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问过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么多的作业中你最不愿意或者是最害怕那一项?”许多学生不约而同回答道:“写作文!”“为什么?”“不知道该写什么。”“写着写着就没话说了。”“妈妈总说我的作文是记流水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在作文批改中见过各种各样的问题作文:有的语句不通顺,前言不搭后语;有的内容空泛或者堆砌一串串的华丽辞藻;有的话题单一、千篇一律……
作文真的很难写吗?我们怎样才能让写作文变得轻松容易,进而让孩子爱上写作文呢?我在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做了以下尝试,愿与大家分享。
一、放下包袱,轻松上阵
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习作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认识到小学生的习作是一项练笔活动,是书面表达的基本训练,而不是文学创作,学生习作要做的仅仅是正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老师不能任意设置“高门槛”,打着严格要求的旗号,要求起步阶段的孩子刻意思考文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过渡用语,文章的字数,事例是否典型等等。只要孩子乐于说、愿意去写,能够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有深刻印象的内容,我们老师就应该肯定,鼓励,表扬,帮助孩子卸下思想包袱,使学生愿意去写,乐于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享受习作的快乐。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水平去衡量要求一个初学习作的孩子,这样只能是拔苗助长、扼杀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谈作文而色变。
二、依托阅读,铺平道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薄发。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那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老师首先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积累语言材料,增强语感。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可能运用积累到的词汇,并且能够初步感知到哪些句子是通顺的,哪些句子是不通顺的。其次,依托课文精心选择训练点。小学课本中选取的文章很多都是文质兼美,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典范。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的不同类型,适时进行相应训练。比如在学习了《翠鸟》一课后,就可以仿照描写翠鸟外形的那一段写法,按耳朵、眼睛、嘴、脚、毛等外形顺序及活动特点写写别的小动物。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一课后,可以要求按花、杆、枝、叶的顺序写另一种植物等。再比如学生写作文时往往观察得不仔细,不能准确运用动词,描写动作写得不具体或顺序颠倒。在教学《妈妈的账单》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找出描写小彼得动作的词,体会文章怎样通过小彼得的动作表现出他当时惭愧的心情,再换词比较,推敲词语用法,接着进行仿写,通过动作表现自己的某一心情。再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班级读书会”、“好书推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移到课外。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在班里开辟“采蜜园”,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外积累的一些优美段落、名诗名篇、有趣的故事等摘抄下来。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扩大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了与书同行的好习惯。这样课内外相融合更加调动学生兴趣,开拓视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
三、创设活动,多写多练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所以写作如果以游戏为载体,那么会激起他们极高的兴趣。生活中的打电话,口述见闻、写信、写活动通知,当导游、都是很容易设置情景的,那么当我们模拟生活,创设生活中的点滴场景进行游戏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地描写,习作就更容易了。比如“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这篇习作,我就将整个教学活动设计成一次旅游景点评比活动。让学生先去调查自己家乡有什么吸引人的景物,然后了解这处景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然后请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介绍,最后请全班同学评比谁家乡的景物可以获得5A,谁的家乡景物可以获得4A等。为了给自己家乡争面子,孩子们都极尽自己所能对家乡景物仔细调查,详加描述。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觉得写作的难,只把这次习作当成一种游戏的过程,自然乐意去写。
2.利用各种契机,引导学生倾诉
“我手写我心”,学生是乐于倾诉的,只要你给他机会。当母亲节来临的时候,让他们写下对母亲的爱。当“六·一”节来临的时候让他们写下自己心中快乐的节日是什么样;当有同学受伤的时候,请他写下安慰的话语;当两人闹矛盾的时候,请他们写下事情的原委,和自己内心的感受;当观看运动会比赛的时候,记录下运动员的飒爽英姿……这样的倾诉,会使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3.观察生活,做个有心人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流丰盈,溪流自然活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他还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这说明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深入社会生活,调动他们的感觉器官去看、去听、去嗅、去摸,亲身去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与酸甜苦辣,学生便会捕捉到许多作文的信息,积累到许多作文的素材。为此我布置了《每日观察》让他们观察爸爸妈妈生气时的不同样子并记录下来,观察下雨时街道上行人的动作、表情,观察弟弟妹妹调皮的样子,观察家中饲养的小动物……每天开辟出来5分钟让学生交流观察所得,这样经过长时间积累,我发现写文章时孩子的素材多了,描写也细致了,生动了。
