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井王”的王世春:做出中国最美的天花板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说是“一群”,但也不过五六位,为了做出中国最美天花板,从未服老!“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星宿东井主水,菱又是水生,古人希望以水压火,保护建筑物。名字听起来陌生,藻井通俗讲就是天花板。作为是古建筑内顶部一种特有的结构,起初还只出现于宫廷、寺庙,后来才逐渐流于民间,主要用于宗祠或戏台修建。
  在素有“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之称的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的古建筑群中,不能不提古戏台。而在古戏台中,又不得不提戏台正中穹顶的藻井。提到戏台藻井,就越不过一个人——今年72岁,人称“藻井王”的王世春。
  王世春从18岁开始学做木工,直到40多年后才开始接触戏台藻井的修复与制作。一来是因为学木工的年轻人有,但学做藻井的真不太多。二来藻井不是一般木匠活。
  木匠活分三种,造房子的叫大木匠,做家具的叫小木匠,箍桶做盆的叫圆木匠。做藻井的算得上是大木匠里的大木匠,宁海当地称为“大木”。如今,像王世春这样的“大木”都超过了70岁,且估计不会超过10位。
  安装藻井的过程叫盘藻井,是一件非常耗费体力与精力的事,需要从藻井底圈一圈一圈从下往上叠加,每一圈安装16条螺旋线的“阳马”,“阳马”伸出的昂头,木匠师傅称其为“鹅头”,“鹅头”与“鹅头”之间嵌入一块块雕花板连接。一共约400只“鹅头”与20余条旋转曲线,盘旋至穹顶与中心圆面相接,通体不用一枚钉。
  藻井底圈是最大藻井圈,承载着整个藻井的重量,必须要保证结实、牢固,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步错,步步错。只要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出现藻井合不拢的情况。所以尽管视力不太好、体力不如年轻人,王世春还是坚持亲自爬上5米高的脚手架。
  凭借亲力亲为的劲头和一手好手艺,王世春带着他的团队走遍了宁海的各个村落,让一座座藻井重现了昔日的光辉。他们也得到了多方认可,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手艺》栏目组还以他为主角,拍摄了“手艺”系列之《戏台藻井》。
  虽然年龄带来限制,但因为活好、经验丰富,不仅本地人,连余姚、台州等地前来邀请王世春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有新建的,也有修复的,甚至还有请他“复盘”的。
  如今50多年过去了,经他之手的大大小小的戏台藻井早已不记得有多少座了。修复宁海一市镇里岙村的“南一台”给王世春的印象尤其深刻。
  “南一台”是一座历经200年风霜雨雪的古戏台,以“宁海出南门第一台”而称之。戏台顶部的藻井,尽管色彩褪去不少,但仍能让人为它曾经的华丽晾叹。而为修复“南一台”,厘清哪里损坏,光拆下来的榫卯构件就近2000个,面对一堆码成小山的烂木头,徒弟们都禁不住犯嘀咕:“干脆全部重做好了。”但王世春没有丝毫马虎,还是把仅能用的300多个留下。
  “修旧如旧是修复古建筑的基本原则,只要有可能,就要最大限度地保留老料和老构件的原貌。修复修复,是为了恢复才修的,绝对不能破坏它承载的历史痕迹。”
  剩下的构件王世春从头一步步开始,找旧料、划墨、造榫卯、磨刨木条、雕凿、修整、上色、安装等。把近2000多块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构件原样放回去,全靠榫卯结构和力学原理相互依托支撑,通体不用一枚铁钉。想要盘好一个藻井,是个工作量非常大的活,绝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王世春带着一众伙计走南闯北,也渐渐带出了章小忠、张绍虎等几位大师傅,但他们都像王世春一样年岁较高,最小的也已经超过50岁了。
  工匠们的体力、精力已经难以在盘藻井时完成高空作业。孩子们也让王世春回家带孙子。但自从被评为传承人后,王世春对技艺传承更加重视起来。“还是希望多些人来学来做。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
  如今,随着藻井工匠渐渐老去,只有几个老人还在默默坚守着。远远望去,落寞的背影讓人哀叹。他们所坚守的这项技艺就像小小的烛光,微弱却照亮一方天地。
其他文献
30年前那个春节,我和老伴儿既没去公园,也没去庙会,而是作為普通百姓逛了趟中央电视台。我们既不是幸运观众去看演出,更不是演艺圈人士去做节目,为什么能有这个机遇呢?  那是1989年2月,中央电视台为了答谢社会公众对央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决定在春节期间,开放演播大厅和部分附属设施,供广大观众参观。这条消息一公布,立即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我们老两口早就盼望能有个机会,去央视开开眼,这回可逮着了。正月初
期刊
