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干当中有一支新的族群,她们是来自台湾的单亲妈妈,这里不一定是指离婚的妇女,有许多是老公在台湾,自己单独带着孩子在大陆工作的台籍女性。她们隐身在大陆都市的小角落,因为有着要参与世界级竞赛的企图心,带着家人的支持及孩子踏上了离乡奋斗之路。
台湾人从60年代开始一卡皮箱走世界的精神,转战大陆一点也不逊色。隐身在各行各业的台商,在陌生又熟悉的环境里,写下一页又一页的战功。有别於过去我们对台干的定义一般多以男性为主,曾几何时只身在大陆奋斗的女性台干也越来越多了。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 「单亲妈妈」 这个主题。
最近我发现台干当中有一支新的族群,她们是来自台湾的单亲妈妈,这里不一定是指离婚的妇女,有许多是老公在台湾,自己单独带着孩子在大陆工作的台籍女性。「单亲妈妈」 有着异於单身男女在大陆奋斗的条件,她们隐身在大都市里的小角落,面貌更为模糊多样:在我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妈妈」, 因为有着要参与世界级竞赛的企图心,带着家人的支持及孩子跨上了离乡之路。
以下是我的好友C女士跟我分享了她的亲自经历:
我最常面临的问题是「你是离婚了吗?」,首先面对到的就是对身份及能力的质疑;一般大陆人对台湾女性的想像除了偶像剧里美美的女明星,另外就是惊世媳妇系列里被婆家欺负的可怜女人,要不就是生活优渥的台干太太。连去体检还被医生问说「你们台湾女人不是都不用上班的吗?」。在女人撑起半边天的大陆,脱不了封建传统的思想。富贵人家的媳妇,无论书念的有多高,学历跟美貌都只是装饰品,嫁入豪门的工具,想独立,先传承家业照顾好小孩再说;什麽叫「自我实现」,没听过。
庆幸我有开明的公婆、支持我的丈夫,愿意让我带着孩子跨海来到异乡。带着家人的谅解来到了异乡,但是老实说带小孩来大陆真是一件高难度的挑战,一样的语言,不一样的风土民情与文化。深入到生活层次,真可说是满腔苦水,泪流满面了。常会自问为什麽要带小孩来,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小孩还小,不足以自立,另一方面还是舍不得分离两地。
对於做家长的,最重要就是教育了,因为大陆的教育资源80%都被城市瓜分了,80%中的80%又都是留在直辖市。为了小孩的竞争力,我选择了上海的公立小学,儿子在台北念的是着名的双语私立学校,同学都说我好胆量,我只是不想把小孩放在被保护的象牙塔中。不管是国际学校或着是私立学校,都是有钱人小孩聚集的。要知道,那些北大、清华、上交大的菁英,是经过层层激烈的竞争出来的好手。要舒适,待在台湾就好了,我家老爷养的起我跟儿子,不必出来吃苦。既然我的目标是世界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呢?不深入竞争的体系,如何体会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为了要进学校这件事,这可不是心酸可以描写的。台湾现在走人性教育,学校老师用爱的教育,不准体罚。所以台湾的学生与家长大多顺性发展,在这里老师就认为台湾学生麻烦,不念书,意见多。进学校要先考试,程度不到要留级。同事的太太先前已经先警告过我了,心想我儿子小学一年级成绩算中上,虽不算顶尖,也算伶俐,二年级而已,怎麽可能不能应付这里的功课。结果来这里被批程度不够要留级,这可叫我这作妈的心理无法承受,心中想起同事太太的告诫,一定要坚持住立场,软硬兼施,一定不能让孩子留级,在入学的第一关就被震撼教育。生平第一次低声下气,死皮赖脸的拜托老师,除了表明家长的素质很高,社经地位稳固外,还要暗示说可以给学校捐款,帮助学校发展。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接下来就是上课了。不过就是上个课而已,有那麽严重吗?有的,台湾小孩普遍英文、数学成绩都很不错,尤其是英文,所以要赶上的只有语文一项。先从拼音跟简体字开始,儿子语文成绩不好,老妈要放下手边的工作去罚站聆听老师教导。我试着跟老师说明说我不想给小孩那麽大压力,希望孩子快快乐乐的成长,我只要求及格就好,老师反倒过来责备我说我不负责任。家长会要签名报到,不出席要请假。为了不要让小孩成为老师的眼中钉,只好放下我忙碌的工作,乖乖的出席聆听校长的功绩及考试的重点。家长会根本不像台湾学校是双向沟通会议,在上海,是家长要上课,而且因为老师们周末要休息,所以家长会是开在周间的傍晚,一听讲就是2个钟头以上。
这里的小学是下午2:30跟3:30下课,安亲班不普遍,倒是一堆课後辅导班,专门补奥数跟英文。是学校认为妈妈都不用上班,还是真的其他妈妈都不用上班?老师刚开学时认为我不去学校接小孩是件很不负责任的事,跟老师说明了我真的上班很忙,没法接小孩下课,只有请同事太太代为接送,老师才放过我。
谈到这里C女士要赶去下一个会议了……
在闲聊的过程当中,我深刻感受到来自台湾的单亲妈妈在上海的辛苦,言语中也夹带着些许的成就感,随着大陆从过往的世界工厂转变成世界市场,上海,一个未来的世界中心,世界各地的好手竞相在这世界级的舞台竞争。这也同样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女性职场精英,在上海这个国际级的大都市中,一显身手。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台籍女性单独带着孩子在大陆工作,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或许也是未来职场的趋势!
