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我认为,把学生从被动、苦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体现他们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在参与探索活动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开展调查与实验,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出探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粗浅做法:
一、诱发好奇,激发兴趣,产生求知、探究的欲望
新课导入是授课的起点,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为全体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服务的。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是引发学习时求知欲的关键点。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创新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所以,教师在导语的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体现新、奇、乐,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如在教《空气的成分》这节课时,是通过用实验激发兴趣,诱发好奇的。上课开始,教师说:“请同学们做一个实验,把两根蜡烛点燃,一根用杯子盖着,另一根不用盖,看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同学们立即开始了实验,像小科学家一样专心致志的操作。过了一会儿,实验结束了,同学们马上举起了他们的小手,迫不急待地都想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实验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使课堂气氛处于学习新知的最佳状态,产生求知、探究的欲望。
二、开拓思维,深入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1、创设情境,培养思维的直觉性
小学生的直觉思维远远强于理性思维,他们感官上获得的愉悦性能较有效地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学要求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把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有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使学生无顾忌,敢想、敢说、敢为,敢于主动地、大胆地进行探索活动。而对于学生所作的猜测、所进行的选择、所提出的新观点等,我们应当做到耐心地倾听,不论回答对错都应肯定他的探索精神,鼓励他、允许他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甚至辩解。这样做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异常活跃,思维可以不受约束地驰骋,而教师应成为这种思维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
如教《大气压力》这课时,教师把玻璃杯装满水,用卡纸板盖住杯口,让学生猜一猜:“杯子倒过来会怎样?”学生脱口而出:水和卡纸都会掉下来。这时教师马上把杯子倒过来,水和卡纸却没有掉下来。于是学生的猜测和事实形成了冲突,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了探究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自行探求卡纸板和水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的原因中去,经过小组合作、反复多次的实验、探究,认为是空气托住了水和卡纸,初步形成了大气压力的概念。
2、设疑引趣、自行解疑,拓展思维
学贵有疑,有疑才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心理,才能对学习发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自行解疑,拓展思维。学生学习能提出问题,表明他已进行过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表明他对前人的学问和现成的知识有疑难或产生怀疑,同时更表明他已积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学生的积极性初步被调动,所以产生问题的过程就是体现主体性作用的过程,也是创造性发挥的过程。如学习《热空气》一课,出示一个自制的热气球,当点燃中间的酒精棉后,热气球飞起来。看到这种现象后,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议论纷纷。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们想到什么问题?”问题一提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热气球为什么会飞?”“是什么力量让它飞起来的?”“它能飞多高?”“怎样才能让它飞的时间更长一点?”……通过观察、讨论,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了学生设疑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未知的活动。
又例如:在上《蜗牛》一课时,教师一开始就问:“你觉得观察蜗牛有哪些内容可以研究?”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蜗牛壳上的线是怎样的?”“蜗牛怎样吃东西?”“蜗牛怎样爬行?”……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怎样观察、研究?于是,让学生自己提出观察的方法和观察的顺序,自己设计出观察的方案。然后提供给学生所需要的材料,让学生分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把结果向其他组的同学汇报、交流,使得每一组的发现都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同,从中体现成功感。
3、利用大自然,诱导学生自行探求知识
大自然是人类社会的天然宝藏。科学课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让学生走进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自觉地去吸取养分,获取知识。例如:学习《蝌蚪》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由家长带领到池塘边、小溪边去观察,并做好记录,上课时作观察的汇报。到了上课汇报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有蝌蚪生长环境的说明,又有蝌蚪活动方式的绘声绘色的讲述,既谈到蝌蚪的外形、颜色,又谈到蝌蚪游泳的姿势。这样七嘴八舌的汇报、议论,不正是学生主体的充分发挥吗?其效果不是胜于教师唱独脚戏吗?它不仅减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学得既牢固又深刻,又能培养了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挖掘潜能、自主合作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不应该低估他们的能力,因为他们太了不起了。例如:在《怎样加快溶解》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们提出的利用搅拌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有一位学生说:“往杯子中倒入灰锰氧,加上水,用玻璃棒来搅,就可以看出溶解的快慢。”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立即反驳:“你和谁比较?怎样知道溶解得是快还是慢?”接着,几个同学相继站起来:“应该一个杯子里的灰锰氧用玻璃棒来搅拌,另一个不搅拌来比较。”“还是不够科学,如果一个杯子中有很多灰锰氧,另一个杯子仅一点儿,不也会很快吗?”“对,应该同时往两个杯子里加入同样多的灰锰氧,一个杯子用玻璃棒来搅拌,另一个不用玻璃棒来搅拌,分别用表记下灰锰氧溶解用掉的时间,如果搅动的那一杯用的时间短,就说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说得很不错,可咱们现在有表记时间吗?”“对,可以同时放入,用眼睛观察溶解的快慢。”“而且溶解要用的水也应该一样多。”“对!对!水的温度也得一样。”“……”一个对比实验方案就这样被学生周密地设计出来,而且如此科学可行。辩论中,得到赞同者必然欢欣鼓舞,体会到成功与胜利的喜悦,自信心得到强化;而別的同学也会心悦诚服,接受了设计周密的实验方案。这样,经过自己分析、理解、“斗争”而来的知识,印象必然深刻。同时,孩子们在“斗争”过程中也得到辨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上,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在参与探索活动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满意的结果。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主动探究、大胆假设、不断实践,必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有效地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