四、重视修改、逐步提高
“文章不厌百回改”,贾岛推敲的典故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所以老师在孩子初次接触写作的时候就要通过各种办法,比如讲名人重视修改的小故事,表扬班里勤于修改的孩子,以及比较修改前后作文的办法,给他们灌输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思想,使他们愿意修改自己的文章,重视作文的修改,养成写完文章必定检查修改的好习惯。 其次教师要把握作文起步阶段修改的标准,不可提出过高要求。三年级的作文能够做到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连贯,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即可。如果教师提出的修改目标过高,就会使学生觉得作文修改太难,自己改不好,继而不愿意修改。
再次我们要改变作文评改的方式,使学生也参与到评改中来,感受评改的乐趣。首先是自己评改,每次作文练习初稿完成后,可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初稿,边读边修改。有些小错误如错别字、掉字漏字、词语顺序颠倒等,只要学生多读几遍,就能发现并纠正过来。第二步互相评改,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也可是几人小组互改。改者出谋划策,精心推敲;被改者虚心求教,细心修改,这样对被改者和改者都有益。评改后,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修改文章的收获。比如自己找出了哪些错别字,自己的文章或别人的文章中有哪些精彩的词语或句子等,比一比谁的收获多。这样的作文评改改变了老师的“一言堂”,让学生也有机会表达看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这样学生参与的评改过程中,学生也从与他人的交流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最后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作文,通过批语或修改符号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再修改。利用学生乐于上网交流的特点,我们还可将学生修改好的习作,发布在校园网站、班级主页上,如此让更多的读者去评价,去欣赏。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期待肯定的心理需求,更可以让学生引导学生将作文
五、展示、激励,获得成功体验
作文起步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小学生对容易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情很感兴趣,而且这类体验能从内心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从而对这件事就会更加关心,想再试一试,更希望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的作文讲评尽量以展示、激励为主,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还可以寻找多的机会宣传展示他们的作文成果,比如在班级中举办优秀作文展、推荐优秀习作向报社、杂志社投稿、向校园广播站投稿、在“学习园地”选登学生的好词好句好段等,激起学生的成功体验使他们更愿意去写。
通过这样长期坚持,学生慢慢的不再畏惧写作,也不再抗拒写作因为他们知道老师总能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班中还出现了好几个写作能手,当他们捧着鲜红的证书时那得意的笑容似乎在说:“作文一点也不难!”万丈高楼平地起,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老师重视孩子作文起步阶段的引导训练,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爱上习作的。
作文真的很难写吗?我们怎样才能让写作文变得轻松容易,进而让孩子爱上写作文呢?我在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做了以下尝试,愿与大家分享。
一、放下包袱,轻松上阵
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习作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认识到小学生的习作是一项练笔活动,是书面表达的基本训练,而不是文学创作,学生习作要做的仅仅是正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老师不能任意设置“高门槛”,打着严格要求的旗号,要求起步阶段的孩子刻意思考文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过渡用语,文章的字数,事例是否典型等等。只要孩子乐于说、愿意去写,能够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有深刻印象的内容,我们老师就应该肯定,鼓励,表扬,帮助孩子卸下思想包袱,使学生愿意去写,乐于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享受习作的快乐。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水平去衡量要求一个初学习作的孩子,这样只能是拔苗助长、扼杀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谈作文而色变。
二、依托阅读,铺平道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薄发。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那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老师首先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积累语言材料,增强语感。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可能运用积累到的词汇,并且能够初步感知到哪些句子是通顺的,哪些句子是不通顺的。其次,依托课文精心选择训练点。小学课本中选取的文章很多都是文质兼美,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典范。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的不同类型,适时进行相应训练。比如在学习了《翠鸟》一课后,就可以仿照描写翠鸟外形的那一段写法,按耳朵、眼睛、嘴、脚、毛等外形顺序及活动特点写写别的小动物。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一课后,可以要求按花、杆、枝、叶的顺序写另一种植物等。再比如学生写作文时往往观察得不仔细,不能准确运用动词,描写动作写得不具体或顺序颠倒。在教学《妈妈的账单》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找出描写小彼得动作的词,体会文章怎样通过小彼得的动作表现出他当时惭愧的心情,再换词比较,推敲词语用法,接着进行仿写,通过动作表现自己的某一心情。再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班级读书会”、“好书推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移到课外。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在班里开辟“采蜜园”,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外积累的一些优美段落、名诗名篇、有趣的故事等摘抄下来。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扩大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了与书同行的好习惯。这样课内外相融合更加调动学生兴趣,开拓视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
