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人际沟通能力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商务英语的教学不仅是一种专业英语的语言能力的学习,更是一种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融汇到商务英语教学的各个层面。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在教学内容以及沟通平台等方面做出调整,提高学生在商务情境中人际沟通能力。
【关键词】: 商务英语;跨文化;沟通能力;
一、引言
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长期以来,商务英语教学关注语言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对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另一方面,跨文沟通际能力理论研究多向度发展,实证研究方法缺乏,在实际教学中,目前尚未建立适合中国商务英语教学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框架,这些影响了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本文梳理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探讨商务英语语言教学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及在商務英语教学实践中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
二、沟通能力的界定
对于人际沟通能力,现在很难有一个精确的界定。人际沟通的研究始于 20世纪60年代,英国传播学者哈利特认为: “人际沟通是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体的信息传播,双方是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能反映 个体的个性特征和社会角色及关系。”[1]国内学者秦启文认为,通过掌握社会技能,如自信、报答与强化、非言语交流技能、言语交流技能、同情心、合作、关心他人等,在信息的传播中,实现个体的社会支持,获得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的提高[2]。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人际沟通能力的界定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但我们不能否认人际沟通能力在实际的工作环境和企业运营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作为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就业以及实际工作中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应该得到重视。
三、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
非语言层面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非语言行为(身势语) 、思维方式价值观取向等方面。而且有研究表明,非言语层面的交际信息约占65%,这对于成功的商务谈判等活动至关重要。因此,商务英语教学中也应当重视对学生非语言层面文化差异的渗透和培养。非语言层面的差异,例如,中西方商务人士名片交换礼节、会话的物理距离、语言使用习惯。这些体现了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甚至是文化冲突。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层面的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观看视频,学习两种语言非语言层面的差异非常必要。
语言层面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语域、文本这几个方面。
从语音表达方式来看,重音、语调、语速对语言的信息意义起调节作用。与词汇相比较,英语本族人对英语语音方面的反应更为强烈,不同的语气音调和语速表达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语义。另外,良好的发音可以赢得对方的认同感,英语中的重音用来表达特殊的会话含义,适当地调整语速则可以增强语音表达的感染力,停顿的正确使用可以达到幽默和强调的作用。
从词汇角度来看,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首先,商务英语词汇的首要特点就是专业性强,因为商务英语所涉及的词汇包括金融、外贸、广告、银行、零售、旅游、证券、保险、货运、管理、出版等各行业的术语。商务英词汇中有不少是常见的普通词汇,而在商务英语语境中却具有其特殊的专业涵义。
从句法文化差异来看,首先,英汉句法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英语是以限定动词为核心,支配句内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而汉语则以意统形,按照逻辑事理的顺序横向铺排,形态及任何关联的语段只要语义搭配合乎事理,就可以联接在一起组成句子。 其次,商务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很高,被动语态不强调动作的发出者,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因此能使表达内容更加客观真实,符合商务英语客观、严谨的文体风格。 最后,商务英语句子表达多用名词化结构来体现文本的客观性和语言的简洁性,从而使语言表达更加客观和正式。
从语域文化差异来看,语域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寒暄问候、赞美夸奖和委婉语的用法。商务洽谈环境往往是比较正式和严肃的,但是在商务洽谈中寒暄问候,以及称赞、幽默感和委婉语等的恰当使用能够适当地缓解洽谈的气氛,促成洽谈的成功。语域方面的这些差异主要是受中西方的思维习惯影响,因此商务英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言的差异,还要熟知对方的思维习惯和特定场景以及特定语境下的语言模式。
从文本文化差异来看,该差异主要体现在文件、契约等文本中。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对待契约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西方文化是契约文化,他们非常重视契约的精确性,也非常尊重契约的权威,契约一旦生效就会严格执行; 然而在东方文化的传统中,对文本是大而化之的,更注重的是信誉,在商务活动中,只有意识到并且重视这种差别才能更有效地遵守国际活动准则。
四、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商务英语课主要以两个模式进行: 一是采用听译教学模式,通过播放对话音频,学生逐句翻译,之后教师进行纠错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是教师引领学生先听课文示范对话音频,接着就语言和商务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后练习提供的情景进行练习,完成一些类似的情景对话。这两种模式看似各有合理之处,但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教学内容选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我国商务活动的形式不再拘泥于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呈现了多元化的状态。从股市到国际贸易,从营销到保险,从旅游到物流,贸易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现在市面上的商务教材多是以外贸流程分类商务接机、建立商务关系、商务展会、商务安排、商务谈判、询盘,报盘、还盘、签订合同、付款方式、备货、包装、通关手续、装运、运输保险、索赔为主题,辅以对话材料,列举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后练习操练情景对话。课程的讲授重点依然是外贸英语会话,而显然外贸英语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商务活动对英语的需求。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该课程教学目标中重要的一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那学生很难达到当前社会职场的要求。 2. 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单一
