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通过对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渗透德育的认识,阐述了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应坚持的原则,提供了通过体育教学、教材和体育教师本身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德育渗透
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而实施德育教育有多种途径,其中通过各学科教师把握好德育与教学的结合点,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是尤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特殊的效果,学生更易直接接受。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
一、作为一名人民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和训练中教师首先理解德育教育及渗透德育应遵循的原则。
1 、体育教师自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集体主义精神、勇敢、果断、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心里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求学生学生做到,我们自己必须先做到。古语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我们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中都渗透德育教育。
2、体育教师自身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认同接受,才能奏效。因此,在体育课渗透德育教育中,要特别强调确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迪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2、)内化性原则。体育教师在渗透德育过程中必须善于了解和启迪学生的内在需要,引导他们去追求和探索,促使他们将奇偶碍于内容内化为自身素质。
(3、)整体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顾及到小部分,而忽视大部分。还应特别注意将德育所包涵的各项素质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促使全体学生的德育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4、)差异性原则。因为学生间存在着思想认识、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因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依照自身条件得到他可能得到的最佳发展,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
(5、)系统性原则。从广义上讲,教师要有长远计划,讲德育教育的渗透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从狭义上讲,教师应从课的开始至结束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课与课之间要注意紧密联系,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渗透信息牢固、深刻。
3、体育教师自身的言行,具有无形的德育渗透的作用
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好习惯。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同学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二、作为一名人民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和训练中要准确实施德育教育渗透的途径。
1、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下面是例1.大地复苏的春季,许多学校为了保护草坪,常用栅栏和绳子将草坪围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风景。如果我们在此时的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经常让学生吟诵“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脚下把情留;等到绿草如荫时,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诗句……我们能想象,无论是操场伤还是同学们的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含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德育目标,入情入理,自然会拨动学生们的心弦。
例2:在三年级下册《模仿动物走》中,我只示范了两个动物的模仿动作,之后,就安排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动作进行练习5分钟。在这5分钟里,学生模仿了各种动物形象,并且有的学生还模仿起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动物玩起游戏,使整堂课保持浓厚运动氛围。 例3:在掷垒球教学中,有几个学生的动作不正确,用直臂掷远,还认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不改动作。就此,我用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发力原理,鞭打动作的科学性……此后,学生逐渐改了动作,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例4:在课堂学习方法形式上,允许学生自己创新。在跳绳和呼啦圈教学中,在完成课的要求后,有几个学生自己玩起了绳子和呼啦圈。我并没批评他们,还表扬了他们,依次让全部学生进行了创造练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2、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渗透
用中国健儿为了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实际感染激励学生。中国女排在排球场上叱咤风云,乒乓健儿独领乒坛风骚,跳水健儿震撼碧水池边,等等,背后有许多酸甜苦辣的故事,健儿们为了祖国的荣誉不惜流血流汗,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是运动健儿们奋斗的目标、拼搏的宗旨,他们的事迹激发学生发奋图强,成为祖国栋梁之才。从调查中看出,大多数学生崇敬、羡慕那些为国争光、有理想、有献身精神的体育健儿和教练员,对我国的体育发展史非常感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特别是室内课适当地介绍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事迹和体育发展史及当前我国体育发展水平,对激励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
游戏教学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势下进行,游戏游戏教学几乎都是集体活动,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创造了先决条件。体育游戏要求有组织、有纪律、密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某一活动。如在“打龙尾”游戏中,圆圈上的学生往往出现一个问题:不管能不能打着“龙尾”抢着球就盲目打。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设计一个问题:龙能走、能飞、能游泳,非常灵活,而且龙尾又有头保护,不用"高招"是很难打到的。大家想一想用什么高招呢?紧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那场面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叫人惊喜:一个个神情专注;一个个“自以为是”又拉教师过去当参谋;一个个有模有样地在地上比划着,仿佛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他们。最后,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用上“高招”进行游戏。其结果是,学生在游戏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深深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就这样自然形成了。对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小团体行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感受,体育与德育的关系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当前学校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在这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只能说是初步探索,还望求教于大家。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史》。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学论》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德育渗透
