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凭借天生敏感的味觉,中国女孩郭蔷在瑞士拥有一份人人羡慕的美差:每天坐在舒适的工作室里,惬意地品尝各种新鲜巧克力,还能拿到10万瑞郎的年薪(约合人民币60万元)。
她是如何成为巧克力品尝师?又是怎样用一张“馋嘴”在异国打天下呢?
我叫郭蔷,一个性格开朗的洛阳女孩。2000年从国内一所旅游学校毕业后,21岁的我来到瑞士第一大城市——苏黎世一家酒店管理学院读食品营养专业。
瑞士是一个小巧精致的国家, 就如它生产的全球驰名的手表。 这是我来瑞士之前,对这个国家的肤浅印象。真正来到风光旖旎的瑞士,我才惊讶地了解到,它还有“世界首富之国”和“巧克力王国”的称号!瑞士巧克力以上乘的质量闻名于世。当地人平均每年消费巧克力13公斤,每个人一生要吃掉700多公斤巧克力,名列全球第一。瑞士每年还向世界各地
销售15万吨左右的巧克力,价值13亿美元,是世界公认的“巧克力王国”。如同中国有茶文化一样,瑞士也有他们的巧克力文化。在苏黎世街头,走几步便能见到一个巧克力屋,老板穿着传统服装,用古老的研磨机制作各式各样的巧克力食品。瑞士巧克力品种之多令人咋舌,纯黑、牛奶、果仁、酒心,加了肉桂粉、玫瑰果,甚至洒上辣椒的 滋味不同,各具魅力。你可以要上几块味道各异的巧克力,一杯热咖啡,坐在音乐萦绕的巧克力屋内,悠然地度过一个浪漫的下午。
自从4岁时第一次吃到巧克力,我就对这种人间美味着了迷,它不仅具有特殊的浓浓香味,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会给人带来快乐。来到瑞士以后,我成了当地巧克力屋的常客。当一颗精制的巧克力在舌尖上慢慢融化,香与甜渗入心田的时候,兴奋与幸福的感觉就会接踵而来。
挑战“世界上最棒的职业”
为了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和充实腰包,我经常会利用节假日,到苏黎世的餐馆、咖啡厅等场所打短工挣钱。2003年暑假期间,我有幸进入瑞士著名的“芙莲”巧克力公司打工,没想到,这家公司后来竟改变了我的命运。芙莲是瑞士的一家老牌企业,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生产规模之大令人惊叹,该公司每分钟可以制造1100个巧克力球,每小时生产1.8万个巧克力条!作为生产线上的一员,公司允许我们随意吃巧克力,但要遵守严格的卫生规定。
公司要求我们每天上班时,都要在车间门口换上洁白的工作服,戴上帽子。由于首饰中藏有细菌,工作时连手表、项链和戒指也不准配戴,违规的员工就会被“炒鱿鱼”。
我的工作很轻松,只是坐在流水线边上,密切观察将要进入包装程序的巧克力,不时地拿下一些有问题的产品。这些破损的巧克力一部分送给慈善机构,另一部分回炉重新生产。如此惬意的活儿,还能挣到相当于3000元人民币的周薪,令我高兴不已。
在瑞士以及欧美各国,品尝巧克力都是一种职业,因从业者味觉敏感,并拥有科学或营养学背景,而且受过专业训练,又被当地人称作“超级嘴巴”。在瑞士人眼里,这是一个令人仰慕的时尚职业群体,许多年轻人做梦都想当专业品尝师。因为这些人只需动动嘴巴,品尝一下公司研制的新产品,每月就能拿到比普通员工多几十倍的诱人高薪。
最令我羡慕的是一位叫克洛的瑞士老头,他是芙莲公司的首席品尝师,从事这一行已经有20年。这位洋绅士每天只需坐在舒适的工作室里,尝尝公司最新生产的巧克力,挑点毛病,提点建议,竟然拥有30多万瑞士法郎的年薪,若换算成人民币,就是近200万元!不仅如此,公司还慷慨地为克洛配了高级轿车,并在每年的圣诞前夕放他70天长假。每逢假期,克洛先生就会周游世界,公司竟然还要为他的旅游买单。“上帝,这简直就是世界上最棒的职业”,太令人向往了!
