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如果仅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体育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将会无法展现。文章主要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为小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水平的快速提升,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关键词:小学体育;情境教学;小学生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在为教学的同时,为学生们创设出一种学习情境,让学生们入境动情。运用这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充分符合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切实实现,与此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们的体育观念和意识,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激发运动的兴趣。情境教学法的宗旨是以学生为本,重点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尊重个体差异。不再是仅仅让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们占据课堂的主流地位,而是能够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根据其自身情况得到收获和快乐。情境教学法有益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无论是从心理角度还是生理角度,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学生在情景教学当中可以培养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质量。
二、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体育教学中
(一)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在运动中提高体育运动的兴趣。良好的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将游戏教学和体育活动进行联合。教师可以使用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游戏活动,也可以采用新型的充满趣味的游戏活动。当然,教师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喜欢某个游戏。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要尽量兼顾到更多的学生,做好游戏的动员,让学生能够全部参与进来。为了提高游戏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在游戏教学之前加入一定的奖励或是惩罚措施,如让失败的学生表演一个节目或者是唱一首歌,成功的同学可以提一个小要求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进行跨栏运动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这样的游戏:“我们城堡的公主被抓走了,现在正是我们这些士兵拿起武器救回公主的时候。只要士兵能够跨过两个小栏杆,然后跳五个绳,并回答一个问题,士兵就可以救出公主了。士兵们,现在可以开始游戏了。”这样的情境会让学生充满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有效的问题引导能够对小学生思想的发展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问题情境,使学生能通过问题,快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不断地提问、质疑、成长,挖掘小学生更多的潜在能力,培养了小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在指导小学生“30米快速跑”体育项目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跑步明星吗?”“你们喜欢跑步吗?”等问题,激发小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展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随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快速跑吗?”“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快速跑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等问题,了解小学生的快速跑知识的掌握能力。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步频、准备姿势等“30米快速跑”技能知识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在快速跑的过程中,肩带需要放松还是紧绷呢?”等问题,检验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问题的层层深入能够使小学生随着问题,不断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带着问题学习,通过学习提出更多的问题。问题教学法能够在不断提升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的基础上,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思维习惯,为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创建故事情境
小学生通常比较喜欢听故事,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将体育教学与故事内容相结合,创建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加强锻炼,感受体育学习的乐趣。
如在指导学生完成“30米快速跑”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小学生都喜歡的《猫和老鼠》故事以及《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组织学生开展追捕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可以自由选择出一个学生扮演猫,其他学生扮演老鼠,当扮演猫的学生抓到3只“老鼠”之后,就可以成功晋级为“首领猫”,自由选择另外一个学生继续扮演猫,以此类推。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利用《猫和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片中的主题歌曲进行教学辅助,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放松学生的心情。故事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体育教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养。
(四)创设信息情境
例如老师在进行体操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体操动作,可以将体操动作进行整合,体操动作有很多类型主要包括:跳马、高低杠、自由体操、平衡木。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体操类型,提升自身知识掌握能力,可以将上诉几类动作进行整合,让学生了解基本体操动作要领。比如在进行自由体操教学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放映交换腿跳慢动作回放,将每个关键动作清晰的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自由体操的动作。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结合学生当前学习能力,在视频中插入图片、文字,对重点内容加以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
总之,情境教学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体育健康理念,有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能避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说教式”传统方法产生的弊端,使学生在活动、锻炼、玩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拉近师生的距离,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中,启发学生进行美的想象,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其个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更能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卫萍.试述小学体育情境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成才之路,2010(33).
[2]朱芳.探究小学体育情景教学的必要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4(10).
关键词:小学体育;情境教学;小学生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在为教学的同时,为学生们创设出一种学习情境,让学生们入境动情。运用这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充分符合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切实实现,与此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们的体育观念和意识,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激发运动的兴趣。情境教学法的宗旨是以学生为本,重点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尊重个体差异。不再是仅仅让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们占据课堂的主流地位,而是能够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根据其自身情况得到收获和快乐。情境教学法有益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无论是从心理角度还是生理角度,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学生在情景教学当中可以培养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质量。
二、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体育教学中
(一)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在运动中提高体育运动的兴趣。良好的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将游戏教学和体育活动进行联合。教师可以使用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游戏活动,也可以采用新型的充满趣味的游戏活动。当然,教师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喜欢某个游戏。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要尽量兼顾到更多的学生,做好游戏的动员,让学生能够全部参与进来。为了提高游戏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在游戏教学之前加入一定的奖励或是惩罚措施,如让失败的学生表演一个节目或者是唱一首歌,成功的同学可以提一个小要求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进行跨栏运动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这样的游戏:“我们城堡的公主被抓走了,现在正是我们这些士兵拿起武器救回公主的时候。只要士兵能够跨过两个小栏杆,然后跳五个绳,并回答一个问题,士兵就可以救出公主了。士兵们,现在可以开始游戏了。”这样的情境会让学生充满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有效的问题引导能够对小学生思想的发展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问题情境,使学生能通过问题,快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不断地提问、质疑、成长,挖掘小学生更多的潜在能力,培养了小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在指导小学生“30米快速跑”体育项目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跑步明星吗?”“你们喜欢跑步吗?”等问题,激发小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展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随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快速跑吗?”“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快速跑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等问题,了解小学生的快速跑知识的掌握能力。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步频、准备姿势等“30米快速跑”技能知识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在快速跑的过程中,肩带需要放松还是紧绷呢?”等问题,检验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问题的层层深入能够使小学生随着问题,不断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带着问题学习,通过学习提出更多的问题。问题教学法能够在不断提升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的基础上,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思维习惯,为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创建故事情境
小学生通常比较喜欢听故事,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将体育教学与故事内容相结合,创建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加强锻炼,感受体育学习的乐趣。
如在指导学生完成“30米快速跑”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小学生都喜歡的《猫和老鼠》故事以及《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组织学生开展追捕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可以自由选择出一个学生扮演猫,其他学生扮演老鼠,当扮演猫的学生抓到3只“老鼠”之后,就可以成功晋级为“首领猫”,自由选择另外一个学生继续扮演猫,以此类推。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利用《猫和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片中的主题歌曲进行教学辅助,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放松学生的心情。故事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体育教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养。
(四)创设信息情境
例如老师在进行体操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体操动作,可以将体操动作进行整合,体操动作有很多类型主要包括:跳马、高低杠、自由体操、平衡木。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体操类型,提升自身知识掌握能力,可以将上诉几类动作进行整合,让学生了解基本体操动作要领。比如在进行自由体操教学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放映交换腿跳慢动作回放,将每个关键动作清晰的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自由体操的动作。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结合学生当前学习能力,在视频中插入图片、文字,对重点内容加以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
总之,情境教学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体育健康理念,有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能避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说教式”传统方法产生的弊端,使学生在活动、锻炼、玩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拉近师生的距离,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中,启发学生进行美的想象,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其个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更能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卫萍.试述小学体育情境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成才之路,2010(33).
[2]朱芳.探究小学体育情景教学的必要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