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对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学生跟在教师后面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进行情境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凸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情境创设
抽象的理论、沉闷的课堂、空洞的说教、乏味的讲解……如潮水般涌向了政治课,涌向政治教师。政治课难上,政治教师难当,学生不愿听,其他人又不理解。如何突破政治课堂教学这一困境,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向往的课程?教师们的努力和探索从未停止过。而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乃是改变这种“悲剧”的一剂良药。
新的政治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政治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新课程理念对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学生跟在教师后面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进行情境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凸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如何创设情境,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调动积极性学习,变“枯燥”为“生动”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论性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一直以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的课堂传授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深入探讨和挖掘教材中的情境教学。由于是没有情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没有兴趣的枯燥学习。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学政治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枯燥的政治理论,通过创设兴趣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学习心理状态。
在创设情景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的情景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其次,要把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情景化,在情景中学生有话要讲,有话可讲。从而改变学生对抽象知识学习的厌学情绪,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究性学习,变“灌输”为“探究”
在政治课教学中,许多教师对知识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情境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不是面对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序化的练习题,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探究学习情境,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完成探究,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
例如,在“环境保护”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创设探究情景:随州市某镇被誉为“香菇之乡”,很多家庭都以种植香菇为生。现在正是香菇备料旺季,家家户户伐木备料,该镇山场资源枯竭,水体严重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试分析:(1)为什么出现上述现象?(2)山场资源枯竭的原因又有哪些?(3)请从本地实际出发,为本地香菇生产出谋划策,如何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青山。学生通过探寻,分别获得新知识:(1)生产量多、生产周期短、资源消耗大,水体污染严重等等。(2)农民环保意识不够。(3)发挥行业协会、政府加强监管、菇农提高环保意识……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探究情景的创设。首先,创设情境中的问题(疑问)要与所学的政治知识本身有关联,创设的情景要为教学服务,情景是完成教学目的的手段。
其次,创设的探究问题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有一定的探究梯度。使每一位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发现。在情境中所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意义,让探究能给学生感悟的契机,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奋点。
第三,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学生在探究学习情境下,经过趣味盎然的探究过程获得知识,提高了学习政治的能力,并获得情感体验。
三、发挥想象性学习,变“单一”为“多向”
学习需要想象,创造离不开想象。所谓想象,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象或观念的心理过程。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
例如,在学习“多变的价格”一课时,教师创设想象情景:“请你预测,电脑价格的未来走向”。学生通过想象,预测同款电脑必定降价。其原因主要是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学生掌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如,在学习“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时,为了说明这一价值规律的客观性,教师请学生想象:在商品经济下,其他商品会遵循这一规律吗?
在政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想象情景,可以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想象情景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进行知识拓展。同时,根据教学情景,還要鼓励学生在想象情景的基础上进行推理,使自己的想象有一定的依据,并能从“已然”推出“未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参与活动性学习,变“个体”为“合作”
学习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社会对话过程。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创设交流情境,可以化难为易,突出重点。
例如,在学习“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一课时,设置如下情景:山西是我国有名的产煤大省,浙江是全国有名的资本流出大省。随着全国煤价的攀升,浙江温州大量民间资本流入山西煤炭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山西70%的中小煤矿被浙商控制。从2005年开始山西的某些地方出现“封杀”浙商现象。面对“封杀”,各级政府、当地企业主、浙商、煤矿工人分别该怎么做?
