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莱从出生开始,基本上都是姥姥在带。最近老家有点事情需要姥姥回去解决,我就请来了莱莱的奶奶“救火”。莱莱的奶奶是一名即将退休的初中数学老师,这次特意请假过来,我内心很感激她,但是因为没有长时间共同生活过,所以我内心也很不安,想着如果遇到冲突的话,就用“婆婆只来帮忙3个礼拜,21天忍一忍就过去了”来说服自己。可是很快,矛盾就出现了……
莱莱晚上在幼儿园吃,但基本上每天晚上8点多都会喊饿,婆婆来之前我会给莱莱吃少量的坚果,再喝点果蔬汁或牛奶,就让她做睡前准备了。婆婆来了之后,觉得我给莱莱吃的都是零食,吃不饱也没营养,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所以婆婆勤快地包了很多饺子、包子和馄饨,孩子晚上一喊饿,就给煎饺子、蒸包子、煮馄饨……其实我认为孩子在睡前不应该吃得太多,但是看到婆婆做这些食物也很辛苦,孩子又爱吃,而且想着也就这样吃两三周,应该没事,何必和老人因此闹不愉快呢,所以就选择了“闭嘴”。
但是,这样吃了5天之后,孩子还是积食了——口气重,手脚热,而且开始咳嗽。婆婆觉得是天气冷孩子穿少了,冻着了才咳嗽,念叨我给孩子穿得不够保暖。我内心五味杂陈,虽然不想让老人家不开心,但看着小脸通红的莱莱,我还是决定跟婆婆好好聊聊。
我:“妈,其实孩子现在就是比较典型的积食症状,不是感冒。”
婆婆:“莱莱也没多吃什么啊,都是她说饿我才给她吃的。”
我:“孩子晚上睡觉前不需要吃太多的,虽然她饿,但不需要吃得太饱。您想想,她吃完就睡了,这一肚子的食物怎么消化?肠胃负担重,孩子也睡不好。”
婆婆:“那孩子都咳嗽了,这不就是冻感冒了吗?我看你也没给她换上棉鞋。”
我:“积食也会咳嗽、流鼻涕。孩子睡前不要给她吃多了,一吃多准生病,那孩子大人都遭罪,您说对吗?她穿的衣服其实正合适,每次我摸她的后脖子都是热乎的,这就说明她不冷,您放心。”
婆婆:“孩子这是吃撑了啊?唉,都怨我。以前想给孩子晚上做些好吃的,都没有这样的经济条件,也没有精力。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倒是多了很多吃出来的毛病,我带娃的知识也需要更新一下喽。”
之后再遇到孩子晚上喊饿的时候,婆婆就对孙女说:“莱莱听妈妈的话,喝奶吧。”至于冰箱里那些包子、饺子和馄饨,我和婆婆说就留着以后我们忙得没时间做饭的时候救急用,孩子也爱吃,婆婆表示很满意。
矛盾解决了,第一周和婆婆共处的7天也顺利度过了。
婆婆对待孙女,有时候也会下意识地像在教学生。莱莱3岁半,正处于喜歡涂鸦的年纪,但是精细动作能力发展得还不太好,每次都是五只手指齐上阵,大把抓住彩笔晃动手腕。之前我没太在意握笔的事,觉得孩子的精细动作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不用急于一时。但婆婆每次看到孩子这样握笔,都会去纠正。孩子会试着按婆婆纠正的握笔姿势画几下,但很快就会恢复到自己“粗犷”的握笔姿势,婆婆发现后会继续纠正……祖孙俩经过了一周的“博弈”后,孩子不再碰画笔了,理由是:我不会握笔,我不会画画。在祖孙俩相处的第二周,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变化,我是很焦虑的。想了一个晚上,我决定这样和婆婆“摊牌”。
我:“妈,您看莱莱画的画,还挺好玩儿的吧?”
婆婆:“是啊,小孩儿画的东西,看起来四不像,但听她一讲还真有意思。”
我:“对啊,孩子想象的世界,和大人还真不太一样。其实画成什么样没关系,孩子的想象力要借机好好培养一下呢!”
婆婆:“不过这孩子,都快4岁了还不会拿笔,我教她,她也不学,这样以后写字会成问题的。”
我:“妈,您别急,她还小呢,咱们慢慢教。您看她的小手,拿勺子拿叉子都拿不稳,更别提握笔写字了。握笔这事咱别着急,姿势可以纠正,可如果她开始讨厌拿笔,甚至讨厌写字、画画,那咱可就纠正不了了。”
婆婆:“唉,看样子孩子和孩子还真是不一样,那咱家这孩子,就慢一点吧!”