调查发现,公司比较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设计商务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应变能力等。若在课堂上,不论采取听译模式,还是情景模拟模式,课堂的核心和主导者仍是教师,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一个个步骤和任务,这与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有较大差距的。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真正调动起来,而是被动的接受者,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 学生课上的操练时间很少
在进行商务情景模拟之前需要足够的英语词汇、表达方式及句型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讲解,会占用有限的课上时间。除去教师讲解和听力的时间,剩下来的可供学生自己操练的时间很短。因而教师面临的挑战是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商务活动中的人际沟通能力。
4. 师生沟通平台与有效的监督机制的缺乏
师生之间的交流尤其是课外交流很不够,教师上完课、布置完作业就不管的现象很普遍。许多英语教师缺乏对学生必要的了解和沟通,忽视学生的需要,忽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在准备课下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由于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会有一部分同学不敢或不愿意主动联系教师寻求帮助,降低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改革策略
1.研究性学习
商务英语是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技能知识内化之后再输出的最终体现。因此本课程更加强调综合知识输出和迁移的过程。该课程适合以“研究性学习”为教改理念,以虚拟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为手段,通过设定一个又一个虚拟商务活动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将知识由内到外的进行迁移和传递,还能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虚拟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促使学生从“知”到“行”转变的有效中介。为了完成虚拟项目,学生分组合作,建立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特长,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协作互补完成团队任务。同时学生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伴之间、团队之间需要进行频繁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就得到了锻炼。
2.课程改革的思路
由于该课程具有一定的优势,使课改的实施变成可能: 首先,商务英语课程可以采用小班教学。课堂管理以及课堂互动相对较容易,每个人都会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发言。其次,学校硬件设施的支持。学校配有多媒体教室,并提供网络支持。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展开教学。
首先调整教学内容。市场上的教材大都以真实的外贸流程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其他专业课程中会详细的讲解外贸的流程及专业知识,教师会打乱顺序,有选择性的选取及调整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连贯性的选取能够提高学生商务英语沟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部分,以作为重点训练内容。学生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预习虚拟项目的有关理论知识,并进行语言知识储备。教师在整个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
其次邀请业内人士进入课堂。由于学生缺乏对商务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虽然教师能利用网上视频资源和录像资料进行知识补充,但效果仍不理想。教师尝试将业内人士请入课堂中,提高学生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学生跟企业人士进行沟通中,学生不仅会对商务实践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同时企业可以有机会进行人才储备,大大节约他们花在人才招聘上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最后,教师尝试各种形式的沟通模式。教师可利用学校的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源、阅读材料等,以弥补教材的局限性,并可以在此平台上布置课上要完成的虚拟项目任务; 并尝试使用新媒体,如微信,建立群组,在群组内组织课下讨论,教师答疑等。为了监督学生进行阅读,定期对学生的阅读任务进行检测,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在微信群中完成,不会占用课堂有限的时间。现代媒体方式的利用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结论
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技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是商务英語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都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没有思辨思维和跨文化思维,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问题。在问题面前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跨文化 商务英语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勇于讨论、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提 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
参考文献:
[1]马湘桃.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研究[D].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2009.