黄至尧
现任104人力银行(中国)顾问。两岸知名人力资源专家,拥有美国暨两岸HR及顾问经验;百场企业演讲的超人气讲师;报纸暨杂志专栏作家,着有《两岸工作大钱途》,《左手行销力,右手业务力》等畅销书。
台湾人从60年代开始一卡皮箱走世界的精神,转战大陆一点也不逊色。隐身在各行各业的台商,在陌生又熟悉的环境里,写下一页又一页的战功。有别於过去我们对台干的定义一般多以男性为主,曾几何时只身在大陆奋斗的女性台干也越来越多了。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 「单亲妈妈」 这个主题。
最近我发现台干当中有一支新的族群,她们是来自台湾的单亲妈妈,这里不一定是指离婚的妇女,有许多是老公在台湾,自己单独带着孩子在大陆工作的台籍女性。「单亲妈妈」 有着异於单身男女在大陆奋斗的条件,她们隐身在大都市里的小角落,面貌更为模糊多样:在我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妈妈」, 因为有着要参与世界级竞赛的企图心,带着家人的支持及孩子跨上了离乡之路。
以下是我的好友C女士跟我分享了她的亲自经历:
我最常面临的问题是「你是离婚了吗?」,首先面对到的就是对身份及能力的质疑;一般大陆人对台湾女性的想像除了偶像剧里美美的女明星,另外就是惊世媳妇系列里被婆家欺负的可怜女人,要不就是生活优渥的台干太太。连去体检还被医生问说「你们台湾女人不是都不用上班的吗?」。在女人撑起半边天的大陆,脱不了封建传统的思想。富贵人家的媳妇,无论书念的有多高,学历跟美貌都只是装饰品,嫁入豪门的工具,想独立,先传承家业照顾好小孩再说;什麽叫「自我实现」,没听过。
庆幸我有开明的公婆、支持我的丈夫,愿意让我带着孩子跨海来到异乡。带着家人的谅解来到了异乡,但是老实说带小孩来大陆真是一件高难度的挑战,一样的语言,不一样的风土民情与文化。深入到生活层次,真可说是满腔苦水,泪流满面了。常会自问为什麽要带小孩来,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小孩还小,不足以自立,另一方面还是舍不得分离两地。
对於做家长的,最重要就是教育了,因为大陆的教育资源80%都被城市瓜分了,80%中的80%又都是留在直辖市。为了小孩的竞争力,我选择了上海的公立小学,儿子在台北念的是着名的双语私立学校,同学都说我好胆量,我只是不想把小孩放在被保护的象牙塔中。不管是国际学校或着是私立学校,都是有钱人小孩聚集的。要知道,那些北大、清华、上交大的菁英,是经过层层激烈的竞争出来的好手。要舒适,待在台湾就好了,我家老爷养的起我跟儿子,不必出来吃苦。既然我的目标是世界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呢?不深入竞争的体系,如何体会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为了要进学校这件事,这可不是心酸可以描写的。台湾现在走人性教育,学校老师用爱的教育,不准体罚。所以台湾的学生与家长大多顺性发展,在这里老师就认为台湾学生麻烦,不念书,意见多。进学校要先考试,程度不到要留级。同事的太太先前已经先警告过我了,心想我儿子小学一年级成绩算中上,虽不算顶尖,也算伶俐,二年级而已,怎麽可能不能应付这里的功课。结果来这里被批程度不够要留级,这可叫我这作妈的心理无法承受,心中想起同事太太的告诫,一定要坚持住立场,软硬兼施,一定不能让孩子留级,在入学的第一关就被震撼教育。生平第一次低声下气,死皮赖脸的拜托老师,除了表明家长的素质很高,社经地位稳固外,还要暗示说可以给学校捐款,帮助学校发展。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接下来就是上课了。不过就是上个课而已,有那麽严重吗?有的,台湾小孩普遍英文、数学成绩都很不错,尤其是英文,所以要赶上的只有语文一项。先从拼音跟简体字开始,儿子语文成绩不好,老妈要放下手边的工作去罚站聆听老师教导。我试着跟老师说明说我不想给小孩那麽大压力,希望孩子快快乐乐的成长,我只要求及格就好,老师反倒过来责备我说我不负责任。家长会要签名报到,不出席要请假。为了不要让小孩成为老师的眼中钉,只好放下我忙碌的工作,乖乖的出席聆听校长的功绩及考试的重点。家长会根本不像台湾学校是双向沟通会议,在上海,是家长要上课,而且因为老师们周末要休息,所以家长会是开在周间的傍晚,一听讲就是2个钟头以上。
这里的小学是下午2:30跟3:30下课,安亲班不普遍,倒是一堆课後辅导班,专门补奥数跟英文。是学校认为妈妈都不用上班,还是真的其他妈妈都不用上班?老师刚开学时认为我不去学校接小孩是件很不负责任的事,跟老师说明了我真的上班很忙,没法接小孩下课,只有请同事太太代为接送,老师才放过我。
谈到这里C女士要赶去下一个会议了……
在闲聊的过程当中,我深刻感受到来自台湾的单亲妈妈在上海的辛苦,言语中也夹带着些许的成就感,随着大陆从过往的世界工厂转变成世界市场,上海,一个未来的世界中心,世界各地的好手竞相在这世界级的舞台竞争。这也同样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女性职场精英,在上海这个国际级的大都市中,一显身手。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台籍女性单独带着孩子在大陆工作,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或许也是未来职场的趋势!
黄至尧
现任104人力银行(中国)顾问。两岸知名人力资源专家,拥有美国暨两岸HR及顾问经验;百场企业演讲的超人气讲师;报纸暨杂志专栏作家,着有《两岸工作大钱途》,《左手行销力,右手业务力》等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