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初中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思想政治课兴趣的培养。面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走出困境,已成为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深思和探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 新课导入 多种方法 课外活动 兴趣 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某一学科的基础。那么,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本人多年经历的教学实践体会,我认为可以分以下三方面入手:
1.通过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来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而新课的导入相当于一首好歌的前奏曲,是能否吸引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求新、求变的心理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就能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道",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教师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中的《关心社会,亲近社会》一课,教师就可以从"社会"这个概念入手。上课一开始,教师不要急于讲述课本内容,而可以先让学生讲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讲讲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世界有哪些重大新闻、重大事件发生。如2008年讲得最多的是"5.12"特大地震,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和部分县市的地震灾害及抗震救灾情况和灾后重建等情况;2009年讲得最多的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及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采取的应对措施,建国60周年庆典以及N1HI流感的防治等重大事件;2010年的热门话题则是:全国"两会"的召开,上海世界博会的开幕,以及我国西南五省市的旱灾及青海玉树地震灾害等悲喜交加的重大事件。2012年我国的重大事件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代国家领导人;而2013年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讨论了许多关于民生的问题。并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活跃了课堂气氛,为教师讲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面对汶川的地震灾害,我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地震灾区尽快的恢复重建说明了什么?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还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说明了什么?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形势如何?等等。通过提问,学生就会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习知识的心理,体会到小小的课堂,讲的都是大千世界的事情,认识到思想政治课不单纯是圈圈重难点,背背知识点,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学习兴趣。
2.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只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巩固学习兴趣才是十分必要的。要想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保持长久的兴趣,还需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1 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形式要多样化,并根据教学及教材实际,结合学生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或者把学生当成机械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便会大大削弱了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课教师如何给学生传授知识?讨论课应如何使学生获取知识?练习课、自学课应怎样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并如何应用到实践中等。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采用录音、多媒体、投影 、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灵活捕捉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就来了,课堂上不想听课、睡觉、做其它作业、交头接耳的现象也就消失了。因此,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既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又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需求广泛,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观念,力求做到师生平等,公平参与,民主教学,民主活动,民主探讨。才能改变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却玩得津津乐道,不为所动的悲观局面。否则,就会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因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必要时请学生当当"主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主动、自觉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每节课开始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由学生进行旧课温习、时事演讲;课中教师要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预习新知识。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要么由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要么将富有启发性的题目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这样,课堂不仅成了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课后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地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提高学生想学、乐学、要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成立兴趣活动小组和开展社会小调查等活动形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小组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报刊,观看中央电视台每晚《新闻联播》等,让学生了解、熟悉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另外,也可以适时地开展一些社会小调查活动。如在讲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时,教师要求学生调查父母所在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等内容,并在课堂上发言交流。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养成读书看报、关心国内外大事、积极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这样就把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发展为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加稳定和发展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必备的一种技能。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 新课导入 多种方法 课外活动 兴趣 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某一学科的基础。那么,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本人多年经历的教学实践体会,我认为可以分以下三方面入手:
1.通过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来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而新课的导入相当于一首好歌的前奏曲,是能否吸引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求新、求变的心理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就能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道",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教师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中的《关心社会,亲近社会》一课,教师就可以从"社会"这个概念入手。上课一开始,教师不要急于讲述课本内容,而可以先让学生讲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讲讲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世界有哪些重大新闻、重大事件发生。如2008年讲得最多的是"5.12"特大地震,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和部分县市的地震灾害及抗震救灾情况和灾后重建等情况;2009年讲得最多的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及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采取的应对措施,建国60周年庆典以及N1HI流感的防治等重大事件;2010年的热门话题则是:全国"两会"的召开,上海世界博会的开幕,以及我国西南五省市的旱灾及青海玉树地震灾害等悲喜交加的重大事件。2012年我国的重大事件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代国家领导人;而2013年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讨论了许多关于民生的问题。并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活跃了课堂气氛,为教师讲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面对汶川的地震灾害,我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地震灾区尽快的恢复重建说明了什么?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还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说明了什么?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形势如何?等等。通过提问,学生就会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习知识的心理,体会到小小的课堂,讲的都是大千世界的事情,认识到思想政治课不单纯是圈圈重难点,背背知识点,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学习兴趣。
2.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只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巩固学习兴趣才是十分必要的。要想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保持长久的兴趣,还需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1 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形式要多样化,并根据教学及教材实际,结合学生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或者把学生当成机械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便会大大削弱了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课教师如何给学生传授知识?讨论课应如何使学生获取知识?练习课、自学课应怎样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并如何应用到实践中等。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采用录音、多媒体、投影 、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灵活捕捉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就来了,课堂上不想听课、睡觉、做其它作业、交头接耳的现象也就消失了。因此,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既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又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需求广泛,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观念,力求做到师生平等,公平参与,民主教学,民主活动,民主探讨。才能改变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却玩得津津乐道,不为所动的悲观局面。否则,就会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因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必要时请学生当当"主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主动、自觉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每节课开始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由学生进行旧课温习、时事演讲;课中教师要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预习新知识。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要么由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要么将富有启发性的题目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这样,课堂不仅成了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课后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地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提高学生想学、乐学、要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成立兴趣活动小组和开展社会小调查等活动形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小组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报刊,观看中央电视台每晚《新闻联播》等,让学生了解、熟悉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另外,也可以适时地开展一些社会小调查活动。如在讲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时,教师要求学生调查父母所在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等内容,并在课堂上发言交流。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养成读书看报、关心国内外大事、积极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这样就把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发展为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加稳定和发展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必备的一种技能。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