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而实施德育教育有多种途径,其中通过各学科教师把握好德育与教学的结合点,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是尤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特殊的效果,学生更易直接接受。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
一、作为一名人民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和训练中教师首先理解德育教育及渗透德育应遵循的原则。
1 、体育教师自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集体主义精神、勇敢、果断、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心里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求学生学生做到,我们自己必须先做到。古语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我们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中都渗透德育教育。
2、体育教师自身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认同接受,才能奏效。因此,在体育课渗透德育教育中,要特别强调确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迪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2、)内化性原则。体育教师在渗透德育过程中必须善于了解和启迪学生的内在需要,引导他们去追求和探索,促使他们将奇偶碍于内容内化为自身素质。
(3、)整体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顾及到小部分,而忽视大部分。还应特别注意将德育所包涵的各项素质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促使全体学生的德育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4、)差异性原则。因为学生间存在着思想认识、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因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依照自身条件得到他可能得到的最佳发展,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
(5、)系统性原则。从广义上讲,教师要有长远计划,讲德育教育的渗透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从狭义上讲,教师应从课的开始至结束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课与课之间要注意紧密联系,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渗透信息牢固、深刻。
3、体育教师自身的言行,具有无形的德育渗透的作用
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好习惯。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同学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二、作为一名人民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和训练中要准确实施德育教育渗透的途径。
1、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下面是例1.大地复苏的春季,许多学校为了保护草坪,常用栅栏和绳子将草坪围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风景。如果我们在此时的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经常让学生吟诵“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脚下把情留;等到绿草如荫时,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诗句……我们能想象,无论是操场伤还是同学们的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含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德育目标,入情入理,自然会拨动学生们的心弦。
例2:在三年级下册《模仿动物走》中,我只示范了两个动物的模仿动作,之后,就安排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动作进行练习5分钟。在这5分钟里,学生模仿了各种动物形象,并且有的学生还模仿起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动物玩起游戏,使整堂课保持浓厚运动氛围。 例3:在掷垒球教学中,有几个学生的动作不正确,用直臂掷远,还认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不改动作。就此,我用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发力原理,鞭打动作的科学性……此后,学生逐渐改了动作,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例4:在课堂学习方法形式上,允许学生自己创新。在跳绳和呼啦圈教学中,在完成课的要求后,有几个学生自己玩起了绳子和呼啦圈。我并没批评他们,还表扬了他们,依次让全部学生进行了创造练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2、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渗透
用中国健儿为了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实际感染激励学生。中国女排在排球场上叱咤风云,乒乓健儿独领乒坛风骚,跳水健儿震撼碧水池边,等等,背后有许多酸甜苦辣的故事,健儿们为了祖国的荣誉不惜流血流汗,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是运动健儿们奋斗的目标、拼搏的宗旨,他们的事迹激发学生发奋图强,成为祖国栋梁之才。从调查中看出,大多数学生崇敬、羡慕那些为国争光、有理想、有献身精神的体育健儿和教练员,对我国的体育发展史非常感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特别是室内课适当地介绍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事迹和体育发展史及当前我国体育发展水平,对激励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
游戏教学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势下进行,游戏游戏教学几乎都是集体活动,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创造了先决条件。体育游戏要求有组织、有纪律、密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某一活动。如在“打龙尾”游戏中,圆圈上的学生往往出现一个问题:不管能不能打着“龙尾”抢着球就盲目打。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设计一个问题:龙能走、能飞、能游泳,非常灵活,而且龙尾又有头保护,不用"高招"是很难打到的。大家想一想用什么高招呢?紧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那场面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叫人惊喜:一个个神情专注;一个个“自以为是”又拉教师过去当参谋;一个个有模有样地在地上比划着,仿佛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他们。最后,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用上“高招”进行游戏。其结果是,学生在游戏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深深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就这样自然形成了。对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小团体行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感受,体育与德育的关系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当前学校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在这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只能说是初步探索,还望求教于大家。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史》。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