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355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什么才是好的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经常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很多人给出自己的不同思考和回答。应试教育支持者说,能够让孩子考高分,考上好的学校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素质教育支持者则反驳说,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才能算是好的教育。平衡主义者说,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既要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又要能够让孩子考高分,考上好大学。大家说的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又都有些片面。作者的答案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从理论支撑与有效尝试两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理论支撑 有效尝试 教学策略
  什么才是好的教育?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经常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很多人给出自己的不同思考和回答。应试教育支持者说,能够让孩子考高分,考上好的学校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素质教育支持者反驳说,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才能算是好的教育。平衡主义者说,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既要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全面提高素质,又要能够让孩子考高分,考上好大学。大家说的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又都有些片面。我的答案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现谈谈自己对适合教育的理解和做法。
  一、创造适合学生教育的理论支撑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的学生个体,这些个体之间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任何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个学生都是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的个体,他们在性格特征到学习品质等方面都会表现出自己的特征。面对这些差异,我们必须创造适合他的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创造适合学生教育的理论支撑。
  二、创造适合学生教育的有效尝试
  1.了解学生差异。进行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必须对全体学生有一个全面了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们了解学生差异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课堂教学前测法,指根据即将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题目对学生进行检测,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通过这样的方法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以便为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对即将进行的课文讲授,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就设计了以下题目。
  ①你了解朱自清吗?他生活在哪个年代?你读过他的哪些作品?
  ②《背影》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你什么震撼?
  ③这篇散文中有哪些字词是陌生的?有哪些句子描写十分感人?
  通过对以上这些问题的检测,我能够大致了解学生对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这个反馈进行梳理,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有些问题我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解答,比如我了解到小明同学对朱自清的生平和作品很了解,就在课堂教学中讲到作者简介时,让小明同学给大家做个介绍。通过这样的接受,同学们都对小明流露出佩服的意思,从而激发其他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小明同学是一个激励,让他感到强烈自尊。
  二是课堂教学后测法,指根据已经进行的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题目进行检测,看看全体学生对这堂课的内容掌握得怎样,从而了解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以便对个别学生做进一步的个别辅导。通过这样的两种方法,我们不断掌握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从而为我们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中调整自己的策略打下良好基础。比如在学习完《将相和》一课后,我提出以下问题:
  ①文章中的“将”和“相”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分别为国家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②文章通过“将相和”的故事在做人方面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发?他们身上分别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能检测出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整体掌握程度,了解到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情况,为以后的教学调整策略进行有益反馈。
  2.适合教学尝试。通过观察和了解,我认识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根据这些差异,我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尝试,以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①针对视觉学习型同学:这类同学在课堂听讲的过程中,会认真地听讲,眼睛会紧盯老师,这也是教师通常认为学习认真的学生比较受欢迎。针对这类同学,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尽量把学习材料转化成图表或者图画形式,而且不忘留下一些板书,我们的板书就是针对这些同学设计的,以便这些同学通过视觉的强化对学习内容掌握得更好。
  ②针对听觉学习型同学: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发挥听觉的作用,有时候在上课的时候,我们会感觉这类学生好像并不是十分认真地听讲,实际上不是,尽管这些学生并没有用眼睛紧盯着我们,但是他们听得仔细。这类学生的记忆是以声音作为媒介的,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把一些材料转化成声音,如在课文教学中,就要把出声朗诵、课文讲解、话题讨论、课文复述等充分利用声音效果的机会让给这种类型的学生,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③针对触觉学习型同学:这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好动,常常做出一些“不规矩”的动作,实际上这是他们接受课堂信息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那么,就很容易给触觉学习型的学生打上不认真听讲的标签。所以,在课堂教学前,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知晓学生之间的差异,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其他文献
在我国提倡进行素质化教育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众所周知,课堂环境对于自主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英语是大学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对大学英语课
因历史遗留问题和各地改革进程不同以及企业效益差异,福利费列支缺乏统一标准,企业职工福利制度差异较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产生明显的收入分配差距,并呈现不断
摘 要: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这里的“材”就是指学生,“因”就是根据的意思。通俗地讲,就是教育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而不能千篇一律。这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指不能运用“一刀切”的简单方式,而是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这些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因材施教 学有所进 学生差异 知者先行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
“明镜期待人脸的反光,人脸永远不确知自己的形象。”(尤里娅·哈特维格,《新的闪光》,《文学记事》,2002年第78 期)  这句话值得思考好几个星期。  明镜期待人脸,我的她的他的,我们  这些人,被分成男女老幼的人。  这一切就是我们或者复数的我,  我们永远不确知自己在明镜之深井中的映像。  我們俯身,像儿童趴在井栏上面  那井里极深远处有一张不完全熟悉的小脸。  正是对一己的这种不确知感把我
期刊
我国是能源大国,而能源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节能减排能够改善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结构,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
水是万物之源,无论是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离开水独自存活,而水对人们中更为重要,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人们这的生活及工作.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现在很多大学注重的问题.当今社会也特别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因为现在普及了教育,教育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但是现在毕业生的急剧增加,造成了大专学生就业
期刊
据对350家被采价单位反馈的数据监测分析,本期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整体弱势走低.其中,化纤总指数收盘于96.23点,比上期下跌了0.06点;化纤面料价格指数在本周内小幅
融资担保企业近年来与各家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合作规模正在日益扩大,银行经营安全也必然会受到担保企业风险影响,从而波及到金融安全。从经济新常态下融资担保企业所呈现出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