跟洋师傅“学艺”
这时我已经临近毕业,正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犯愁,发现这种“酷职业”后,不由怦然心动。一天,我壮着胆子敲开克洛工作室的门,真诚地告诉他自己有多么喜欢巧克力,很想成为一名职业品尝师,像他一样生活得充实而快乐,并且受人尊敬。然而,他却给我泼冷水说:“NO,NO!你把这份工作想得太简单了,品尝师对巧克力有着天生的敏感与激情,不是谁想做就可以做的。”
我并不气馁,一次回国探亲时,我还投其所好地带了许多中国产的巧克力送给他。克洛渐渐发现,我并非凭着一时冲动才想做巧克力品尝师,而是真正出于喜欢这一行,他最终被我的执著感动了。这天,克洛先生一下拿出50多种巧克力让我吃,并说:“它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你在一一品尝之后,若能准确地找出这些产品的优劣之处,我就考虑带你进入这一行。”由于的确具有敏感的味觉和嗅觉,没被他的考题难住,我顺利交出满意的答卷。也因此有幸拜在这位“巧克力大师”门下。
从酒店学院毕业后,我成了克洛先生的助手和女徒。尽管瑞士也有专业的巧克力品尝师培训学校,一般学期是两年,但克洛坚决反对我去那里“浪费时间和金钱”。这位资深品尝师的技艺是家传的,他也希望我能避开繁杂的理论知识,直接学习他多年来悟出的品尝经验和精髓。很快,洋师傅就开始对我进行“魔鬼训练”了。
品尝师在工作时,需要调动眼、鼻、耳、口全部功能。在品尝前,应呷上一小口纯净水清洁口腔。面对一款巧克力,要做到眼观其形,是否令人有食欲;鼻嗅其味,是否具有浓郁的可可香味;耳听其声,好的巧克力掰开时应声音清脆;最后是口品其香,品味巧克力是否细腻爽滑无杂质。第一天当学徒,我就按照克洛先生的指点品尝了一些巧克力,果然感觉其妙无穷。
巧克力虽是好东西,但吃多了就很容易引起上火。在此后8个月的训练期内,因为每天都要品尝大量的产品,我经常会感到口舌干燥,原本光洁的脸蛋上也会隔三差五地冒出许多小痘痘,甚至还时常流鼻血!直到这时我才明白,想把“吃巧克力”当成工作,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半年后,我开始厌倦巧克力的味道,一闻到就觉得胃里不舒服。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这一行,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我都要含笑跨过去。
经过8个月的艰苦训练,我渐渐拥有了自己的“品尝绝技”:在被蒙着双眼的情况下,我只要轻咬一小块巧克力,让它在舌尖化开,就能准确地告诉你这种巧克力产自哪个国家,含糖量多高,生产时加入了哪些香料,乃至它属于哪个档次、应该卖多少钱一盒等信息。
每当公司推出一个巧克力新品种,在研制好配方以后,都会先试制出几十盒,供我们品尝部的十几张“厉害嘴巴”集中试吃。最后得到“超级嘴巴”们一致认可的巧克力,才可以批量生产。一个新品种的研制,需要经过品尝师几十甚至上百次的品评与“挑刺”。就拿我参与品尝的一个新品牌“爱尔”来说,这种高档产品从开始试制到最后的正式投产,前后经过了我们117次的品尝。
2004年春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转正”了,主要负责品尝公司出口到亚洲的新产品。我的头衔是“B级品尝师”,在自己上面还有A级和特级,因和克洛师傅还差着“两辈儿”,起初我的月薪只有4000瑞郎。
“超级嘴巴”的苦与乐
