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自身多年教学实践出发,立足生活化教学理念,总结了一些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心得,内容主要包括利用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问题;参与生活实践,认识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心得;生活经验;生活情境;实践
数学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笔者任小学数学教师多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由此获得不少的收获。以下笔者仅将获得的一些教学心得归纳如下,还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利用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尚不设计太过深奥的东西,因而小学数学的生活气息也是最浓厚的。在教学时,教师要能够主动从学生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课堂教学。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从现实生活中挑选物体进行课堂举例,有哪些物体具有圆形的形态。学生会给出很多例子,像饮料瓶盖、自行车的轮子、井盖等。在教学“体积单位”时,讲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就可以拿现实生活中的东西举例,为学生构建对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的认知。像1立方厘米可以拿指甲盖举例,1立方分米可以拿闹钟举例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是为了引出教学的内容,更加重要的是建立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连接,并且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问题
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置身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姿态迎接数学问题的挑战。
例如,学习“口算除法”这一内容时,笔者便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如果家里有6个糖果,那你和爸爸妈妈一人可以得到几颗糖呢?如果你们出去玩耍,一共带了900块钱,如果平均分配到每个人,能拿到多少钱呢?这几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他们便能够深刻地去探讨这一部分知识。如此,学生能够更加用心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
再例如,学习“认识图形”这一节内容的时候,笔者便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一幅图画:如何搭积木。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积木等有着较大的兴致,所以他们快速被其吸引,并与自己的同学进行讨论。此时,笔者并未打断学生,而是从旁指导,这样学生便能很好地了解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等知识了。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数学问题
课堂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场所,我们要让学生开展广泛的生活实践,在实践中去学习数学知识,认知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笔者带领学生拿上测量工具,走出课堂,对校园中某些长方形的物体进行了测量,像乒乓球桌、国旗,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得出这一物品的面积。再比如,在教学“立方米”这一知识点时,笔者给了学生测量的工具,让学生测量教室内部的长、宽、高,然后再让学生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教室内部空间的体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生活实践当中,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构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考个好的成绩,是为将来研究更高深的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小學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之后,笔者给学生留了这样一个作业——深入生活实际,去寻找生活中哪些事物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给出了许多的答案,像“照相机的支架”“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等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再比如,教学完小数的初步认识后,笔者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学生也给出了不少答案,像超市给出的票据上很多时候都会有小数,饮料瓶上也有小数的存在。通过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明白知识不仅仅是印在书本上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与现实很多有密切的关联,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课堂开展生活化的教学。笔者以上所言,都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路径,希望诸位教师也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不断研究更好的教学理念,使小学数学课堂越来越好,使我们的学生都能够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获得数学方面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石生,吕志红.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追根溯源[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03).
[2]朱子丹.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心得;生活经验;生活情境;实践
数学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笔者任小学数学教师多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由此获得不少的收获。以下笔者仅将获得的一些教学心得归纳如下,还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利用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尚不设计太过深奥的东西,因而小学数学的生活气息也是最浓厚的。在教学时,教师要能够主动从学生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课堂教学。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从现实生活中挑选物体进行课堂举例,有哪些物体具有圆形的形态。学生会给出很多例子,像饮料瓶盖、自行车的轮子、井盖等。在教学“体积单位”时,讲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就可以拿现实生活中的东西举例,为学生构建对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的认知。像1立方厘米可以拿指甲盖举例,1立方分米可以拿闹钟举例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是为了引出教学的内容,更加重要的是建立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连接,并且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问题
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置身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姿态迎接数学问题的挑战。
例如,学习“口算除法”这一内容时,笔者便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如果家里有6个糖果,那你和爸爸妈妈一人可以得到几颗糖呢?如果你们出去玩耍,一共带了900块钱,如果平均分配到每个人,能拿到多少钱呢?这几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他们便能够深刻地去探讨这一部分知识。如此,学生能够更加用心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
再例如,学习“认识图形”这一节内容的时候,笔者便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一幅图画:如何搭积木。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积木等有着较大的兴致,所以他们快速被其吸引,并与自己的同学进行讨论。此时,笔者并未打断学生,而是从旁指导,这样学生便能很好地了解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等知识了。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数学问题
课堂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场所,我们要让学生开展广泛的生活实践,在实践中去学习数学知识,认知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笔者带领学生拿上测量工具,走出课堂,对校园中某些长方形的物体进行了测量,像乒乓球桌、国旗,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得出这一物品的面积。再比如,在教学“立方米”这一知识点时,笔者给了学生测量的工具,让学生测量教室内部的长、宽、高,然后再让学生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教室内部空间的体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生活实践当中,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构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考个好的成绩,是为将来研究更高深的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小學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之后,笔者给学生留了这样一个作业——深入生活实际,去寻找生活中哪些事物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给出了许多的答案,像“照相机的支架”“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等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再比如,教学完小数的初步认识后,笔者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学生也给出了不少答案,像超市给出的票据上很多时候都会有小数,饮料瓶上也有小数的存在。通过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明白知识不仅仅是印在书本上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与现实很多有密切的关联,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课堂开展生活化的教学。笔者以上所言,都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路径,希望诸位教师也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不断研究更好的教学理念,使小学数学课堂越来越好,使我们的学生都能够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获得数学方面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石生,吕志红.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追根溯源[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03).
[2]朱子丹.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2).