教师根据问题,把学生合成四大组,各组分别完成一种角色。学生针对自己所选择的角色,首先,在小组中进行自主合作,共同探讨,完成各组的任务。其次,开展小组间的开放交流,进行全班合作学习,完成学习的整体任务。
教师通过创设交流情境,把课堂知识问题放到小组或班级中,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通过交流、讨论,充分阐述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更好的集体合作学习提供条件。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发挥协调作用,避免单干,从而在交流学习情境中真正解决重难点问题。
总之,在政治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巧妙地设置情境,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变外部说教为内在需求,化枯燥为生动,变沉闷为轻松,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神奇,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使政治课充满生气和灵气。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情境创设
抽象的理论、沉闷的课堂、空洞的说教、乏味的讲解……如潮水般涌向了政治课,涌向政治教师。政治课难上,政治教师难当,学生不愿听,其他人又不理解。如何突破政治课堂教学这一困境,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向往的课程?教师们的努力和探索从未停止过。而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乃是改变这种“悲剧”的一剂良药。
新的政治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政治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新课程理念对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学生跟在教师后面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进行情境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凸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如何创设情境,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调动积极性学习,变“枯燥”为“生动”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论性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一直以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的课堂传授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深入探讨和挖掘教材中的情境教学。由于是没有情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没有兴趣的枯燥学习。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学政治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枯燥的政治理论,通过创设兴趣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学习心理状态。
在创设情景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的情景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其次,要把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情景化,在情景中学生有话要讲,有话可讲。从而改变学生对抽象知识学习的厌学情绪,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究性学习,变“灌输”为“探究”
在政治课教学中,许多教师对知识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情境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不是面对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序化的练习题,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探究学习情境,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完成探究,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
例如,在“环境保护”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创设探究情景:随州市某镇被誉为“香菇之乡”,很多家庭都以种植香菇为生。现在正是香菇备料旺季,家家户户伐木备料,该镇山场资源枯竭,水体严重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试分析:(1)为什么出现上述现象?(2)山场资源枯竭的原因又有哪些?(3)请从本地实际出发,为本地香菇生产出谋划策,如何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青山。学生通过探寻,分别获得新知识:(1)生产量多、生产周期短、资源消耗大,水体污染严重等等。(2)农民环保意识不够。(3)发挥行业协会、政府加强监管、菇农提高环保意识……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探究情景的创设。首先,创设情境中的问题(疑问)要与所学的政治知识本身有关联,创设的情景要为教学服务,情景是完成教学目的的手段。
其次,创设的探究问题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有一定的探究梯度。使每一位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发现。在情境中所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意义,让探究能给学生感悟的契机,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奋点。
第三,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学生在探究学习情境下,经过趣味盎然的探究过程获得知识,提高了学习政治的能力,并获得情感体验。
三、发挥想象性学习,变“单一”为“多向”
学习需要想象,创造离不开想象。所谓想象,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象或观念的心理过程。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
例如,在学习“多变的价格”一课时,教师创设想象情景:“请你预测,电脑价格的未来走向”。学生通过想象,预测同款电脑必定降价。其原因主要是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学生掌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如,在学习“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时,为了说明这一价值规律的客观性,教师请学生想象:在商品经济下,其他商品会遵循这一规律吗?
在政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想象情景,可以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想象情景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进行知识拓展。同时,根据教学情景,還要鼓励学生在想象情景的基础上进行推理,使自己的想象有一定的依据,并能从“已然”推出“未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参与活动性学习,变“个体”为“合作”
学习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社会对话过程。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创设交流情境,可以化难为易,突出重点。
例如,在学习“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一课时,设置如下情景:山西是我国有名的产煤大省,浙江是全国有名的资本流出大省。随着全国煤价的攀升,浙江温州大量民间资本流入山西煤炭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山西70%的中小煤矿被浙商控制。从2005年开始山西的某些地方出现“封杀”浙商现象。面对“封杀”,各级政府、当地企业主、浙商、煤矿工人分别该怎么做?
教师根据问题,把学生合成四大组,各组分别完成一种角色。学生针对自己所选择的角色,首先,在小组中进行自主合作,共同探讨,完成各组的任务。其次,开展小组间的开放交流,进行全班合作学习,完成学习的整体任务。
教师通过创设交流情境,把课堂知识问题放到小组或班级中,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通过交流、讨论,充分阐述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更好的集体合作学习提供条件。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发挥协调作用,避免单干,从而在交流学习情境中真正解决重难点问题。
总之,在政治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巧妙地设置情境,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变外部说教为内在需求,化枯燥为生动,变沉闷为轻松,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神奇,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使政治课充满生气和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