2005年9月的一天,公司里一位荷兰籍配料师忽然“跳槽”走了,要命的是,他还带走了自己研制的一种巧克力的配方。这种名叫“黑金”的产品一直销往日韩国家,颇受两国消费者的喜爱,如今突然没了配方,如何再生产原汁原味的“黑金”巧克力呢?老板一时慌了神。没想到,后来经过公司会议决定,破解“黑金”配方的重任竟落在了我身上,理由是我工作一向认真投入。老板要求我务必通过反复品尝这种巧克力,找出它的所有配料。只有这样,公司才能把这个品牌的独特风格延续下去。
接受这项艰巨任务后,我一刻也不敢懈怠,当即一头钻进自己的工作室品尝起“黑金”来。我用了一周时间,粗略“品”出了这种巧克力含有多少可可、奶粉、香料和糖,并写出一张配料单,让车间照单试制了几盒。然后,再拿这些巧克力同“黑金”的样品进行对比品尝,不断修改配方,使两者之间的距离越缩越短,直至味道一模一样。在这种非常繁琐的试验过程中,我发现可可或糖的用量哪怕只有1%的改动,制作出来的巧克力口味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保持“黑金”的原味,我不分昼夜地奋战了近一个月,甚至同事们尝了新产品之后,都觉得口味已经非常接近“老黑金”了,自己仍不停地摇头。经过反复的品尝和改动配料,当年10月份的一天,我终于将满意的配方献给了公司老板。令人喜出望外的是,这批“黑金”巧克力问世后,市场反映比以前还好。因为我在写配料单时弥补了“老黑金”的不足之处,减少了它的可可油含量,使之不再有油腻的感觉,吃起来更加甘美、爽口。
先后两次“立功”表现,引起了公司高层对我的注目。2005年圣诞节前夕,工作经验已很丰富的自己又爬上了“A级品尝师”的宝座,月薪从此翻了一倍多不说,每年还拥了50天长假!由于地处欧洲“心脏”部位,瑞士的四周分别与法国、意大利、奥地利以及德国接壤。度假的日子,我喜欢一个人驱车到邻国旅游,几年来已经玩遍了半个欧洲。每到一个国家,只要发现商店里有新牌子的巧克力,我都会情不自禁地买几盒尝尝,这也是我们品尝师的一个“职业病”。
表面上看,我这个“超级嘴巴”似乎风光无限,不但有10万瑞郎的丰厚年薪,公司甚至还为我的鼻子和嘴巴买了特种保险,如果哪天味觉或嗅觉不幸失灵,可以拿到一笔上百万的赔偿金。加上每天都有新鲜的巧克力供自己品尝,并且拥有令人忌妒的长假 仿佛,我已经跌入了幸福的海洋。但事实上,在诸多“光环”背后,也隐藏着我们不为人知的苦涩付出。
在品尝师的工作室内,飘溢的永远只能是纯正的巧克力味,而不允许产生其他的气味。平时我们既不能洒香水、涂口红,更不能感冒,否则就会影响嗅觉,干不成工作。有一次,
我在品尝巧克力时,总能闻到一股奇怪的香味,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一位洋同事从外面洗手进来,我才猛然想起,自己进午餐时不小心弄泼了菜汤,当时曾用香皂洗手。我立即去卫生间用肥皂搓了一下手,发现巧克力上的奇怪香味,正是自己手上残留的香皂味!此后,爱干净爱美的自己为了工作,硬是杜绝了一切有香味的肥皂和护肤品,每天只能素面朝天。
为了保护嗅觉灵敏的鼻子,我尽量不会接触刺激性强的环境,比如充满油烟味的厨房。也不能沾染烟酒乃至辛辣食物,否则虽然舌头畅快了,鼻黏膜可受不了;在工作之外,我也不给自己的鼻子制造任何压力,不会刻意地去嗅东西,所用的日常生活品也都是无香料的。因为鼻子和嘴巴就是我们的“饭碗”和“事业”,每一个巧克力品尝师都会对它们进行小心翼翼的呵护。
尽管为这份工作牺牲了许多,但我毫无怨悔。每当看到经自己“把关”的产品摆放在超市里,我心底就会涌起一股快乐和自豪感。能成为“用小嘴打天下”的巧克力品尝师,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