一、诱发好奇,激发兴趣,产生求知、探究的欲望
新课导入是授课的起点,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为全体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服务的。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是引发学习时求知欲的关键点。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创新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所以,教师在导语的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体现新、奇、乐,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如在教《空气的成分》这节课时,是通过用实验激发兴趣,诱发好奇的。上课开始,教师说:“请同学们做一个实验,把两根蜡烛点燃,一根用杯子盖着,另一根不用盖,看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同学们立即开始了实验,像小科学家一样专心致志的操作。过了一会儿,实验结束了,同学们马上举起了他们的小手,迫不急待地都想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实验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使课堂气氛处于学习新知的最佳状态,产生求知、探究的欲望。
二、开拓思维,深入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1、创设情境,培养思维的直觉性
小学生的直觉思维远远强于理性思维,他们感官上获得的愉悦性能较有效地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学要求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把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有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使学生无顾忌,敢想、敢说、敢为,敢于主动地、大胆地进行探索活动。而对于学生所作的猜测、所进行的选择、所提出的新观点等,我们应当做到耐心地倾听,不论回答对错都应肯定他的探索精神,鼓励他、允许他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甚至辩解。这样做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异常活跃,思维可以不受约束地驰骋,而教师应成为这种思维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
如教《大气压力》这课时,教师把玻璃杯装满水,用卡纸板盖住杯口,让学生猜一猜:“杯子倒过来会怎样?”学生脱口而出:水和卡纸都会掉下来。这时教师马上把杯子倒过来,水和卡纸却没有掉下来。于是学生的猜测和事实形成了冲突,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了探究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自行探求卡纸板和水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的原因中去,经过小组合作、反复多次的实验、探究,认为是空气托住了水和卡纸,初步形成了大气压力的概念。
2、设疑引趣、自行解疑,拓展思维
学贵有疑,有疑才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心理,才能对学习发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自行解疑,拓展思维。学生学习能提出问题,表明他已进行过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表明他对前人的学问和现成的知识有疑难或产生怀疑,同时更表明他已积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学生的积极性初步被调动,所以产生问题的过程就是体现主体性作用的过程,也是创造性发挥的过程。如学习《热空气》一课,出示一个自制的热气球,当点燃中间的酒精棉后,热气球飞起来。看到这种现象后,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议论纷纷。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们想到什么问题?”问题一提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热气球为什么会飞?”“是什么力量让它飞起来的?”“它能飞多高?”“怎样才能让它飞的时间更长一点?”……通过观察、讨论,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了学生设疑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未知的活动。
又例如:在上《蜗牛》一课时,教师一开始就问:“你觉得观察蜗牛有哪些内容可以研究?”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蜗牛壳上的线是怎样的?”“蜗牛怎样吃东西?”“蜗牛怎样爬行?”……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怎样观察、研究?于是,让学生自己提出观察的方法和观察的顺序,自己设计出观察的方案。然后提供给学生所需要的材料,让学生分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把结果向其他组的同学汇报、交流,使得每一组的发现都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同,从中体现成功感。
3、利用大自然,诱导学生自行探求知识
大自然是人类社会的天然宝藏。科学课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让学生走进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自觉地去吸取养分,获取知识。例如:学习《蝌蚪》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由家长带领到池塘边、小溪边去观察,并做好记录,上课时作观察的汇报。到了上课汇报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有蝌蚪生长环境的说明,又有蝌蚪活动方式的绘声绘色的讲述,既谈到蝌蚪的外形、颜色,又谈到蝌蚪游泳的姿势。这样七嘴八舌的汇报、议论,不正是学生主体的充分发挥吗?其效果不是胜于教师唱独脚戏吗?它不仅减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学得既牢固又深刻,又能培养了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挖掘潜能、自主合作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不应该低估他们的能力,因为他们太了不起了。例如:在《怎样加快溶解》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们提出的利用搅拌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有一位学生说:“往杯子中倒入灰锰氧,加上水,用玻璃棒来搅,就可以看出溶解的快慢。”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立即反驳:“你和谁比较?怎样知道溶解得是快还是慢?”接着,几个同学相继站起来:“应该一个杯子里的灰锰氧用玻璃棒来搅拌,另一个不搅拌来比较。”“还是不够科学,如果一个杯子中有很多灰锰氧,另一个杯子仅一点儿,不也会很快吗?”“对,应该同时往两个杯子里加入同样多的灰锰氧,一个杯子用玻璃棒来搅拌,另一个不用玻璃棒来搅拌,分别用表记下灰锰氧溶解用掉的时间,如果搅动的那一杯用的时间短,就说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说得很不错,可咱们现在有表记时间吗?”“对,可以同时放入,用眼睛观察溶解的快慢。”“而且溶解要用的水也应该一样多。”“对!对!水的温度也得一样。”“……”一个对比实验方案就这样被学生周密地设计出来,而且如此科学可行。辩论中,得到赞同者必然欢欣鼓舞,体会到成功与胜利的喜悦,自信心得到强化;而別的同学也会心悦诚服,接受了设计周密的实验方案。这样,经过自己分析、理解、“斗争”而来的知识,印象必然深刻。同时,孩子们在“斗争”过程中也得到辨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上,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在参与探索活动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满意的结果。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主动探究、大胆假设、不断实践,必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有效地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