就这样,经过我和婆婆平心静气地沟通之后,她决定不那么纠结孩子握笔姿势的事情了。不久,莱莱也重拾画笔,按照自己的方式继续“创作”。这么大的事能沟通解决,也挺出乎我意料的。第二个7天也顺利地过完了。
有一天我正在上班,家人群里收到了婆婆发来的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孩子平衡能力和大脑功能之间的关系的。我心想,婆婆已经开始了解科学育儿的内容了,挺好的,通过这段时间和孩子的相处,确实也能看到她对孩子是真的上心。不一会儿,我又收到了一个视频,婆婆正带着莱莱走“马路牙子”,紧接着好几个视频发过来,有走平衡木的、走花坛边缘的,通过视频能看到婆婆很努力地用一只手牵住孩子,另一只手忙着拍视频,因此摄像头晃动得很厉害。此时,做妈妈的我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这样太危险了!正愁如何开口的时候,莱莱爸在群里回复了……
莱莱爸:“妈,这样太危险了!怎么能让孩子走这些乱七八糟的地方?”
婆婆:“我牵得好好的,马路牙子才多高,摔不着孩子。”
莱莱爸:“这不是摔不摔的事儿,孩子不知道这样做是危险的,以后她趁着大人不注意,自己爬到花坛上乱走怎么办?锻炼平衡能力就非得走这么危险的地方吗?”
婆婆:“孩子喜欢这么玩,我也牵着,怎么就不能玩玩了?人家科学家也说了,平衡能力锻炼得好,孩子就聪明。”
莱莱爸:“这孩子聪不聪明,是平衡木走得好就能决定的吗?少看这些乱七八糟的!”
眼看着“矛盾”在升级,我马上@莱莱爸:“亲,冷静一下,怎么能说这些是乱七八糟的呢。平衡能力就是很重要,妈说得对!”我又@婆婆:“妈,您牵好孩子就行,先不用录像了,您也得注意脚下安全。等周末咱们一起出去时,我来给你们录。”
在与婆婆相处的最后7天里,没想到与婆婆正面交锋的是莱莱爸,我反而成了“和稀泥”的人。其实在这21天里,需要磨合的不只是我和婆婆,他们母子之间在关于教育和养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有小摩擦。
婆婆临走的时候跟我说,其实她很感激那天我没有怪她,事后她也反思了一下,拉着孩子走那些危险的地方还拍视频确实很后怕,而且平衡能力也不是这么锻炼出来的。我马上表示对她的理解,谁还不是一看到什么事情对孩子好,就想马上试试!我能理解她,也特别感谢她这么关注孩子的成长。说开了这件事,婆婆开开心心地上了车,一再叮嘱我需要的时候别客气,她“随叫随到”。
第一周
莱莱晚上在幼儿园吃,但基本上每天晚上8点多都会喊饿,婆婆来之前我会给莱莱吃少量的坚果,再喝点果蔬汁或牛奶,就让她做睡前准备了。婆婆来了之后,觉得我给莱莱吃的都是零食,吃不饱也没营养,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所以婆婆勤快地包了很多饺子、包子和馄饨,孩子晚上一喊饿,就给煎饺子、蒸包子、煮馄饨……其实我认为孩子在睡前不应该吃得太多,但是看到婆婆做这些食物也很辛苦,孩子又爱吃,而且想着也就这样吃两三周,应该没事,何必和老人因此闹不愉快呢,所以就选择了“闭嘴”。
但是,这样吃了5天之后,孩子还是积食了——口气重,手脚热,而且开始咳嗽。婆婆觉得是天气冷孩子穿少了,冻着了才咳嗽,念叨我给孩子穿得不够保暖。我内心五味杂陈,虽然不想让老人家不开心,但看着小脸通红的莱莱,我还是决定跟婆婆好好聊聊。
我:“妈,其实孩子现在就是比较典型的积食症状,不是感冒。”
婆婆:“莱莱也没多吃什么啊,都是她说饿我才给她吃的。”
我:“孩子晚上睡觉前不需要吃太多的,虽然她饿,但不需要吃得太饱。您想想,她吃完就睡了,这一肚子的食物怎么消化?肠胃负担重,孩子也睡不好。”
婆婆:“那孩子都咳嗽了,这不就是冻感冒了吗?我看你也没给她换上棉鞋。”
我:“积食也会咳嗽、流鼻涕。孩子睡前不要给她吃多了,一吃多准生病,那孩子大人都遭罪,您说对吗?她穿的衣服其实正合适,每次我摸她的后脖子都是热乎的,这就说明她不冷,您放心。”
婆婆:“孩子这是吃撑了啊?唉,都怨我。以前想给孩子晚上做些好吃的,都没有这样的经济条件,也没有精力。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倒是多了很多吃出来的毛病,我带娃的知识也需要更新一下喽。”
之后再遇到孩子晚上喊饿的时候,婆婆就对孙女说:“莱莱听妈妈的话,喝奶吧。”至于冰箱里那些包子、饺子和馄饨,我和婆婆说就留着以后我们忙得没时间做饭的时候救急用,孩子也爱吃,婆婆表示很满意。
矛盾解决了,第一周和婆婆共处的7天也顺利度过了。
第二周
婆婆对待孙女,有时候也会下意识地像在教学生。莱莱3岁半,正处于喜歡涂鸦的年纪,但是精细动作能力发展得还不太好,每次都是五只手指齐上阵,大把抓住彩笔晃动手腕。之前我没太在意握笔的事,觉得孩子的精细动作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不用急于一时。但婆婆每次看到孩子这样握笔,都会去纠正。孩子会试着按婆婆纠正的握笔姿势画几下,但很快就会恢复到自己“粗犷”的握笔姿势,婆婆发现后会继续纠正……祖孙俩经过了一周的“博弈”后,孩子不再碰画笔了,理由是:我不会握笔,我不会画画。在祖孙俩相处的第二周,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变化,我是很焦虑的。想了一个晚上,我决定这样和婆婆“摊牌”。
我:“妈,您看莱莱画的画,还挺好玩儿的吧?”