三、创设活动,多写多练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所以写作如果以游戏为载体,那么会激起他们极高的兴趣。生活中的打电话,口述见闻、写信、写活动通知,当导游、都是很容易设置情景的,那么当我们模拟生活,创设生活中的点滴场景进行游戏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地描写,习作就更容易了。比如“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这篇习作,我就将整个教学活动设计成一次旅游景点评比活动。让学生先去调查自己家乡有什么吸引人的景物,然后了解这处景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然后请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介绍,最后请全班同学评比谁家乡的景物可以获得5A,谁的家乡景物可以获得4A等。为了给自己家乡争面子,孩子们都极尽自己所能对家乡景物仔细调查,详加描述。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觉得写作的难,只把这次习作当成一种游戏的过程,自然乐意去写。
2.利用各种契机,引导学生倾诉
“我手写我心”,学生是乐于倾诉的,只要你给他机会。当母亲节来临的时候,让他们写下对母亲的爱。当“六·一”节来临的时候让他们写下自己心中快乐的节日是什么样;当有同学受伤的时候,请他写下安慰的话语;当两人闹矛盾的时候,请他们写下事情的原委,和自己内心的感受;当观看运动会比赛的时候,记录下运动员的飒爽英姿……这样的倾诉,会使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3.观察生活,做个有心人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流丰盈,溪流自然活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他还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这说明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深入社会生活,调动他们的感觉器官去看、去听、去嗅、去摸,亲身去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与酸甜苦辣,学生便会捕捉到许多作文的信息,积累到许多作文的素材。为此我布置了《每日观察》让他们观察爸爸妈妈生气时的不同样子并记录下来,观察下雨时街道上行人的动作、表情,观察弟弟妹妹调皮的样子,观察家中饲养的小动物……每天开辟出来5分钟让学生交流观察所得,这样经过长时间积累,我发现写文章时孩子的素材多了,描写也细致了,生动了。
四、重视修改、逐步提高
“文章不厌百回改”,贾岛推敲的典故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所以老师在孩子初次接触写作的时候就要通过各种办法,比如讲名人重视修改的小故事,表扬班里勤于修改的孩子,以及比较修改前后作文的办法,给他们灌输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思想,使他们愿意修改自己的文章,重视作文的修改,养成写完文章必定检查修改的好习惯。 其次教师要把握作文起步阶段修改的标准,不可提出过高要求。三年级的作文能够做到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连贯,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即可。如果教师提出的修改目标过高,就会使学生觉得作文修改太难,自己改不好,继而不愿意修改。
再次我们要改变作文评改的方式,使学生也参与到评改中来,感受评改的乐趣。首先是自己评改,每次作文练习初稿完成后,可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初稿,边读边修改。有些小错误如错别字、掉字漏字、词语顺序颠倒等,只要学生多读几遍,就能发现并纠正过来。第二步互相评改,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也可是几人小组互改。改者出谋划策,精心推敲;被改者虚心求教,细心修改,这样对被改者和改者都有益。评改后,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修改文章的收获。比如自己找出了哪些错别字,自己的文章或别人的文章中有哪些精彩的词语或句子等,比一比谁的收获多。这样的作文评改改变了老师的“一言堂”,让学生也有机会表达看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这样学生参与的评改过程中,学生也从与他人的交流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最后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作文,通过批语或修改符号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再修改。利用学生乐于上网交流的特点,我们还可将学生修改好的习作,发布在校园网站、班级主页上,如此让更多的读者去评价,去欣赏。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期待肯定的心理需求,更可以让学生引导学生将作文
五、展示、激励,获得成功体验
作文起步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小学生对容易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情很感兴趣,而且这类体验能从内心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从而对这件事就会更加关心,想再试一试,更希望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的作文讲评尽量以展示、激励为主,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还可以寻找多的机会宣传展示他们的作文成果,比如在班级中举办优秀作文展、推荐优秀习作向报社、杂志社投稿、向校园广播站投稿、在“学习园地”选登学生的好词好句好段等,激起学生的成功体验使他们更愿意去写。
通过这样长期坚持,学生慢慢的不再畏惧写作,也不再抗拒写作因为他们知道老师总能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班中还出现了好几个写作能手,当他们捧着鲜红的证书时那得意的笑容似乎在说:“作文一点也不难!”万丈高楼平地起,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老师重视孩子作文起步阶段的引导训练,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爱上习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