[2]秦启文.社会技能构成因素及其意义[J].心理学探新,2001.
[3]陈雨露.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诉求[J].中国高等教育,2012.
【关键词】: 商务英语;跨文化;沟通能力;
一、引言
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长期以来,商务英语教学关注语言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对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另一方面,跨文沟通际能力理论研究多向度发展,实证研究方法缺乏,在实际教学中,目前尚未建立适合中国商务英语教学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框架,这些影响了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本文梳理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探讨商务英语语言教学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及在商務英语教学实践中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
二、沟通能力的界定
对于人际沟通能力,现在很难有一个精确的界定。人际沟通的研究始于 20世纪60年代,英国传播学者哈利特认为: “人际沟通是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体的信息传播,双方是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能反映 个体的个性特征和社会角色及关系。”[1]国内学者秦启文认为,通过掌握社会技能,如自信、报答与强化、非言语交流技能、言语交流技能、同情心、合作、关心他人等,在信息的传播中,实现个体的社会支持,获得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的提高[2]。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人际沟通能力的界定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但我们不能否认人际沟通能力在实际的工作环境和企业运营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作为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就业以及实际工作中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应该得到重视。
三、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
非语言层面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非语言行为(身势语) 、思维方式价值观取向等方面。而且有研究表明,非言语层面的交际信息约占65%,这对于成功的商务谈判等活动至关重要。因此,商务英语教学中也应当重视对学生非语言层面文化差异的渗透和培养。非语言层面的差异,例如,中西方商务人士名片交换礼节、会话的物理距离、语言使用习惯。这些体现了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甚至是文化冲突。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层面的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观看视频,学习两种语言非语言层面的差异非常必要。
语言层面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语域、文本这几个方面。
从语音表达方式来看,重音、语调、语速对语言的信息意义起调节作用。与词汇相比较,英语本族人对英语语音方面的反应更为强烈,不同的语气音调和语速表达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语义。另外,良好的发音可以赢得对方的认同感,英语中的重音用来表达特殊的会话含义,适当地调整语速则可以增强语音表达的感染力,停顿的正确使用可以达到幽默和强调的作用。
从词汇角度来看,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首先,商务英语词汇的首要特点就是专业性强,因为商务英语所涉及的词汇包括金融、外贸、广告、银行、零售、旅游、证券、保险、货运、管理、出版等各行业的术语。商务英词汇中有不少是常见的普通词汇,而在商务英语语境中却具有其特殊的专业涵义。
从句法文化差异来看,首先,英汉句法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英语是以限定动词为核心,支配句内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而汉语则以意统形,按照逻辑事理的顺序横向铺排,形态及任何关联的语段只要语义搭配合乎事理,就可以联接在一起组成句子。 其次,商务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很高,被动语态不强调动作的发出者,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因此能使表达内容更加客观真实,符合商务英语客观、严谨的文体风格。 最后,商务英语句子表达多用名词化结构来体现文本的客观性和语言的简洁性,从而使语言表达更加客观和正式。
从语域文化差异来看,语域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寒暄问候、赞美夸奖和委婉语的用法。商务洽谈环境往往是比较正式和严肃的,但是在商务洽谈中寒暄问候,以及称赞、幽默感和委婉语等的恰当使用能够适当地缓解洽谈的气氛,促成洽谈的成功。语域方面的这些差异主要是受中西方的思维习惯影响,因此商务英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言的差异,还要熟知对方的思维习惯和特定场景以及特定语境下的语言模式。
从文本文化差异来看,该差异主要体现在文件、契约等文本中。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对待契约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西方文化是契约文化,他们非常重视契约的精确性,也非常尊重契约的权威,契约一旦生效就会严格执行; 然而在东方文化的传统中,对文本是大而化之的,更注重的是信誉,在商务活动中,只有意识到并且重视这种差别才能更有效地遵守国际活动准则。
四、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商务英语课主要以两个模式进行: 一是采用听译教学模式,通过播放对话音频,学生逐句翻译,之后教师进行纠错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是教师引领学生先听课文示范对话音频,接着就语言和商务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后练习提供的情景进行练习,完成一些类似的情景对话。这两种模式看似各有合理之处,但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教学内容选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我国商务活动的形式不再拘泥于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呈现了多元化的状态。从股市到国际贸易,从营销到保险,从旅游到物流,贸易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现在市面上的商务教材多是以外贸流程分类商务接机、建立商务关系、商务展会、商务安排、商务谈判、询盘,报盘、还盘、签订合同、付款方式、备货、包装、通关手续、装运、运输保险、索赔为主题,辅以对话材料,列举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后练习操练情景对话。课程的讲授重点依然是外贸英语会话,而显然外贸英语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商务活动对英语的需求。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该课程教学目标中重要的一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那学生很难达到当前社会职场的要求。 2. 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单一