婆婆:“是啊,小孩儿画的东西,看起来四不像,但听她一讲还真有意思。”
我:“对啊,孩子想象的世界,和大人还真不太一样。其实画成什么样没关系,孩子的想象力要借机好好培养一下呢!”
婆婆:“不过这孩子,都快4岁了还不会拿笔,我教她,她也不学,这样以后写字会成问题的。”
我:“妈,您别急,她还小呢,咱们慢慢教。您看她的小手,拿勺子拿叉子都拿不稳,更别提握笔写字了。握笔这事咱别着急,姿势可以纠正,可如果她开始讨厌拿笔,甚至讨厌写字、画画,那咱可就纠正不了了。”
婆婆:“唉,看样子孩子和孩子还真是不一样,那咱家这孩子,就慢一点吧!”
就这样,经过我和婆婆平心静气地沟通之后,她决定不那么纠结孩子握笔姿势的事情了。不久,莱莱也重拾画笔,按照自己的方式继续“创作”。这么大的事能沟通解决,也挺出乎我意料的。第二个7天也顺利地过完了。
第三周
有一天我正在上班,家人群里收到了婆婆发来的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孩子平衡能力和大脑功能之间的关系的。我心想,婆婆已经开始了解科学育儿的内容了,挺好的,通过这段时间和孩子的相处,确实也能看到她对孩子是真的上心。不一会儿,我又收到了一个视频,婆婆正带着莱莱走“马路牙子”,紧接着好几个视频发过来,有走平衡木的、走花坛边缘的,通过视频能看到婆婆很努力地用一只手牵住孩子,另一只手忙着拍视频,因此摄像头晃动得很厉害。此时,做妈妈的我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这样太危险了!正愁如何开口的时候,莱莱爸在群里回复了……
莱莱爸:“妈,这样太危险了!怎么能让孩子走这些乱七八糟的地方?”
婆婆:“我牵得好好的,马路牙子才多高,摔不着孩子。”
莱莱爸:“这不是摔不摔的事儿,孩子不知道这样做是危险的,以后她趁着大人不注意,自己爬到花坛上乱走怎么办?锻炼平衡能力就非得走这么危险的地方吗?”
婆婆:“孩子喜欢这么玩,我也牵着,怎么就不能玩玩了?人家科学家也说了,平衡能力锻炼得好,孩子就聪明。”
莱莱爸:“这孩子聪不聪明,是平衡木走得好就能决定的吗?少看这些乱七八糟的!”
眼看着“矛盾”在升级,我马上@莱莱爸:“亲,冷静一下,怎么能说这些是乱七八糟的呢。平衡能力就是很重要,妈说得对!”我又@婆婆:“妈,您牵好孩子就行,先不用录像了,您也得注意脚下安全。等周末咱们一起出去时,我来给你们录。”
在与婆婆相处的最后7天里,没想到与婆婆正面交锋的是莱莱爸,我反而成了“和稀泥”的人。其实在这21天里,需要磨合的不只是我和婆婆,他们母子之间在关于教育和养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有小摩擦。
婆婆临走的时候跟我说,其实她很感激那天我没有怪她,事后她也反思了一下,拉着孩子走那些危险的地方还拍视频确实很后怕,而且平衡能力也不是这么锻炼出来的。我马上表示对她的理解,谁还不是一看到什么事情对孩子好,就想马上试试!我能理解她,也特别感谢她这么关注孩子的成长。说开了这件事,婆婆开开心心地上了车,一再叮嘱我需要的时候别客气,她“随叫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