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文科知识的学习与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笔者提出有关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的一些方法,即“三立足”——立足知识体系、立足热点问题、立足专题训练。
关键词:政治;知识体系;热点问题;专题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87-1一、立足知识体系
文科学科的学习应做到纲举目张,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已对教材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但这些储备往往是知识的简单累加、是零散的,还未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解决问题。要想在复习中立足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构建可以让学生知道知识来源、了解知识内涵、理解知识外延,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并增强学生的迁移能力,而迁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对知识的全面把握,有赖于明白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有赖于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高中政治框架式知识体系主要是围绕教材的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等主干知识形成的体系,在不打乱教材结构的前提下将每课的知识点列成框架。这种框架式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把握教材的逻辑次序、把握编者的意图,了解每一单元、每一课的核心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例如,在复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知识时,构建框架式的知识体系就可以如下图: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生通过这个知识框架的构建,可以比较清晰地掌握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即货币、价格和消费,三课的内容浓缩为三个词、六个字,学生立足这个知识体系、基于这三个词再联系和联想相关知识点。
二、立足热点问题
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二轮复习中不得不重视时政热点问题,但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部分老师有对时政热点把握不准,时政和教材知识脱节的情况。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针对社会现象揭示其背后的本质,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问题。那么,如何搞好热点问题呢?
首先,教师须做好热点问题的选取。选择材料时,第一应围绕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如有关党的十八大的材料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第二应突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如推进城镇化建设、治理雾霾天气、生态文明等;
其次,教师须做好热点问题加工和处理。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材料后,除了让学生知道热点的全貌外,另一重点工作就是对热点的加工和处理,也就是说将热点问题转变为用教材知识解释这些问题背后的实质原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这一热点问题,结合2013年8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相关内容,有这样的热点材料“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大概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国消费规模能达到30万亿以上,2020年有可能接近45万亿或者50万亿。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不仅要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而且要推动农民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可以利用教材知识《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政治生活》等不同的角度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三、立足专题训练
二轮复习中在立足知识体系和关注热点问题外,还要立足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主要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专题训练应注重三个问题:一要注重专题训练素材的遴选,素材要有针对性,突出“新、活、稳”。素材的针对性,有助于提高训练的实效性,避免无用、重复劳动。所谓“新”是指选择的题目要紧密结合当前热点;“活”是指题目、题型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同一则材料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发问;“稳”是指训练题目的答案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切不可模棱两可。二要注重掌握方法、答题规范、提高能力。通过专题训练,教师帮助学生围绕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答案、找要点、找关键词、找突破口,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不同题型的特点、基本解题思路和技巧,力求答案要点化、要点段落话、段落系列化、语言规范化、语言学科化、书写工整化,从而达到答案规范、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提升分析问题和解题能力。三要注重专题训练的及时性,这主要从练习的批改和讲评两个角度来讲,要求教师批改要及时,讲评要及时,讲评突出学生的共性问题和易错点,切忌没有重点的讲评,对做错的问题可以通过变式训练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再加以巩固。
关键词:政治;知识体系;热点问题;专题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87-1一、立足知识体系
文科学科的学习应做到纲举目张,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已对教材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但这些储备往往是知识的简单累加、是零散的,还未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解决问题。要想在复习中立足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构建可以让学生知道知识来源、了解知识内涵、理解知识外延,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并增强学生的迁移能力,而迁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对知识的全面把握,有赖于明白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有赖于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高中政治框架式知识体系主要是围绕教材的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等主干知识形成的体系,在不打乱教材结构的前提下将每课的知识点列成框架。这种框架式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把握教材的逻辑次序、把握编者的意图,了解每一单元、每一课的核心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例如,在复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知识时,构建框架式的知识体系就可以如下图: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生通过这个知识框架的构建,可以比较清晰地掌握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即货币、价格和消费,三课的内容浓缩为三个词、六个字,学生立足这个知识体系、基于这三个词再联系和联想相关知识点。
二、立足热点问题
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二轮复习中不得不重视时政热点问题,但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部分老师有对时政热点把握不准,时政和教材知识脱节的情况。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针对社会现象揭示其背后的本质,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问题。那么,如何搞好热点问题呢?
首先,教师须做好热点问题的选取。选择材料时,第一应围绕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如有关党的十八大的材料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第二应突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如推进城镇化建设、治理雾霾天气、生态文明等;
其次,教师须做好热点问题加工和处理。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材料后,除了让学生知道热点的全貌外,另一重点工作就是对热点的加工和处理,也就是说将热点问题转变为用教材知识解释这些问题背后的实质原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这一热点问题,结合2013年8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相关内容,有这样的热点材料“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大概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国消费规模能达到30万亿以上,2020年有可能接近45万亿或者50万亿。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不仅要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而且要推动农民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可以利用教材知识《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政治生活》等不同的角度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三、立足专题训练
二轮复习中在立足知识体系和关注热点问题外,还要立足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主要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专题训练应注重三个问题:一要注重专题训练素材的遴选,素材要有针对性,突出“新、活、稳”。素材的针对性,有助于提高训练的实效性,避免无用、重复劳动。所谓“新”是指选择的题目要紧密结合当前热点;“活”是指题目、题型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同一则材料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发问;“稳”是指训练题目的答案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切不可模棱两可。二要注重掌握方法、答题规范、提高能力。通过专题训练,教师帮助学生围绕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答案、找要点、找关键词、找突破口,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不同题型的特点、基本解题思路和技巧,力求答案要点化、要点段落话、段落系列化、语言规范化、语言学科化、书写工整化,从而达到答案规范、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提升分析问题和解题能力。三要注重专题训练的及时性,这主要从练习的批改和讲评两个角度来讲,要求教师批改要及时,讲评要及时,讲评突出学生的共性问题和易错点,切忌没有重点的讲评,对做错的问题可以通过变式训练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再加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