现在说起电报,恍如隔世,至少40岁以下的人对此都非常陌生,很多人了解电报都是从一些文艺作品中得知的。电报是一种很古老的通讯技术,在电话没有普及的年代,电报是最快捷的通讯方式,报喜又报忧是它的特点。因为不具备双方通话的功能,单方的电报内容很难核实,所以,闹出了很多誤会和笑话。  在我的记忆中,一毛钱能买一根糖葫芦的年代,发电报还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因为,发一个字要3毛钱,几块钱也发不了多少字,所以,发
期刊
刘师培,字申叔,号左薷,生于1884年,江苏仪征人。仪征刘氏是经学世家,尤以治《春秋》、《左传》,饮誉学林。他本人也尝以家学第四代传人自居。他不仅是晚清著名学者,亦是著名的革命党人。  钱幺同,本名钱夏,字德潜,号疑古,1887年9月12日生,浙江吴兴人。著名学者,北大、北师大名教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骁将。  1919年11月10日,北京,天气很冷,北风呼啸,患肺结核已年余的刘师培躺在病榻
期刊
高中毕业那会儿,正值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应届毕业的我凭实力考上一所名牌理科大学。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仅仅上了一年大学的我却因身体有病辍学了。由于我是全家第一个大学生,上了大学左邻右舍加上爸爸妈妈喜不胜喜,我退学了,全家始料不及,犹如晴天霹雳,令全家接受不了。而我又因人生的低潮,整日,恍恍惚惚沮丧不堪。  终于在家待业了三年,才找到一份工作。初上班的第一天,我按捺不住地兴奋,工作了,再也不是游手
期刊
张允和先生出了一本新书——《最后的闺秀》,我们一行人到她家去采访。周有光先生也在,于是,周先生就做了回张先生的“配角”。  编导做了一个特别的设计——让他们夫妇并肩而坐。张先生虽为主角,坐姿却仍是夫唱妇随的做派,让她坐在周先生的右侧,她的身子就会很自然地微向左倾,反而反之,九十岁了还一副备受呵护的娇妻模样!确如坊间传言的那样,这是“一对让人眼热的情笃夫妻”。  周先生那天的“配角”也当得很是称职。
期刊
台湾作家白先勇和主持人陈文茜是好朋友。当年,白凭借他的青春版《牡丹亭》轰动一时。按说朋友发生了这么大的事隋,陈文茜是应该多加关注的,但實际上,她对此却是一点兴趣都不感。  白先勇发现以后,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很少在陈文茜面前提《牡丹亭》的演出情况,更不会请她发表意见。但这完全不妨碍两人继续做朋友。 陈文茜后来表示:“对此,我非常感谢。他可以创新,我可以顽固,谁也不去说服谁。”  也许,这就是最高级
期刊
[人物简历]  譚正岩  男,京剧老生。现为北京京剧院主演,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京剧谭派第六代传人、谭门第七代嫡传人,祖父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谭元寿、父亲是著名京剧演员谭孝曾。第四届青研班学员。历届文化部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荣获央视全国青年京剧大赛“金奖”,2018年“北京青年榜样·时代楷模”文化之星年度人物。  “谭家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京剧史。生在这样的家庭,我从一出生就与京剧形成
期刊
编者的话  随着《流浪地球》的热映,科幻一下子热了起来。  科幻是什么?科幻是有科学依据的幻想,即在不与人类现在已知的最大信息量,如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已发生的事件冲突的前提下,幻想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和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起,被誉为是“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他也是“雨果奖”和“
期刊
刘璇的名字耳熟能详,曾获得奥运冠军的她不仅是体育界的翘楚,退役后的她更是成功跨界娱乐圈,成为很多人喜欢的主持人和演员。除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刘璇把家庭也经营得有声有色。她的先生王弢是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系教授。两人结婚以来琴瑟和鸣,是圈内公认的模范夫妻。  刘璇其实比王弢更忙  刘璇的先生王弢是大名鼎鼎的单簧管演奏家,也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他很忙,寒暑假要发新专辑、开演奏会,平时要去中央音乐学院授
期刊
本期沙龙主题:癖(瘾)。  看着大家的文字,我努力回想:这选题当初是怎么来的呢?明明是—伙子人,在恃“癖”而骄嘛!  “癖”这事儿,正经说不太好说,横不能直接说人家有病吧?更何况,“癖”的程度也因人而异,有些还不至于是病态,而是怡然自得态。所以,还是不正经说吧。比如,您可知“季常之癖”“盘龙之癖”“断袖之癖”“嗜痴之癖”……是个啥意思?只回答第一个“季常之癖”:就是怕老婆达到一定境界,成了病了。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