形成产业链,各旅游景点开发旅游模式存在雷同,缺乏特色性以及关联性,在红安市内旅游路线规划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缺乏整体性的思维,不足以使各个景区连线成片、合理分区。红安县目前多数旅游景区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缺少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景点或旅游项目,观光方式单调,缺少互动性强的活动。多数现有红色景区只建有纪念馆、烈士墓等,产品多用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展示方式和手段陈旧。
(三)宣传力度不够
红安的红色旅游资源虽然极其丰富,但由于宣传经费短缺,缺乏对外的宣传和推广,宣传力度不大,手段落后,方式也不新颖,所以受众范围不广。各地历史教科书也没有很好的对红安历史进行过介绍与讲解,因此红安的知名度范围很受限。也正因为如此红安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远不及井冈山、延安等地有名。这样也间接导致游客的来源以省内为主,省外游客以及散客数量较少。宣传力度直接影响了旅游市场的扩大和旅游业的发展。
(四)保护环境意识薄弱
红安当地旅游局以及政府都还未深刻意识到环境对红色旅游文化保护的重要性,部分景区外围及周边环境卫生较差,没有配套的城市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严重影响景区旅游形象,外围环境等均须进行大力整治。同时景区内绿化面积不足,绿化树种单一,景观单调。即生态旅游观念匮乏。 三、红安县红色旅游文化发展对策
1. 利用本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用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来吸引游客,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同时强调可持续发展,将经济发展与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景区环境的保护。
2.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红色旅游地区的文化与教育被更多人熟知,对红色旅游地区起到保护与促进作用。通过政府与学校的渠道,带动当地人开展红色文化的传播以及保护工作,通过学校,带动当地学生组织参观红色景点,增强学生的红色情怀以及文化自豪感。侧面达到传播红色文化的作用。
3. 对红安县红色旅游进行规划,总体布局形成景点区。推出一系列旅游精品路线,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带动、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等打造旅游市场开发和“红绿结合”、区域合作等方面持续着力,不断取得新突破。
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景区的同时,加强对红安县整体的环境规划与发展。旅游的目的在于欣赏。利用红安县特有的区位优势,形成现代社会中的一片净土。通过对整体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响应红色旅游的发展。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結论
经过深入调查,对红安的红色文化发展有了一定了解,并且对当地的经济情况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红安县在发展红色旅游文化和经济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不足,红安的整体经济水平还有待提高,对红色文化的挖掘也有待加强。红安应该把握国家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与红色旅游越来越大的双重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
希望本研究能为当地政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为其他地区建设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本研究报告能够为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文化部门提供一些启示。在红安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红安的红色文化和经济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蕾.湖北省红安县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2]张瑜烨,强月新.红色文化政治传播赋权对革命老区村民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大别山红安县“三村”线性分布调查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3]刘波亚.红色文化认同的政治逻辑[J].甘肃社会科学,2016(04).
[4]隋云鹏.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建设的启示[N].中国文化报,2018-03-26.
[5]涂春生.红安发展全域旅游的建议[N].黄冈日报,2017-12-20.
[6]叶俊,郝英娥.体验经济下大别山红色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以红安县为例[J].市场论坛,2015(04).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关键词:红色旅游文化;经济发展; 教育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革命历史、革命史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战争时期领导人民的伟大成就为标志的纪念性土地。组织接待游客进行学习、参观游览、悼念先祖的主题旅游活动。红安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人的爱国情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红安县红色旅游文化发展现状
(一)红安县红色旅游文化简介
红安县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红安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牺牲之重、贡献之大,全国罕见。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徐向前、韩先楚等223位将军,红安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随着中共十九大的顺利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号召让很多人有了重温红色记忆的想法。包括中共一大会址在内的多个国内“红色地标”都迎来了大批旅客,环比陡增。湖北省红安县是著名的“将军县”,先后被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等。徐向前题写的“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无疑是对红安县这座革命老城的最好概括。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文化发展现状
