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ximu19840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受到了普遍关注。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倍受青睐并且日益广泛地得以运用,有着传统语言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技术在较大程度上优化了物理课堂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效益; 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50-001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概念、定理等来自于生活实践,而借助多媒体课件极具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将静态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谈谈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物理课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以其声音、图像、动画等因素强烈地刺激学生,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形成良性师生互动。
   如引入“温度”概念时,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同一季节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南疆鲜花盛开、瓜果累累图片以及吐鲁番盆地“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漫画,使学生在享受着美的熏陶同时联想到热和冷两种不同感觉,加深对温度这一抽象概念理解。可见,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丰富又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课堂教学的综合性、趣味性、应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获得了教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人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在前,抽象思维在后,成人如此,中学生更不例外。思维训练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单凭抽象的语言描述,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事实表明,学生感到物理题目难做的原因不是物理规律不熟,而是无法想象完整的物理情景,从而无法准确地弄清物理过程。所以必须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信息,使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正能提供真实的动感画面,使学生在欢乐有趣的情境中调整出最佳心态,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使思维趋于活跃。现在物理教学改革也非常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现在所用的苏科版教材编排新颖,其中有许多精美的图片,但限于篇幅,使得信息的深度与广度受到限制,“动态”展示几乎是空白,尤其在表述一般实验条件下难以再现的内容时,如大到宏观世界的自然规律,小到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等,虽能说清“其然”,却难以描述“其所以然”,常会造成一种无法准确表达,学生在朦胧迷茫状态中学习的不良现象。通过多媒体课件,采用动画摸拟,让学生感受极佳的动态效果,则教学重难点的解决犹如破竹之势,顺利完成。如:宇宙世界、分子的结构、磁场、磁感应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等重难点内容均可采用实验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不是靠教师讲和灌,而是让学生“观察—猜想—讨论—模拟—点拨—归纳—总结”来参与学习过程,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来探究物理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索过程,激发创新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物理学家科学探究的经历,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方法和思想,加深理解,发现规律,并从中体会到物理的价值,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过程时,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现牛顿非凡想象力的几个情景:牛顿坐在树下,发现苹果落地,思考为什么熟透的苹果会向地面落下,而不向上运动(引导学生不要轻易“放弃”一些熟视的日常现象)?肯定存在有某种力促使苹果落地(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如果苹果树长得足够高,长到月球那样高,熟透的苹果仍然要落向地面。“为什么月球不会落地(给学生一个悬念)?”在地面上任何平抛运动的物体终要落地(速度越大,射程越远),月球不管以多大的速度运动最终都要“落地”(如果地球表面是个大平面,课件动态展示落地情形);若地球变成圆球状呢(提出假设问题)?展现月球要落地的动态情景(速度越大,射程越远,以致落不了地)。牛顿非凡的想象力给学生思维上的冲突,在兴趣和好奇心的前提下,深刻体会牛顿卫星原理图,同时坚信地球是个球状体。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总之,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多感临境性和构想性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显示出传统语言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采用多媒体技术,课件图文并茂,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模拟动画的引入能化抽象为具体,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而且可让学生进行多次、反复、多种形式的练习,并由计算机对学生的判断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以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中的美术欣赏课上,经常会遇到裸体的艺术形象,对于这些裸体艺术形象我们应该对他们有个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去体味作品的艺术意境、风格特点、价值成就就更自然了。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 裸体艺术形象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44-001  从事高中美术教学以来,每次课上遇到裸体的艺术
摘 要:本文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形成概念的作用作了初步归纳,并结合初中物理中的一些实验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关键词:新课程; 实验; 物理教学; 概念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66-001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是从生活、生产实践等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高一历史教学也必然走上改革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创新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高一历史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36-001  新课改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
摘 要:科学课程应适当反映科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科学的思想体系、科学的美学价值、科学家的创新精神。科学课应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关键词:科学教学; 育人; 价值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51-001《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
本文就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如何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潜力,优化“数学活动”设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谈了自己的几点尝试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