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中物理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文分析了问题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创设 问题情境 优化 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是一门传授基础物理科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科。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中学物理教学很重要,这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实际生活问题情境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时时处处都有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问题。高中物理课程中很多抽象的物理原理和定理,对很多高中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并且教师多是讲解物理理论知识,很少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好。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实际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在讲解“物体惯性”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实际生活问题情境:在汽车发动的一瞬间为什么人的身体会向后倾斜,在突然刹车的一瞬间又向前倾斜?汽车在行进过程中为什么要和前面的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这些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结束物理教学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弹簧秤、木块、吸管、塑料瓶、篮球等工具,自主进行探索学习,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状况作为问题生发的场景和背景,如:为什么海水看上去是蓝色的,而捧起来却是无色的?为什么你在行驶的火车上发现近处的树木后退,而远处树木前进?为什么不弯腿就跳不高?为什么小汽车前面的玻璃是倾斜而非竖直的?“神舟六号”飞船与我们所学的哪些物理知识有关?这一系列现实性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物理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利用习题的变式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变式是指在对问题进行直接观察时,从不同角度、方面和方式变换事物非本质的属性,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的过程。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产生概念的错误。在应用物理知识解答习题过程中,由于学生久已形成的习惯思维定式,造成学生分析问题时方法单一,从而步入解题误区。应用“变式”教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单摆周期公式的运用,可以对问题情境加以变化:一个小球在内径很大的光滑圆弧槽内小角度来回振动,悬挂着的带电小球在匀强电场中小角度摆动等。问题情境的变化实质上是创设了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它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三、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学研究手段。一些抽象、理性的知识教学可以借助物理实验,创设直观而有趣的实验情境。由于物理学科涉及的知识很广,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多层次的教学活动,一方面重视物理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规律;另一方面重视物理学科的实验教学,并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积极创设实验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基础,根据物理课堂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物理实践氛围,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物理实验,使学生自己主动学会创新,学会探索,学会发现。例如,讲到“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有关内容时,让学生用铅笔、绳子、重物来感受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用筷子和橡皮筋自制平行四边形,了解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等。
又如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实验问题情境,教师准备下列实验器材:电动势为3伏的干电池,一个电阻量程为0—20欧姆的滑动变阻器,一个电阻为500欧姆的定值电阻,一个电阻为40欧姆的定值电阻,一个量程为15毫安、内阻为100欧姆的标准电流表,开关S和若干导线。提出问题:大家能否利用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出测量电路,测量出实验中电表的内阻?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个物理实验,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运用能力。
四、创设类比情境,突破重难点
重难点的突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创设类比情境可以轻松突破重难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在学习电场时,学生感到非常抽象,对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及电势、电势能、电势差等概念理解不透,这时我们就把电势和高度、电势差与高度差、电势能与重力势能、重力做功的特点与电场力做功的特点进行类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再比如学生在学习加速度时,不少学生认为加速度减小,速度就随之减小,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我们在教学中就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一个同学在14岁长高了3厘米,15岁长高了2厘米,16岁又长了1厘米,这位同学在每年内的身高增加得越来越小,而他的身高是越来越矮吗?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这样的问题提出后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正确回答,因而气氛轻松热烈。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的物理含义,轻松突破难点。由此可见,用类比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其效果应该事半功倍。
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问题情境创设要积极联系生活实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设 问题情境 优化 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是一门传授基础物理科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科。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中学物理教学很重要,这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实际生活问题情境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时时处处都有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问题。高中物理课程中很多抽象的物理原理和定理,对很多高中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并且教师多是讲解物理理论知识,很少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好。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实际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在讲解“物体惯性”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实际生活问题情境:在汽车发动的一瞬间为什么人的身体会向后倾斜,在突然刹车的一瞬间又向前倾斜?汽车在行进过程中为什么要和前面的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这些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结束物理教学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弹簧秤、木块、吸管、塑料瓶、篮球等工具,自主进行探索学习,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状况作为问题生发的场景和背景,如:为什么海水看上去是蓝色的,而捧起来却是无色的?为什么你在行驶的火车上发现近处的树木后退,而远处树木前进?为什么不弯腿就跳不高?为什么小汽车前面的玻璃是倾斜而非竖直的?“神舟六号”飞船与我们所学的哪些物理知识有关?这一系列现实性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物理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利用习题的变式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变式是指在对问题进行直接观察时,从不同角度、方面和方式变换事物非本质的属性,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的过程。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产生概念的错误。在应用物理知识解答习题过程中,由于学生久已形成的习惯思维定式,造成学生分析问题时方法单一,从而步入解题误区。应用“变式”教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单摆周期公式的运用,可以对问题情境加以变化:一个小球在内径很大的光滑圆弧槽内小角度来回振动,悬挂着的带电小球在匀强电场中小角度摆动等。问题情境的变化实质上是创设了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它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三、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学研究手段。一些抽象、理性的知识教学可以借助物理实验,创设直观而有趣的实验情境。由于物理学科涉及的知识很广,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多层次的教学活动,一方面重视物理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规律;另一方面重视物理学科的实验教学,并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积极创设实验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基础,根据物理课堂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物理实践氛围,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物理实验,使学生自己主动学会创新,学会探索,学会发现。例如,讲到“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有关内容时,让学生用铅笔、绳子、重物来感受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用筷子和橡皮筋自制平行四边形,了解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等。
又如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实验问题情境,教师准备下列实验器材:电动势为3伏的干电池,一个电阻量程为0—20欧姆的滑动变阻器,一个电阻为500欧姆的定值电阻,一个电阻为40欧姆的定值电阻,一个量程为15毫安、内阻为100欧姆的标准电流表,开关S和若干导线。提出问题:大家能否利用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出测量电路,测量出实验中电表的内阻?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个物理实验,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运用能力。
四、创设类比情境,突破重难点
重难点的突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创设类比情境可以轻松突破重难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在学习电场时,学生感到非常抽象,对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及电势、电势能、电势差等概念理解不透,这时我们就把电势和高度、电势差与高度差、电势能与重力势能、重力做功的特点与电场力做功的特点进行类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再比如学生在学习加速度时,不少学生认为加速度减小,速度就随之减小,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我们在教学中就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一个同学在14岁长高了3厘米,15岁长高了2厘米,16岁又长了1厘米,这位同学在每年内的身高增加得越来越小,而他的身高是越来越矮吗?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这样的问题提出后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正确回答,因而气氛轻松热烈。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的物理含义,轻松突破难点。由此可见,用类比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其效果应该事半功倍。
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问题情境创设要积极联系生活实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