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60年代中期,语篇的研究发展迅速。从70年代以来,语篇理解的研究也开始受到了来自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深刻影响。认知语言学把语篇理解为心理过程的产物。以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语篇理论,把交际者的知识系统纳入了篇章语言学描写对象的范围,以为揭示有关篇章生成和理解的动机和策略的实现过程和处理过程。语篇理解是一个多层次的心理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的引入,不仅可以帮助读者认清语篇理解的实质,而且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更快地提高阅读理解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篇理解;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信息加工模式
一 引言
语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单位。语篇是人们用语言系统进行交际的意义单位,是一种符号编码和解码的再创造活动。生成和理解是连接语篇的两个活动。语篇是当代许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而语篇理解就是对语篇意义的理解和认知。语篇的意义是通过接受者对该语篇语境的理解和认知来实现的。没有语篇接受者参与的语境是不存在的。语篇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在语篇理解的过程中,语篇接受者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系统,对语篇中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进行全面深入地处理,进而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因此,语篇理解本质上不仅仅是语篇接受者对语篇语言层面上的信息处理,而且是语篇接受者主动运用已有的百科全书知识对语篇当中的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所进行的全方位综合信息处理。
二 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方式与语篇理解
受认知科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影响,认知语言学于20世纪70-80年代提出了“The AIApproach”(即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roach)语篇分析方法,主要从框架结构、建构原则等角度来研究世界的心智表征,以期能建立常规模式,并以此来分析连贯,解读语篇(王寅,2007)。20世纪5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研究信息是如何获得、储存、加工和使用的。换句话说,认知心理学研究人是如何觉知、学习、记忆和思考问题的,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加工的过程就是指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输出的过程。信息加工是一个系统的加工过程,是语言规则(linguistic principles)和心理机制(psychological mechanisms)联合的产物。理解和产生语言的行为是在我们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制约下进行的。因此,语篇理解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从语言表层信息解码到深层意图解码的认知心理过程。
语篇理解是一个精确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对字母、单词、拼法以及较大语言单位作出较为准确、详尽、连续的感知和辨认。“自下而上”信息加工方式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从较小的知觉单位向较大的知觉单位,通过一系列从小到大的连续加工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而语篇的理解正是从语篇的低层单位(字和词)向高层单位(词组和句子)构建意义的过程。
当我们阅读一篇英语文章时,在最低的层次即语音层上,我们会首先识别作者使用的音位和音节。在高一级的层次即词汇层上,我们会使用对音位和音节的识别来提取我们语义记忆中的词条。在更高一级的层次即句法层上,我们会把单词组织成构成成分并形成短语结构。最后,在最高的层次即语篇层上,我们会把语篇中句子的意思与前面的句子链接在一起并把句子组织成更高级别的单元。
三 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与语篇理解
在语篇理解过程中,注意语篇所呈现出来的语言知识、语法结构和意义非常重要。通过将语篇中所呈现的内容与我们大脑长期记忆中所储存的信息相互连接起来,意义便从语篇中理解获取。但是,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或缺乏必要的知识体验,就很难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含意。读者头脑中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知识体验会影响语篇理解,不同读者从不同角度去阅读语篇就会得到不同的理解。因此,对语篇的整体概念把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模式就是通过宽泛的内容和普通的知识推测出具体的框架和结构。也就是说,高层信息的加工会对低层信息的加工产生影响。
然而,“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模式并非始终都能促进语篇的理解。有时语篇的内容和结构会与我们之前的期望相互冲突,新的材料内容的学习也因此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这时最佳的选择就是采用互动信息的加工处理模式(interac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即将自上而下的加工处理和自下而上的加工处理结合起来的信息加工处理。例如:
... One of the most picturesque and impressive parts of the bazaar is the copper-smiths’ market. As you approach it,a tinking and banging and clashing begins to impinge on your ear. It grows louder and more distinct,until you round a corner and see a fairyland of dancing flashes,as the burnished copper catches the light of innumerable lamps and braziers...... In the background,a tiny apprentice blows a big charcoal fire with a huge leather bellows worked by a string attached to his big toe - the red of the live coals glowing bright and then dimming rhythmically to the strokes of the bellows. ...(The Middle Eastern Bazaar,Advanced English,Book 1 1995:2) 在理解上述的语篇时,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往往会采用“自下而上”的加工模式。读者首先会利用自己对音位和音节的识别激活对语篇当中最底层字词的理解,如picturesque表示“生动的,形象的”,“burnish”表示“打磨,使光滑”,apprentice表示“学徒,初学者”;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之上,读者会逐一提取对语句字面意义的理解,然后结合上下文当中的语义关系提取对整个语篇的理解。然而,我们知道,集市通常是农村或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说到集市,我们会想到集市中各种各样不同性质的店铺,如杂货店、服装店、食品店等;我们会想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所拥有的不同的集市文化,如中东集市的构成、特点等。如果在读者的大脑中拥有这方面的背景文化知识,或者读者基于以前去集市采购的经验,便能够有效地运用“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去推测出语篇的框架和结构,从而产生对后续内容的期望。然后再结合“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方式,获取对整个语篇的理解。这样,语篇理解的效率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 总结
语篇理解是个错综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篇接受者不仅仅要对语言层面上的信息进行处理,更要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系统对语篇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进行全方位综合信息处理。将认知心理学的相关信息加工模式引入到语篇理解的实践中,一方面可以帮助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认清阅读理解的实质,一方面可以帮助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提高阅读的效益;同时也对外语或第二语言阅读教学方面产生很大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David W. Carroll,Psychology of Language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Timothy B. Jay,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Victoria Fromkin,Robert Rodman,Nina Hymas,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 罗美君、龙慧,信息自动化处理与英语语篇理解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田延明,王淑杰,心理认知理论与外语教学研究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 王电建,认知模式与语篇理解 [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1期