政治:红安县是湖北省红色旅游资源最丰富、红色旅游景点最集中、旅游主题特色最鲜明的一个景区。 2004年8月,湖北省委决定将红安建成全省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如今基地建设的三个关键点是重建红安烈士陵园,建设红安干部教育学院,挖掘红安精神。革命传统教育为新时期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中央到地方红色旅游的发展。 这些都为红安红色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经济: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到,近几年红安县经济一直在增长,2018年8月7日湖北省政府批准紅安县退出贫困县,目前红安县的经济主要靠农林渔牧业、工业、消费品零售三大产业,红色旅游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近年,红安县的交通建设越来越好,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58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4.94公里,二级公路127.57公里,三级公路113.96公里,乡村公路1313.53公里,“十一五”规划通村黑色硬化路面1001公里。交通的便利方便了旅游业的发展,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将带动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发展,经济收益将会显著增长。
文化:通过在红安县烈士陵园的参观我们了解到,红安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众多优秀的红军战士也曾诞生在红安县七里坪的河滩上。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当年在红安县有众多的勇士纷纷投身于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在革命年代,红安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在这片土地上有着革命先烈的鲜血,这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勇敢正义,善良淳朴,继承和发扬了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使得红安更加绽放异彩。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红安县的红色旅游产品主要以博物馆、故居、革命遗址遗迹等静态的旅游展示项目为主,产品的体验形式多以观光为主。作为全国第一将军县,虽然革命遗址遗迹、故居资源赋存,但资源保护不到位,存在人为以及自然的磨损。“一栋房子、一尊雕像、一墙照片、一段讲解”的旅游模式早已过时,参与体验活动少,静态观光活动多,现代科技运用少的局面,导致红色景区同质化严重,无法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形成特色旅游区,特别是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配套红色主题产品开发不足缺乏具有纪念性或特殊性的旅游产品,红色产业链条薄弱。
(二)开发模式单一
红安县红色旅游开发模式过于单一,各红色旅游景区未能形成产业链,各旅游景点开发旅游模式存在雷同,缺乏特色性以及关联性,在红安市内旅游路线规划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缺乏整体性的思维,不足以使各个景区连线成片、合理分区。红安县目前多数旅游景区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缺少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景点或旅游项目,观光方式单调,缺少互动性强的活动。多数现有红色景区只建有纪念馆、烈士墓等,产品多用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展示方式和手段陈旧。
(三)宣传力度不够
红安的红色旅游资源虽然极其丰富,但由于宣传经费短缺,缺乏对外的宣传和推广,宣传力度不大,手段落后,方式也不新颖,所以受众范围不广。各地历史教科书也没有很好的对红安历史进行过介绍与讲解,因此红安的知名度范围很受限。也正因为如此红安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远不及井冈山、延安等地有名。这样也间接导致游客的来源以省内为主,省外游客以及散客数量较少。宣传力度直接影响了旅游市场的扩大和旅游业的发展。
(四)保护环境意识薄弱
红安当地旅游局以及政府都还未深刻意识到环境对红色旅游文化保护的重要性,部分景区外围及周边环境卫生较差,没有配套的城市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严重影响景区旅游形象,外围环境等均须进行大力整治。同时景区内绿化面积不足,绿化树种单一,景观单调。即生态旅游观念匮乏。 三、红安县红色旅游文化发展对策
1. 利用本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用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来吸引游客,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同时强调可持续发展,将经济发展与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景区环境的保护。
2.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红色旅游地区的文化与教育被更多人熟知,对红色旅游地区起到保护与促进作用。通过政府与学校的渠道,带动当地人开展红色文化的传播以及保护工作,通过学校,带动当地学生组织参观红色景点,增强学生的红色情怀以及文化自豪感。侧面达到传播红色文化的作用。
3. 对红安县红色旅游进行规划,总体布局形成景点区。推出一系列旅游精品路线,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带动、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等打造旅游市场开发和“红绿结合”、区域合作等方面持续着力,不断取得新突破。
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景区的同时,加强对红安县整体的环境规划与发展。旅游的目的在于欣赏。利用红安县特有的区位优势,形成现代社会中的一片净土。通过对整体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响应红色旅游的发展。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結论
经过深入调查,对红安的红色文化发展有了一定了解,并且对当地的经济情况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红安县在发展红色旅游文化和经济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不足,红安的整体经济水平还有待提高,对红色文化的挖掘也有待加强。红安应该把握国家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与红色旅游越来越大的双重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
希望本研究能为当地政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为其他地区建设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本研究报告能够为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文化部门提供一些启示。在红安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红安的红色文化和经济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蕾.湖北省红安县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2]张瑜烨,强月新.红色文化政治传播赋权对革命老区村民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大别山红安县“三村”线性分布调查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3]刘波亚.红色文化认同的政治逻辑[J].甘肃社会科学,2016(04).
[4]隋云鹏.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建设的启示[N].中国文化报,2018-03-26.
[5]涂春生.红安发展全域旅游的建议[N].黄冈日报,2017-12-20.
[6]叶俊,郝英娥.体验经济下大别山红色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以红安县为例[J].市场论坛,2015(04).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