调查发现,公司比较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设计商务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应变能力等。若在课堂上,不论采取听译模式,还是情景模拟模式,课堂的核心和主导者仍是教师,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一个个步骤和任务,这与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有较大差距的。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真正调动起来,而是被动的接受者,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 学生课上的操练时间很少
在进行商务情景模拟之前需要足够的英语词汇、表达方式及句型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讲解,会占用有限的课上时间。除去教师讲解和听力的时间,剩下来的可供学生自己操练的时间很短。因而教师面临的挑战是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商务活动中的人际沟通能力。
4. 师生沟通平台与有效的监督机制的缺乏
师生之间的交流尤其是课外交流很不够,教师上完课、布置完作业就不管的现象很普遍。许多英语教师缺乏对学生必要的了解和沟通,忽视学生的需要,忽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在准备课下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由于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会有一部分同学不敢或不愿意主动联系教师寻求帮助,降低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改革策略
1.研究性学习
商务英语是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技能知识内化之后再输出的最终体现。因此本课程更加强调综合知识输出和迁移的过程。该课程适合以“研究性学习”为教改理念,以虚拟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为手段,通过设定一个又一个虚拟商务活动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将知识由内到外的进行迁移和传递,还能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虚拟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促使学生从“知”到“行”转变的有效中介。为了完成虚拟项目,学生分组合作,建立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特长,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协作互补完成团队任务。同时学生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伴之间、团队之间需要进行频繁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就得到了锻炼。
2.课程改革的思路
由于该课程具有一定的优势,使课改的实施变成可能: 首先,商务英语课程可以采用小班教学。课堂管理以及课堂互动相对较容易,每个人都会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发言。其次,学校硬件设施的支持。学校配有多媒体教室,并提供网络支持。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展开教学。
首先调整教学内容。市场上的教材大都以真实的外贸流程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其他专业课程中会详细的讲解外贸的流程及专业知识,教师会打乱顺序,有选择性的选取及调整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连贯性的选取能够提高学生商务英语沟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部分,以作为重点训练内容。学生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预习虚拟项目的有关理论知识,并进行语言知识储备。教师在整个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
其次邀请业内人士进入课堂。由于学生缺乏对商务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虽然教师能利用网上视频资源和录像资料进行知识补充,但效果仍不理想。教师尝试将业内人士请入课堂中,提高学生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学生跟企业人士进行沟通中,学生不仅会对商务实践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同时企业可以有机会进行人才储备,大大节约他们花在人才招聘上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最后,教师尝试各种形式的沟通模式。教师可利用学校的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源、阅读材料等,以弥补教材的局限性,并可以在此平台上布置课上要完成的虚拟项目任务; 并尝试使用新媒体,如微信,建立群组,在群组内组织课下讨论,教师答疑等。为了监督学生进行阅读,定期对学生的阅读任务进行检测,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在微信群中完成,不会占用课堂有限的时间。现代媒体方式的利用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结论
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技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是商务英語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都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没有思辨思维和跨文化思维,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问题。在问题面前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跨文化 商务英语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勇于讨论、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提 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
参考文献:
[1]马湘桃.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研究[D].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2009.
[2]秦启文.社会技能构成因素及其意义[J].心理学探新,2001.
[3]陈雨露.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诉求[J].中国高等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