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喜事变丧事的电报常江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说起电报,恍如隔世,至少40岁以下的人对此都非常陌生,很多人了解电报都是从一些文艺作品中得知的。电报是一种很古老的通讯技术,在电话没有普及的年代,电报是最快捷的通讯方式,报喜又报忧是它的特点。因为不具备双方通话的功能,单方的电报内容很难核实,所以,闹出了很多誤会和笑话。
  在我的记忆中,一毛钱能买一根糖葫芦的年代,发电报还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因为,发一个字要3毛钱,几块钱也发不了多少字,所以,发电报的人都尽量压缩字数,说不清、道不明的误会也就时有发生。
  20世纪70年代末,我很小就去部队参军,远离故土和家人的战友们都盼着能收到亲切的家书。每当有人收父母的信,战友们都会围上来分享其中的亲情和温暖。但是,只要是通讯员来通知说谁家发来了电报,去拿电报的人大多都会腿软,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我有个战友叫刘建设,他是个四川农村人,因为家里很穷,他为了能多积攒点钱补贴家用,2年多没舍得买火车票回家探亲了。前一段时间,刘建设接到家信说母亲身体不好,我们大家瞒着他凑钱寄到他家里,让他母亲去看病。后来,他和母亲都知道了此事,刘建设对战友们感激涕零。
  再说刘建设的母亲2年多没见儿子,打心里头想,刚拿到“军属补贴”就让小女儿给哥哥发封电报,有两个目的,一是要看看刚当上班长的儿子;二是要来部队感谢一下给她寄钱的战士们。刘建设母亲诊断出有严重的心脏病,不能过于激动,他妹妹发电报本想提醒一下。结果,刘建设拿到电报,看到的内容是:母亲28日去了,见母别哭。
  这下可坏了,当我们听到号啕大哭的声音赶过去时,刘建设已经休克了,经过卫生员的一通折腾,醒过来的刘建设迅速拿到了部队“批准回家葬母”的通知,我们几个战友扶着悲痛欲绝的刘建设,赶往火车站买票送他回老家四川宜宾“办丧事”。
  一天过后,我们连队突然得到门岗的通知,说有家属来部队探亲,通讯员去大门口接回来一位个子不高,说着满口四川话的阿姨。让我们颇感意外的是,她说自己是刘建设的母亲,这让出面接待的领导和我们这些战友们都不知道如何解释她儿子的去向,好尴尬呀。最后,还是指导员说话了:“您先住在部队招待所,刘建设临时出差,要过两天才能回来。”我们这些刘建设的战友们,训练之余都会来到招待所,去陪刘建设的母亲聊天,还能吃四川特产解馋,我们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家人似的高兴。
  一封电报,把本来是母子团聚高兴的事,闹成了匪夷所思的丧事,好笑吧,可谁也笑不起来,真是赔了路费又害人。现在想来,很是感慨,真可谓科技改变生活。如今,人人捧在掌中的手机,肯定不知道它的“祖先”所干过的那些糗事。
其他文献
北京时间2月17日凌晨,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举行颁奖仪式。中国影片《地久天长》的两名主演王景春和咏梅凭借出色演技获得最佳男、女演员银熊奖。咏梅在电影中扮演一位母亲,令观众印象深刻。记者真为咏梅高兴,踏踏实实演戏的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咏梅从1995年开始演戏,至今已从影二十多年,虽然也参与过《手机》《唐山大地震》《刺客聂隐娘》等大制作,但总是给人“不温不火”之感,其实见过她本人你就比较好理解这一点
期刊
华北最大的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有各种野生鸟类260多种,野鸭子自然就成了野鸭湖的“名头”。本刊记者前去采风时,抓拍到了有趣的一幕:一只野鸭子冒着严寒,在湿滑的冰面上,向前挥动着翅膀,眼睛紧盯着鸭群,仿佛是在指挥着鸭群有规则的前行。  王文澜  (著名摄影家)简介:  著名摄影家王文澜,任中国日报社高级顾问、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荣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新闻摄影金奖、全国十佳体育
期刊