[8] 王寅,认知语言学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 张汉熙,Advanced English(Revised Edition)[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关键词】语篇理解;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信息加工模式
一 引言
语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单位。语篇是人们用语言系统进行交际的意义单位,是一种符号编码和解码的再创造活动。生成和理解是连接语篇的两个活动。语篇是当代许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而语篇理解就是对语篇意义的理解和认知。语篇的意义是通过接受者对该语篇语境的理解和认知来实现的。没有语篇接受者参与的语境是不存在的。语篇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在语篇理解的过程中,语篇接受者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系统,对语篇中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进行全面深入地处理,进而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因此,语篇理解本质上不仅仅是语篇接受者对语篇语言层面上的信息处理,而且是语篇接受者主动运用已有的百科全书知识对语篇当中的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所进行的全方位综合信息处理。
二 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方式与语篇理解
受认知科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影响,认知语言学于20世纪70-80年代提出了“The AIApproach”(即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roach)语篇分析方法,主要从框架结构、建构原则等角度来研究世界的心智表征,以期能建立常规模式,并以此来分析连贯,解读语篇(王寅,2007)。20世纪5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研究信息是如何获得、储存、加工和使用的。换句话说,认知心理学研究人是如何觉知、学习、记忆和思考问题的,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加工的过程就是指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输出的过程。信息加工是一个系统的加工过程,是语言规则(linguistic principles)和心理机制(psychological mechanisms)联合的产物。理解和产生语言的行为是在我们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制约下进行的。因此,语篇理解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从语言表层信息解码到深层意图解码的认知心理过程。
语篇理解是一个精确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对字母、单词、拼法以及较大语言单位作出较为准确、详尽、连续的感知和辨认。“自下而上”信息加工方式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从较小的知觉单位向较大的知觉单位,通过一系列从小到大的连续加工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而语篇的理解正是从语篇的低层单位(字和词)向高层单位(词组和句子)构建意义的过程。
当我们阅读一篇英语文章时,在最低的层次即语音层上,我们会首先识别作者使用的音位和音节。在高一级的层次即词汇层上,我们会使用对音位和音节的识别来提取我们语义记忆中的词条。在更高一级的层次即句法层上,我们会把单词组织成构成成分并形成短语结构。最后,在最高的层次即语篇层上,我们会把语篇中句子的意思与前面的句子链接在一起并把句子组织成更高级别的单元。
三 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与语篇理解
在语篇理解过程中,注意语篇所呈现出来的语言知识、语法结构和意义非常重要。通过将语篇中所呈现的内容与我们大脑长期记忆中所储存的信息相互连接起来,意义便从语篇中理解获取。但是,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或缺乏必要的知识体验,就很难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含意。读者头脑中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知识体验会影响语篇理解,不同读者从不同角度去阅读语篇就会得到不同的理解。因此,对语篇的整体概念把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模式就是通过宽泛的内容和普通的知识推测出具体的框架和结构。也就是说,高层信息的加工会对低层信息的加工产生影响。
然而,“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模式并非始终都能促进语篇的理解。有时语篇的内容和结构会与我们之前的期望相互冲突,新的材料内容的学习也因此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这时最佳的选择就是采用互动信息的加工处理模式(interac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即将自上而下的加工处理和自下而上的加工处理结合起来的信息加工处理。例如:
... One of the most picturesque and impressive parts of the bazaar is the copper-smiths’ market. As you approach it,a tinking and banging and clashing begins to impinge on your ear. It grows louder and more distinct,until you round a corner and see a fairyland of dancing flashes,as the burnished copper catches the light of innumerable lamps and braziers...... In the background,a tiny apprentice blows a big charcoal fire with a huge leather bellows worked by a string attached to his big toe - the red of the live coals glowing bright and then dimming rhythmically to the strokes of the bellows. ...(The Middle Eastern Bazaar,Advanced English,Book 1 1995:2) 在理解上述的语篇时,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往往会采用“自下而上”的加工模式。读者首先会利用自己对音位和音节的识别激活对语篇当中最底层字词的理解,如picturesque表示“生动的,形象的”,“burnish”表示“打磨,使光滑”,apprentice表示“学徒,初学者”;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之上,读者会逐一提取对语句字面意义的理解,然后结合上下文当中的语义关系提取对整个语篇的理解。然而,我们知道,集市通常是农村或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说到集市,我们会想到集市中各种各样不同性质的店铺,如杂货店、服装店、食品店等;我们会想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所拥有的不同的集市文化,如中东集市的构成、特点等。如果在读者的大脑中拥有这方面的背景文化知识,或者读者基于以前去集市采购的经验,便能够有效地运用“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去推测出语篇的框架和结构,从而产生对后续内容的期望。然后再结合“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方式,获取对整个语篇的理解。这样,语篇理解的效率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 总结
语篇理解是个错综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篇接受者不仅仅要对语言层面上的信息进行处理,更要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系统对语篇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进行全方位综合信息处理。将认知心理学的相关信息加工模式引入到语篇理解的实践中,一方面可以帮助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认清阅读理解的实质,一方面可以帮助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提高阅读的效益;同时也对外语或第二语言阅读教学方面产生很大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David W. Carroll,Psychology of Language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Timothy B. Jay,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Victoria Fromkin,Robert Rodman,Nina Hymas,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 罗美君、龙慧,信息自动化处理与英语语篇理解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田延明,王淑杰,心理认知理论与外语教学研究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 王电建,认知模式与语篇理解 [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1期
[8] 王寅,认知语言学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 张汉熙,Advanced English(Revised Edition)[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