前文我们说到公孙大娘的父亲在她8岁那年,因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失手打死了人,杀人偿命,很陕就被官府拿住,处以了斩刑。一个杂技班班主看公孙大娘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又会些功夫,不忍见她流落街头,便把她收留了下来。  从此,这个杂技班就成了公孙大娘的家。一晃十年,公孙大娘在班主的精心调教下,成了班里的台柱子,尤其是她跳的《剑器舞》,凡看过的人,没不说好的。  这天,他们正在长安撂地时,高力士正巧从他们拉
期刊
2月28日起,由北京御喜影視传媒出品,武洪武执导,李倩、叶静、潘阳、肖轶、郭金杰等领衔主演的43集热血青春红色抗战大剧《小妮扛枪》登陆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每天的18:55准时开播。该剧主要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名叫米小米(李倩饰)的农村姑娘,因为反抗日军士兵赤井的强暴被迫卷入战争,后来在八路军的正确指导下,经过战争的磨炼,由一个胆小懦弱的农村女孩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战士的故事。  叶静饰演的高
期刊
本月沙龙主题:电报。  这主题自带长辈属性,没一把年纪,还真弄不明白电报这回事儿。  很难得,我们做到了“打入‘敌人’内部”——位作者的妈妈,就是报务员。80多岁了,还能清晰报出儿子名字的数字代码。  电报,还是久远了。我们几个人共享记忆,竟然不能准确说出:电报是红格格纸,还是绿格格纸?发电报是红格格纸,收电报是绿格格纸?孩子不知我们在讨论什么,纳闷:  “着急怎么不发个微信呢?”  是啊?怎么不
期刊
看谍战片看多了,总是把很多的目光注视到片中的那些发报员身上。其实,那完全就是一种儿时的情结,因为,我的母亲,就曾是一名报务员。几十年前,我还小,母亲也还在上班——在北京某邮局负责打电报。  记得幼儿园放假的那段时间,因为父母都要上班,家中无人照顾我,母亲便会把我带到她工作的发报室。我眼里也自然对母亲工作的状态记得十分的清楚。母亲和她的同事阿姨们,每人桌前,都放着一台发报机,当然,已经不是谍战片中的
期刊
说起电报,40年没拍过了吧?  印象真的不深了。但是作为一个年过半百,而且一家几口人不在一个地方生活的老年人,对电报这种古老的通讯技术,还是用过的。  记忆里,电报是个不祥之物。因为我小时候,拍电报是个花钱挺多的事,几个字,就得几块钱,那时的人才挣多少?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的八级工,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一百块零八毛!普通人家,两口子的工资加在一块儿,未准能到一百块钱。一大家子——四五六七八九十口人(那时
期刊
说起电报,不仅是个暴露年龄的话题,也是一个暴露隐私的话题。在这里,我想说说我的小学同学“枕头”的故事。  “枕头”是一位女同学。之所以开篇要先交代“枕头”和她的性别,等接下来我说到她人生中的两封电报,个中原委,你自然就明白了。  “枕头”出生前那段时间,难得风调雨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似乎更迷信天气,也更迷信算命看相。很多人都指着“枕头妈”鼓起的肚子,很笃定地说:“男孩,准没错!”这话,对于“
期刊
小时候看过无数次京剧《红灯记》,知道他们是为保卫密电码而与鬼子斗争,却不知道密电码为何物,为什么这么重要。长大一点儿才知道密电码是翻译电报用的手册,从此明白电报是怎么回事。  我家原来住的地方是座二层小楼,离坐落在六部。的电报大楼很近,后窗正對着电报大楼的钟楼。所以抬眼就可看到钟表指针,听到报时的《东方红》乐曲。  我的幼儿园在建国门,在长安街上坐大一路公交车到六部口站穿胡同回家,下车站就在电报大
期刊
30年前那个春节,我和老伴儿既没去公园,也没去庙会,而是作為普通百姓逛了趟中央电视台。我们既不是幸运观众去看演出,更不是演艺圈人士去做节目,为什么能有这个机遇呢?  那是1989年2月,中央电视台为了答谢社会公众对央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决定在春节期间,开放演播大厅和部分附属设施,供广大观众参观。这条消息一公布,立即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我们老两口早就盼望能有个机会,去央视开开眼,这回可逮着了。正月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